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憂天》讀后感
引導語:《杞人憂天》這篇文章很多人都讀過,而有關《杞人憂天》讀后感要怎么寫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杞人憂天》讀后感(一)
讀了《杞人憂天》這則寓言,我真的為杞人那“超前”的想象力而發笑。
有個杞國人整天胡思亂想。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萬一天坍塌下來,地陷落下去該怎么辦?于是,他便整天憂心忡忡,茶飯不進。這時來了個熱心人開導他,跟他解釋天地是不會坍塌陷落的。最終,杞人心中落下了千斤擔,而熱心人也很高興。
其實,天地并不會坍塌陷落。自然災害還是有的,但是杞國人不必為未知的事而自尋煩惱。古代有杞人,那么現在呢?“杞人”身影無處不在。比如在溫州的兒童醫院,每天凌晨四五點就擁擠不堪。前來掛號的人通常是孩子的長輩。他們從大老遠趕來,只不過是看孩子的一點小感冒。現在的父母都很溺愛孩子,孩子有一點不舒服,他們就疑神疑鬼。就說我媽,有次我接連幾天喘大氣,害得那幾天她總是憂心忡忡,不時問我有沒有不舒服。她還總是問其他奶奶阿姨,上網查資料。當她看見可能是心肌炎時,她一晚上沒閉眼。第二天五點鐘她就去醫院掛號了。我和奶奶是九點到的,等了一個早上,得到的卻是一句“這看什么,沒關系的'。只要他自己節制一下就可以了。”當媽媽提出是否要拍片時,醫生說不用,只開了10元的藥。我們拿了藥就走了。看,我媽是不是“杞人憂天”?還有些大人,醫生給他斷定的病不怎么重,但他卻給自己下了重病,認為自己活不長了。整天憂心忡忡,萎靡不振,茶飯不進,睡不安穩。最后真的得了重病。像有些小孩也每天在憂愁中度過,今天擔心作業寫不好被老師批評,明天擔心考試考不好被父母批評……如果能把憂慮轉化成學習動力就好了。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在這里,我認為大人不要一味貓在家中胡思亂想,應該去外面干點實事充實自己,見識外面的世界。我們小孩要胸懷大志,心境開闊,把精力投入學習中,決不做“現代的杞人”。
《杞人憂天》讀后感(二)
我看過一本《成語故事》,里面寫了一篇《杞人憂天》。杞國有一個人總愛瞎猜疑,我們大家有時一定會猜疑別人,別人也會猜疑你。其實杞人憂天比喻的是不必要的或無根據的擔心。
那杞人在田里干活時,呆呆的望著天,心想:“呀!天這么高,這么大,如果一下塌下來,我該藏到哪里才好呢?”從此,那個杞人得了心病,天天擔驚受。地也不種了,身體一天一天地消瘦下來了。直到有一個好友來看望他,聽了杞人講,才覺得太沒必要了,就說:“天是由氣組成的,哪里都有氣,你就生活在氣里,天是不會掉的。你放心吧!”
杞人聽后,終于明白了!不再憂心沖沖。又下地干活,身體也漸漸恢復了。可是又有一天,又有一個可怕的念頭闖進他的心里,他想:“天不會塌下來,難道太陽、月亮、星星也不會掉下來嗎?地不會陷下來嗎?如果日月星辰都掉下來,大地也會陷下去,那可怎么辦呀!
于是,他又犯起愁來。有一次,好友再次告訴他都不可能發生的,杞人才把那顆懸著的心放下來,不再日夜發愁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心里在猜疑那不可能的事也會變成了隨時發生的事。《杞人憂天》的作者,也經歷了猜疑別人的事,猜疑只會令自己疑神疑鬼的。
《杞人憂天》讀后感(三)
杞人憂天是講杞人很害怕天塌地塌,很苦惱,有一個人前來開導他,最后,他就不再擔心他之前擔心的事情了,他的心里也就高興多了。
我覺得幾人擔心的事都是一些他不該擔心的事情,在生活中,我們絕對不要像杞人一樣擔心自己不該擔心的事情。
那,就拿我舉個例子吧,我剛進入韓愈小學,就聽同學說,六樓鬧鬼了,當時我十分害怕,我擔心我一去六樓會被鬼吃掉,我心驚膽戰的過了一個月我才忘記那件事情。我這種情況就和杞人憂天一樣的心情。
有一次,是快期末考試了,我有一個朋友,她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她對我說她很害怕這次考試她會考得很不好,老師和她的爸爸媽媽都會批評她,但是她的成績居然是全班第八名,于是,我對她說,她這不是考好了嗎。但是,我也不比她好,因為,我也擔心過我的學習成績呢。
同學們千萬不要像杞人憂天一樣擔心自己不該擔心的事情哦。
【《杞人憂天》讀后感】相關文章:
杞人憂天讀后感04-19
讀《杞人憂天》有感04-06
杞人憂天教學設計02-06
《杞人憂天》閱讀答案06-03
成語杞人憂天的出處01-09
關于杞人憂天的成語典故11-22
杞人憂天的成語故事02-04
《杞人憂天》文言文閱讀答案06-03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杞人憂天》教學設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