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15篇(實用)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1
《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名叫安妮·雪莉的孤兒在她身上所發生的一些事情。
在我每次讀書時,看書總是一目十行,有時還不想看書,是安妮讓我對讀書的習慣有所改變。
安妮是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還很會說話(說的幾乎是廢話)。再一次一次的困難中,都能自己解決。就說安妮不能和戴安娜玩的那件事吧!
安妮是一個無依無靠地孤兒,她瘦得皮包骨頭,臉上長著雀斑,頭發也是很可笑的紅顏色,但她很幸運地被馬莉拉和馬修兄妹所收養。一個十一歲的女孩。一頭紅發,一臉雀斑。她的父母因染病死去。就這樣的一個女孩,對生活從不悲觀。后來,她被綠山墻的一老兄妹馬修、馬瑞拉收養,她的嘴巴一刻也閑不下來,總愛現入無邊無際的幻想之中。馬修很喜歡安妮的性格,因為她愛幻想愛說話。對一切事物都很喜愛,當她被帶到綠山墻的時候,她卻被馬莉拉的態度所刺傷,我能體會出來安妮是一個很敏感的女孩,她又有和我一樣的暴躁的脾氣。
馬修很喜歡聽安妮說話,安妮講話啰喱啰嗦。馬修就喜歡這樣的女孩子,而馬莉拉先前對她的態度不太好,可過了一陣馬莉拉一有點喜歡啰哩啰嗦的安妮了。
安妮盡管出身凄涼,但她常常自己溫暖地幻想,把一切都不愉快都拋在一邊,她想象自己是一個高貴、漂亮、典雅的女孩,她常常幻想著,綠山墻是自己的花園,自己是一個美麗的公主。不僅如此,她還非常有愛心,在馬修去世后,馬莉拉準備把綠山墻賣掉還債,安妮阻止了她,安妮為了保住綠山墻就退了學,并且留了下來和馬莉拉一起生活。
這本書描寫的風景很美,我讀著讀著好像也進入了綠山墻,和安妮一起感受她生活的.點點滴滴。
我說為什么安妮拒絕拿獎學金呢,原來是因為不想離開養育她的馬修和瑪麗拉,要是我呀,肯定會去拿了獎學金,然后再回來陪媽媽。
怪不得連馬克吐溫都說:“安妮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后最最令人感到和喜愛的兒童形像!
我有時會發現,故事中的安妮,就在我的身邊。雖然她不斷闖禍,但她始終保持著一顆感恩的心,從生活中發現樂趣。
讀讀這個故事,相信你一定可以交上這個朋友!我喜歡安妮!我要學習安妮!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2
一本好的書,將會改變你一生的道路;一本好的書,可以安撫你內心的焦躁;一本好的書,能夠讓你發現,周圍的事物,是多么的美好。閱讀了這么多的書,卻唯有《綠山墻的安妮》深深的影響著我。
每個人,都是那么的淘氣,卻無不是父母的寶貝。小時候,我們都很淘氣,到處闖禍,給父母惹來不少麻煩。但他們并沒有過多的責罰我們,而是替我們承擔責任。安妮也是這樣,無時不刻都有鬼點子冒出來,而且每次都會闖禍,都是馬修兩兄妹承擔了責任。這和兒時的我們,不是很相似嗎?安妮呢,在每次犯錯之后,他都會改正自己的'缺點,以至于到后來,他就很少犯錯誤了。那時,安妮也長大了。
我們就像那頑皮的安妮,總是喜歡犯錯。但讓我改正的,不是那嚴厲的懲罰或者不可想象的結果,而是親人們的理解和那慈祥的眼神。我們在這樣的關心下長大,漸漸的知道了這份愛的珍貴。那么是否能夠做到在對待他人的錯誤時,也以親人的慈祥去給予他鼓勵呢?我們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是不應該是去譴責,去責罵他人,而是盡可能的去給予他鼓勵,寬容。可能,你的寬容,也會改變他的的一生。
安妮為了親人,放棄了自己的理想。這才得以換保住了自己兒時的樂園。有失,有得。那我們呢?我們可以做到以親人為第一位嗎?有,但極少數。大多數的人,從小時候的頑皮,發展到了現在的叛逆。開始對父母冷言冷語。那一次次的傷害,一句句冷漠的話,甚至對他們不聞不問,深深的刺痛了家人。
安妮可以為他的養父母而放棄自己的理想,我們卻對自己親生父母置之不理,一而再,再而三的傷害他們,不知道自己心里是有多么的黑暗啊。難道就忘了小時候那般細致的照顧嗎?難道就忘了在你困苦時,是誰幫助你走過的?難道就一點懺悔之心都沒有嗎?為什么不問問自己,配做子女嗎?我們應該感激這份情,珍惜這份愛,而不是去破壞。我們長大了,應該學會承擔,不能再讓父母操勞,更不是覺得長大了,應該有自己的空間而厭倦他們的一片深情。能夠承擔,這才是長大。
闖蕩累了,就多回來陪陪父母,陪陪伴隨你一生的親人。其實,我們長大了以后,就很少再有時間,可以像從前那樣,依偎在他們的懷中了。是否會想起,在斜陽下,那頑皮的孩子,拉著親人的手,一直,一直走下去?
我們長大了,就應該懂得回報。這時候,我們應當的就是那個慈祥的親人,去關心自己的家人們,給予他們當初給我們的慈祥。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3
《綠山墻的安妮》讀書筆記展
我們繼續讀《綠山墻的安妮》,4-6章主要介紹了安妮的可憐的身世和她最終被馬修兄妹留下來的事。針對這部分內容,我給孩子們留的作業是以自己的讀者身份,對安妮悲苦的身世表示同情,對她能留在綠山墻表示祝賀,并提出希望,祝愿她在綠山墻能過的愉快。
孩子們越寫越投入,書信的內容很是豐富,現選摘王雨萱作品:
活潑可愛的安妮:
你好!你肯定不知道我是誰吧,我叫王雨萱,在淮濱縣實驗學校與眾不同的五(2)班上學,我給你寫信,是因為我有N句話想對你說,所以就情不自禁地給你寫了這封信。
安妮,你可真可憐,剛出生3個月,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你一個親人了。不過你不要整天愁眉苦臉了,人們不都說“上帝給你關閉一扇門的同時,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戶。”你如果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失去父母是上帝關閉的那扇門,擁有堅強、樂觀的性格和一個想象力無人能及的大腦,就是上帝為你打開的那扇窗呀。如果你還覺得孤獨的話,可以動用你那豐富的想象力,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美麗的.、無憂無慮的小公主,有一個和藹可親的媽媽和知識淵博的爸爸,他們天天變著花樣和你玩……那樣,你就不會孤獨了。
安妮,祝賀你呀!你終于能和馬修伯伯和馬瑞拉伯母成為一家人了,以后你就有家人了,也有一個溫馨的家了,還能盡情地跟綠山墻的“白雪王后”、“波尼”……玩耍了。你肯定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還有,你以后呢多幫馬瑞拉伯母干點家務活,馬修伯伯累了就幫他捶捶背,倒杯熱水給他喝,也不要大禍不犯,小禍不斷了。總而言之,你以后乖巧懂事,對待客人彬彬有禮,演出時要落落大方,這樣馬修兄妹就會收留你了。
安妮,還有一件事讓我火冒三丈,你竟然那樣無禮的對琳達太太大吼大叫,還說琳達太太粗魯,真是令我氣憤至極。我知道,女孩子最討厭別人說她難看,但琳達太太畢竟是長輩啊,如果有人對你那樣大吼大叫,你難道不會怒發沖冠嗎?所以,我建議你跟琳達太太道歉,那樣說不定她就會原諒你了呢。
OK,我呢就先跟說拜拜,希望我們可以成為朋友,你一定要給我回信哦。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4
一本書,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的心靈,一點一滴飽含堅強的字眼,一字一句充滿信念的話語,讓我忍不住淚流滿面。它,就是《綠山墻的安妮》。
當我們的生活我是黑色的時候,我們應幻想著七彩奪目的彩虹;當我們的生活讓人絕望的時候,我們應幻想著明媚的陽光;當我們生活在悲痛中的時候,我們應幻想幸福快樂的微笑……
安妮就是這樣一個愛幻想的女孩子,經常在給瑪麗拉做活兒時,沉浸在自己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幻想中,難以自拔,從而忘記了自己該做的事情。安妮正是憑著這種樂觀向上,追求幸福,渴望美好的.人生態度,才造就了她以后的快樂。
是啊,樂觀可以創造偉大的奇跡。依稀記得這樣一個故事:兩個人同時到醫院體檢,結果一個人身患絕癥,生命之花即將凋零;另一個人則健康無恙,但粗心的醫生將他們的診斷書弄混了。絕癥患者見自己什么病都沒有,于是整個人快樂得像一只出籠的小鳥;那個本來無病的人看了診斷書后,變得極其憂郁,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一年后,絕癥患者因為樂觀開朗,笑對人生,絕癥竟不治而愈;另一個原本健康的人則因為過度悲觀而在憂郁中死去。啊,樂觀的心態何其重要!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仰望星空,繁星閃爍,明月如玉。突然,夜空中那美麗的月亮變成了安妮長滿雀斑的臉,她含笑望著我,對我叮囑道:“孩子,對任何事情都要樂觀、開朗!”我難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安妮又變回了如水的月亮。
我認真咀嚼著剛才的話,樂觀、開朗我做到了嗎?記得那次,我骨折過的腿被擦傷了,媽媽看后,認為只是皮外傷,我卻恐慌至極,老喊腿疼,媽媽帶我去醫院,醫生斷定骨頭有些損傷。在臥床休息的日子里,我悲觀地認為骨頭要長半年,于是我天天心神不寧,變得憂郁不安。后來直至痊愈,我的這種情緒才漸漸消退。現在想來,和安妮相比,我羞愧難當。我應該學習安妮那種樂觀開朗、豁達自信、熱愛生活的品質。
生活中,只要我們用一顆樂觀的心去面對世界,你就一定會發現,原來天空中的陽光那么璀璨耀眼!要相信,生活中的陽光和微笑無處不在!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5
在老師倡導讀名著的時間里,我讀了一本名著——《綠山墻的安妮》。她那燦爛的笑臉,似一束溫暖的陽光吹進我們的胸懷。她的天真純潔,讓我難以忘懷!,故事是這樣的:在愛德華王子島上生活著一對兄妹馬修與瑪瑞拉,他們本想從孤兒院里領養一個男孩做幫手,卻因為同情鬼使神差地收養了一個名叫安妮的女孩兒,可就是這一個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夸張的語言的小姑娘,卻給這一對兄妹帶來了春天般的生機。
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馬修和瑪瑞拉兄妹對安妮發自肺腑的疼愛和無私的付出,感人至深,而安妮純真善良,熱愛生活,堅強樂觀的'形象更讓人掩卷難忘,作者塑造了女主人公安妮陽光燦爛般美好的性格,其中對大自然以及鄉村生活的詩意描摹使人神往。雖然安妮從小失去父母,被孤兒院收養,可是她并沒有成為一個性格孤僻內向的小孩,而是整天沉浸在自己美麗的夢幻和想象中。她想象自己也許是一個國王的女兒,被海盜偷了出來;看到鏡子中的倒影,就想象那是另外一個被魔法捆住的小姑娘;聽到山谷中傳來的回聲,就想象那是一個叫維奧萊特的喜歡重復她說話的好朋友。在她的想象中,頑皮的小溪在冰雪覆蓋下歡笑;如果玫瑰會說話,一定會給我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她還把自己的影子和回聲想像成兩個知心朋友,向她們訴說心事……
看著安妮的那些天真而充滿著美好夢想的話與想象,你會感覺你進入了一個奇妙而甜蜜的通信世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神奇與快樂。安妮還是一個熱愛生活的孩子,她對周圍的世界,對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都充滿了愛心。她對親人,朋友,同學,師長,都懷揣著一顆善良,純潔,熱忱的心。盡管有時候因為這些和她那豐富的想象力使她鬧出了一些天真的笑話,可她卻一如既往。她對知識和學習都有一股狂熱的勁頭,那種積極向上,拼搏奮斗的精神令人感動。安妮是一個夢想家,但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她的一個個夢想都成為了現實。
總之,這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小讀者。而“紅頭發安妮”也成了孩子們心目中的偶像。讓我們向安妮那樣,樂觀向上,用積極的心態微笑著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戰,越過一個又一個障礙,沖破一個又一個難關,朝著我們美好的夢想奮進吧!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6
《綠山墻的安妮》講述了馬修一家收養了活潑可愛,純真而又愛幻想的孤兒安妮,她不斷地闖禍,性格又膽小孤僻。自上學開始,歷經坎坷,奮發自勵,從沒有朋友到懂得友情,從學習欠佳到成績優異,經歷了生活的風風雨雨,最終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教師。
雖然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安妮的經歷深深打動了我。其實我的個性有點像小時候的安妮。愛面子、膽小、不自信。記得,從五年級開始,我就立志評選班干部時去競選班長,但是,直到現在為止,我也沒有競選成功,我非常的沮喪,一個人不知偷偷哭了多少回,沒有競選上班長,主要是因為學習成績不穩定,起伏大,這就讓我沒有了底氣,不夠自信;又因為愛面子,怕說的不好讓同學看笑話;還因為膽小,總是猶猶豫豫,最后失去了演講競選的機會!唉!我的這些個性,不是很像書中安妮小的時候嗎?
當然,安妮也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品質。比如,她懂得感恩。收養者馬修受到刺激突然去世了,瑪麗拉痛不欲生,從女王學校畢業的安妮為了照顧另一位收養者——瑪麗拉,不惜放棄了自己的夢想——讀大學,留在了安維利教書,正如安妮所說:“我的未來就像一條筆直的道路,現在路上有了轉彎,我相信那里一定有很好的風景。”其實看到這兒時,我在心里深深的譴責著自己:從來我都不會為父母著想,天天吵吵嚷嚷叫爸爸媽媽給我買這買那的,從來沒有體諒過父母工作、生活的壓力有多大。感恩,這兩個字如同錘子一般,重重地敲在了我的心上。
安妮不但會感恩,而且還非常樂觀,積極向上。面對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她沒有絲毫的.抱怨,而總是微笑以對。瑪麗拉曾經問過安妮:“你的身世如此可憐,可你為什么還這么開心呢?”安妮嚴肅地回答:“生活就像一面鏡子,只有你笑著對它,它才會笑著面對你,與其每天愁眉苦臉地,還不如開開心心地過好每一天,這樣我也可以讓在天堂的父母安心。”這是多么精辟的見解啊!我們的生活也亦如此!
讀完了《綠山墻的安妮》,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如果我在加拿大的話,真想去安維利村看一看,真想走進那綠山墻農舍,幸運的話,也許還能看見安妮呢!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7
安妮是幸運的,如果說她生命的前11年沒有被生活的困難所挫敗源自于本性樂觀、活潑好動、富于幻想,那么后來她成長為人見人愛、懂得感恩的綠山墻主人,她的成長和蛻變離不開家長、老師、同伴的愛與關懷。
來到綠山墻后,她豐富離奇的想象、稍顯暴躁的脾氣及其愛美之心,給自己惹來一個又一個的麻煩,她不斷地闖禍,但是綠山墻周圍的人用最淳樸的愛和關懷讓她不斷認識并改正錯誤。特別是瑪莉拉對安妮的宗教教育,她教安妮養成每天做禱告的習慣,通過禱告,安妮學會感恩、自省、表達,并為實現自己的愿望而努力。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安妮休學時瑪莉拉的處理方式。
安妮上學時因為吉爾伯特嘲笑她、菲利普先生的不公正對待而決定休學,當安妮告訴瑪莉拉她不再去學校時,瑪莉拉無比驚訝,她試著勸安妮,當她看到安妮“不屈的固執神氣”時,她明白講道理沒用。她讓安妮發泄情緒,自己則不動聲色地去找有十個孩子的鄰居雷切爾太太取經。
不得不說,雷切爾太太是個睿智的媽媽。她對瑪莉拉說:“要是我的話就不跟她提學校了,如果安妮自己提出來,一定是對的。一個星期左右她就冷靜了,自己就想回學校去。你現在把她逼到學校去,天知道她會有什么古怪的想法,發什么脾氣呢。要是鬧出更大的事情應該怎么辦呢?越淡處理越好!”
瑪莉拉聽從了雷切爾太太的建議,不再對安妮提及上學的事情。安妮在家學習、做家務,每天放學等著小伙伴戴安娜回來玩耍。一切都那么平淡又美好。好景不長,戴安娜受邀來安妮家喝下午茶,誤喝了葡萄酒,醉醺醺地回家。戴安娜媽媽責怪安妮的魯莽,不再允許戴安娜和安妮來往,為此安妮很傷心,終于在離校一周后的周一決定返校,而返校的理由是“不讓最親愛的朋友被無情地從身邊拉開”。
在安妮休學這件事情上,我真的特別佩服雷切爾的淡定以及瑪莉拉不安下的平靜。我不知道,如果哪天我的孩子因為在校受了委屈不愿意上學,我是否有瑪莉拉的智慧——接受孩子一切真實的想法。
在大家的關愛中,安妮漸漸變成了綠山墻里快樂成長的小主人。然而,伴隨著她的`成長而來的,是馬修的猝然離世、馬莉拉的日漸衰老與眼疾加劇,面對綠山墻的搖搖欲墜,安妮放棄了幾年奮斗得來的上大學的機會,選擇回安維利主日學校當老師,陪伴幾年來給予她家庭溫暖的瑪莉拉,擔負起綠山墻主人的使命。她在愛與關懷下長大,又在重要時刻關懷著愛她的人。這一刻,安妮長大了,她的形象更鮮活生動了。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8
安妮是一個父母雙亡的孤兒,她在孤兒院里飽嘗冷漠。馬修和瑪麗拉是綠山墻農舍一對淳樸善良的兄妹。他們本想從孤兒院領養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幫忙干活,,結果陰差陽錯,卻領來了安妮這個骨瘦嶙峋,滿臉雀斑,長著紅頭發的小女孩。安妮起先差點被退了回去,但她以自己獨特的性格魅力和感染力征服了馬修和瑪麗拉,也贏得了周圍所有人的喜愛。
安妮性格鮮明,熱情洋溢,喜歡說話,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她那連珠炮一樣充滿奇思妙想的話語常常讓木訥的馬修頭暈眼花,如同坐上了旋轉木馬。但馬修對安妮的“嘮叨”總是聽得津津有味,于是馬修成為了安妮在綠山墻農舍的第一個朋友。安妮如此豐富的想象力使她的生活多姿多彩,但有時因為沉迷于自己的想象,鬧出了不少的笑話:給手帕上漿,把面包烤焦,忘了蓋住布丁醬汁而導致里面淹死了一只老鼠……真是說也說不完。
安妮還有點兒“容易激動”,她最為苦惱的.就是自己的紅頭發和長相了,以致讓她做出了大發脾氣把林德太太嚇得心驚肉跳和把石板在同學的頭上砸碎的蠢事。不過,正因為有了安妮這個小精靈,才讓綠山墻農舍變得妙趣橫生,充滿活力。也讓生活平淡無奇的馬修和瑪麗拉享受到了生活的情趣。
安妮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女王專科學校,并獲得了艾弗里獎學金。大家都為安妮自豪,沉浸在一片喜悅中。可就在第二天,馬修被突然發作的心臟病奪去了生命。瑪麗拉的眼睛檢查后發現很可能會瞎掉。于是,安妮斷然放棄了去大學深造的機會,放棄了艾弗里獎學金,留在綠山墻農舍陪伴瑪麗拉。
在小說的結尾,安妮已經是一個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漂亮的花季少女,即將要當一名教師了。當然啦,曾經讓她苦惱的紅頭發,也變成了美麗的棕色。
看完這本《綠山墻的安妮》,我十分感動,安妮雖然身處逆境,但仍然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小腦瓜里總是充滿了奇異跳動的想象。
雖然她遭受過巨大的打擊,但她知道,任何東西都無法奪走她與生俱來的幻想的權利,雖然許多事不盡人意,但總有峰回路轉的時候嘛!
馬克·吐溫曾經這樣評價過這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安妮是繼愛麗絲之后最令人感動而喜愛的兒童形象。”綠山墻的安妮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本書我百看不厭。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9
書是世界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好書能給人真長知識。在暑假里,我讀了《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有很深的感觸。
這篇小說的主人公安妮是個身世凄涼的小女孩,出生不久便父母雙亡,成了一個不幸的孤兒,后來在托馬斯先生家中生活到了八歲,看護他們家的孩子。后來安妮又被送到了孤兒院。在她11歲的時候,綠山墻的上的馬修和瑪莉拉收養了她,盡心盡力地把安妮撫養長大,因為安妮的善良和直率,從而贏得了友誼和真摯的愛。可是不幸的事又降臨在了她的頭上,馬修在一次意外中不幸去世,安妮雖然考上了大學,可是她為了照顧生病的瑪莉拉,從而放棄了學業,留在家鄉當小學教師……
這是一個孤兒長大成人的故事,故事中的許多情節有趣感人。在本文中,安妮是一個愛幻想的小女孩,我非常佩服她的想象力,她能把那片林子想象成一個“鬧鬼的`森林”,當她無聊時,她會想象的有兩個小姑娘陪著她,使她在寂寞中多了一份樂趣。盡管多次遭到了瑪莉拉的批評,不該如此癡迷想象。但是她仍堅持自己的想法,是想象力讓她得到了朋友和朋友真摯的愛,使她在生活中可以得到很多朋友的幫助。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這是一個充滿愛的世界,安妮離她的夢想只有一步之遙,但是她為了生病的瑪莉拉,為了讓瑪莉拉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妙,她選擇了放棄自己的學業,她放棄了自己的榮譽,放棄了自己的前途,她選擇當一個默默無聞的鄉村教師,這得需要有多大的決心呀!盡管瑪莉拉不是她的親生母親,但是安妮仍然很孝敬她,這便是安妮她那顆金子般的心。現在有多少人為了權力,而不顧他人的安危,我們應該給安妮點贊,向安妮學習這良好的品質!
在小說中安妮是一個不怕困難、勇敢向前的人,我們應該要像安妮一樣,樂觀向上,用積極的心態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戰。越過一次次障礙,突破一個個難關,打敗生活中的攔路虎,向自己的夢想前行。不管有多么大的挫折,只要你有一顆積極向上、百折不撓的心,奮勇前行,在大的問題在你的面前也只是小菜一碟。你們要記住,不要讓困難打敗自己,要讓自己變的強大,打敗困難。人就是這樣,越是困難越沒信心,但是你要堅信:沒有一切可以難得倒自己。
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在人生的道路中,哪個沒有困難,只要你敢于挑戰它,突破它,你就能獲得成功。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10
《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是由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馬利所創作的兒童小說。這本小說很感人,也令我很感動。也讓我認識了很多人。比如:個性鮮明的主人公安妮雪利,憨厚勤勞的馬修;不茍言笑的馬瑞拉;心直口快的林德太太;性格爽朗的巴里小姐……全書講了馬修和馬瑞拉,本想從孤兒院領養一個男孩兒,來幫忙做農活,卻陰差陽錯地領養了一個女孩兒——安妮。安妮是個富有想象力,活潑可愛的女孩兒。她因為個性鮮明而不斷闖禍,不過她也不斷改正錯誤,因此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安妮充滿愛心,所以她改變了馬修和馬瑞拉兄妹倆,感動了他們。安妮的幻想力很豐富,她經常把普通的裙子想象成有花邊的公主裙,還把櫻花比作白雪王后,把巴里家的池塘比作她閃光的湖,還把自己的影子比作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安妮的幻想天地就像是豐富多彩的童話世界,讀起來真是別有一番風趣呢!
安妮雖然是個孤兒,但她樂觀向上,靠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奎因學院,并拿到獎學金,完成了自己的夢想。可是馬修突如其來的死亡和瑪瑞拉失明這件事破滅了安妮的夢想,安妮不得不放棄了她的夢寐以求的夢想——考上大學,本來能夠上大學的她卻不得不留在綠山墻照顧、陪伴馬瑞拉。安妮還在綠山墻這個地方教書。
合上書本,不禁想到自己連她的一半都不如,真是慚愧啊!安妮真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在她的幻想天堂中世界萬物都變得如此美妙,真是無與倫比啊!她也非常有愛心。在她的眼里世界上的萬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鮮活的生命力。更感人的是她為了“義”放棄了她的夢想,放棄了一切來照顧失明了的馬瑞拉。
我想馬瑞拉是幸福的,有人照顧她。可安妮很痛苦吧!沒有父母,失去了愛和親情,又放棄了讀大學的機會。我想對那些有父母的孩子們說,我們真的很幸福了,比起安妮,比起以前沒有父母沒有飯吃,活在戰爭中的孩子們,我們幸福不知多少倍。
或許我們之間的有些人能知道,可其中的獨生子女卻感受不到。因為他們嬌生慣養,從小就被爸爸媽媽們慣壞了,所以不知道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安妮就像一盞閃閃發光的燈,照亮我們的道路,指引我們的方向。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11
“安妮,安妮”,看完《綠山墻的安妮》,我仍思緒萬千,嘴上呢喃著“安妮”的名字,久久不能自拔,也許這就是加拿大作者蒙哥馬利的筆觸魅力。
綠山墻的馬修與馬莉拉兄妹倆想找個幫手,打算從孤兒院收養一個男孩,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的竟是一個滿頭紅發、喋喋不休的十一歲女孩安妮。小安妮天真熱情,滿腦子都是純真浪漫的'思想。然而,由于酷愛想象以及“愛美之心”,安妮給自我惹來了一連串的麻煩,她不斷得闖禍,同時也不斷得在改正錯誤。在朋友、家人和教師的關愛中,安妮漸漸變成了綠山墻里歡樂成長的小主人。
馬克·吐溫曾高度評價這部小說,聲稱“安妮是繼不朽的艾麗絲之后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形象”。的確,安妮這種樂觀向上、追求幸福、渴望完美能使人從內心境不自禁得發出一種喜愛。尤其是她用樂觀應對生活的態度,令我感慨不已。她的樂觀讓我不由得想到了這么一則小故事:
兩個推銷員被派到非洲去推銷賣鞋。其中一個推銷員很悲觀,在拍回公司的電報上寫道:“立即回到。那里沒有人穿鞋。”另一個則樂觀的寫道:“絕佳機會。將能賣出一百萬雙,因為這兒還沒有人穿過鞋子。”
每件事都有兩面性,有好有壞,我們應當向好的方面去想,要豁達樂觀。蕭伯納曾說過:“人生有兩個杯具:一個是萬念俱灰,另一個是躊躇滿志。”萬念俱灰往往在困境中產生。人生在世,誰都會遇到挫折,挫折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這時候,我們應當把握好自我的心態,選擇樂觀的生活態度。再給自我一次機會,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心若在,夢就在,只可是是從頭再來……”著名歌唱家劉歡的《從頭再來》中就有那么一段歌詞。失敗了大不了就從頭再來。
生命并不是一條直線,當身處逆境的時候,不妨用“塞翁失馬”的故事來開導自我,往好的方面想。要懂得看到自我的優點,告訴自我一切還有期望。像安妮一樣,樂觀向上,便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很多時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著急趕路的時候,不妨坐下來隨時倒出鞋子里的沙子,僅有丟掉包袱,輕裝上陣,我們才能走的更快、更穩。禍兮,福之所倚,用曠達向上的精神去應對生活,展望未來吧!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12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名叫《綠山墻的安妮》的書。這本書由加拿大的蒙哥馬利所著,非常好看,讓我受益匪淺。
書中的主人公——安妮是個紅頭發、滿臉雀班的孤兒,被住在綠山墻農舍里的馬修和馬瑞拉兄妹收養。她以陽光燦爛般美好的性格,在愛德華王子島上度過了許多愉快的時光,給兄妹倆帶來了春天般的生機。她的行為令所有人為之驕傲。
安妮具有活潑可愛,天真善良,堅強勇敢,聰明好學的性格特點。但令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最敬佩的是安妮樂觀向上的精神品質。她雖然是個孤兒,但并沒有因得不到親情而自暴自棄將自己籠罩在陰影之下,也沒有因自己的悲慘命運而向困難低頭,她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迎難而上。雖然她在綠山墻里犯下很多過錯,闖下很多大禍:她曾把馬瑞拉珍貴的紫水晶胸針到處亂丟,險些找不到;她粗心大意,往蛋糕里加止痛藥;她虛榮心很強,把自己的頭發染了顏色;她貪圖浪漫,差點掉進河里被淹死……但她并沒有氣餒,而是努力地去知錯就改。她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與男孩吉爾伯特互相競爭第一名,特別是當學習幾何方面處于劣勢時,她從不灰心,在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
聯系到自己,雖然親情環繞,跟安妮比起來我缺少了樂觀向上、積極面對生活的勇氣。每每遇到一點困難、受到一些挫折時,我就像只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從此一蹶不振,不愿再爬起,不愿再從頭開始。記得五上年級有段時間我像中了魔似的,接連四次語文、數學、英語都只考了94分,成績很不理想,在學校我強忍著,回到家后就忍不住號啕大哭。更糟糕的是我始終把這事放在心上,一連幾星期都愁眉不展,對身邊的人脾氣暴躁,一副怨天尤人的樣子,還認為老天對我特不公平。爸媽耐心地開導我:“幾次考差沒有關系,別總是放在心上,重要的是善于總結考差的原因,以后不要再犯錯就行了。”可我仍放不下。平時做作業時,遇到難題我就灰心喪氣,從不想方設法自己解決,而是毫不猶豫地求助于爸爸媽媽。而安妮呢,總是認真思考問題,失敗了并不氣餒,堅強、勇敢、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到處都能聽到她銀鈴般的笑聲,到處都能看到她花兒似的小臉。
從現在開始,我要像安妮一樣,去捕捉生活中每一絲明媚的陽光,對生活展開燦爛的笑容,用一顆樂觀的心去面對生活,用陽光的心態去迎接成長道路上的風風雨雨。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13
在那一座農場里,在那一片果園后,在那一面綠山墻腳,坐著一位紅頭發的小姑娘。如果你見到她,一定也會被她眼中奇異的星光所折服,被她浪漫的幻想所觸動。
那么,這位小姑娘是誰呢?她就是安妮。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安妮。為什么我喜歡她呢?因為安妮是一個樂觀,好強,熱情,善良,愛幻想的女孩。安妮是個一孤兒,幸運的是,她被凱思伯特兄妹收養。原來,這對兄妹想收養一個男孩,卻由于孤兒院工作人員的疏忽,陰差陽錯地領養了安妮。于是,凱思伯特兄妹想把安妮送給布林交可太太,但想到布林交可太太是一個不但小氣而且脾氣暴躁的人,并且家中還有很多孩子,這些孩子既沒有禮貌又整天打鬧。他們覺得讓安妮在這種環境下生活,實在是過意不去,便留下了安妮。
安妮終于在這個一片綠意盎然的農場里,定居了下來,開始了屬于她的簡單平淡卻又美好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中能遇到一個貼心的知己。安妮也不例外。印象最深刻的是這一章——“安妮有了好朋友”。寫的是安妮認識了戴安娜并和她慢慢建立起友誼這件事。戴安娜是一個長相漂亮,心地善良的女孩。戴安娜酷愛書籍,而安妮卻熱愛幻想,明明有著截然不同的興趣,這兩個女孩卻特別合得來。
有一次,戴安娜喝了安妮錯拿的三大杯葡萄酒,于是喝得醉醺醺的,這可把戴安娜的母親氣的不輕,戴安娜也因此被禁止與安妮一起玩。但兩人深厚的友誼怎么可能因此而斷掉呢?兩個女孩想出了一個辦法,她們通過寫信給對方,來分享自己生活中有趣的點點滴滴。她們的友誼,也令我十分羨慕!
安妮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特別好。她經常幻想,幻想自己變得很漂亮,就像公主一般美麗。她還特別愛起名字:她把穿過貝爾家的白樺小路取名白樺小徑;把一株開花的'櫻桃樹取名白雪公主;把巴里的池塘比作晶亮湖。安妮的取名能力令我贊嘆,而更令我贊嘆的,是由此體現出的,安妮對于生活的熱愛,對于身邊一切事物的友好浪漫的態度。我也希望自己能成為這樣一個人,樂觀,并且充滿陽光。
《綠山墻的安妮》真是一本最甜蜜的書,讓我嘗到了面包的香、蛋糕的甜,如同我自己的童年!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14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觸動人心的好書————《綠山墻的安妮》
安妮·雪莉是一個滿頭紅發,臉上長滿雀斑的孤兒。她父親叫作沃爾特·雪莉,她的母親叫作巴莎雪莉。是當地的中學老師,在安妮三個月大時,她的父母死于一場熱病,為此,安妮便成了一個孤苦伶仃、凄涼無助的孤兒。
后來,安妮被托馬斯太太收養了。由于托馬斯太太很窮,又從波林布羅克搬到馬里維爾,托馬斯先生又被車軋死了,安妮就離開了她。不久,安妮被哈蒙德太太收養了,之后,又被斯潘塞收養了。
最后,被馬修和馬瑞拉收養了。生活在綠山墻旁。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她有著豐富的想象力。把“松柏”想象成“賞金獵人”;把“天竺葵”想象成“邦妮”;把“櫻桃樹”想象成“白雪皇后”。把自己……她說過“如果我的世界里沒有了幻想,那我寧愿死去!”
啊——她那種對生活充滿熱愛,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思想使我無比敬佩!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相同的孤兒,他們并沒有傷心地倒下,而是堅強地爬起來,往未來的方向沖。他們雖然被人嘲笑,也不放棄,雖然大家都不喜歡他們,他們也要得到別人的喜愛。
生活中只要有樂觀,幻想美好的明天,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生活也很樂觀,那時,它便將你帶出了困境。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有兩個人去醫院看病,其中一個人身患絕癥,另一個人什么毛病都沒有。然而,醫生不小心把他們兩個的診斷書弄混了,身患絕癥的人拿到的診斷書是自己什么毛病都沒有,于是整個人都快樂起來,歡天喜地的回家了。那個本身什么毛病都沒有的人,拿到的診斷書是自己患了絕癥,從此整個人都變得憂郁,對生活也不抱有什么希望了。一年后,那個本來身患絕癥的病人,因為自己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總是樂觀的面對世界,于是絕癥痊愈了。而那個本來沒有毛病的人,因為自己不再抱有任何希望了,總是很悲觀的`去想事情,最后在憂郁中死去了。從這個故事我們就可以得出,生活中不應該又過多的失望和悲觀,應該像安妮那樣用心體會這美麗的世界。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當我們生活是黑色的時候,我們應該幻想著七彩的彩虹;當我們生活在黑暗的時候,我們應該幻想著頭頂的陽光;當我們生活在悲痛的時候,我們應該幻想著微笑;用樂觀去面對世界,生活總有一天會充滿了陽光和快樂!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1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小王子》、《海底兩萬里》,這些經典作品,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啊,這些讓人贊不絕口的經典名作,給我們留下了受益終生的道理,這些都是用金錢所買不到的東西。
前些天,媽媽見我因期末考的來臨有些緊張、消極,就給我買了本《綠山墻的安妮》,她只給我留了一句話:“希望你能像安妮一樣,用心去讀文章!”晚上,媽媽的話就在我耳邊回蕩,我拿出這本書,小心翼翼的翻看,才看了幾頁,我就被吸引到書里去了。生活在綠山墻的馬修和瑪莉拉兄妹,本打算在孤兒院領養一名男孩來幫忙,卻陰差陽錯的接回一個滿臉雀斑,但不乏想象力,說話喋喋不休的紅發女孩。一系列的故事由此開始,安妮憑借著愛心獲得了友誼,以倔強的性格堅持著自己的天性,用豐富的想象力使自己的生活充實······是的,她以自己樂觀、堅強、倔強的天性——出人頭地了。這是個美好的結局,使人有了美好的遐想。
故事中的人物都有鮮明的性格,寡言害羞、憨厚勤勞的'馬修;不茍言笑卻心地善良的瑪莉拉;愛管閑事、心直口快但善良的林德太太;性格直爽、富有童心的老巴里小姐······而安妮因個性鮮明被不斷的批評,她犯錯誤時,馬修、瑪莉拉、戴安娜這些親朋好友都會給予她幫助、關愛,去安慰她,鼓勵他,教她如何面對和糾正自己的錯誤。正因為她的天真、善良純潔、并且生活在這樣有愛、有關懷的溫馨氣氛中,她才不會孤單、寂寞,最后走上人生的正軌。
是啊,讀完這本書,一位位擁有鮮明性格的人物;一個個天真的笑話,使這個綠山墻充滿歡聲笑語;一幅幅溫馨的畫面都躍然眼前。是安妮用她那熱愛生活,并好好感受生活;周邊的世界、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滿著夢幻般的愛;用一顆善良純潔的童心對待親朋好友;對學習對生活,都有一股狂熱的勁頭,積極向上、拼搏奮斗······身為讀者,安妮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學習她,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靠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將夢想都變成了現實。
一本本經典名作,一個個發自內心的感受,都是那樣的真實、美好,催人奮斗。經典名作,是一座寶庫,讓我們在海洋里盡情地遨游;經典名作,是一座山峰,讓我們攀上頂峰,吸收天地精華;經典名作,是一座燈塔,讓我們在黑暗中尋找希望的曙光;經典名作是······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相關文章:
關于綠山墻的安妮心得09-10
綠山墻的安妮閱讀心得01-30
閱讀綠山墻的安妮心得感悟12-13
綠山墻安妮讀書筆記11-30
《綠山墻的安妮》讀書筆記12-03
《綠山墻的安妮》的讀書筆記11-03
綠山墻的安妮讀書筆記06-21
綠山墻的安妮讀書筆記05-31
綠山墻的安妮(優秀3篇)06-17
關于《綠山墻的安妮》模板范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