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情緒飽和時代,告別“擺爛”人生》有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情緒飽和時代,告別“擺爛”人生》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章講述的是20xx年網絡用語“emo、擺爛”等詞語背后反映的人們對負面情緒的處理方法以及此現象長久持續的影響。文中提到,“保持積極”的巨大壓力,反而會使人變得憂郁。適當的消極情緒是可以有的,但如果不及時調整心態,對自身危害也是非常大的。
讀了這篇文章,我得到的最大啟示就是:負面情緒也可能改變糟糕現實。
那么,該如何讓負面情緒為自己賦能呢?
首先,對自己說:“情況就是這個樣子!边@句話的目的是為了讓你正視現實,接受這個負面情緒。很多人之所以陷在負面情緒里出不來,整天emo卻無絲毫改變,主要就是因為沒有接受這種負面情緒。一直在抵抗,卻又一直沒有找到突破口,就只能深陷負面情緒“無法自拔”。所以,在遇到糟糕情況的時候,別慌,先接受,說一句“情況就是這個樣子”,拒絕抵抗。
然后,對自己說:“你也不容易!边@句話的目的是安慰自己受傷的心靈。“能弄成這樣你也不容易”,用這種帶有調侃意味的話語和自己的壞情緒相處,使自己從恐慌和不安中緩解過來,成為情緒的主人。
在你冷靜之后,理性分析,更進一步地反思造成這種情緒的那些外部因素。做到這樣,負面情緒就有了能夠改變糟糕現實的可能性。在此意義上,或許便正如批評家霍米巴巴所說,憂郁不是一種被動姿態,而是一種反抗的形式。
有研究表明,那些最終認為自己是快樂的人,一般都是那些能坦然接受自己的情緒的人。對于他們來說,痛苦有時候可以轉化為某種愉悅感。所以我們不必熱衷于融入網絡上那些熱梗,而應調動自己的理性資源來消化負面情緒。這樣,才是改變現實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