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朝花夕拾第四章的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朝花夕拾第四章的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朝花夕拾第四章的讀后感1
我讀了《朝花夕拾》這本書。書中寫的是魯迅以前的回憶,內容主要是作者對當時舊社會的批判,也體現了魯迅先生寫文章的語言特點。
在這本書中有十篇文章,其中有的寫的是作者的童年,有的`寫得是作者的青年,作者幾乎把自己的一生寫進書中。有些故事讀起來會有一絲親切感,就如作者的《五猖會》,在“我”正準備去看廟會的時候,父親卻讓“我”背書,現在的我們身上是不是也會有相同的事情發(fā)生呢?正是因為這個故事我才覺得父母的這種行為是不是沒有顧及孩子心理的感受呢?
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長媽媽,雖然讓晚上的睡相不好,而且還愛說別人壞話,但她還是有優(yōu)點的,如“我”和她聊到長毛的時候,她的精神,“我”甚至對她產生了特別的敬意,雖然這敬意越來越薄,在長媽媽的身上,我深深的體會到了當時的社會的婦女的形象。在現在的社會中雖然也有這種“反面”形象,但已經很少了。這也是當時封建社會留下的后果。
在這本書中,我不但見到了一些舊社會的壞風氣,還有一些值得我仍然學習的地方,就如書中的藤野先生,他是魯迅先生從醫(yī)時的老師,他為人非常的嚴謹、認真。在“我”的筆記中,他都會幫“我”勾勾畫畫,有一點錯誤他都會改出來,這也使“我”對他充滿了敬意。而藤野先生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總之《朝花夕拾》向我們揭示了當時舊中國整體社會現象,落后、愚昧。也激勵我們珍惜今天,更好的去創(chuàng)造明天。
朝花夕拾第四章的讀后感2
仔細閱讀魯迅先生“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文字,字里行間是那個中年人對童年的深深懷念。
看完《朝花夕拾》這本書,我深深地愛上了它,那種幽默的文筆,輕快的感覺,立刻俘獲了我的心。
有人評論說:朝花夕拾是由溫暖的回憶和理性的批評組成的。是的,誰沒有金色的童年?
在魯迅的'父親去世之前,他的童年是幸福的。正如《朝花夕拾》中所說,他是如此的自由,在與朋友在百草園玩耍的日子里,他是如此的美麗和無憂無慮。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綠色的蔬菜床、紫桑樹和短泥墻根很難找到痕跡,但它總能在記憶中喚起美好的童年記憶。
回顧我們的童年,也和魯迅先生一樣,有“長媽媽”給我們講故事;有玩前失望的“父親”;有嚴格但寬容的“壽鏡先生”。
回顧我們的童年,我們曾經有過自己的“百草園”;有自己的“隱鼠”,可憐不長時間缺養(yǎng);有一直渴望得到的“山海經”;有“美女蛇傳說”。
所有這些都已經過去了,但似乎就在我們面前,觸手可及。當我們和魯迅一起審視童年時,那一天真正美好的童年不可避免地會有缺陷。
在我們眼里,對孩子“好”的衍太太失去了偽裝,本質上是一個自私、心術不正的封建女人;我老先生是一個迂腐古板的宿儒;能“起死回生”的“神醫(yī)”陳蓮河,成了荒誕滑稽、無視人生的騙子。
當時光以光速飛逝,留在心底的是我們童年的可笑往事。當舊事重提時,留在心底的朝花正等著我們長大,帶著微笑撿起來。
【朝花夕拾第四章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駱駝祥子第四章讀后感03-20
朝花夕拾簡介09-19
朝花夕拾讀后感03-22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12-10
《朝花夕拾》讀后感10-29
朝花夕拾讀后感08-16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12-16
朝花夕拾的讀后感12-15
《朝花夕拾》讀后感03-10
《朝花夕拾》讀后感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