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明節為什么放假三天
清明節,中國人祭祖掃墓的日子。中國的清明節源自何時?為什么要放假三天呢,以下是CN人才小編搜集并整理的有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節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清明放假原因
1、昨天宅在宿舍的小伙伴一定發現絕大多數外賣都停送了,他們說回祖上上墳了,不錯,清明是祭祖日,秉承著百善孝為先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所以我們會放假。
2、清明是法定假日。國家規定的,主要是為了分流五一、十一的游客高峰。
3、放假代表著一個國家對傳統的重視,民族對保護與傳承傳統文化的自覺。
在當今社會,也許只有那些放假的節日我們才會記得,然而作為中華子孫,我們不能忘本,如果連祭祖的節日也要在工作加班中淡忘,那我們的優良傳統可能就完全被遺失了。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歷史沿革
1.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2.“清明節”的得名還源于我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后。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3.在古人的觀念里,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于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凈,也緣于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于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氣候特點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時至清明,華南氣候溫暖,春意正濃。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時有冷空氣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氣溫連續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爛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種、栽插要避開暖尾冷頭。
清明時節,除東北與西北地區外,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長城內外,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清明節為什么放假三天】相關文章:
國慶節為什么會放假09-28
清明節放假祝福12-01
清明節放假通知05-20
清明節放假通知01-04
清明節放假的通知10-08
清明節放假通知(精選)07-09
清明節為什么吃雞蛋04-06
清明節放假說說03-02
公司清明節放假通知04-07
清明節放假的通知范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