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平等,我們能做什么》讀后感
當你發現不對等的時候,你會做什么,是嫉妒,是不滿,是報復,下面是CN人才小編為大家推薦《不平等,我們能做什么》讀后感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歡迎大家的閱讀參考。
《不平等,我們能做什么》讀后感 篇一
我知道業界對于本書的作者安東尼·阿特金森的評價還是很高的,但是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不平等,我們能做什么》這本書并不能算是一本高分的好書。并不是說阿特金森在書中講述的道理不對,而是看了這本書之后,我還是不知道“我們能做什么”。
當今的世界已經進入了復合型學科的世界,經濟學已經無法和政治學、社會學、統計學……分開了,但我認為這并不意味著當你要論述一個主題的時候要偏離很多,或者是做很多和主題無關的論證。
舉例來講,本書的開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財富不平等的世界,而之后的所有論述則陷入各國內政的論調之中,我覺得各國的財政、稅收、養老……制度的實施真的無法改變已經完全全球化的不平等現狀,這不是單一政權決策能夠解決的問題,所以,在我看來,過多地從一個國家、地區的角度去論證根本說明不了問題。
從書的名字來看《不平等,我們能做什么》是一個社會學而非經濟學的問題,而且這個標題應當是一個設問,按照邏輯來說,書中的內容應該圍繞能做什么而主要展開,但是,其實書中的主要篇幅則是用來描述財富制度與“不平等是什么”,至于“能做什么”,我覺得作者講的并不多,更談不上透徹。
實際上這本書讓我有興趣的讀完的原因,在于書的開始部分作者提到了“是機會不平等還是結果不平等”,可惜的是作者在后面并沒有就這一話題詳細展開,我覺得弄清楚這個問題實際上對于現實中的人們的意義更加重大。
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我所認為和理解的“不平等”,并不是主要表現在阿特金森所關注的收入與財富分配方面,這已經是結果的結果了。或者說,我所認為的平等,并不是要進行“均貧富”,難道這種均貧富,對那些憑本事賺到錢的人就“平等”嗎?
所有的理論都是受限的,在一個時空范圍內,可能人們認為基尼系數趨近于0是所謂的平等,但在另一個時空里,可能人們認為可以享受接受相同教育的可能性叫做平等……,所以,會不會是因為人們對于“平等”這個概念的理解偏差太大,而導致了“不平等”呢?
在本書中,多次提到了《21世紀資本論》,我覺得那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相對于這本《不平等,我們能做什么》,前者更社會學一些,后者更經濟學一點。或者說,本書的作者阿特金森的學術氣息更濃一些。
很多時候,真的會發自內心地敬佩這些真正的學者。每個人都會離開而前往另一個世界,但是他們留下的知識、智慧卻是可以讓我們終生受益的東西。
《不平等,我們能做什么》讀后感 篇二
在目前世界上研究各國的收入分配方面,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安東尼·阿特金森可謂是無人能出其右。這位牛津大學的經濟學教授著作等身,影響巨大,早就應該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了。
他這本《不平等:我們能做什么》,是他研究世界各國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巔峰之作。二次世紀大戰后,西方各國經歷了一個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改善期。但20世紀80年代后,各國的收入分配差距又不斷拉大,其中包括中國。這個問題不解決,21世紀的世界就不會安寧。這本書的長處是,它不但描述了當下世界上一些主要國家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現狀,分析了其原因,而且向各國政府提出了切實可行性、可信的具體解決方案。
唯一缺憾的是,根據阿特金森這本書的研究,中國個人收入的不平等程度目前已經高居世界第二了,但他本人對中國收入分配差距之所以如此之大的原因卻幾乎沒著墨分析。阿特金森遠遠沒有認識到,當下中國收入分配之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官員的權力尋租還沒有受到有效的制度約束,因而他為世界各國政府開出的減少收入分配差距的藥方并不適應于中國。但是這不影響這是一本極其優秀、有學術理論價值乃至現實意義的偉大著作。
【《不平等,我們能做什么》讀后感】相關文章:
我們能做點什么的教學設計04-07
《口語交際我們能做點什么》教學設計范文05-12
1000元能做什么生意?12-27
職場中有什么事是不能做的?06-21
什么歌能做年會背景音樂02-04
覺得“鴨梨山大”的時候,能做什么?01-20
一元錢能做什么美文04-04
面試結束后除了等通知還能做什么02-07
2016考研政治大綱發布之前能做什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