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望月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 望月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望月讀后感1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我們一家坐在陽臺,吃著月餅,望著月亮,我的思緒飄得很遠很遠……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以明月來寄托自己的思鄉之情,遠方的游子,是多么懷念自己的家鄉。在中秋這個團圓佳節里,卻“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離鄉萬里,孑然一身,有誰能知道他們的心,恐怕也只有月亮了。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對于其它詩人來說,月亮身上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但這時的辛棄疾來說,作為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這是難得的歡樂。夏夜農村田園風光,一副悠閑寧靜安祥歡樂的生活,恰恰與他們相反。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人們共同擁有同一個月亮,同一個地球,但差別卻如此之大。有錢人家開著蘭博基尼,吃著山珍海味,住著海景別墅。沒錢人家在田里干活,撿著垃圾,還為柴米油鹽發愁。好的學生讀著哈佛清華,差的學生只能讀職教,共同生活在一片凈土,幾家歡樂幾家愁?
……
古人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之說,這給人們許多遐想,月亮上真得有廣寒宮嗎?有神月桂樹嗎?有月亮,這個神秘莫測的地方,不禁讓人想去一探究竟。
十幾年前,人們終于踏上了月球,可是眼前的.景象讓人大跌眼鏡,只有小丘和灰塵,沒有廣寒宮,沒有神月桂樹,沒有嫦娥、吳剛……人們把月球的塵土帶回月球,發現用月球塵土當泥土種得莊稼長得格外快。人們現在已經將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送上了月球背面,這又是一個偉大的成就。
月亮,給人無限的幻想,給人不同的情感。
望月讀后感2
月亮,是美的。它總能帶給人們很多美麗的幻想。
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都以“月亮”為題材,創作出了流傳千古的美文詩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表達出了蘇軾格外思念弟弟的濃濃的手足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體現了詩人李白望著明月,低頭徘徊,想起了那遙遠的故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充分表達出詩人張九齡赤誠火熱的相思之情。
這樣和那樣關于月亮的'詩句還有很多,下面我再給大家講述一段關于月亮的小故事吧!
夜深人靜,皓月當空。“我”悄悄地在甲板上坐下。偶然一回頭,看見我的小外甥正在旁邊,隨即他調皮地對我眨著眼睛說:“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說要和我一起比賽背關于月亮的詩,我也就答應了,我們倆就在月光下,開始你一嘴,我一口的開戰了……
詩,和月光一起,沐浴著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下。
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小外甥突然問我:“你說月亮像什么?”我不知該怎樣回答,就笑著反問小外甥。他立馬就說:“像是天上一閃一閃眼睛。”
小外甥的這一番話,讓我對月亮展開了幻想的翅膀……
讀完全文,頓時覺得心曠神怡,月亮,是天的眼睛,是天派來的使者,讓人間充滿美麗的氣息……
望月讀后感3
一輪明月在萬家燈火的的映襯下緩緩升起,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給人一種“煙籠寒水月籠紗”的感覺。天上的星光、月光,地上的燈光、火光使一切的一切都變得那么明亮。
此時正是難逢的中秋佳節,是團圓的日子。可是,我卻沒有賞月的心情,更沒有感覺到團聚的歡樂。
八月中秋的夜晚已不像夏季那么溫暖,我獨自站在陽臺上。打開一扇窗,秋風雖然沒那么凜冽,卻依然將我吹的.汗毛盡立。可我卻不想把窗子關上,因為這樣我會與月光更為貼近。就讓那神圣的光芒照在我的身上,更照進我的心里。讓那美麗的的月光將我無邊的思帶去,給天堂里的爺爺。
不知天上是否會有天堂,不知天堂里的今天是否也是中秋。作文天堂里的爺爺啊!倘若您也在看著這輪明月,您要知道月亮的這一頭有您的孫女在想著您。若是您看見月亮旁有一顆最亮的星星您要明白,那是我對您最深的祝福。
小時候,總是您在保護我、心疼我、寵愛我,可是那時候我太小又太任性。如今,我多想能夠好好的孝敬您一回啊!可是歲月總是那么無情,無情到在您沒能看見心愛的小孫女長大的那一刻就無情的將您的生命終結了。但是歲月也還算仁慈,因為它把我和您在一起的美好回憶留給了我。現在我長大了,卻不能在您身旁服侍您,這是怎樣的一種憾恨。今夜,我借這輪明月將我這一份思念與祝福寄給您。
爺爺,即使咱們相隔千萬里,但是我只希望能夠“千里共嬋娟”!
【 望月讀后感】相關文章:
望月教學設計02-08
《望月》教學設計04-04
《簡愛》讀后感 讀后感03-04
名著讀后感匆匆讀后感11-12
母親的傳說讀后感_讀后感06-03
關于邊城的讀后感 讀后感03-05
魯迅故鄉的讀后感 讀后感03-05
奧德賽讀后感最新 讀后感03-05
《論語》讀后感優秀 讀后感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