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烏塔有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烏塔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烏塔有感1
這篇課文講一位德國小姑娘,趁暑假獨自游歐洲的事。
讀了這篇課文,我覺得烏塔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瞧,她一個子14歲的小姑娘,獨自一個人游歐洲,還為了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三年,在家里她早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而且每到一個地方,她首先就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呀!這是一個多么聰明的人啊!從“光從電視和書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边@句話中,我體會到了,這是烏塔的心聲,許多孩子認識世界只有通過電視或書本。我在電視上也經?吹酱蠛#艺嬲ズD蠉u看海的情景,比電視上的漂亮一百倍,對比起來差遠了。而且,我們中國的父母并不像他們一樣,讓孩子出遠門。而我們中國孩子們呢,就像是“籠中之鳥”似的,整天呆在這個地方。我相信,我們中國的父母,誰也不會有烏塔的父母這樣的想法,要不就是他們帶我們一起出去旅游。如果是我,做為一個母親,我一定會去實現孩子的夢想,把他從“籠”中放出來,他去感受世界的美麗,“天空的湛藍”,“花兒的清香”!
讀烏塔有感2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烏塔》,學習后令我感慨不已,想了很多很多。
課文主要講了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兒烏塔獨自游歷歐洲的故事。烏塔自己留意旅游信息,自己查閱資料,自己出門旅行,自己準備行走路線。每到一地方,她都要給家里寄張明信片或打一個電話,每到一地,還先查一下警察局的電話。她的這種做法,深深吸引了我。通過學習了這篇課文,我聯想到了自己。在中國的濮陽,作為四年級小學生的我,現在每一個周末去行政南小區學習二胡,去垂柳街學習書法,都需要爸爸去接送。二百米的距離,爸爸媽媽都擔心我出現意外,不放心我獨自一個人出去,這樣的家庭,讓我怎么樣能夠獨立呢?
親愛的爸爸媽媽,從幼兒園到小學,你們都不舍得對我放手,我明白,這就是你們對我的愛。你們的愛十分的濃烈,深深的,濃濃的,讓我十分感動。以前,我一直都不太理解,為什么這樣的生活,我還依然過得很累,很不快樂。你們明明是為我好,為我著想,為我辛苦的努力。但是,我只是真實感覺到,我每天努力的學習,做作業,練習二胡,練習書法,打乒乓球,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一點也不快樂。
今天,我了解到了烏塔的'生活,我突然間明白了,我不快樂的原因。我明白了,我現在的生活,不是我心里最想要的生活。你們說我叛逆,說我不知道感恩,說我不知足。但是,你們考慮過我的感受嗎?我被你們逼著練習書法,練習二胡,效果好嗎?但是,為什么我的乒乓球打得好呢?因為我特別特別喜歡乒乓球。所以,我自己去練習,主動的去練習。甚至,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做夢夢到的都是在練習乒乓球。我想說,因為愛好,我才喜歡,我才執著,我才能夠從乒乓球臺前感受到快樂。
我知道,爸爸媽媽是對我好的,是愛我的。你們對我的愛不一定是溺愛,但是你們同樣也是把我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F在,我還是想對你們說,學習了《烏塔》一文,認識了德國的烏塔,我明白了,這樣的日子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讀烏塔有感3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的心無法平靜。
烏塔的旅游不花爸爸媽媽的一分錢,自己卻用三年的時間去賺錢,再去旅游。如果換做是我們中國人,肯定讓爸爸媽媽花錢帶我們去旅游。就這樣,我們中國人就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
我們中國的父母只會把我們捧在手里,并不像外國人的父母,只要孩子的翅膀硬了一點,就適當地放開雙手,不管他們,讓他們自己去干自己的事情。而我們中國的孩子只能死死地讀書,經不起風吹雨打,只能讓父母幫他們干。為什么我們會養成這種習慣呢?那是父母擔心,我們要是想去有點遠的地方,父母的回答只有一萬個不同意。
假如我們是一只小狗,那父母就是主人,他們只會死死地牽住我們,不讓我們受傷。如果換做外國人是小狗,小狗肯定會把繩子給咬斷獨自生活。
假如我們是一只風箏,放飛者就是我們的'父母,父母們只會讓風箏順著風向——他們的要求行駛,換做是外國人,他們一定會掙脫線條,像兇猛的雄鷹翱翔在浩瀚的藍天之中。
中國的父母親們,如果你們愛我們,那就放開你們的雙手,讓我們大膽地生活下去吧!
讀烏塔有感4
讀過這篇課文,我的心里擁有非常大震撼人心。
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孩,居然能獨自一人游覽歐州!想也無需想就了解東西方小孩子有多大區別,一個能自立自強,一個是經常呼爹喚娘!中國的孩子們,是溫室的塑料大棚的花瓣,經受不住風吹,稍微受挫就拉肚子。大家中華文化世世代代代廣為流傳的'磨練意志去哪了,難道說確實要毀在大家手上了沒有?大家經常便是學習,學習,再學習,隨后變為“老實人”。烏塔是翱翔于藍天白云的蒼鷹,而我們都是養在金絲籠中的小鳥!烏塔能感受獨立學習的開心,度假旅游的開心,打工掙錢的開心……。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烏塔對比差得很大太大。
我想高聲的告知中國的爸爸媽媽,大家確實想要祖國的花朵毀在大家手上嗎,趕緊開啟“嬌慣之鎖”給小朋友們一片自立自強的藍天白云,讓愛更極致,讓愛更豐富!
讀烏塔有感5
每當我想起《烏塔》這一課,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那年僅14歲的烏塔,想到那七大洲之一的歐洲,想到那游歷歐洲一半的旅費。想到這里,我的崇拜感就油然而升。
烏塔的一句話讓我更加的崇拜她,她說:“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每當我想起這句話,我的腦海里就會冒出許多想法。我覺得我們雖然現在不能像烏塔那樣游歷歐洲,但我們卻能先從小事鍛煉自己,不過分依賴別人,久而久之,我們就會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但現在我們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把我們當寶貝,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因為家長有這種思想,所以,別說去歐洲,只要逛逛街,他們就會千叮鈴,萬囑咐。因此,我們更應該學會獨立生活。
烏塔做的另一件事也讓我很佩服她,那就是她游歷歐洲一半的.旅費都是她自己掙的。我原來想:烏塔是因為有事情做才能掙到錢,而我們是沒有事情做,如果有事情做,我們也能掙到錢。但媽媽聽了我的想法后,很不同意我的看法。她反駁說:“如果你想要做事情的話,會有很多事情做,那我們社區就有一塊黑板報,你來辦,我給你50元。”我不好意思的說:“我的黑板字寫的不好,畫畫也畫的不好,辦不了。”媽媽又說:“那是不是找不到事情做!”我厚著臉皮說:“可是烏塔只是分發廣告單和陪兒童玩,也沒有辦黑板報呀!分發廣告單和陪兒童玩根本沒有辦黑板報難!”但媽媽堅持說:“那以后別的單位發廣告單,我也叫你去發吧,到時候你可別耍賴喲!"“行,我一定不耍賴!”我堅定地說。
!烏塔,我現在才明白你做的事情是那么的偉大!我佩服你!
讀烏塔有感6
今天的語文課上,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文章講述的是作者到羅馬旅游,在旅館遇到同宿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的故事。14歲的烏塔通過自己的努力,獨自游歷歐洲,她的獨立自主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對于一直在家長的`呵護下成長的我來說,烏塔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意識帶給我的驚訝不亞于作者,她身上的許多優點值得我反思和學習。烏塔在旅游前的充分準備,從行程的安排到郵寄報平安的明信片,再到自主查閱相關書籍,甚至自己掙旅費,這些在我看來只有成人能夠做到的事情,卻在僅僅比我大4歲的小女孩身上實踐著。我也曾旅游過許多地方,但只是做爸爸媽媽的“小尾巴”,一路被他們引領著、呵護著。偶爾與他們走散了,我會嚇得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相比之下,我對大人的依賴和獨立自主能力的缺乏,讓我在烏塔面前自慚形穢。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想只要我有意識的培養自主意識,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加強自我管理,逐漸提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不斷的成長實踐中獲得更多的自信。要知道,中國的孩子并不遜色于其它任何國家的孩子。
讀烏塔有感7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不平凡的小姑娘,她叫烏塔。她是一個漂亮的德國小姑娘。我很驚訝,她一人游歐洲,自己賺錢,她是多么的獨立自主!
剛讀完題目時,老師問我們“烏塔”是什么?同學們踴躍回答,有的說是鐵塔,有的說是人,還有的人說是面包店等等。讀完課文,我們才知道,原來烏塔是一個人。本文講了小女孩烏塔一人游歷歐洲并獨立自主地做事。這使我想起了我們中國孩子。我們中國孩子像溫室里的花朵,經歷不了風雨,受點傷害就大哭大叫,我們什么事情都不做,依賴別人而生活,而國外的孩子獨立自主﹑堅強,這形成了多么大的對比。
當然,我們不獨立的原因不僅由于我們自己,還由于我們的家長。中國家長不讓孩子出去玩,怕孩子受傷了。就等于把我們囚禁在一個牢籠里,我們一直呆在籠子里就根本無法在外面的藍天上飛翔。再來看看外國家長,外國家長鍛煉孩子的獨立性,能讓14歲的烏塔一個人游歐洲,這在中國簡直是不可能的!
但,兩種孩子的未來也并不是都完美的。首先,中國孩子依賴別人,等父母不能幫助自己的.時候就會碰到很多麻煩。其次,外國孩子過于開放,如果遇到打劫,車禍等等怎么辦?我認為,中國孩子應該學習外國孩子的堅強獨立,外國孩子也可以適當接受父母的幫助。
我想,每個人都聽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但我們當中又有多少人把它運用到生活中去呢?我們應該學習別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短處,這樣你不就更優秀了嗎?
讀烏塔有感8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14歲的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文中的烏塔年紀雖小,但她自己安排日程和設計旅行路線,為了掙旅費,周末還到餐館或超級市場打工。她的行為深深折服了我。
讀了這篇文章,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想了很多很多。為什么中國的孩子不可以獨立呢?難道學習就是孩子全部的任務嗎?我還好,現在中國相當多的父母都把學習當作孩子的全部任務,恨不得孩子一天24個小時都在學習,不讓孩子作任何家務,結果孩子變成了十足的書呆子。
在中國的家庭里,養尊處優的孩子何只幾個!我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考上大學,年紀已經18出頭的學生,自己不會洗衣服、疊被子、整理書包,每天還要媽媽跑到學校來給他整理內務。由此可見,中國的孩子多么缺少獨立的'意識。我們就像渴望飛翔的小鳥,翅膀長硬了,卻被父母留在巢里,時間長了,翅膀退化了,就再也飛不上藍天了。
烏塔是幸運的,她有親身實踐、品嘗生活酸甜苦辣的機會。而我們呢,是幸福的,卻是有缺陷的幸福。我要對同齡的伙伴說,走出父母的懷抱,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的意志和能力。我要對中國的父母說,給孩子一片獨立的藍天,讓他們展翅高飛,讓愛更完美。
讀烏塔有感9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認真地讀了《烏塔》這篇課文,心里充滿著擔心和羨慕。既擔心他會迷路,又羨慕她可以獨自外出旅行。
當我讀完《烏塔》這篇文章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總是在想:為什么我沒有像烏塔這種勇氣和獨立的生存能力呢?
一個14歲的女孩竟然如此的`膽量!獨自一人游歐洲等國,難道她不怕被別人綁架嗎?我內心里充滿了無限的疑惑和驚奇!她和我們中國的孩子對比,我們真是差太遠了。我們中國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生活在那“糖水”之中,我們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更談不上獨自一人外出旅行。爸爸媽媽總是把我們看作“金雞蛋”似的寵愛著。我們碰到困難時就把期盼的目光投向爸爸媽媽。父母也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不知不覺,我們就被寵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
14歲的烏塔,去歐州旅游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她認真地讀著與旅游目的地有關的書籍,設計好線路和日程表。還有賣力地為超級商場分發廣告,掙旅費,多么有毅力!而我們外出旅游,不但不用掙旅費,連基本的行裝也不用準備。不用花力氣,爸爸媽媽做準備,我們就等著出發,而烏塔能這樣漫游世界,必得到父母的支持,如果在中國,肯定會被當成離家出走的不良少年。
有人曾說:“失去了勇氣,就等于失去了一切!”我們不但失去了勇氣,而且失去了自信心。
今后,我們面對生活困難,不僅不能退縮,要從容面對,自己想辦法解決,要像烏塔那樣有勇氣和自信心。因為,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家的支持,還需要社會的支持。
讀烏塔有感10
四年級上學期我們學了一篇叫《烏塔》的文章,這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篇文章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游歐洲的故事,表達了小女孩自主的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我十分佩服烏塔,覺得她是一個獨立的女孩,她的做法同時也反映出一個社會問題:現在的父母太溺愛孩子了,使孩子過多的依賴父母,沒有一點的自立意識。我們要克服這種依賴思想,在生活上、學習中逐漸提高自己獨立的生活能力。
這篇文章令我感受頗深,我真想象魯迅先生那樣對社會呼喚:“救救孩子!”是啊,現在的孩子被父母寵慣了,什么事情都依靠父母,到了將來,孩子們就會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那個時候孩子們就無法獨立生活了。家長們:你們快快醒來吧!不要只想著孩子們現在的幸福,而且要為孩子們的將來著想。∪绻銈兝^續溺愛孩子,那么將來孩子們該怎么辦呢?現在孩子是你們的“小皇帝”“小公主”可以后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就會變成“小星星”“小仆人”!
家長們,愛孩子就松開你們的雙手,讓我們自己在天空中翱翔吧!不要不放心我們,讓我們自己去開創一片自由的.天空吧!同學們,不要再躲在父母的懷抱里了,出來吧,這個世界是屬于我們的!不要再害怕挫折,失敗是成功之母。∽屛覀兌紒韺W習烏塔的膽大心細,以及她的獨立精神,成為生活中精神上獨立的人吧!
讀烏塔有感11
我讀完《烏塔》這一課,我覺得烏塔是個摯著的孩子。
課文主要寫的是:作者在羅馬下了車,來到了青年旅館,他在旅館認識了一個14的小姑娘,她獨自一人游歐洲,讓作者感到很驚訝。
我覺得烏塔很厲害,哪像我們一樣當家里的小皇帝或小公主,讓爸爸媽媽侍候我們,而烏塔卻一個人去超級市場,假期去別人家人小孩玩,打工賺錢,哪像去哦們一樣,伸手向爸爸媽媽要零花錢,我覺得烏塔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女孩,我們要出去時,爸爸媽媽都要陪我們,而烏塔去一個人游整個歐洲,已經游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希臘,這么多的地方,他不怕危險,實在太厲害了。
我們也要向烏塔一樣學習,做一個合格的好少年。我們每個人都要做自強的人,不怕苦,不怕累,遇到事情自己能做到的自己做,自己能解決的事自己解決。
讀烏塔有感12
在我讀過的課文中,《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這篇課文主要是講一個14歲的德國小學生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事情,在歐洲讓她學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使她更多的了解歐洲,還讓她鍛煉了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在這次的歐洲旅游費中一半是烏塔暑假時賺來的。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我的感觸很深,中國小孩受到的教育方式與外國小孩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差別。在我們中國,小孩都是家中的寶,他們想要什么父母都會給他們。有的小孩還很受父母的寵愛,上學放學都讓家長或是長輩們被回來的,父母們只想他們好好讀書,什么事都不用做,他們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F在有的大學生就算考上重點學校,但他們還是靠著父母過日子,不懂自己處理自己生活與社會方面的事。中國的父母能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獨自出遠門。
外國人也很愛他們的孩子,但是他們愛的方法卻不同,烏塔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媽媽也說外國人教育孩子是從小時候開始的。吃飯時給他們吃什么他們就得吃什么,他們要是不吃就餓肚子,而不像中國人,孩子想吃什么就買什么給他們。在外國孩子想要什么就得靠自己爭取,就像烏塔那樣,自己賺一部分錢圓自己的夢。
兩種不同的教育方法,青少年成長過程所經歷的也不同。國外的教育方法能使孩子們更好地走向社會,我希望我們的長輩不要太寵愛孩子了,不要使他們成為溫室里的花朵,應該讓他們成為高山上頂天立地的松柏。
讀烏塔有感13
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時間才能鍛煉出來。讀完后,我感觸很深,烏塔是一個只有14歲的小女孩,竟能用自己的錢游遍歐洲,而且還是一個人,她的獨立生活能力多強,現在,各個家庭的家長都十分并心自己的子女們,生怕他受到一點點的傷害,所以不讓他們做這做那,不讓他們出門,生怕在外面受到一點傷害,這樣使他們的性格變得暴燥,從而他們獨單,不能融入社會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是天下所有父母心,但為了自己的'孩子,,也要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未來是我們的,父母們,請放開對我們的束縛,讓我們經受風雨的磨練,在這大千世界中開辟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吧。文章里寫過這樣一句話:“光從電視和書本認識世界總不完美!蔽矣X得她說得很對,當然從書本和電視中認識世界是不完美,我們要走出我們自己的世界,來親自體驗。但是我還要像烏塔那樣,獨立、自主、有主見,這樣對我自己有很大的好處。
一、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二、一人外出,要有家長同意和充分準備。
三、要像烏塔一樣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
讀烏塔有感14
最近,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德國女孩——烏塔,自己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讀完這篇課文后,讓我體會到烏塔是一個勇敢而又自理能力強的女孩。她讓我很敬佩。
當我讀到“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時,我體會到烏塔是一個很有禮貌,很熱情的一個好孩子。當我讀到“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打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時,我不禁想到烏塔年紀這么小,就早早設計好路程?梢娝胸S富的旅游經驗和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
這讓我想到了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有一次,媽媽叫我出門兒買西紅柿,因為我不想一人出門,所以我一邊急匆匆跑回自己的房間,一邊說著“我不要,我害怕!苯涍^幾番爭吵,最終還是媽媽去買西紅柿了,F在的我,連獨自睡覺也是偶爾,經常和爸爸媽媽擠在一塊兒睡覺。平時生活中,我也不敢出遠門,生怕被別人欺負。但自從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不禁感到很慚愧,心里暗暗下定決心,以后要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
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要做一個有主見,獨立自主的孩子。在此,也想告訴所有家長,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勇敢地走出家門,做一只搏擊長空的飛鷹,不做籠中的金絲雀。
讀烏塔有感15
烏塔,僅僅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子,竟然一人敢旅游歐洲!這對一個沒有單獨旅游的孩子是都不敢想的事!
烏塔為了這一次的旅游,她整整花費了三年的時間做準備!而且,這次的旅費沒有從家里面拿一分錢,而是靠自己去餐廳和超市、還有發報紙和廣告單自己辛苦掙來的!
我讀完之后,心里掀起了無數個波瀾。因為我是個十歲的孩子了,從來沒有離開過爸媽,更不要說自己外出和旅游了。這還讓我想到了那一次:因為我每個星期天的下午,我都會去上英語課。吳老師有次讓我們去青島日照三日游,誰想參加誰報名。我興高采烈的把此事告訴了爸爸,結果爸爸一口否定,“你還小,以后會有機會的”。我傷心的回到了英語班,看著同學們高興離開時的身影,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后來同學們回來了,向我講起外面的風景和拾貝殼的感受,我心里即替她們高興,又感覺她們像是在諷刺我。
有的家長就是太“愛”孩子了,為什么在愛字上加上引號呢?因為這是錯誤的愛。為什么烏塔的爸媽敢于讓烏塔獨自一人去旅游歐洲呢?難道她的爸媽不愛她嗎?不是的,烏塔的'爸媽只是想鍛煉孩子的獨自能力。中國的爸媽真們是把孩子是“捧在手里拍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爸爸媽媽們,請讓我們獨立去做一件事情吧!像烏塔一樣過早的學會獨立,我們不想做溫室里的花朵,不想做籠中之鳥,我們要做雄鷹、暴風雨里的雄鷹!
【讀烏塔有感】相關文章:
讀烏塔有感05-08
讀《烏塔》有感06-10
讀《烏塔》有感01-24
讀烏塔有感【熱】08-13
讀烏塔有感【精】08-13
【熱門】讀烏塔有感08-14
【精】讀烏塔有感08-14
讀烏塔有感【熱門】08-14
【推薦】讀烏塔有感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