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上司的種種“刁難”,我們到底該腫么辦
在職場打拼,如果不幸遇到一個喜歡挑刺或者刁難新人的老板,你一直忍讓則永遠沒有出頭之日;你選擇退出,找到一份目前待遇還不錯的工作實屬不易,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還等著養呢,割舍不下。進退維谷,怎么辦呢?請看下文。
[典型案例]
小W原本是在公司的行政人員,后來市場部經理看他能力不錯,想讓他到市場部來工作,但小W的上司就是不同意。小W說,我的上司說我在這個部門很重要,說得像沒有我部門就運轉不下去了一樣。小W覺著就是上司在刁難他。
但小W很想去市場部鍛煉,因為市場部的職業前景很好。因此,他挖空心思想著怎樣才能讓上司放自己走。除了經常去行政領導的辦公室談自己的請求,面對現有的工作他也認真對待。后來,經過老員工的指點,小W才知道,原來自己上司的刁難是想樹立好形象,不能什么部門要人,就輕易給了。
一個月之后,在小W的各種攻勢下,上司終于答應小W到市場部工作了。
[分析施策]
在小W的經歷中,可以看出,其實上司的刁難并非針對他個人,而是領導要樹立自己形象的一種途徑。面對這樣的刁難,那就只能以柔克之,軟磨硬泡,時間久了自然能解決。而如果硬碰硬,那領導反而會抓牢不放,W就永遠都達不到目的`了。
現在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總是小人得勢。既然上司可能是個小人,那就看你怎么看待你的工作了。如果是份難得的工作,那奉勸你最好是調整心態,忍字為上,適者求生存了。如果說是個無所謂的工作,那你辦法有很多,忍無可忍、無須再忍,果斷抗擊,大不了辭職走人。但此仍下策。
面對不如意的環境,不賞識我們的領導,我們并非沒有選擇,關鍵看你自己如何把握。我覺得,不管怎么樣,能伸能縮才是大丈夫所為。
1、打理好自己的情緒
生活在感到“憋屈”的環境,心情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但如果長期處在強烈的委屈、壓抑、焦慮、抑郁或憤怒中,既不利于做出理性的選擇,也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要想辦法進行排解,或通過培養某種興趣愛好,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向朋友傾訴、寫日記、聽音樂、運動等。
2、“跳”出來冷眼看問題
尤其要學會換位思考,假如你是領導,你會怎么看待“你”這個人?領導為什么不待見你?別人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必要進也可聽聽其他同事的意見。很多時候,當局者容易迷,旁觀者也許能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參照系,讓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個問題,更客觀理性地看待你身處的環境和自己。其實,很多時候,是你在一些問題上太固執執拗了,是你自己陷入了某種認識盲區和人際誤區。如不及時糾正,就算是換了個單位,還是會遇到類似問題的。
3、心態一換天地寬
遇到矛盾過多的埋怨和偏見是毫無用處的。要冷靜下來多反思自己的不足,并且馬上改正,盡量做到態度謙遜,工作高效,久而久之會有效果的。不管你的上司給你什么樣的嘴臉,一定要保持理性,微笑面對。過去,我曾經也遇到過一個領導對我有看法,處處為難和打壓,那段時間感覺自己都要被逼瘋了,當時真的想撂挑子不干了。后來,是親人勸慰我。我自己也想,就這樣子“逃”了,人家肯定會看笑話的。不能讓他們得逞,堅持挺了下來,主動調適改善自己,盡管過程很艱辛痛苦,但時間長了,也感覺不過如此,并沒有像自己當初想像的那么難受。慢慢的,我發現自己不但變成熟了,周圍的人際關系也比之前好了許多。因此,改變自己的心態,端正自己的態度,不是為了討好哪個領導,而是讓自己盡快成長,讓自己更好更快意地生活。你不是為別人活,而是為自己爭一口氣!
4、理性地作出選擇
你可以拿出兩張紙,一張寫上“留下”,一張寫上“離開”,然后把每張紙分成兩欄,分別列出“留下”和“離開”的利與弊。仔細權衡一下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然后做出明智的選擇。做出選擇后,可以制定一個一年、三年或五年計劃。如果你選擇留下來,就要想辦法和領導改善關系,為自己營造一個更舒心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如果你選擇離開,就要根據新職業或新崗位的要求提前一項一項地認真做準備。不斷充電學習,準備充分了再離開可能是一個比較穩妥、能夠減少你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心和恐懼的最好辦法。不然,就算你暫時脫離了現在這個不如意的環境,來到新環境,你會悲哀地發現,哪里都是一個鳥樣,或者情況更加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