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節是幾月幾日2021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那么清明節具體是什么時候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今年清明節是幾月幾日2021,歡迎閱讀參考!!
今年清明節是幾月幾日2021
2021年清明節是04月04日,因為星期日和周日重合,所以節日期間放假時間安排為2021年4月3日—2021年4月5日共計3天。清明節一般在公歷4月5日前后,春分后第15日。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
清明節簡介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于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節歷史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墓祭”禮俗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清明“墓祭”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升華。上古干支歷法的制定為節日形成提供了前決條件,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禮俗形成的重要因素。
清明節的習俗
1、祭祖掃墓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四大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在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人們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帶上水果食品、紙錢等物品來到墓地,將供品擺放在墓地前面,將紙錢焚化,為墳墓添一些新土,然后再在墓前磕頭祭拜,就可以收拾供品打道回府了。
2、折柳贈別
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風中搖曳的楊柳,總能給人一種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感覺。自漢朝以來,人們就逐漸形成了折柳贈別的習俗,借此互祝平安,因“柳”與“留”諧音,所以也取戀戀不舍、盡情挽留之意。同時希望離別的親友,到了他鄉也如離枝的柳條,能夠很快地生根發芽,隨處存活,這些都寄托著對親友的美好祝福之情。
3、吃青團
青團是江南一帶的小吃,是清明節最有節日特色的食品。它是將一種清明節前后才有的艾草,打出汁拌進糯米粉里,然后做成團子,因為做出的團子呈碧綠色,所以取名青團。
4、蕩秋千
蕩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樹椏枝為架,拴上彩帶,后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5、蹴鞠
蹴鞠,即用足去踢球。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后發展成足球。
2021年傳統節日
臘八節(農歷臘月初八):2021年1月20日(星期三)
小年夜(農歷臘月二十三):2021年2月4日(星期四)
小年(農歷臘月二十四):2021年2月5日(星期五)
除夕(農歷臘月三十):2021年2月11日(星期四)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2021年2月12日(星期五)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2021年2月26日(星期五)
春龍節(農歷二月初二):2021年3月14日(星期日)
清明節(農歷三月節氣):2021年4月4日(星期日)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2021年6月14日(星期一)
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2021年8月14日(星期六)
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2021年8月22日(星期日)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2021年9月21日(星期二)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2021年10月14日(星期四)
寒衣節(農歷十月初一):2021年11月5日(星期五)
下元節(農歷十月十五):2021年11月19日(星期五)
清明節的故事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說,相傳起于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饑”一事,后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綿山景區景點之一:母子石像寒食節,宋后移到清明。傳說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饑”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所在地原叫“定陽”,被晉文公更名為“介休”,意為介子推休息之地。現綿山已由當地人民開發為著名旅游景區,其中一重要景點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為當地人民效忠兩全的人物的代表。
相傳大禹治水后,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后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么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為樂,仕女云集,踏青之風也極盛關于清明節。
北京清明節旅游攻略介紹
1、北海公園瓊島春陰文化節
公園南門、東門區域選用應時花卉十余種、一萬余盆,設置成花壇、花帶、花缽等景觀。插花藝師現場表演并講解插花知識,游客可以動手參與自己設計制作插花小品。上林苑門前將開展品茶活動及茶藝表演,還特邀杭州師傅現場炒制春茶。
地址:城區西城區文津街1號
時間:4月2日至5月3日,每天6:30—21:00
票價:10元
公交:5路、101路、103路、109路、124路、685路、614路、619路北海公園下。
2、玉淵潭公園櫻花節
櫻花園將展示近20個品種2000株櫻花、300株山桃和200株山杏。同時推出的中國櫻文化歷史展、展示北京精神的中華禮儀表演、評選最受游客喜愛的“公園之星”,還將開展“春到玉淵潭”攝影比賽等活動,并繼續開展櫻花認養實踐項目。
時間:至4月下旬(具體時間視花期而定)
地點:玉淵潭公園全園
票價:10元
公交:32路、114路(電車)、717路、65路等,玉淵潭東門下;368路、323路、374路、394路、特8路、運通103路玉淵潭西門下;1路、4路、308路、320路、337路、802路或乘地鐵軍事博物館下,南門入;121路、846路、37路馬神廟或白堆子下,北門入。
3、中山公園梅蘭觀賞文化節
室外梅花展區梅園,將向游客展示室外100余株地栽梅花,唐花塢設室內梅花展區。蕙芳園展出蕙蘭名品、兜蘭等我國珍貴資源的地生蘭花三四十個品種100余盆。同時有來自京城蘭花愛好者親手栽培的蕙蘭精品,如關頂、程梅等近五十盆。
時間:至4月8日
票價:門票3元,通票5元
公交:1路、5路、10路、22路、37路、52路、728路天安門西下,地鐵1號線天安門西下。
4、北京植物園桃花節
主題為“尋找心靈的桃花源”,以桃花、球根花卉為主體,通過各種花卉布置營造花的海洋。室外布展總面積達20000余平方米,展示郁金香106個品種,其他球根花卉42個品種。
時間:至5月上旬
票價:10元
公交:563路、505路、331路、972路北京植物園南門或臥佛寺下;696路、運通112路、630路臥佛寺下;乘698路、714路、318路、360路快、360路北京植物園下。
5、鷲峰梅花節
登山、踏青、賞梅花,同時還可觀賞到“西山晴雪”之盛況。
時間:至4月中下旬。
地點:鷲峰國家森林公園。
公交:頤和園、北宮門乘346路至北安河西口;頤和園、北宮門乘848路至北安河西口。
自駕:北清路—鷲峰;西六環大覺寺口出—軍溫路—大覺寺見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