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領和白領的詳細區別
藍領和白領分別代表的是什么,他們的區別主要是什么?
藍領作為與白領相對一族,主要是指工人。他們靠支付自己的體力來獲取報酬。 因此,他們的工資水平不高。據有關統計,藍領的工資通常不高于1000元。
藍領是一個西方傳來的生活型態定義,這個概念是在美國五十年代提出的,即美國進入信息化時提出的。“藍領職工”一詞出現較晚,始見于40年代,被稱為白領的相對一族,指的是一切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工資收入者,如一般工礦工人、農業工人、建筑工人、碼頭工人、倉庫管理員等。他們干活時所著的工作服通常為藍色,故而取名。簡單來說就是從事勞動工作的雇員,典型的代表可能是工廠作業員。目前眾多的技術類工人都被稱作藍領。藍領一直是國內眾多企業緊缺的人才。
許多藍領族在工作上是相當有經驗和博學的,盡管他們不見得都受過正式的學校教育,累積了一定經驗之后,通常會被上司指派為團隊的負責人,如工頭,就是一個例子。其他藍領族的特色還有薪水的計算與發放方式,通常是以時計薪,可能領周薪而非月薪、亦可能是領現金、而非支票或匯款銀行。實行輪班工作制﹙Shift work﹚的藍領族,假期較不一定。
寫字樓里的白領最早為人們熟知,他們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因一技之長而被老板聘用,懂得把自己打扮得體,工作上能獨擋一面。面對無常的世事顯得更加達觀,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更趨實用。按美國的標準,白領是指年薪在8萬美元、從事純粹腦力勞動的人(美國標準)。
白領是指有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的人士,是西方社會對企業中不需做大量體力勞動的工作人員的通稱,又稱白領階層,與藍領對應。
白領這一名詞最早出現于20世紀20年代初。它的范圍包括一切受雇于人而領取薪水的非體力勞動者,因而有“白領職工”之稱。他們一般工作條件比較整潔,穿著整齊,衣領潔白,包括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辦事員等。這些人的經濟收入和工作條件較好。但盡管如此,由于不掌握生產資料,他們仍處于受雇傭地位。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白領總數超過藍領約占工人總數的 60%-70%。白領階層福利好、收入高、職位穩定,是令人羨慕的職業。
【拓展閱讀】
粉領
粉領族在社會學者的定義上,通常是指執行次要工作的女性,例如最具代表的粉領族工作之一,就是秘書,此外,亦有資料輸入員、賣場銷售員、教書或是其他教育類的工作;其他則包括了護理、清潔等職務。在西方社會當中,將女性歸類為粉領族已可算是一種性別區分上的陳腔濫調,原因是這種分類過于不平等化,有一種加諸傳統性分工、和限制婦女有更多工作機會的爭議觀點。
近年來,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粉領已成了追求自我心理滿足和自由創業女性的心儀職業,而現代科技也為催生孵育粉領創造了條件。粉領則成為一個外來的生活型態類別用詞,指的是那些在家工作的自由職業者。他們可以睡個懶覺,中午吃飯不必太講究。她們憑借電腦、電話和傳真與外界聯系,對白領工作環境中很多令人緊張的人情世故知之甚少。粉領多出自“食腦”階層,大多從事自由撰稿、廣告設計、網頁設計、工藝品設計、產品營銷、進出口貿易、媒體、管理、咨詢服務等工作,她們的出現使就業方式更豐富化、樂趣化和個性化了。
紅領
紅領,是指剛開始工作0-3年的職場新人,一般從事基層工作如服務員、電話銷售、房產中介、普工、客服、前臺等工作。紅領也是新一代打工者的統稱,新一代主流打工者逐漸由個性鮮明的90后主導。這個概念是為了號召社會各界不再區分所謂的農民工、白領、藍領,而將新一代年輕打工者統稱為紅領,積極倡導80、90后年輕工作者沒有身份的差別,只有勤奮和懶惰的區別,大家都是紅領的一員,都有機會憑借自己的雙手為自己和家人打拼一個未來。
紫領
紫領是指既能動手,又能動腦,而且在各自的領域紅得發紫的職場明星。紫領是能獨立于公司之外生存,而不是生產線上面目模糊的'藍領勞工,但他們既具有藍領的技術能力,同時又擁有白領的管理和創新能力,從而創造出了自己的特色:Practical(能動手操作)、Progressive(積極創新)、Personal Brand(擁有個人品牌),簡單地說,就是一群以“頭文字P”為生的新職場人群。紫領是分布領域不限于服務業,需要動手,又能動腦的行業,都屬于這個領域,插畫師、設計師等都算是紫領。
綠領
綠領有兩種定義,一種是指大部分業余時間奉獻給綠色計劃和綠色旅行的人。他們熱愛生活、堅持環保 、崇尚自然,追求刺激和傳奇。另一種是指從事環境衛生、環境保護、農業科研、護林綠化等行業的人員。但現實生活中的綠領一般是指第一種。
綠領有以下特征,環保,綠領最初的意義就是生態保護志愿者,真正的綠領總是盡自己所能,不計報酬地關心生態。以往時尚生活的前提是物質上的奢華,而綠領的特質卻是簡約。節約能源,隨手關水龍頭,點剛好夠吃的飯菜,盡量少用一次性餐具。綠領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態度,與其他的生活習慣一樣,應該是一件曠日持久的延續性習慣,只有已經習慣于綠領的生活法則,才算一名真正的綠領。
灰領
灰領一詞起源于美國,作為一種全新的職業概念的提出,不僅引發了人們對擇業觀念的思考,更是帶動了全社會對“灰領”職業的探討。“灰領”的內涵是動手與動腦能力的結合,他們是“具有較高知識層次、較強創新能力、掌握熟練的心智技能的新興技能人才”。
“灰領”gray collar,指負責維修電器、上下水道、機械的技術工人,這些工人常穿灰色工作服出現,此類職業也隨之得名。相比白領和藍領,“灰領”職業人既要有良好的理論素養,又要有動手實踐的能力,是復合型、實用型人才。
金領
“金領”是社會對這些人的知識結構、公關能力、團隊協調能力、管理經營能力、社會關系資源等綜合素質的認可。一般認為,金領,不僅是頂尖的技術高手,而且擁有決定白領命運的經營權。
金領階層一般是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在金領階層一般是三資企業高級管理,規模較大的民營公司的經理,國企的高層領導等。金領階層能有今天的地位,靠的不僅僅是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從業經驗更是他們擁有今天這樣令人羨慕的職位的主要因素。剛畢業的大學生,哪怕是MBA的畢業生一般也只能做個白領,而不可能做個金領。
銀領
銀領是既要能動腦,又要能動手,具有較高知識層次、較強創新能力、熟練掌握高技能的高級技術人才,是知識與技能都要具備的復合型、實踐性人才,有電子工程師、機械設計師、軟件開發工程師等。“銀領”是“灰領“的改進稱法,不論是社會的接受程度和中國的文化習慣,“銀領”比“灰領”更合適。
“銀領”職業人既不是白領,也不是藍領,屬于應用型白領。他們有著獨立的智能結構和職業特征,從事一些時髦的工作,工作對于他們是一種可以享受的狀態。她們對于生活意義的理解不再是去實現什么,而是去享受什么。她們沒有藍領的生活壓力、不懂白領的辦公室哲學、也沒有金領稱雄一方的財富與權力。自由、獨立、時尚是銀領的生活信念。享受更輕松、更自由、更新鮮的過程,是她們生活的意義。
【藍領和白領的詳細區別】相關文章:
藍領的求職小故事02-04
詳細講解C1駕照和C2駕照的區別11-21
開題報告和論文的區別09-02
勞務費和工資的區別02-23
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區別07-12
求職信和簡歷的區別03-06
美國大學和中學的區別09-16
自考和成人高考的區別02-18
三本和二本的區別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