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瘧疾宣傳日主題是什么
每年的世界防治瘧疾日為彰顯在瘧疾防控方面取得的進步,并承諾繼續做出投資和采取行動,為抵抗這一致命疾病加快取得進展提供了機會。要實現“全球技術戰略”目標,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對瘧疾控制的年度投資提高兩倍,到2030年時每年達到87億美元。那么,2016年瘧疾宣傳日主題是什么你知道嗎?
2016年瘧疾宣傳日主題:“消除瘧疾:謹防境外輸入”
有關瘧疾基本常識知多少?
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的疾病。蚊子是傳播瘧疾的元兇。帶有瘧原蟲的蚊子叮咬人體后,把瘧原蟲注入人體, 10-20 天后就會發病。發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適、厭食等癥狀,發病時經歷發冷期、發熱期、出汗期和間歇期四個階段。
瘧疾反復發作后,病人會出現貧血、肝脾腫大,如未及時治療,易出現腦型、超高熱型、厥冷型和胃腸型等兇險癥狀,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滅蚊工作是預防瘧疾的關鍵。
防蚊和滅蚊的主措施有:掛蚊帳,夜間在室內點驅蚊藥片或蚊香。用奮斗吶、泰康殺蟲劑浸泡蚊帳,效果也很好;在身體外露部位涂抹驅蚊膏及消滅蚊蟲孳生環境等;居住區周圍應保持干凈整潔、疏通積水,在下水道經常噴殺蟲藥等;平時多吃些維生素B1也有利于防止蚊蟲叮咬。
病原:寄生于人體的瘧原蟲有間日瘧原蟲(Plasmodium vivax)、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 三日瘧原蟲(Plasmodium malariae)及卵形瘧原蟲(Plasmodium ovale)4種,分別引起間日瘧、惡性瘧、三日瘧和卵形瘧。瘧原蟲的生活史可分為人體內的無性生殖(裂體增殖)和在蚊體內的有性生殖(孢子增殖)兩個階段。
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瘧疾病人及帶蟲者是瘧疾的傳染源。且只有末稍血中存在成熟的雌雄配子體時才具傳染性。配子體在末稍血液中的出現時間、存在時間及人群的.配子體攜帶率,隨蟲種不同而異。如間日瘧在無性體出現2~3天之后出現配子體;而惡性瘧則在無性體出現7~10天后。復發者出現癥狀時血中即有成熟的配子體。瘧區的輕癥患者及帶蟲者,沒有明顯臨床癥狀,血中也有配子體。這類人員也可成為傳染源。
傳染期:間日瘧1~3年;惡性瘧1年以內;三日瘧3年以上,偶達數十年;卵形瘧2~5年。
猴瘧偶可感染人類,成為動物傳染源。
(二)傳播途徑 瘧疾的自然傳播媒介是按蚊。按蚊的種類很多,可傳播人瘧的有60余種。據其吸血習性、數量、壽命及對瘧原蟲的感受性,我國公認中華按蚊、巴拉巴蚊、麥賽按蚊、雷氏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薩氏按蚊等七種為主要傳瘧媒介按蚊。人被有傳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
偶而輸入帶瘧原蟲的血液或使用含瘧原蟲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也可傳播瘧疾。罕見通過胎盤感染胎兒。
(三)人群易感性 人對瘧疾普遍易感。多次發作或重復感染后,再發癥狀輕微或無癥狀,表明感染后可產生一定免疫力。高瘧區新生兒可從母體獲得保護性IgG。但瘧疾的免疫不但具有種和株的特異性,而且還有各發育期的特異性。其抗原性還可連續變異,致宿主不能將瘧原蟲完全清除。原蟲持續存在,免疫反應也不斷發生,這種情況稱帶蟲免疫(premunition)或伴隨免疫。
人群發病率因流行程度及機體狀況而不同。高瘧區,成人發病率較低,兒童和外來人口發病率較高。嬰兒血中胎兒血紅蛋白不適于瘧原蟲發育,故先天瘧疾和嬰兒瘧疾少見。某些先天性因素,如地中海貧血、卵形紅細胞血癥、G—6—P脫氫酶缺乏者等對瘧原蟲有抗性。血型因素,東非人為Duffy血型,西非人則多為 FyFy型,Duffy血型抗原為間日瘧原蟲的入侵受體,所以西非黑人對間日瘧不易感,而東非間日瘧一直流行。此外營養好的兒童發生重癥瘧疾者較瘦弱者多。
(四)流行特征 瘧疾分布廣泛,北緯60°至南緯30°之間,海拔2771米高至海平面以下396米廣大區域均有瘧疾發生。我國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國。一般北緯32°以北(長江以北)為低瘧區;北緯25°~32°間(長江以南,臺北、桂林,昆明連線以北)為中瘧區;北緯25°以南為高瘧區。但實際北方有高瘧區,南方也有低瘧區。間日瘧分布最廣;惡性瘧次之,以云貴、兩廣及海南為主;三日瘧散在發生。
本病流行受溫度、濕度、雨量以及按蚊生長繁殖情況的影響。溫度高于30℃低于16℃則不利于瘧原蟲在蚊體內發育。適宜的溫度、濕度和雨量利于按蚊孳生。因此,北方瘧疾有明顯季節性,而南方常終年流行。瘧疾通常呈地區性流行。然而,戰爭,災荒,易感人群介入或新蟲株導入,可造成大流行。
臨床表現:
瘧疾潛伏期因感染的瘧原蟲種類不同而異。惡性瘧平均為12天,三日瘧平均30天,間日瘧和卵形瘧平均14天,但間日瘧有時可長達12個月以上。經輸血傳播的瘧疾,其潛伏期的長短與血中瘧原蟲的數量有關,3-41天不等,一般為7-14天。
瘧疾臨床癥狀通常有以下四期:
1. 前驅期 頭痛、全身酸痛、乏力、畏寒。
2. 發冷期 手腳發冷,繼而寒戰、發抖、面色蒼白、口唇指甲發紺。體溫迅速上升、此期可持續10多分鐘至2小時。
3.發熱期 寒戰后全身發熱、頭痛、口渴,體溫可升至39.C或以上,有些病人可出現抽搐、此期可持續2-3小時。
4. 出汗期 高熱后大汗淋漓,體溫迅速下降,此期可持續1小時以上。
【2016年瘧疾宣傳日主題是什么】相關文章:
2017年315主題是什么03-04
今年愛耳日的主題是什么03-08
2017年今年315主題是什么03-06
2021世界環境日主題是什么06-08
法制宣傳日口號11-27
法制宣傳日紅領巾廣播稿07-22
CPU是什么04-22
愛耳日主題03-09
冷渦暴雨是什么06-23
杏林指的是什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