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夕情人節是哪天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于中國,是漢族民間重要的節日之一。也是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以下小編搜集并整理的2021年七夕情人節是哪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年七夕情人節是哪天
2021年08月14日,星期六,七月初七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愿、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由來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于是每到農歷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七夕節的起源
七夕最早來源于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古人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后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跡。
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是說男子以8歲為一個周期,女子以7歲為一個周期。“七”又與“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便有了乞巧節。
七夕乞巧,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
七夕的歷史傳承
到了南北朝時期,祭拜雙星、月下穿針、蜘蛛網絲等已成為七夕乞巧的主要習俗。
唐代,七夕乞巧已經盛行。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就跟過春節一樣。
后來,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每到農歷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希望能看到鵲橋相會,乞求智慧和巧藝,也祈禱自己有個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在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