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習俗講解
大家好,很高興在重九佳節同各位同袍一起登高望遠,品味秋色。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是漢族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的'活動,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接下來,我便向大家詳細介紹重陽節的幾個重要的習俗: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其次,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第三,賞菊。詩云: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長壽。
第四,飲菊花酒。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樸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第五,佩戴茱萸。“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在數中最尊貴,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歷代詩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重陽節習俗講解】相關文章:
新加坡華人清明節習俗-習俗講解01-21
清明節的習俗講解01-20
清明節插柳的習俗講解10-22
重陽節飲食習俗介紹01-28
重陽節的傳統習俗10-05
重陽節六大習俗01-28
重陽節的民俗習俗放紙鶴01-28
講解考研英語難句02-23
論文標準格式講解02-02
空姐面試技巧講解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