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暴風驟雨》小說的讀后感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者一段視頻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暴風驟雨小說的讀后感應該怎么寫?
歲月似流沙,我伴著月色,沿著歲月留下的痕跡,四處尋覓,幾乎找遍了心中的每一個角落,卻發覺刻在心里的,是小學時沉醉于《暴風驟雨》,燒漏了鍋,燒滅了火,生平唯一一次挨了父親的兩個耳光。憤怒的父親撕碎了書,我的快樂似天空的浮云,縹緲而去。我的心悄悄地撿取時光的碎片,用心中的愛珍藏著。直至去年,我無意中在南宮舊貨市場,淘得此書,終于可以打開塵封已久的記憶。
讀過《暴風驟雨》的人都知道,在這充滿鏡頭感的語言背后,真實的歷史發生在1946年到 1948 年間。隨著中共中央東北局從各軍政機關抽調一萬多名干部,奔赴東北平原和山地的各個村屯,一場新的戰斗打響了。正是暴風驟雨式的土地改革使千千萬赤貧的農民走上了革命到底的義無反顧之路。正是農民、工人、知識分子的全面革命化,成為中國革命的特點,也成為中國革命必勝的保證。“莊家人翻身啦”一句,離開了旋律調性,它是呼喊,是叫嚷,是霹靂電閃,它喚醒了階級,帶著拼卻一身熱血的決絕。周立波在里面描寫的趙玉林、郭全海、白玉山夫婦還有老孫頭,形象都很鮮明,而且也寫出了正面人物的成長歷程,可以說真實再現了當年東北的土改風云。東北方言的大量使用也很不錯,幽默含蓄,富有地方氣息,風土味道,其中人物的心理刻畫和細節描寫甚為精湛,深入淺出,耐人尋味,令人拍案叫絕,當初我就是因此而“走火入魔”的。
文中的地主韓老六可謂是反面人物的代表,就像現在的富人,他擁有大面積的土地,富得流油,而租種他土地的佃戶卻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最后勢必會引起人們造反。假如韓老六讓他的佃戶繳少量的租子,佃戶吃的飽穿得暖,能過上富足而有余的日子,佃戶們怎么會起來造反呢?韓老六最后又怎么會走向滅亡呢?當然當時的中國不止一個韓老六,正如現在也不至一個富人。反思現在富人們周游世界享盡人間榮華,窮人們卻在為生計拼命流血流汗。為了老百姓的生計,提高工資提高待遇應該是刻不容緩。
最后,讓我們為有這樣的社會國度而自豪,為這樣的國度中的英勇不屈的人們而驕傲!
【《暴風驟雨》小說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小說讀后感02-06
經典推理小說07-19
小說里的經典語句07-31
寫小說的唯美句子05-16
小說里溫暖的句子01-12
時生小說簡介08-10
經典國外兒童小說推薦08-04
誅仙小說簡介08-04
青春小說推薦閱讀07-21
經典傷感微小說的語錄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