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小說《西游記》讀后感
《西游記》以豐富瑰麗的想象寫了唐僧師徒四人在遙遠困苦的西游取經的途中和窮山惡水、魔鬼妖怪冒險斗爭的歷程,并將他們所經歷的千難萬險形象地化作魑魅魍魎神仙鬼怪所設置的八十一難,以動物化的情境、人物化的情感糾葛,生動地表現了險峻的自然風貌、可怕的自然力等對師徒四人取經意志的考驗。最終,取經人降妖伏魔,勝利地取得了真經,歌頌了取經人意志堅定,排除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和戰斗精神!
魔幻小說《西游記》讀后感【1】
吳承恩先生寫的小說《西游記》,我們耳熟能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書里有生動有趣的文字,個性鮮明的人物,使我記憶猶新,從小就對它百看不厭,愛不釋手。
孫悟空是《西游記》里主人公,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敢與玉皇大帝斗,叫響了“齊天大圣”的美名;敢與妖魔鬼怪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敢與一切困難斗,決不退縮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么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滿身毛病,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可是人們并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沙和尚是勤快的,不像豬八戒,好吃懶做。遇到困難時,總是知難而進,與悟空一起解決問題。可是也有缺點,那就是不會反抗別人。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后勤,不好出風頭。
唐僧四人都有缺點,孫悟空的毛躁,豬悟能的懶惰,沙悟凈的沉默,唐僧的懦弱。可是他們卻帶著各自的缺點取到了真經,并修成了正果。這說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完美的,取長補短、團結他人,就能在學習上,在生活中取完真經,修成正果!
魔幻小說《西游記》讀后感【2】
中國上下五千年,從古至今,無數優秀的文學作品層出不窮,其中,我國最著名的民間神話小說,莫過于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了。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神話故事。這一路上,他們求取芭蕉扇,翻過火焰山、三打白骨精……歷經了千難萬險,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妖魔鬼怪的阻撓,終于取到了真經。這本書通過這些故事,贊頌了不達到目的不罷休的追求精神與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
《西游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又可以在人格上互補,互相幫助,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于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
《西游記》在一方面也反映了社會局貌,就例如,孫悟空神通廣大,卻被緊箍咒約束,被佛祖鎮壓。這就是所謂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正是因為這些束縛,孫悟空才不會因為本領高強而胡作非為。生活中每個人也同樣,被法律和道德輿論約束著,整個世界也因這些約束才能夠有條不紊地發展。若世界上沒有任何規矩,對人們沒有任何約束,那么就意味著這個世界墜入了毀滅的深淵。所以,人們應當自覺遵守法律,遵守各項規定,維護社會的正常發展。
《西游記》是中國神話小說的巔峰之作,其作者也不一般。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中國明代杰出的小說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的作者。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嘉靖四十五年任浙江長興縣丞。由于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述。先后在山上茶庵處建立了吳承恩紀念館和在山下山門處建樹其石雕座像,用來紀念他。
中國古典小說中,《西游記》的內容最為龐雜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既讓佛、道兩教的仙人們同時登場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有時還插進幾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顯得亦莊亦諧,妙趣橫生使該書贏得了各種文化層次的讀者的愛好。《西游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所以說《西游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杰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
魔幻小說《西游記》讀后感【3】
前一段時間,成成很喜歡聽《西游記》,就給他買了兩套繪本。然后我覺得自己最好讀一遍原著,讀原著不僅能品嘗原味,也能幫助我給Hanson講故事時講的更有味。花了一個多星期,把《西游記》看完了。
《西游記》厚厚的兩大本,剛拿到時覺得這么厚的兩本書,里面是不是很多故事以前沒聽過。看完后,的確發現有個別故事并不大,比如玉兔精的故事,以前就沒聽過,但伏妖除魔的故事基本上都聽過。除此之外,更多的了解了其他的一些故事:唐僧的故事、到達靈山后的故事。更多的知道了故事的細節、優美的語言和詳細的描述,這就是讀原著的好處。
年初時,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每讀完一本書,寫一篇讀后感。到現在,我已經讀完三本書了,但一篇讀后感都沒完成。現在從《西游記》的讀后感開始。
一、大數定律也適用于文學創作。大數定律是指在隨機事件的大量重復出現中,往往呈現幾乎必然的規律。通俗地說,就是在試驗不變的條件下,重復試驗足夠次數,隨機事件的頻率近似于它的概率。這個定律非常的有用,很多時候會用到,但我不是在學校里學到的,而是在學習投資知識中學到。大數定律有一個著名的假設:如果給一只大猩猩足夠長的時間,它也能用打字機打出《莎士比亞全集》。看了序言,我認為《西游記》這本巨著就有點大數定律在起作用的味道。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學界確認《西游記》不是羅貫中一個人編出來的,是他對過去數百年無數民間故事的一個匯總和修飾。在《西游記》出版前,大部分故事已經在民間以戲劇、文學、口頭故事等形式存在很長時期。《西游記》的創作者就是整個民間社會,創作時間長達幾百年。
二、一部小說也可以是一部優秀的歷史著作。這點已經有無數事實證明。在四大名著里,《紅樓夢》、《水滸傳》和《西游記》可以說比《三國演義》更能反映真實的歷史。遠的如《金瓶梅》,近的如莫言夢幻小說(不是科幻小說),都是基于歷史創作。拿到《豐乳肥臀》的時候,我還忐忑和緊張:“看這樣的書被別人看到恐怕不合適?”果然,有人就說你怎么看這樣的書。但我看完以后,釋然了。這本書不僅創作手法神奇,而且反映的是近代幾十年的歷史。對近代歷史不熟悉的人,拿到《豐乳肥臀》這本書會看不懂,一定會罵作者亂七八糟的不知所云。但我覺得這本書反映的歷史很真實。我猜測莫言是想真實反映這段歷史,但原原本本的寫不僅不是小說是史書,而且也不允許寫。于是,他借鑒了國外的夢幻創作方法。
《西游記》反映了許多封建社會的普遍現象,例如官僚腐敗和社會體系。《西游記》反映的腐敗是最為老百姓樂道的。有背景的妖怪不僅有本事,更有厲害的法寶,不僅孫悟空打不過,其他的神仙也都打不過,只有妖怪主人才能收伏。不管那些妖怪做了多少的壞事,吃了多少人,被主人收伏后不僅孫悟空不能拿它們怎么辦,而且是收回天上繼續當神獸去,打都不用打一下。沒有背景的妖怪,不論你的本事多大,到頭都會被孫悟空一棒打死。佛祖跟前的阿儺、迦葉因為唐僧他們沒給好處,就故意刁難,把無字的經書傳給唐僧。佛祖聽說這事也只是笑笑,可見腐敗是明規則。《西游記》還反映了幾個朝代的社會體系。比如宗教(佛祖)和皇權(天庭),宗教與普通百姓,天庭影射官僚體系,等等。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析出許許多多的結果。
三、唐僧師徒四人的關系邏輯是什么?為什么塑造這四個人?唐僧:信仰堅定,逢佛必拜,認定一個目標,不死不休。唐僧也是一個很膽小的人,每次聽說山上可能有妖怪,都會嚇得跌落下馬。孫悟空,暴狂易怒,敢打敢闖,蔑視規矩和傳統。豬悟能,貪吃貪色,癡迷,毫無信仰,遇事只管退縮。沙悟凈,傻呆,有蠻力,無主見。狂、癡、呆,人的三性。唐僧乃萬里挑一的人物,我們所有人都是孫悟空、豬悟能、沙悟凈當中的一個。
唐僧是一個人,帶著“狂、癡、呆”三性在修行。為什么三徒弟都要跟著唐僧去取經?因為獨自去的話,徒弟三人沒人能修成正果。在取經路上,徒弟們許多次試圖或者已經逃走。只有跟定唐僧,徒弟三人才能修成正果。盡管唐僧非常非常膽小懦弱,隨時有“狂、癡、呆”三性發作,但他之所以能取得真經,在于他的信仰不動搖,信念堅定。
我們每個人難道不也是在取經路上嘛,不知道路上有多少艱難險阻等著阻擋我們前進,內心時刻在問今生能否到達目的地,時常要跟人性作斗爭。
【魔幻小說《西游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魔幻小說西游記的讀后感05-08
魔幻小說幻城讀后感05-20
神話小說西游記讀后感01-06
中國古典小說西游記讀后感05-10
吳承恩小說西游記讀后感優秀范文01-06
小說名著西游記讀書筆記01-25
動物小說讀后感01-15
《莫泊桑小說精選》讀后感02-23
路遙小說《人生》讀后感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