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中國端午節的民族風俗

時間:2022-08-11 02:08:02 端午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國端午節的民族風俗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已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下是中國端午節的民族風俗,歡迎閱讀。

中國端午節的民族風俗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前后,人們會在門口掛上菖蒲、蒿草、艾葉驅邪,喝雄黃酒、五加酒,吃粽子,掛香囊,以表達保持健康體魄的美好愿望。如今,端午節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慢慢被摒棄,然而,傳統習俗蘊含著很多養生奧秘。

  吃粽子,清熱除煩

  中醫認為,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都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濕、和胃寧神。粽子有清熱除煩、助脾開胃的作用,特別適合初夏食用。

  進食時須注意,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可貪食。

  艾葉菖蒲,驅毒除瘟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將菖蒲、艾條插于門楣,懸于堂中。艾葉(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濁的中藥,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現代研究表明,懸掛艾葉及燃燒艾葉的確有殺菌消毒、預防瘟疫流行的作用。艾葉、菖蒲還有驅蚊的作用,慢慢燃燒艾葉驅蚊效果更好。

  普通家庭可以選擇在端午前后把門窗緊閉,然后用菖蒲、艾葉、雄黃合劑煙熏2~4小時以上,這樣可起到殺菌作用。另外,還可以到商店購買殺蟲驅蚊的氣霧劑來達到滅害蟲的目的。

  掛香囊,散風驅寒

  我國很多地方有端午節掛香囊的習俗,也是一種預防傳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藥有蒼術、藿香、吳茱萸、艾葉、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兩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將這幾味中藥研細,然后放在布袋中,縫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際或肚臍處,也可以把香囊掛在門口、室內或車內。這幾味中藥,有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通九竅的功能,從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戴五彩繩

  五彩繩,又俗稱五色絲,佩戴五彩繩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五彩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制成,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征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有祈福納吉、避免病魔侵入的美好寓意。

  喝五加酒,祛濕避邪

  “五月初五采五加,釀五加酒”是民間的習俗。五加即五加皮,氣香味苦,五加樹皮有奇香,可滋補肝腎壯筋骨。民間認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難避邪。地處潮濕的區域,特別適合在端午節喝五加酒。

【中國端午節的民族風俗】相關文章:

端午節民族風俗的作文3篇05-16

中國端午節風俗作文12-18

中國端午節風俗作文4篇12-18

中秋節不同民族的風俗05-21

民族風俗的作文600字(精選64篇)02-06

傣族民族的過年風俗12-01

各個民族過年的風俗01-17

四年級中國端午節風俗作文06-10

關于民族風俗的作文1000字(精選36篇)12-24

各民族過年時的風俗04-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格县| 定安县| 文山县| 海阳市| 灌云县| 道孚县| 金溪县| 青海省| 大庆市| 凤庆县| 习水县| 永吉县| 西盟| 通辽市| 淄博市| 苍梧县| 崇州市| 达州市| 襄垣县| 西贡区| 嫩江县| 石河子市| 佳木斯市| 金寨县| 华容县| 都昌县| 张家界市| 洪雅县| 资中县| 大英县| 靖宇县| 海伦市| 湄潭县| 新建县| 理塘县| 万年县| 昭苏县| 皋兰县| 郴州市| 牡丹江市| 兴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