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讀后感的作文8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后感的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巨人我想對你說:“你是一個冷漠的人,但你后來的清醒讓你變得善良了!
你在先前的時候是那么粗暴,因為你趕走了那些孩子,你也那么自私,因為你只想一個人擁有這一座美麗的花園,可愛的花園,不與他人分享。這樣是不好的,這時的你建起了高墻,再也不許小孩子在里面玩耍,可憐的孩子們只能在外面轉轉,你的粗暴與自私給孩子們帶來了傷害。
春天到來了,但你的花園里仍是冬天,因為沒有小孩的.蹤跡,春天始終都沒有來,這說明了小孩子們有一顆溫暖,純真,快樂的心靈,才能感受到美好的所在,你的花園里遍布冰雪的情景,借此暗示了你的內心就像冰封的花園一樣寒冷,無法接觸到美麗而又溫暖的春天。冬天永遠都留在了你的花園!
之后你醒悟了,當你走出門時孩子們逃走了,再也沒了春天的景象,這說明你的粗暴給孩子們美好、純真的心靈造成了很深的傷害,你對孩子們態度轉變,說明了你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丟棄了心中的自私和冷酷。你也真誠地接納了孩子們。
從巨人這里我明白了3點:(1)快樂要與別人分享,不能太自私。(2)純潔,富有活力,孩子們是春天的使者。(3)關愛他人,聽取別人的建議。
我從這篇課文中學到了許多。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這個星期,我看了一本書,叫《夏洛的網》,《夏洛的網》讀后感 李偉鑫。夏洛它是一只蜘蛛,不過它很有愛心,犧牲了自己愉快的人生而去幫助小豬威爾伯,當然,威爾伯就活了下來。
自從夏洛答應幫組威爾伯在大賽中取得獎牌,它想出來一個好辦法,就是在網上織字。它分別織了“王牌豬”,“了不起”,“光彩照人”,“謙卑”,人們看到后都感到太神奇了,所以威爾伯最后贏得了獎牌并且可以安享永生。但之后夏洛就變得非常衰弱,沒有精力再去照顧它的子女,也就是它身邊的卵袋,威爾伯一口氣就答應幫夏洛照顧卵袋,直到它的.子女出生?墒锹汛醯锰,威爾伯夠不著,他只能求老鼠坦普爾頓幫忙,并答應以后吃飯時先讓坦普爾頓吃飽。
最后卵袋在威爾伯的“精心照顧”下,終于孵化出來,511只是飛天蜘蛛都飛走了,3只跟夏洛一樣留在了谷倉,并永遠和威爾伯生活在一起。我覺得我們應該向夏洛和威爾伯學習,學習它們相互幫助,不求回報的精神。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有人把教師比作燭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庇掠诜瞰I,燃燒自己,照亮他人;有人把教師比作明燈,在黑暗的夜指明前進的方向;還有人把教師比作園丁,辛勤耕耘,細心看護,孕育出美麗的花朵,讓幼苗茁壯成長;亦或是勤勞的小蜜蜂,分享知識的甜蜜……教師的美稱數不勝數,慈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孺子牛、春雨、人梯……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為他寫下優美的語句,贊美的詩篇,在這里,我想說,所言非虛。書中諸多優秀教師的成長之路讓我感受頗多。
教育人的崗位或是平凡的,但使命卻是偉大而光榮的。所有人都經歷了從青澀懵懂到講臺上的落落大方,游刃有余,從初入課堂,上課,摸索,反思,總結,再上課,在提高,最后得到升華的階段。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一群人,才使我們的基礎教育,義務教育及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有了領路人。他們的背景并不相同,有的是家庭環境的影響,有的是后期自我興趣的發展,有的在成長路上遇到荊棘,有的'遇到了前行道路上的指路名師。
張敏倉老師的“心有大美,行在傳承”讓我看到了一個辛勤的文化傳播者模樣,充分發揮自己所學,寓教于樂,寓學于樂,不斷思考,開創學術領域新課題,我在這樣一個洋溢著熱情的老師臉上看到了他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對剪紙、泥塑、面塑等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民族自豪感,充分體現了學科建設要以事實為基礎,從實際出發,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學古創今,在過去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文化發展的要求,創新教學,喚起生命的覺醒。
每個人的成長之路都讓人為之動容,在充滿鮮花和掌聲的背后是一條并不平坦,似乎還略帶荊棘的成長之路。正如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一樣的,每個人的成長之路是不同的,方法多樣,途徑多種,這些讓我明白,教育首先要有愛,對學生,對學科,對學校,對自己;抱道不曲,擁書自雄,要有才華,要閱讀,擁有可以講述的一桶水,才能凝聚出教給學生的一杯水;要善于思考,總結,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總結提高,摸索,容錯,糾錯,尋求正確的發展之道,勇于追求真理,做一名充滿人格魅力的好老師。
讀后感的作文 篇4
如何寫讀后感,對學生來說是個困惑,對老師來講也是個困擾。借助《魯濱孫漂流記》的教學,我把吉春亞老師的讀后感教學搬進了課堂。以下是首次課堂的教學片段:
1、導入“巧”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如何寫好讀后感,一起讀題。課件出示題目:眼睛明亮身材合體——如何寫讀后感師:讀了題目,你有疑問嗎?
生:“眼睛”和“身材”是指什么?師:題目就是讀后感的“眼睛”,非常重要。“身材”是指文章的各個部分,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怎樣才能使讀后感的“眼睛”明亮,“身材”合體。
亮眼睛,讓學生學會從題目入手,使用主標題加副標題的形式給讀后感命名。拿《魯濱孫漂流記》為案例,讓學生從中總結出讀后的感點:積極樂觀、堅忍不拔、自立自強……學生明白了主標題就是讀后感受最深的核心精神,進而避免了千篇一律的讀《……》有感這類題目。
2、“身材”部分的'巧引
導師:同學們,讀后感的“眼睛”部分明亮了,現在我們來看看讀后感的“身材”是指什么。我們人的身材是由頭、手、上身、腿、腳組成的,文章和我們人體一樣,也有“身材”,讀后感的身材是由這幾個部分組成的。板書:
引——所讀的書
概——主要內容
身材 議——文中內容
聯——身邊現象
結——總結全文
3、從結構入手,讓學生明白了寫讀后感的布局。
以課文內容為例,讓學生在課堂上當場交流如何引出所讀的書。概括內容教學生按照起因、經過、結果三要素,用三句話簡要把課文內容概括出來。議和聯是讀后感的重難點,學生不知道議論什么,聯系什么。于是,我讓學生聯系主標題,從文中找出描寫主標題的內容,然后對比生活中的自己做到了議論魯濱遜的內容了沒有,最后進行總結。
從學生的初次習作成果來看,存在的問題有:感點概括的太大,太多,與下文內容形成了頭重腳輕的狀況;議論內容與感點脫節,南轅北轍;聯系生活部分有的學生寫的過于具體,細節描寫太多;段與段的過渡意識太差。
針對以上問題,我覺得我的教學還缺乏“一線串珠”的思路,從學生習作作品整體性不強即可看出,在習作評講課上,我將補充并引導學生著眼點要小,議論和主題要照應,聯系生活不光可以聯系自身,還可以聯系社會,聯系身邊人、身邊事。
讀后感的作文 篇5
你是否忘了童年的味道?是否還記得小時候因為走神或上課說話被老師罰站?是否還記得小時候一臉倔強的自己因貪玩被家長責怪?這些都是童年舊事了吧?已淡忘的差不多了吧?《窗邊的小豆豆》提醒了我們。它的作者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徹子,講述了主人公小豆豆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她在一年級時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護和引導下,讓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小豆豆很幸運.因為她擁有一位寬容她、理解她的媽媽。當她得知小豆豆被學校退學時,并沒有生氣地對小豆豆說:“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學!”而是默默地尋找新的學校,并且對小豆豆說:“我們去一個新學?纯窗?聽說那里很不錯的呢!”讓小豆豆可以不帶著任何自卑情緒走進新學校。當小豆豆因為鉆鐵絲網而弄破了衣服,卻對媽媽撒謊:“剛才,我在路上走的時候,別的孩子都往我背上扔刀子,所以才成了這個樣子!彪m然不相信刀子把衣服劃破的話,可只說了一句“啊,是嗎?這可太嚇人了。”因為媽媽覺得連小豆豆也想要找一個借口,可見她是因為在意這件衣服,不愿意弄破。這才是真正理解孩子的媽媽!
小豆豆真是幸運。因為她遇到了一位超級棒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小林宗作先生對教育有著獨到的見解。他連續聽小豆豆講四個小時的話不打哈欠;想到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尊重小豆豆天馬行空般的想法等等。這些事情在那些只懂得循規蹈矩地教書的'老師眼里,似乎是那么不可思議,但是,正是這種“不可思議”的教育方式很適合孩的成長,了解孩的內心世界才是教育孩的出發點。
大家不妨想想小豆豆的特點:朝氣蓬勃、天真爛漫、十分懂禮貌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基本上具備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小豆豆”,只是沒遇到和那么好的媽媽和小林宗作先生這樣善解人意的好校長。只有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和諧地發展,才能造就一個出色的孩子。對于小豆豆的社會背景,我們無從評價。而幸運的她卻真真切切地擁有了這完美的兩道力量,足夠成就她未來出色的人生。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也許我們沒有力量讓身邊的孩子都幸運地擁有一個完美的家庭,也無從改變我們所生存的社會環境。但是我們卻應竭盡所能在另一個領域帶給孩子們幸運。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孩子,相信上帝在為一個人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他開啟另一扇門。用心地對待每一個孩子,用愛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心中的巴學園。
讀后感的作文 篇6
一提起“楊紅櫻”,你一定很興奮吧?為啥?她可是咱們的偶像呀。楊阿姨從19歲開始發表兒童文學作品,現已出版童話、兒童小說共五十余種,作品總銷量超過3000萬冊呢。相信大家對《楊紅櫻童話》、《楊紅櫻校園小說》、《淘氣包馬小跳》、《笑貓日記》等系列都了如指掌吧。她作品中的人物,如:馬小跳、小人精等早已在我們心中扎根,甚至成為我們模仿學習的對象。另外,作品情節生動有趣、語言幽默生動、想象天馬行空,令人耳目一新、回味無窮,難怪被青少年兒童追捧,多次被評為孩子心中最喜愛的作家呢!
假期里,媽媽終于買了我心儀已久的書——《一棵長著耳朵的樹》,捧著那本泛著墨香的書,我欣喜若狂!同學們,樹也會長耳朵也,很神奇吧?想知道不?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這書呀一共有19個小故事,每個故事都非常有趣,故事之間既相互聯系,又各自獨立。書中主要講述了一個叫迷糊豆的小男孩,一天他們學校去春游,他走出了隊伍,看見了一顆卷心菜,里面有一個小精靈,小精靈帶他找到了一棵長著耳朵的大樹。大樹的耳朵是一個木耳,他們有很多故事:有把白云吃進肚子里;偷夢的影子;白云是懸浮天上的冰山;小精靈消失在黎明時分;從窗口飛出去;鞋子游行;花瓣瓣風;糖豆豆雨;小人精和玩具兵的戰爭;廚房歷險記;從樹上長出的小精靈……
透過迷糊豆的故事,我想起了自己學書法的歷程,開始學的一、兩天,老師說我的字太粗,起、收筆不好,又不會轉筆,拿筆姿勢不正確……毛病多如牛毛,我很沮喪,暗自埋怨自己不是練書法的料,想不去了。突然,耳邊恍惚傳來一種聲音:不能輕易放棄,只要你心中還有期待,那么一切就皆有可能發生!哦,是小人精——那聰明機靈、專門幫助糊涂豆實現夢想的'小人精。對,老師不是常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嗎?萬事開頭難,我不能就此罷休,何況寫一手好字一直是我的夢想。于是每天練字時,我把老師
提示的要點牢牢記住,回家一有時間就臨帖,分析字體的結構和筆畫所占的位置。起收筆時,多看看字帖,反復練習。拿筆不松不緊,這就容易轉筆了。以下幾點我在家堅持練了5、6個下午,終于在我學的第七天早上,梁老師說我進步很大,還把我寫的“永”作為范字張貼到墻上,讓大家學習。那一刻,我心里比吃了蜜蜂還甜呢!所以,同學們,只要你心存幻想并付之努力,美麗童話世界里的小人精,就會出現在你身邊,成功一定會眷顧你的!
在書中,我感動于那匹大尾巴狼,因做壞事而斷了尾巴,和狐貍尾接在一起成了狼狐,在洪水中被麻老鴨相救后,洗心革面,樂于助人,最后得到大家的認同,漸漸喜歡上它。更為那匹來自北方的狼而感慨,他勇敢彪悍,富有正氣和道義,為了那美麗的傳說,穿過無垠的曠野和漫漫的黃沙,只身來到南方。由于曼沙的愛,使他遭受狼王一次又一次的陷害,最終身陷囹圄,最后毅然吞掉死亡之花,從而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情節曲折離奇、可悲可嘆,北方的狼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尚品格使我感動,令人折服!
另外,鼴鼠媽媽講故事、駱駝爸爸講故事等篇章,內容更是精彩紛呈,在此不一一羅列了,有空大家認真閱讀閱讀吧?傊,這些故事使我明白了許多生活的道理,它不但告訴我生命的可貴與價值,萬物的存在與意義,友誼的溫馨與重要……同時讓我領略到童話世界超越世俗的浪漫、幻想、夸張、擬人、變形、神奇、幽默,帶給我心靈的顫動與愉悅,讓人愛不釋手,現在我連到洗手間都要帶著它呢!呶,我已經是第三次閱讀啦,伙伴們,你也趕快看看吧,保證你一看放不下,不信?走著瞧吧!嘿嘿……
讀后感的作文 篇7
小朋友們,你們讀過《井底的驢》這篇寓言故事嗎?它講述了一頭可憐的驢掉進枯井,農夫想了很多辦法,但還是沒有救起驢子,于是他放棄救援,并想干脆填土把驢活埋算了。驢子意識到農夫想把它活埋,一開始驚恐地大聲哭叫,后來它想哭又有什么用呢,還得想辦法救自己。當農夫往井里填土時,它把土迅速地抖落下來,然后狠狠地用腳踩緊。驢子就這樣把埋它的土變成了墊腳石,變成了救命的稻草,然后就出人意料地逃生,讓想置它于死地的'農夫大吃一驚。
讀完這篇寓言,我思緒萬千。這篇寓言告訴我們很多道理。驢子不慎掉進枯井已經十分倒霉了,農夫還要落井下石。驢子在逆境中,意識到哭喊是沒有用的,便冷靜下來,絞盡腦汁想出了逃生方法,并快速實踐,堅持不懈地全力以赴,最終死里逃生。遇事冷靜、聰明機智、堅持不懈等優良品質,使讀后感范文得絕境中的驢子成功自救。平日里總是作為“愚蠢”象征的驢子,由于求生的本能也變得聰明起來。驢子的自救啟發我們:凡事只要冷靜,開動腦筋想辦法并堅定地去做,什么樣的逆境也難不倒我們。
同時,那位農夫也令我深思。他做事沒有一點耐心與恒心,那么輕易地就放棄了救援。而且,農夫對動物也太沒同情心了。驢子也是一條鮮活的生命,若是農夫的小兒子掉進了井里,農夫會把他活埋嗎?為什么同樣一件事,發生在人和動物身上時會那么不同?就因為動物不會說話,它們就沒有生存權了嗎?動物和人是平等的,人和動物應該成為朋友。那些殘忍對待動物的人們真該好好反思一下啦!
讀后感的作文 篇8
本學期,我一只在想著如何給我班的同學推薦好的書籍,剛好語文書中學了葉圣陶寫的《荷花》,文章寫得很美,我很喜歡,我想孩子們也很喜歡,于是我就讓我們班的同學去閱讀有關他的作品,并和孩子們約定一起閱讀,一起撰寫讀后感。
對我來說《稻草人》這則童話是很小的時候看過的,對他的記憶保留在了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里,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如今讀完全文,我的心中卻滿是沉悶和壓抑,那個稻草人的形象一直都揮之不去,可憐的老奶奶也一直在我心頭縈繞。很久也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
文章講了稻草人看到的幾個片斷,一則是年邁的.老奶奶辛苦耕作的麥穗被害蟲啃個精光,稻草人想告訴主人但卻無能為力;二則是一條鯽魚想從水深火熱中逃離,但卻最終竭盡全力后也沒法達到,結局很悲慘,魚死了。稻草人也無力地躺在了麥田上……
當我看到那位老奶奶的麥子被啃得精光時,我的心中泛起一陣痛楚,怎么可以這樣!這些麥子都是老奶奶一棵一棵親手種植的。而那些害蟲卻毫不費力的大膽偷吃,不付出任何代價。我似乎可以看見老人花白的頭發和兩行混濁的眼淚。
假如說老奶奶的遭遇是悲慘的,那么我想說稻草人的遭遇更是可悲。他有苦卻無法說出,老百姓的苦他都看到,但他說不出任何話也幫不上任何忙。他用盡全力揮舞扇子也趕不走那些可惡的侵略者們。他的努力得不到任何效果。他的心里有急,有怨,有恨,有慚愧。也許最后他倒在田野里就是因為他再也不忍心看到人們受苦了。也許是因為那么多痛苦壓得他倒下了……
這篇文章以孩子們喜歡看、容易懂的樣式,運用擬人、夸張、諷喻、幽默等手法,調動了豐富的想象和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構思,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況。稻草人暗喻了像葉圣陶先生一樣有心想做一個來解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的人。但因為自己的力量微薄,無法成功,無奈之下他們只得眼看著人民受苦卻心有余而力不足。老奶奶和那條魚的悲慘遭遇恰恰反映了社會上統治階級剝削老百姓的糧食財產,甚至于將他們逼上絕路。
回顧二十世紀中國童話創作,葉圣陶是個豐碑式的名字,他的《稻草人》,更將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