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明節休假安排2017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4月4-5日。下面是CN人才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休假安排2017,歡迎閱讀參考!~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7年清明節放假的通知精神,今年清明節放假3天,放假時間為:4月2日-4月4日(共3天),4月5日(星期三)開始入園。
2017年4月2日至4日調休,共3天。
4月4日(星期二,農歷清明當日)為法定節假日
4月1號(星期六)、4月5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7年
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國辦發明電〔2016〕1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經國務院批準,現將2017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1月2日(星期一)補休。
二、春節:1月27日至2月2日放假調休,共7天。1月22日(星期日)、2月4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節:4月2日至4日放假調休,共3天。4月1日(星期六)上班。
四、勞動節:5月1日放假,與周末連休。
五、端午節:5月28日至30日放假調休,共3天。5月27日(星期六)上班。
六、中秋節、國慶節:10月1日至8日放假調休,共8天。9月30日(星期六)上班。
節假日期間,各地區、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祥和平安度過節日假期。
國務院辦公廳
2016年12月1日
清明節適合去哪里旅游
1.武漢武大:滿城盡是櫻花雨
沒有機會去日本看櫻花,武漢大學的櫻花也足以讓你大飽眼福。武漢大學的櫻花有著漫長的歷史,到2011年止,武大校園內已有櫻樹1000多株,主要分布于櫻園和櫻花大道。櫻花大道就在老齋舍前面,是賞櫻花的最佳地點之一。大道長約300米,兩旁種滿了色彩繽紛的各式櫻花,品種以日本櫻花居多。每到3、4月份,櫻花紛紛開放,香雪般的各色櫻花隨風飄揚如漫天花雨,美麗動人。
2.婺源篁嶺:油菜花里憶春天
作為中國最美的鄉村,提到婺源,就會讓人想起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田。篁嶺景區地處婺源石耳山脈,每年從3月中下旬開始,一直到清明之后,漫山遍野的黃色油菜花集中開放,近萬畝的梯田花海,桃花、梨花與油菜花交相輝映,香氣醉人,蜂蝶環繞,宛如走進了莫奈的畫卷。搭配上白墻黛瓦的徽派建筑,讓人幾乎忘了身居何時何地。
3.山西杏花村:品酒賞花,醉了春意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雖然杜牧《清明》一詩中所寫的杏花村另有其地,但清明時節到杏花村訪酒、品酒,也算十分應景。時值春暖花開之季,杏花村也迎來花季,杏花和桃花格外美艷。
山西杏花村以汾酒聞名天下,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這里的杏花村酒已聞名國內。如今走進杏花村,還能尋覓到明清時期的釀酒作坊、古井、石碑、牌匾、老街等遺跡,空氣中則彌漫著陣陣酒香。 村里還有一口古井,據古碑文記載,其井水“味如醴,甘馨清洌”,為汾酒和竹葉青酒的水源。
交通:從太原西客站乘到汾陽的高速客車,1小時即可到達杏花村。如從平遙古城出發,可先到汾陽再轉車到杏花村。
住宿:杏花村口的汾酒廠內設有“酒都賓館”,酒店的餐廳提供山西面食,還可品嘗汾酒、竹葉青等美酒。
美食:來到山西,記得品嘗豐富的太原面食,可以試試大拉面、刀削面、刀撥面、剔尖、搟面、揪片、貓耳朵、擦面、河澇等。
【清明節十大傳統習俗】
傳統習俗一: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后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于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傳統習俗二: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傳統習俗三: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傳統習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后將葫蘆高掛于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傳統習俗五:斗雞
古代清明盛行斗雞游戲,斗雞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斗雞記錄,見于《左傳》。到了唐代,斗雞成風,不僅是民間斗雞,連皇上也參加斗雞。如唐玄宗最喜斗雞。
傳統習俗六: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傳統習俗七: 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于春秋后期,開始盛行于軍中,后來流傳于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傳統習俗八: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傳統習俗九: 放風箏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里,放風箏不但是一種游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征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傳統習俗十:植樹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清明節休假安排】相關文章:
2017年春節休假安排通知07-20
2015年清明節怎么休假08-08
2017清明節休假時間規定08-07
清明節放假安排通知02-03
2017年清明節假期安排08-01
休假的說說05-12
2015年清明節高速免費通行時間安排08-08
公司清明節放假安排通知范文(通用13篇)03-26
休假心情說說12-22
流產休假規定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