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后感(集錦1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領悟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
傅雷的這句話,有很深的含義。所謂赤子之心,就是天性自然,不受拘束、純潔真誠的心靈;而傅雷對傅聰的赤子之心的評價,無不體現了他對教子的'苦心孤詣與深切的愛。
我反復地念著這幾句話,不禁想起來諸葛亮的<<誡子書>>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句。……古今兩位父親,近20xx年的時空差,教子之道竟如此相似……寧靜致遠的心境與精神,不正與赤子之心"的內涵如出一轍嗎?
想到這里,我又不禁回憶起《銀河補習班》中馬皓文培養起了馬飛的赤子之心……一心一意地為追夢而奮斗;而當馬飛的赤子之心孤獨時,他便創造出了一個世界--一個有著歡笑,淚水、喜悅與痛苦的童年世界。正是這種心靈,使他即身處太空卻也能鎮定自若地去應對困難,讓自己創造的世界鼓勵著他自己,克服困難,重見天日。
但無論是修身學習的世界,還是充滿樂與憂的童年,赤子之心總會讓我們在孤獨修己時創造一個世界……一個"新"的"心"世界。每當我孤自一人看書寫作時,腦中常會出現一個潔凈無瑕的"心世界",一個真正屬于我、有我的天地的世界。赤子之心,無論處于何方,都能讓它化為我思想的中轉站,以及我內心中的一面大明鏡,讓普天之下的赤子們都可以成為朋友。
孤獨的赤子之心,無論是古是今,都是赤子們的靜心創造自己"心世界"的鑰匙。愿天下所有的赤子之心,都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2
書信往來中發現彌拉讀書不夠,委婉的提醒傅聰,要提醒彌拉多讀點書,要傅聰每天抽出一小段時間與彌拉拉拉家常,一方面能將自己的思想整理出頭緒,另一方面也是彌拉提高文化藝術、哲學水平。
“彌拉年輕,根基未固,你得耐心細致、孜孜不倦的的關懷彌拉,在人生瑣事、讀書修養、感情等方面處處觀察、分析、思考,以誠摯深厚的愛做原動力,以冷靜的立志做行動的指針加以教導、誘引,和她一起進步!…
…在人生藝術中、婚姻藝術中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是你爸爸媽媽最關心的,也是你一生幸福所系。”
在傅聰婚后,不止一次在書信中提醒傅聰要注意家庭的和諧,理性的處理家庭的瑣事,包括理財方式,他的最多的還是告訴傅聰如何尊重、愛護自己的妻兒,保持家庭的幸福和美滿,從這些純純的教導中,我看到的不僅
僅是一個父親對孩子幸福生活的.指導,更看到一個儒雅的紳士,高潔的品質,和一顆真誠的心,始終保持著對家愛人濃濃的愛意,給自己的家人帶來幸福!我想,假如說,婚姻的美滿是有訣竅的,那就是如傅雷這樣——永遠
帶著一顆熱氣騰騰真誠的心去愛!
放下書卷,掩面沉思:做父母易,做好父母卻并不易,每一對父母都會對自己的孩子有諸多的期待,只是做父母的自己——我們準備好了嗎?親愛的,我該怎么來愛你?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3
身邊一向有人給我引薦這本書,但我一向沒有去了解。今天一看,確是讓我形象深入。
讓我得到這樣感觸的原因——傅雷先生有著異樣的品格魅力。
“真實的光亮絕不是永沒有漆黑的時刻,僅僅永不被漆黑所掩蔽算了。真實的英豪絕沒有卑賤的情趣,僅僅永不被卑賤的情趣所服氣算了。”這是傅雷先生對咱們品格上的鼓舞,言外之意流露出他品格的尊貴。就好如他批評八股文,以為八股文是使人思維懶散,感覺麻木,遇事不認真負責的產品。
而這種共同的品格魅力不只體現在文學方面,還在于藝術和人生。他從前說過:“先做人,其次做藝術家,再次做音樂家,最終做鋼琴家。”他將層次講的很清楚,也說明晰沒有一步登天的事,沒件事都是要一步一步做起的,而這全部的根底便是做好人。
也正因如此,他對孩子們的教育也脫不開品格,乃至是著重于品格。這種教育方法令我入神,我以為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這讓我知曉成果并不是處于榜首位的,品格才是。只要具有杰出的人品,才會讓一個人的文明素質提高,才能使一個人獲得更加優異的成果,才會懂得什么是感恩以及怎樣去感恩。
我期望每個家庭都能懂得這個,我期望他們不會再一味地尋求孩子的`好成果,而忽視對他們品格的培養,我期望那些因一些瑣細小事而引發的弒親事情不會再呈現在人們的視界中,期望當今的社會越來越潔凈.
我信任這個社會會越來越陽光,每個家長教育也會更加明麗。我也會做好我的本職工作——學習,真實做到從我開端,為子孫做好的典范!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4
一封封信中,飽含著父親的嚴厲又包容的愛,亦有良師益友般的悉心教導,這是一次次靈魂深處的交談。或短或長的信中,有傅雷對兒子傅聰的指導,如同勞逸結合,如向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方題。愛子之情溢于言表,作為一位父親,他時時刻刻的為兒子著想,使傅聰身在國外卻仍向父母依舊在他的身邊似的,時時給予鼓勵,教導與鞭策。使他有勇氣和力量去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真正長大成人。
信中,傅雷對兒子寫到:“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說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
第一,我的確……在演奏姿態方面……”多么真摯感人的.話語。傅雷把對兒子各個方面的關懷、培養都寄托在這一封信中。他希望讓兒子懂得國家榮辱,藝術的尊嚴,希望他成為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濃濃的親情洋溢于字里行間,仿佛父母與兒女不只是親人,而是無話不談的親密的朋友。使我記憶猶新的是書中的這樣一句話:“人一輩子都在高潮地潮中浮況。唯有庸碌的人生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解脫。”
雖然不是能夠完全理解透徹,但我還是感覺到它的好。在這些看似普通平凡卻又語重心長的話語不僅影響著傅聰,更使我有所感觸。傅雷在家書中一直傳達出這樣一個信念——堅強,不怕挫折,永遠保持謙卑之心,就是勝不驕,敗不餒,才能真正詮釋堅強兩字。這樸實無華的家書,蘊藏著一個父親對兒子多么深厚的愛。
其實每個父親都有一部心中的家書要告訴子女,只不過囿于學識文化,無從表達,只能深深藏在心底,亦或流露于平淡簡約的話語之中,因為父親的心是相通的,父愛的本質是相通的。讀傅雷家書,仿佛聽到我父親的心聲,不禁熱淚盈眶了……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5
《傅雷家書》是傅雷與兒子傅聰之間的書信集,無處不體現濃濃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自己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是,傅雷在疼愛孩子的同時,也不忘對他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全方面的教育。在代序中傅雷寫出了他對教育的幾個基本觀念:第一,把人格看作主要,把知識與技術的傳授看做次要。第二,把藝術教育只當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第三,既以音樂教育而論,也決不能僅僅培養音樂一門。這本書不僅讓我更加深刻理解父母靜默的愛,也讓我明白了一些哲理。
文中作者寫給兒子的一封封家書給了我很多觸動,經常會讀到“等了多久,終于等著了你的信“之類的言語,我想或許天下父母都是如此,他們會在我們上學路上一直默默注視著直到消失在拐角,會常在書包里塞一杯牛奶、幾個水果,出門在外時記掛著我們的安危,不時打電話知道我們的情況,作者無盡的思念也化作了一句直接明了的話語,他在看到孩子的信時,或許會急匆匆地從郵局趕緊跑回家,與一家人分享著這一份格外的'喜悅,或許每逢新春佳節都獨自一人反復讀著孩子寫的信,或許會在信中讀到孩子的煩惱,也一直輾轉反側到深夜。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被動接受著他們不求回報,不曾變過的愛。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深夜在我熟睡之后,他們才會安心睡下,有時半夜還來給我蓋被子;在我學習百思不得其解,煩悶之時他們會端些我喜歡的零食。我知道了父母的愛是靜默的,在他們和我們交談時,先別感到排斥,不與他們爭辨,先想想他們說的話哪一句不是為我們著想,他們為什么說這些?他們只是想讓自己的孩子少吃些苦頭免受自己同樣的遭遇。
天下父親,或許不會像母親一樣,天天守護在我們身邊,他們的愛,一直很安靜。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6
都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泓。我認為,母愛就像一首田園詩,幽遠清凈,清純淡雅,而父愛則像是一副水墨畫,深沉偉岸,博大無邊。今天讀了《傅雷家書》從一字一句中,能感受到濃濃的愛。
無時無刻不思念,每日每夜的擔心,更少不了逐字逐句的教導。傅雷及夫人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培養傅聰,教會了他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立業。其中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這樣一段話:
“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不贊成的。這是做人的`基本作風,不僅對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說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證明你的心跡,待朋友不能如此馬虎。”
恩德是傅聰的好朋友。恩德的眼睛肌肉十分弱,即使她好學、聰明,收獲卻大打折扣。于是傅聰母親便寫信讓傅聰寫一封信,以朋友的身份,給她一些精神上的幫助。可傅聰在來信里卻責備自己太忙以至于無法寫信。于是,便有了上文。這樣誠懇的話語,是傅雷寫給兒子的,他就是用這樣的方式教會傅聰如何做人,做一個負責任的認真的朋友。也就是這短短的幾行字,像一只無形的手掌,在傅聰人生岔路口上,放了一個“前方危險”的指示牌。不是強迫,而是交流。
我想,這段話,同樣適用于我身上。我的朋友,能子啊我需要鼓勵時,為我加油;能在我需要幫助時,向我伸出雙手;而我對朋友的幫助,也不應停留在嘴上。
一頁一頁地翻過,但一行行文字卻久久地留在我的心里。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7
讀書是一種有益于終生的好習慣,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好書,書名是《傅雷家書》。
這本書是我國文藝藝術翻譯家傅雷先生及夫人寫給他們孩子的一些家信。書中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也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是一些父母對自己孩子說的家常話,但讀起來卻像潺潺的溪水,飄浮的白云一樣,清新、質樸,令人動容。
特別是書中的一些教育理念,雖然已過去五、六十年,但還是很值得我們借鑒、學習。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先生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譽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先生也進行了有益的指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于言表。
家書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藝術修養,這些文字生動優美,讀來感人至深。相信大家讀后也能從中學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養。
雖然書信已不再是當今社會主要的溝通方式,但不可否認生活中有很多話寫出來比說出來要自然、順暢的多。我們也可以在生活中借鑒一下,可以通過留短信和寫紙條的方式和孩子進行溝通。
以上是我對這本書的一點小小的感悟,推薦給大家看,相信能在教育子女方面給大家有所幫助。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8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9
剛剛我讀完了《傅雷家書》,剛開始只是當作一項閱讀作業來完成,卻越讀越投入,讀的時候真的還有點羨慕,羨慕傅聰有一個這么愛他的爸爸媽媽,愿意這么細致的教導他,在這樣的關心照看下,傅聰一定過得很幸福吧。在成長的道路上,有個人愿意嚴格地跟在你身后鞭策你,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一種幸運吧。
這本書一共記載了傅雷先生寫給兒子傅聰的一百二十五封書信,傅雷先生對兒子傅雷的愛躍然于紙。在信里傅雷先生出于父親的角度處處為兒子考慮,關心兒子工作太累,關心兒子遇到挫折會喪氣,擔心兒子新婚不會處理家庭關系,擔心兒子的經濟狀況等等,各種細節上的關心都細致入微。
他和兒子談生活瑣事,談為人處世,談做人要義,即是為人長輩,又是最親密的.朋友,是所有孩子都期待的家長的樣子。其實剛開始讀《傅雷家書》的時候我并不喜歡,甚至是稍稍有一點排斥的感覺的,總覺得書中傅雷先生的口吻有點讓我不自覺的代入了父母對我的嘮叨,有種被父母居高臨下的指責的難受。但是慢慢地我開始忘掉了這種情緒,開始被傅雷先生和其妻子的愛子之心感動,也漸漸的被他字里行間的溫暖和真誠感動到,甚至開始理解了父母的念叨中包含的關心和惦念。
這本書就如同一面人生的鏡子,我們每個人都有必要讀一讀,也許會有所感悟,對我們的成長有益。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0
翻開《傅雷家書》濃濃親情溢于字里行間,傅聰出國在外,父母的一封封家書表達出對他的學習生活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對他的引導教育。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范。
家書合理的教育中隱藏著深深的愛。傅雷多次與傅聰交流音樂上的技巧,為他點名方向,還不斷要求他擁有高尚的思想,頑強的精神。在經濟上給傅聰合理規劃,使在國外的傅聰并沒有墜入寂寞的深淵,對學習生活手忙腳亂,而是井井有條,最終擁有了自己的幸福。
傅雷如此重視教育孩子,以至于臥病在床也不忘寫家書。這不得不引起我們深刻的.思考。教育自古以來都是大事,而現在不少父母忽略教育,一味地溺愛孩子,認為足夠的金錢讓他們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是對他們的愛。傅雷在兒子出國時沒有塞給他大把大把的鈔票,而是給予他經濟上的建議,做出合理的規劃,每月將所有花費記下來與月初的打算對比,然后做出下個月的打算。這讓傅聰獲得了比金錢還要珍貴的東西合理支配金錢或時間。在21世紀,金錢已經貶值,更不能滿足精神世界,而最值錢的就是教育,合理的教育讓兒女受益終生,并非一時之樂。
傅雷夫婦會為傅聰的離別難過的茶不思飯不想,也會因為“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傅聰的第三名的成績欣喜若狂但不忘上進。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值得我們學習。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1
家書是什么?它是家人之間情感的寄托,是與背井離鄉的親人的聯系。它字里行間流露著親人之間的思念,同時也彰顯了各個家族的家風家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
以《傅雷家書》為例子,傅雷為子女寫下上百封家書,在每一封書信中,傅雷在表現自己對家人的思念的同時,更多的是對子女的殷切希望,希望他們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品質,以為自己的祖國做出貢獻為基礎,希望子女在各自的領域有所建樹。他對子女的教育將中華民族的優秀的文明清楚的向我們詮釋,這也是我們立身處世的準則。
或許我們認為自己的父母自然不能與傅雷這樣的名人相比,但是他們對我們的愛,可以說與傅雷齊平,他們雖沒有傅雷這樣的淵博知識,不能教授給我們什么為人處世的大道理,但是他們處處為我們著想,寧愿自己受點兒苦,也不讓孩子勞累半分,只希望他們以后能夠有所成就,可以光宗耀祖,彌補自己心中的遺憾。
傅雷所寫的家書中的一字一句都蘊含著滿滿的親情和殷切期望,是一筆讓后世為之驚嘆的`精神財富,我們的父母所以不是什么偉人,沒有任何名傳千古的豐功偉績,但他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將自己的畢生所學教于我們,即使家里不是很富裕,也要讓我們上補習班,為的只是讓我們與別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線上,不輸別人什么。他們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貴人,是他們給予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來到這個世上這樣一個機會,我們應當學會感恩,不辜負他們的希望。
父愛如山,母愛如海,是他們給予我們最珍貴的一切,讓我們對自己的父母心懷感恩,學習傅雷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2
《傅雷家書》這本書主要講了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以及他的夫人寫給他們孩子傅聰的家信。這一本書是一部映射傅雷思想的著作,字里行間體現了傅雷作為父親對兒子的苦心孤詣,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父愛。這也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讀物,是教育孩子的經典名作。這些信是1954年傅雷遠赴波蘭留學時寫的,終結到1966年傅雷夫婦自盡結束。傅雷整整十二年寫了上百封信給兒子,教育孩子先做人,后成家。傅雷是中國父母的榜樣!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偉大的父親,不管這個父親是一個知識淵博還是一個無權無勢的父親,他們都是一樣的,一樣的偉大。他們都教育著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做事,父親永遠都是我們人生的導師。
在讀《傅雷家書》時,書里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洋溢著濃濃的`親情。他們雖然不在同一個城市,雖然隔著萬里之遠,但是父親卻通過寫信的方式來了解兒子,寫下了一封封感人的信。信中傅雷有對兒子學業上的指導,還有對兒子人生的指引,這每一句話都蘊藏著真理。
記得離別之時傅雷自責地對兒子說:“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之前不敢向你媽媽說,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俗話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在平時父親打我們罵我們的時候,心里總會有怨氣,即使嘴上說著答應了,可心里還是不快活的。我們應該抱著理解的態度,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么做都是為了我們好。
家書是真情流露,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過多的修飾,它卻是無價的!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3
這個寒假,黃老師推薦我們看了一本十分好看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傅雷。這本《傅雷家書》是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合集。傅雷是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和文藝評論家。這本書摘錄了他在1954年到1966年之間的書信,字里行間,飽含著傅雷對兒子的摯愛和期望,以及他對祖國的熱愛。
傅雷長子傅聰,在國外學習期間,身為父親的傅雷堅持給兒子寫信。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這一封封的書信,都藏著傅雷對他家人深深的愛。
通過文字,傅雷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達出來,并恰如其分地流露出教育子女的.目的。在文章中,我歸納了一下。傅雷的家書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討論藝術,激發年輕人的感想。另一方面,訓練傅聰和傅敏的文筆和思想。
愛子之情乃人之常情。傅雷語重心長地教育兒子,包括愛國與做人,真是千叮嚀萬囑咐。這種情感非常深厚,充分體現了傅雷在兒子面前,即是父親、導師,也是朋友。傅雷曾經說過:園丁以血淚灌溉出來的花果,遲早得送到人間去,讓別人享受。他的兒子傅聰在他科學地教導之下,最終成長了,成為世界一流的藝術家。
這本書出版之后,對人們的道德,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都具有啟迪作用,既深且遠。
他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如何正確處理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開卷有益,值得我們去學習!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4
《傅雷家書》是一本具有教育意義的書籍。作為父親,傅雷給他的兒女寫下了一封封信,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人以及面對生活中的問題。
這個假期讀完《傅雷家書》,頗有感觸。它告訴我們: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盡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侮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于人群的絕境,而最后真實的光不會永遠掩埋,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
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在書信中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教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
傅雷作為父親,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他敢于解剖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經驗中給出經驗和教訓,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
想到這里,我不禁想起我的父母。
“我們做父母的人,為了兒女,不怕艱難,不辭勞苦,只要為你們好,能夠有助于你們的,我們就盡量的給。”這句話你是否覺得很熟悉?我的.父母也常說:“只要是有關學習的,能給的我們盡量給。”從中發現在《傅雷家書》中可以找到我父母的影子,他們雖然不是像傅雷那樣的偉人,但是他們給我的愛不比傅雷給傅聰的少。他們事事為我著想,為我考慮。他們雖然不能講出許許多多為人處事的大道理來,但是,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
《傅雷家書》讓我們了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戶,很好的為我們保存了哪個時代的記憶。它將中華民族的一些優秀的道德清楚闡述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5
所以的書都讀完,最后兩本書讀起來的味道截然相反。《駱駝祥子》這本書是著名文學家老舍所作。該書里面有大量的方言。。使人的理解上有些困難很難讀出味道來!所以重點說說《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是我國父母典范:傅雷夫婦二人寫給出國留學,學音樂的兒子傅聰的信。內容不乏也有極少量的方言但是編者都加以解釋出來。。先說傅雷夫婦二人苦心孤詣,辛苦一生培養了兩個優秀的孩子。
傅聰——著名鋼琴大師;
傅敏——特級英語教師。
孩子們優秀同樣傅雷也是我國有名的翻譯家。精通法語《傅雷家書》此書中有父親傅雷書信一百四十三封,母親朱梅馥書信四十一封。夫婦二人的書信各有各的特點:父親傅雷他的.信都是教育子女,而母親朱梅馥的書信則側重于生活管理方面。例如書中多次提到教傅聰怎么理財,大多是出現在母親的信中。
書中父親教育孩子傅聰的一個經典:“先做人,再做藝術家,……最后才做鋼琴家”他希望兒子傅聰成為一位“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經他的教導,現在的傅聰的確是父親所言的那樣。所以《傅雷家書》中的每一句話都是經典。書中的家信看似是寫給自己的兒子,實則也是在寫給我們。書中的精華不是讀一遍就能全部吸收。需日后反復多讀....
【《傅雷家書》讀后感】相關文章:
傅雷家書有感12-26
傅雷家書心得05-10
《傅雷家書》心得04-21
傅雷家書感悟心得01-06
傅雷家書的閱讀心得12-21
傅雷家書閱讀心得05-12
《傅雷家書》閱讀心得03-31
閱讀《傅雷家書》心得03-20
讀傅雷家書心得03-20
傅雷家書閱讀心得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