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怎么過的日記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你有什么總結呢?這也意味著,又要開始寫日記了。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怎么過的日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怎么過的日記1
端午節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 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先恐后的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 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今天是端午節,我在這里向三四班的老師和同學們表示節日祝賀:“祝你們端午節過得快樂、開心!”奶奶也在家里給我包粽子,買香包,我端午節也過得很快樂。
端午節怎么過的日記2
端午節又來了,反反復復我們不知已經過了多少個端午節了,過了這么多的端午節,誰又知道它的來歷呢!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也叫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的名字呢!多得讓人數都數不過來。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都不相同 ,直到今天,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現在大家對五一·勞動節有所了解了吧!在這一天,我不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樣過的,但是我知道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做的.一件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嗎?就是吃粽子!端午食粽又是我們中國人民的傳統習 俗。據記載:早在幾千年前晉代的時候,粽子被正式定為了端午節食品。做粽子的時候,要先把粽葉用水浸泡后,再把粳米淘過后,可以在粳米中加一些糖或是紅棗,包在粽葉里,煮熟就可以吃了,吃 的時候在加一些糖,就更好吃了!
對了!端午節你吃粽子了嗎?
端午節怎么過的日記3
一提起端午節,人們就會想起吃粽子,劃龍舟。可是,同學們你們知到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節的風俗又是怎么來的嗎?
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陰歷五月初五稱為端午。到了唐代,因為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是八月五日,為了避用五字,就用回音午替換了五字,從此,端五便改稱端午了。
為什么五月初五這一天會成為端午呢?民間流傳著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流行的說法,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楚國的大官,楚國不采納他的治國主張,反而將他免職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國衰亡,人民遭受苦難,自己又無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憤難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自盡。楚國百姓知道后,竟相劃船前去相救,但已來不及了,百姓們擔心江中的魚,鱉,咬食屈原的遺體,便用竹殼裹米投入江中喂魚。從此,劃龍舟,包粽子就是我們中國的風俗了。
我很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怎么過的日記4
過端午了我們好高興啊,我們全家都去了滿天星吃飯。
端午節為每年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中共人民怯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 秋之前又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的形式來祭祀部落圖騰的習俗,后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就變成了漢族人民祭奠屈原的'傳統節日。就這樣端午節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啊,原來過端午節是這么一回事啊。
【端午節怎么過的日記】相關文章:
怎么過端午節作文11-07
過端午_端午節日記02-15
端午節是怎么過的作文(通用24篇)06-06
怎么開心怎么過的說說10-18
怎么開心怎么過的說說5篇04-12
過端午節的文案04-04
情人節怎么過07-30
過端午節親人的句子10-21
南方過端午節的習俗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