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風俗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風俗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風俗作文1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一樣,但各地人民過節的風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風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一樣的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端午節風俗作文2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風俗作文3
全國最為相同的是吃粽子。關于端午節有許多說法,比如我的故鄉;在農歷五月初一這天要給家人帶兩色絲線,五月初五要換五色絲線。傳說;帶彩色絲線上帝可以保佑家人身體健康,驅走瘟災,萬事如意。
端午節這天,太陽還沒出來,一家人就要上山拔一些艾回來,用艾葉水洗臉,傳說這樣能驅蚊蟲。洗完臉后就開始吃粽子,粽子是用糯米,紅棗,紅豆包成的,特別好吃,吃上一個還想再吃一個。還有把蛋黃煮灰了的雞蛋。吃完飯太陽露出半個腦袋,一家人還要弄些柳條回來,再用彩色紙疊成葫蘆,插在大門上方。這樣就國泰民安了。傳說;這是人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留下的`風俗,雖然是個傳說但故鄉的人都非常相信。
媽媽說這些都是姥姥告訴她的。故鄉的端午節非常隆重。
端午節風俗作文4
端午節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據說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
"端午節"的"端"和"初"的意思相同,"午"是"五"的意思,"端午"就是"初五"。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羅江自殺。當時人們劃船去尋救屈原,演變成了現在的賽龍舟。因為沒找到屈原的尸體,人們就把竹筒里的米撒到江里,讓魚蝦吃,它們就不會咬屈原了。現在成了吃粽子的風俗。
端午節的'風俗南北不同。我們北方雖然沒有賽龍舟的風俗,但也有我們的習慣。就拿我們家來說吧,今天一大早老爺就從河里提回來一桶水,讓我們洗頭洗臉,說是可以消災祛病。姥姥煮了雞蛋和蒜,媽媽買了粽子和糖糕。爸爸在門上插了一束艾葉,他說這樣可以辟邪。姥姥還給我戴上了她做的香囊和五彩手鏈。
我們一家人邊吃飯邊看電視。電視上介紹各地過端午節風俗的節目,使我大開眼界。看來,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風俗作文5
五月五日---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據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非常愛國,但常常遭到壞人襲擊,最后,屈原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初五抱著石頭跳入汨羅河死亡,屈原死后,百姓們非常傷心,他們紛紛來到河邊看望屈原,為了不讓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咬吃,人們用樹葉把米飯包好,用彩色帶纏住,包成粽子投入河里……
一轉眼,端午節又來臨了,媽媽說要教我包粽子,首先,把糯米和豆子泡在水里,然后把花生、果肉、大紅棗跟糯米攪拌在一起,就變成餡兒,最后,我把餡兒弄三角形的',拿起兩三片葉子,笨手笨腳地把粽子包裹起來,還要用線繩把它牢牢的捆綁起來,雖然我包的粽子歪歪扭扭的,很難看,但是這也是我辛勤勞動的結果,我看著粽子滿意的笑了。
很快,粽子煮熟了,全家人圍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欣賞著各自包的形狀,其樂融融,幸福極了!
端午節風俗作文6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節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端午節有很多風俗,好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說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后,劃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將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端午節風俗作文7
南昌自古就是水都,贛江、撫河水系發達,在舊時,每年的端午節當日,都要舉辦大型龍舟比賽。當日,萬人匯聚在南昌南郊的施家窯附近(現在象湖的位置),舉行聲勢浩大的龍舟奪標賽。施家窯附近地處贛江與撫河匯合處,河面遼闊,浩瀚無垠。岸上曠地高寬,可容萬余人俯覽全景。老南昌口中至今還有“到施家窯看龍船去”的口頭禪。
參賽的龍船是由附近各村組織,預先商定好各龍舟分別漆成不同的顏色,龍頭龍尾皆用木雕刻成,并涂上彩漆。比賽前,組織者會焚香祭江,各船也殺雄雞,將雞血灑在龍頭上。彩炮一響,龍舟齊發,鑼鼓喧天,劃手們奮臂飛漿,追波劈浪,起落一致,蔚為壯觀。岸上的觀眾齊聲吶喊助陣,群情起伏,熱鬧非凡。
舊時的'龍舟賽不僅要比速度,還有一個項目就是奪鐵“龍標”。梅聯華說,比賽時,當各龍舟快到終點時,終點處的投標船會將系有紅繩的鐵“龍標”投入水中,各龍船上一名水性最好的人,在龍舟到達終點的同時跳入江中尋找
鐵“龍標”,最后,以龍舟的速度和取得鐵“龍標”的綜合成績,來決定名次。
端午節風俗作文8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佳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這一天有許多風俗習慣。
懸菖蒲艾葉。這天一清早,奶奶將鄉下帶來的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我很好奇,就問了奶奶,奶奶告訴我,這是為了驅瘴,艾葉有藥用功能,驅蚊子、蒼蠅,凈化空氣。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些風俗呀!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黃。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幾樣在平時很少見的東西:粽子、黃魚。我很奇怪地問奶奶:“今天又不是過年怎么吃粽子呀?”奶奶笑著說,“今天是端午節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黃魚。據說這天人們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嚇跑魚蝦,里面的米能喂飽魚蝦,它們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這是人們對屈原的`敬愛。”現在我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講究。
賽龍舟、掛香囊。晚上看電視我還知道端午也有賽龍舟、掛香囊的風俗,坐在一邊的媽媽告訴我:“相傳當年屈原跳江以后,人們舍不得屈原,紛紛駕船竟相趕去救屈原,一會兒工夫就看不見了,后來,人們就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另外,人們還用五色的線纏繞香囊,有驅邪、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啊!端午節的風俗可真豐富呀,聽說,端午節的風俗已由湖北省為代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我真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
端午節風俗作文9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這個節日不但離我的生日近,此時也就是愛國詩人屈原的祭日。端午節時,我們能夠看龍舟、吃粽子。
媽媽帶著我去看龍舟,當時的情形可熱鬧了!四面響起了咚咚的鼓聲,比賽開始了,河面上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龍船,四條龍船伴著鼓聲越劃越快。再看觀看的人們,人們有的急得像油鍋上的.螞蟻,有的正在瘋了似的喊加油,還有的激動地跳起了舞。這時,所有人幾乎什么煩惱都忘掉了,伴著鼓聲越飄越遠,消失得無影無蹤。
回到家,我們開始了包粽子行動。我先用兩張葉片疊在一齊,加入糯米、花生……包成三角體,用細繩纏緊。口味有很多種,有蛋黃的、肉松的、火腿的……真想每個味都嘗嘗。此時粽子不但味道多而且形狀也多,有橢圓形、斧頭形……真讓人眼花繚亂。
端午節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精彩的龍舟比賽,真就是樂趣無窮!
端午節風俗作文10
端午節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五”通“午”,端午節又名“端五”,另外又稱“端節”,“午日”、重五。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相傳在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盡,人們怕屈原的尸體被咬龍水獸吃了,因而紛紛劃船下江撈救。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見屈原的身影了,于是人們往江中投飯團,外系五彩繩,雞蛋等食物,讓蛟龍水獸有東西吃,就不會傷害屈原了。漸漸地就流傳著在端午節這天要劃龍舟、包粽子的風俗了。
以前的端午節我沒什么印象,可是今年的'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端來一盆香噴噴的粽子,一個個清翠清翠的。粽子的形狀有棱形的、四角形的、有肉粽子、也有八寶粽、還有堿粽等各式各樣的。看上去真不錯。聞著粽子的香味,我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拿了一個粽子,剝開粽葉,哇!里面包了肉,香菇、小蝦米等佐料,味道肯定好極了,我三五口就吃完了一個粽子,接著又拿來一個,媽媽告訴我說,粽子雖然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消化不好,叫我吃二三個就可以了,可是味道太好,我覺得吃不夠,呵呵
我們一家人圍著吃粽子,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感覺好溫馨!
端午節風俗作文11
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粽子不僅以它特有的形狀、顏色和滋味惹人喜愛,而且能引起人們對一位古人的懷念。
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粽子用翠綠的粽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后,顏色變深了。剝開墨綠粽葉,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米團里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棗,紅、白、綠三色相映襯,顯得十分艷麗。
粽子的味道更是美極了。粽子散發出高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膩,黏而爽口。它既是驅邪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補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傳說粽子是為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愛國詩篇,后來由于國王不接受他的愛國主張,造成國土淪喪。屈原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年端午節,總是把食物用粽葉包起來,投入江中,作為敬獻給屈原的祭品。
老人們說,吃了粽子要學習屈原的崇高品質,要繼承他的愛國精神。難怪人們吃粽子時,總是給孩子們講述屈原的故事呢!
端午節風俗作文12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每當我讀起歐陽修的這首《漁家傲》時,就想起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端午節在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五節,每逢到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最熱鬧的就是包粽子了,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糯米浸泡上。再把粽葉洗得干干凈凈,把粽葉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里面放,再加上蜜棗,花生仁等,最后用繩子捆好,放在鍋里,煮出來的粽子香氣四溢,飄滿整個房間。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看起來也很享受。
到了開飯的時間,大家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品著美味大餐,開心極了!小孩子們胸前掛著香布袋,手上、腳上戴著五色線,滿屋子跑,高興極了。
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風俗作文13
端午節的風俗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都知道端午節這天,全國最為相同的是吃粽子。關于端午節有許多說法,比如我的家鄉。在農歷五月初一這天要給家人帶兩色絲線,五月初五要換五色絲線;傳說。帶彩色絲線上帝可以保佑家人身體健康,驅走瘟災,萬事如意。
端午節這天,太陽還沒出來,一家人就要上山拔一些艾回來,用艾葉水洗臉,傳說這樣能驅蚊蟲。洗完臉后就開始吃粽子,粽子是用糯米,紅棗,紅豆包成的,特別好吃,吃上一個還想再吃一個;還有把蛋黃煮灰了的雞蛋。吃完飯太陽露出半個腦袋,一家人還要弄些柳條回來,再用彩色紙疊成葫蘆,插在大門上方。這樣就國泰民安了。傳說。這是人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留下的風俗,雖然是個傳說但家鄉的'人都很相信。
媽媽說這些都是姥姥告訴她的。家鄉的端午節非常隆重。
端午節風俗作文14
端午節就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也叫端陽節、重午節。這個節日主要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學者聞一多還認為,端午節就是龍節,此時就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就是賽龍舟和吃粽子。相傳賽龍舟就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中,就是讓魚蝦吃飽了,此時不再吃屈原的遺體。端午節的來歷我不就是個性清楚。此時端午節的.歡樂之時,人們也要把房子打掃干凈,還要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端午又稱為重五的原因就是端午的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齊,此時比如人們用五種顏色的線系在兒童的脖頸,稱為長命縷。各家還要插“五端”,南方還要吃五黃。
期望端午節能流傳下去,到永遠。
端午節風俗作文15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民族節日,在端午節中我們要干兩件事:一是要在端午節包粽子吃;二是要給我們系上五彩繩。你們知道嗎?因為古人說:如果端午節這天給小孩子們手腕上系上五彩繩,這樣小朋友就不會被蟲子咬了。現在讓我來給你們講講怎樣做粽子吧!
首先做好準備工作1、我先幫媽媽買30顆大棗,你知道為什么要買30顆大棗嗎?因為我們要做30個粽子。再將洗好的粽子葉拿出來,粽子葉是用蘆葦做的,因為它非常結實。媽媽又讓我拿出一個大盆出來,我問媽媽用盆做什么呀?媽媽說:包好的粽子放在盆里呀!媽媽將提前泡好的米又用清水洗了兩遍,放在那里,這樣一切準備工作結束。
然后是包粽子了,我先幫媽媽把粽子葉屢平直,四個有層次的疊起來,只見媽媽雙手捧起疊好的葉子把它們打個筒,然后將糯米放進筒里,再把一顆大棗放上,最后把葉子一折,再扭一下之后用繩將它緾上,這樣一個三角棕就包完了。看看媽媽重復著,二個、三個......就包完了,放入鍋內開始煮,我已經等不及了,終于聞到了香味,我感謝媽媽做這么好吃的'粽子給我!大家端午結也是這樣包粽子的嗎?
【端午節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風俗的作文11-05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1-22
端午節風俗作文11-06
端午節風俗作文【熱】01-02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精】12-07
【熱門】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2-08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熱】12-08
【推薦】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1-29
【薦】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