- 相關推薦
民間清明的十大傳統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民間也把清明節稱為寒食節、踏青節等等。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所以古人們常在清明踏青,并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活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民間清明的十大傳統習俗,感興趣的您趕快來看看啊。
【1】民間清明的十大傳統習俗
傳統習俗一: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后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于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傳統習俗二: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傳統習俗三: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傳統習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后將葫蘆高掛于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傳統習俗五:斗雞
古代清明盛行斗雞游戲,斗雞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斗雞記錄,見于《左傳》。到了唐代,斗雞成風,不僅是民間斗雞,連皇上也參加斗雞。如唐玄宗最喜斗雞。
傳統習俗六: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傳統習俗七: 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于春秋后期,開始盛行于軍中,后來流傳于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傳統習俗八: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傳統習俗九: 放風箏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里,放風箏不但是一種游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征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傳統習俗十:植樹
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2】各地清明節的習俗
福建清明節的習俗
福州人過清明節,都從家里走出來,來到郊區踏青旅游,大多數人采回野菜煮成矐,稱為煮菜矐。惠安人掃墓時放紙鶯,吹麥簫。泉州人清明節吃“潤餅”、制“腳目棵”,這是一種球狀的點心。據說清明節吃了腳目粿,可以增加腳力。十歲以下的孩子也在清明節糊彩色的小旗為戲。
山西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晉南地區民間要蒸大模,大模的中間夾有核桃、紅棗、豆子之類作為點綴,稱為“子福”。取意為子孫多福,一切全憑祖宗保佑。家家還要做黑豆涼粉,切成薄塊灌上湯食用。鏟回萎蕤草,坐在各家的炕席上搓拉,叫做驅蝎。晉東南地區,每逢清明節,人人頭上都插著柳枝枯葉。婦女們要用描金彩勝(頭飾)貼在耳朵兩邊。晉北地區,人們習慣吃生黑豆芽,并用玉米面包黑豆芽餡食用。晉西北地區講究用黍米磨面做餅,俗稱“攤黃兒”,呂梁地區在清明的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稱“清新火”。
陜西清明節的習俗
興平縣人過清明節,姻親之間用紙錢相互饋贈,并且互相拜墓。富平縣每戶人家在清明節這天請名山之泉源水,供膜拜神仙。準備牲禮來祭祀,以祈求豐收,稱為“游水”。同州縣清明祭掃后,折下柳枝插在門上,并且用紙錢貼在樹干上,據說這種做法可以防蟲蟻。洛川縣清明節以蒸饃為食,饃四周用鳥蛇的形狀來裝飾。據說介子推上綿山時有鳥、蛇保護他,所以以此作為紀念。
四川清明節的習俗
川東重慶、萬縣等地,舊時有野游的習俗。清明節前后,三兩個女子結伴而行,拿著酒水和食物來到郊外野餐。不論男子是否相識都可以入席同吃同樂。什郁等地,婦女們則用蕎菜花蘸油后投入水里,看水面的花紋以占卜吉兇,稱為“油卜”。成都一帶則以賣炒米團為主,炒米團上點染彩色的圖案,并用線串好,稱為“歡喜團”。
山東人民折柳枝、蕩秋千、吃冷食,緬懷先人并祈求幸福。
山東臨沂
1.折柳枝、松枝插在家門口,表達對生活美好和家人的平安的祝愿。
2.編柳枝帽,戴在頭上,迎接春天的到來。
3.煮雞蛋,用洋紅(一種染料)把雞蛋染成紅色,掛在小朋友的身上。
山東德州
1.掃墓上墳,男人女人都要去。祭拜祖先,燒紙錢,送布料、衣服。
2.清明時節灌溉小麥。
3.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不起灶,吃冷食。
4.清明前后,榆錢兒正熟,兒童摘榆錢兒吃,大人做榆錢飯,以求余錢
山東青島:
1、蕩秋千
清明這天,青島有蕩秋千的習俗,尤其是閨中女子,所以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說法。
2、吃面燕
早時青島就有在清明節做“面燕”的習俗。相傳為了紀念介子推,民間還將面燕稱為“介推燕”。
3、放風箏期望除災祛病
據了解,自古以來,清明節前后,青島就有放風箏的習俗。“到了這個季節,村里的青年男女、少年兒童都結伴到山間、田野上,到比較空曠的地方放風箏。”中國的放風箏習俗已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了。
廣西:
1.吃五色糯米飯,發糕,清明粑,艾葉粑,粉蒸肉,清明螺等特色食物
2.折柳枝,編柳帽
3.“拜山”時在墳墓燃放鞭炮,清掃祖墳,添新土,擺放祭品,燃香燒紙,在墳頭壓上紙錢或元寶串,俗稱掛紙。
4.傍晚前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
5.在放風箏上掛小彩燈籠,稱為神燈。
【3】清明節的由來簡介
談到清明節,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
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也是清明節的由來。
【4】清明節含義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5】清明節為什么要掃墓 清明節掃墓的由來
清明節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項目是掃墓。清明節的起源,有傳起源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被大眾紛紛仿效,在這天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民間傳說中寒食掃墓的源頭,則有兩說。一說三國時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后朝廷卻沒有為之蓋廟,于是百姓在寒食期間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后朝廷自省措置不當,正式附祭諸葛亮于先祖(劉備)廟,但寒食野祭的風俗卻已經形成,并演變為各人祭掃先人的墳墓;另一說則稱寒食掃墓的習俗與寒食節同時形成于春秋時期,都因紀念隱士介子推而起。
還有人認為,寒食掃墓來源上古先民在春分時祭祀高禖的習俗。高禖即高母,在人們只認其母,不認其父的原始社會,高母就是祖先。祀高禖就是祀祖先。
而寒食節的原本節期就在二月下半月,在時間上與古時祀高禖的時節是一致的,故唐玄宗立寒食為祀祖節。后世寒食節縮減成最后三天或兩天,或者直接與清明節結合在一起,所以寒食掃墓也就成為清明掃墓了。
【6】清明節出行的注意事項
一、時運低的人不宜拜山遠游
清明節因其陰氣重而致使整個月的氣都晦澀雜亂,自古以來結婚嫁娶之類的喜事都不會安排在此月進行,怕是沖到了陰煞。
因此,一些時運低的朋友就不適合在清明假期拜山出游,尤其是遠游,倒可以在近處人多生意興旺之地走動一下,借借別人的旺氣來驅趕自身的霉運。
二、官殺重而身弱的人不宜拜山遠游
在命理中官殺乃是克身之神,如果先天命局八字弱而官殺重,無印星和食傷星來從中調和的話,人就會感到壓力大、精神不濟、易疲倦、常逢陰晦之事。
上面我們分析了,清明時節五行主要是土旺,五行之中土來克水,所以八字命理中以壬癸水為日主又身弱的朋友,在清明假期不適合拜山出游(八字日柱的天干就代表日主,不清楚的朋友在易奇八字軟件查詢自身是哪日出生的日主)。
三、生肖沖煞之人不宜拜山遠游
像我們日常中搬家、結婚、開店都不會選擇與命主沖煞之日,因為沖者易流走也,其實像是拜山祭祖也是如此,以前叫做沖之生肖需回避,此沖主要是怕沖到活人的氣場,令其運勢變衰。
4月2日丙午日沖鼠、并且鼠與太歲相沖;4月3日丁未甲午日沖牛、牛與月令相沖;4月4日戊申日沖虎,這三個屬相的朋友不適合拜山祭祖,但可以選擇遠游旅行,所去之地不要選擇有明顯墳葬的地方即可。
【7】清明節的由來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此時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血,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
【8】清明節不適宜做什么
不可穿大紅大紫
清明節拜祭時忌穿到大紅大紫的衣服,應穿上素色的服飾。另外,不要佩戴紅色的配飾(本命年者除外)。事實上,清明節也算是鬼節,當然在發型上是需要注意的,尤其頭發不能遮住額頭,額頭是人身體的神燈所在,是不可蓋住的。
不可買鞋
鞋與邪同音,所以在清明節這種陰氣重的祭祀節日期間,是不宜買鞋的,若真有需要也要錯開時間購買。如果有些朋友不慎在清明期間買鞋了,需用紅紙把鞋子包好,放在門口一晚,然后清早將紅紙燒掉即可。
不可在墓地拍照
大家掃墓的目的都是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樂。舉頭三尺有神明,大家掃墓的時候,最好心懷敬意,專心謹慎,千萬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隨意拍照,否則引來了不好氣場,就有陰陽失衡的可能,會損害個人的運勢。
不可嬉罵,非議先人
掃墓完畢后,有人帶著孩子去的,可能剛開始還算肅穆,一結束就開始打打鬧鬧,嘻嘻哈哈了。這是要注意的,要知道墳地畢竟是陰靈沉睡之所,嬉笑怒罵會滋擾陰靈,是大不敬,可能會招致報復,非議先人就更不可取了,假如你路過他人的墓地,對逝者品頭論足即是褻瀆的行為。
不可探視親友
最好不要清明節當天去探視親朋好友,隔天去探視為宜。因為清明節是祭奠的特殊時候,此時去探視親朋好友很說不過去的,或者說不吉利。當然,你也可以請親朋好友在外面吃飯為宜。
孕婦不能去祭拜
清明節祭拜祖先心里面難免悲傷,有身孕的婦人忌去祭拜,是為了避免動胎氣。另外,懷孕的的婦人本來身體就虛弱,而墳墓一般陰氣較重,會容易碰到一些陰靈作怪之事。
【9】起居養生
關于清明養生,在《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里說得非常清楚: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為了適應春天陽氣生發的規律,人們應當晚睡一點、早起一些,舒緩形體,以使神志隨著春氣而舒暢怡然,這是養生的自然法則,違背了就會傷肝。這個時節,應該掌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起來,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
宜飲食
飲食方面,宜用清補之品,食甘減酸,溫潤陽氣,益肝和中。春季肝氣旺盛,食酸易致肝氣更旺,影響消化功能。脾胃虛弱者少吃性寒食物,以防陽氣生發受阻。菊花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代茶飲,不但可以養肝利膽、疏通經脈,還可將冬季體內積存的寒邪散發。
起居外出
“清明”時節,天氣轉暖,細菌、病毒極易滋生,是呼吸道傳染病和腸胃病多發季節。起居、外出,應注意添減衣物,“勿極寒,勿過熱”,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不扎堆、不聚集等良好習慣,防止“病從口入”。如遇不適,應及時就醫。
【10】氣象變化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變化的節氣,這個時節陽光明媚、草木萌動、百花盛開、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自然界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在中國南方地區這時節已氣候清爽溫暖、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區也開始斷雪,漸漸進入陽光明媚的春天;北方地區這時節氣溫回升很快,降水稀少,干燥多風,是一年中沙塵天氣多的時段。
此間的天氣,南方與北方好似兩重天,北方干燥少雨,南方濕潤多雨。時至清明,中國長江中下游降雨明顯增加,除東部沿海外,江南大部地區4月平均雨量在100毫米以上。華南因地理位置偏南,臨近海洋,當受冷暖空氣交匯形成的鋒面影響時,開始出現較大的雨量。北方干燥少雨,北方除東北與西北地區外,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已升到12℃以上。
【11】物候現象
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凈之風。春分后十五日,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清明是表征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中國古代一些作品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三候虹始見。”清明花信: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清明節氣開始之第二候代表的花信風,就是被稱為“輕化細細”“萬頃雪光”的“壽命最短”之花——麥花。柳花開時思親濃,人們喜歡清明插柳,喜歡吃柳芽,古今文人墨客也總吟詠柳樹柳花,或是折柳贈別表達依依不舍之情。
【12】農事活動
清明時節,氣溫轉暖,草木萌動,天氣清澈明朗,萬物欣欣向榮。北方旱作和江南早、中稻進入大批播種的適宜季節,人們紛紛挽起袖子,卷起褲管,下田搶晴播種早播。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到處是一片春耕大忙的景象。
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時有冷空氣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氣溫連續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爛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種、栽插要避開冷尾暖頭。在西北高原,牲畜經嚴冬和草料不足的影響,抵抗力弱,此時需要嚴防開春后的強降溫天氣對老弱幼畜的危害。
【民間清明的十大傳統習俗】相關文章:
清明的傳統習俗有哪些04-10
清明節傳統習俗盤點07-17
清明節傳統習俗注意事項04-06
福州清明節民間習俗04-03
臘月傳統習俗03-12
傳統習俗守歲03-08
立夏的傳統習俗07-19
傳統習俗放爆竹08-28
傳統習俗貼對聯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