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3.23世界氣象日宣傳活動通訊稿
相信大家都經常接觸到通訊稿吧,通訊稿的使用頻率逐漸增多,無論是在學校的學生會還是工作單位,有時候寫通訊稿是必不可少的。寫起通訊稿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3.23世界氣象日宣傳活動通訊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摘要: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由世界氣象組織于1960年6月確定。氣象是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如冷、熱、干、濕、風、云、雨、雪等。為了加強國際間的氣象研究與合作,更好地把氣象觀測結果應用于人類的各項實踐活動,1878年國際氣象組織在維也納成立,該組織1947年9月召開氣象局長會議,審議并通過了《世界氣象組織公約》,公約于1950年3月23日正式生效,國際氣象組織由此改名為世界氣象組織,并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天氣、氣候和水為未來增添動力”,為了進一步普及氣象知識,擴大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提高公眾氣象意識和防災減災意識,樹立氣象和氣候環境保護理念。XX縣氣象局采取“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的氣象科普宣傳活動。先后發放科普資料2000余份,邀請縣電視臺記者隨同采訪.并在電視臺進行了新聞報道主要活動有:
3月21日在縣城南崖社區懸掛了氣象橫幅標語,通過懸掛標語,科普展報,發放書籍等形式宣傳氣象知識。
3月22日氣象局和教體局聯合分別到馬坳鎮中學和渣津鎮中學組織了一次氣象科技知識的講解。分別從4個方面來講授氣象知識。1.生存的大氣與地球;2.氣象現象的產生災害與防御知識;3.天氣預報是如何制作的;4.氣候變化與如何保護的生存環境。
3月23日氣象局在寧都鎮范鍛村開展春播氣象咨詢活動。
【知識延伸】
世界氣象日國際背景資料
在過去的幾十年,每一個十年的溫度都比前一個顯著溫暖。2011-2015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期,因受強厄爾尼諾的額外驅動,2015年是自1800年代末期有現代觀測以來最熱的年份。
但溫度上升還不是故事的全部。氣候變化正在破壞季節的自然格局,并正在增加熱浪、干旱和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強度。這些正在發生的變化預示著未來將更熱、更干、更澇。
把損害降到最低是仍有可能的。2015年12月,世界各國政府一致通過了巴黎協議,申明要快速和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這一歷史性的協議要求所有國家不遺余力,在其“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基礎上,對氣候變化的緊迫威脅作出響應。這也涉及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支持、氣候抗御和適應、損失和損害、技術轉讓、能力建設、以及教育、培訓和公眾意識。
同時,科學進步使人們有可能不斷制作出有用的氣候信息和服務,以支持氣候抗御、適應和減緩。世界氣象組織和各國氣象和水文部門組成的全球網絡在提供為社會需要、以“面向未來”的科學觀測、研究和業務氣候服務中具有重要角色。
更熱
熱浪波及到了世界許多地區,許多地方高溫記錄都被打破了。西班牙新的溫度紀錄是五月份巴倫西亞和蘭薩羅特的46.2℃,比之前的當月紀錄高出6℃。埃及的最高溫度出現在盧克索的七月,高達47.6℃。南非的記錄發生在弗雷登達爾的十月份,達48.4℃。
更旱
干旱跟往年一樣,繼續肆虐巴西東北部和北美西部,導致阿拉斯加出現破紀錄的野火季。中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南部非洲也受到了降雨不足的影響(厄爾尼諾現象使之更為加劇)。印度西南季風降雨量低于常值。干旱為印度尼西亞的極大野火火上澆油,并影響了周邊國家。
更澇
隨著增溫后的大氣能夠保持更多水份,暴雨事件在不斷增加。一月份馬拉維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洪水,五月對于美國臨近地區是最濕的月份。24小時總降雨量超過正常月均值的事件在上升。在巴基斯坦的季風期,一個臺站記錄了24個小時540毫米的降雨,而該國的年均值只有336毫米。印度城市金奈12月1-2日24小時內的降雨量高達500毫米,聞所未聞;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12月5日打破了24小時降雨量紀錄:坎布里亞的降雨記錄為341.4毫米。
直面未來
得慶幸的是,世界各國政府現已全面信任氣候變化的科學證據和采取緊急行動的需求。需要有更多研究和投資,以推進低碳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在能源部門。但是,已經出臺了很多政策、技術和行動也已層出不窮,需要擴大其部署規模。公民個人、社區領袖、企業、民間社會組織、政府和聯合國系統都必須作出貢獻。
科學將繼續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持續改進的科學觀測將可能監測到減少吸熱性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進展。持續完善的科學研究將引導人們更好地理解國家和區域層面上的氣候變化、其影響、以及適應方案。科學也將有助于確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指導國際社會邁向綠色未來的切實方案。
世界氣象組織致力于促進這些工作。WMO共同發起并主持著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而IPCC的定期評估報告為政策行動奠定了堅實基礎。WMO還共同發起并主持著全球氣候觀測系統和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MO區域氣候中心和氣候展望論壇的網絡不斷延展,為國家和區域層面的能力建設添磚加瓦。WMO計劃開發一個綜合溫室氣體監測系統,為決策者提供有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進展信息。
世界各國的氣象和水文部門及其合作伙伴也在通過WMO合作,共同實施全球氣候服務框架的活動。氣候服務將科學知識轉化為氣候抗御、氣候適應和減緩、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實際行動。通過將氣候信息、氣候預報、社會經濟與其他相關資料和信息整合到定制的產品中,氣候服務提供者使決策者有能力應對氣候風險和機遇。對于農業、水資源、災害管理、公共衛生和能源等氣候敏感型行業,氣候服務已在引導它們的行動。
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了根本性挑戰,因此被納入了將貫穿至2030年、引領全球議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在最佳可用科學的基礎上開展行動,并依托不斷蓄積的政治意愿和公眾支持,國際社會定能打造出一個環境可持續、經濟繁榮的世界。
今年春節期間恰逢貴州大部分地區遭受了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3月11日又遇日本突發9.0級地震及引發的海嘯事故,極端、復雜多變的氣象天氣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而作為研究生這樣一個高知識分子的群體,更應該了解并關注,提高我校廣大研究生的氣象意識和防災減災意識,減輕天氣、氣候極端事件的危害。
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wmo)和國際氣象界共同慶祝世界氣象日,以紀念《世界氣象組織公約》于1950年3月23日正式生效的日子,更確切而言,那是在希望加入這個新組織的國家交存第30份《公約》批準書之后第30天起生效之日。
世界氣象日宣傳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與目的:
20xx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世界氣象組織——致力于人類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在世界氣象日到來之際,為了讓大家了解氣象工作者為人類的安全和幸福所作出的努力,培養學生參與意識、追求真理、崇尚科學與自然和諧共處等良好的觀念,學習氣象工作者為人類的生活無私奉獻的精神,我校將準備開展以下一系列的活動。
二、活動時間:1個月(3月10日—4月10日)
三、活動對象:全校三年級以上學生
四、活動安排:
1、創建“秀山小學紅領巾氣象站陳列室”。通過圖片等形式,介紹我校氣象站五年來的發展情況以及所取得的一些成果。(3月10——4月10日)
2、向全國各地的氣象工作者寫一封信,(3月11日——3月15日)由四、六年級學生每人給全國各省市的氣象局長寫一封信,通過他們向各地的`氣象工作者表達紅領巾們對他們的敬意和問候。
3、參加氣象征文比賽(3月15日——3月20日)由四、六年級部分同學參加全國性的氣象征文比賽,同時把寫好的征文在“科學小記者”網站進行發表。
4、觀看一部有關氣象知識的科教片,各年級利用綜合實踐課時進行播放,時間在第四周。
5、三年級學生開始組建學校氣象觀測小組,學習氣象觀測的具體操作方法(第三周)。四、六年級同學每人進行一次氣象觀測活動實踐活動。(第四周)
6、組織部分學生參觀市氣象臺。(3月下旬——4月上旬)
【最新3.23世界氣象日宣傳活動通訊稿】相關文章:
關于開展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的通知02-21
關于開展世界人口日宣傳活動的通知02-20
世界無煙日宣傳口號01-25
世界人口日宣傳標語07-08
世界環境日的宣傳標語06-08
世界環境日宣傳主題口號05-22
最新廣告宣傳標語01-21
世界環境日宣傳標語(15篇)03-03
世界環境日宣傳標語15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