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精選15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1
讀完《狼牙山五壯士》,一陣陣敬仰與憤怒充滿了我的心間。
1941年秋,日寇對晉察冀根據地大舉進犯,因為敵我實力相差懸殊,七連決定帶群眾向龍王廟轉移,把掩護任務交給了六班。六班五位同志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后英勇跳崖。五位壯士的英勇事跡代代相傳,他們永遠活在人民心間。
五位壯士為了人民,為了黨,不怕犧牲,英勇頑強,與敵人奮斗到底,無所畏懼的行為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
他們雖已跳入深谷,卻不忘國恥,壯烈豪邁的口號聲更加表現出他們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五位壯士犧牲了,他們是為了人民,為了老百姓而犧牲的,他們“死得偉大,死得光榮。”
這篇課文使我想起了抗日戰爭中一個又一個英雄人物,楊靖宇就是這樣一個人。
楊靖宇是一位八路軍司令。他從來都是和大家同甘共苦,為別人著想。一次,他帶領的部隊許多人去找主力了,他身邊的兩位警衛員也在找糧食的路上犧牲了。大雪在飄,寒風在嘯,楊靖宇身負重傷,幾十倍的敵人包圍了他,最后因寡不敵眾光榮犧牲。當時敵人把他肚子破開,里面全都是樹皮,沒有一點糧食。
一個個英雄事跡,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敬仰,讓我們渴望和平,讓反對戰爭的心飛滿整個世界吧!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2
自從聽了老師鏗鏘有力地讀了一遍《狼牙山五壯士》后,我感覺這五位戰士有勇有謀,讓我很是喜歡。
五位戰士被逼上了絕路,是被日軍逼的,他們邊打邊退。這種頑強的戰斗精神,我很敬佩他們。他們子彈已經接近無了,可日軍仍然像一只獵犬一樣緊追不舍。
但是他們的班長馬寶玉不服,就下令用石頭“砸”。這種精神我只想說“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他們為國奮斗,才讓我們有現在的安康。他們從敵人危機重重的槍口下,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山頂。
班長馬寶玉看向大部隊遠去的方向,臉上露出了一絲絲微笑。這一笑給他們的大部隊,幾分幾秒的時間。
他們在崖邊喊出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
他們的大無畏精神,令人敬仰;他們的冷靜沉著,令人敬佩;他們的英勇抗戰,令人敬畏。狼牙山五壯士,我們的偉大戰士,我們的偉大英雄!
和平時代,我們不需要流血犧牲,但我們要學習好本領,為社會出一份力。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3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我感到非常的敬佩。
五位壯士為了保護群眾和連隊主力的安全,把大批的敵人引上了狼牙山把沖上來的敵人一次又一次的打了下上去,五位壯士終于完成了掩護的任務,準備把敵人甩掉,但是敵人緊跟在五位壯士的身后甩都甩不掉,為了不讓群眾和連隊主力受到傷害,再一次把敵人引上絕路,當他們在狼牙山頂峰望著部隊和群眾已經安全轉移,因為他們不想成為日本人的俘虜所以才英勇跳崖的。
這篇課文使我想起了,有一次我在菜市場看到一個小偷,正在偷一位老奶奶的錢我想跟那位老奶奶說,但是我又害怕他一只手就把我拎起來當人質那我就倒霉透了,所以我把身子轉過去背對著那位老奶奶,假裝沒有看見,那位小偷得到錢了就從茫茫人海中溜走了,等老奶奶發現錢不在時小偷已經逃之夭夭了,她便失聲痛哭,我看見了非常慚愧、非常后悔,我后悔當時沒有告訴老奶奶,如果我告訴那位老奶奶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我沒有文中五位壯士那么勇敢。
如果我與狼牙山五壯士相比,我比他們差得多了,從今以后我要向五位壯士學習,做一個勇敢、堅強的人。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4
最近,我讀了狼牙山五壯士,心情讓我難以平靜。
課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的五位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主力的轉移,誘敵上山,頑強殲敵,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位戰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勇于犧牲的精神故事。
我感覺班長馬寶玉非常有男子漢的氣概,又團結,又熱愛人民,為了不讓敵人發現卻到懸崖邊上跳崖,這五位戰士是多么的愛國啊!
他們不畏犧牲、英勇頑強的精神多么值的我們學習啊!我們每次看到這篇課文,就會聯系到我的生活實際,每次遇到困難,都會退縮,可我每次退縮的時候,就會想起狼牙山的爺爺們,遇到困難要去面對,我們不應該‘‘死’’在困難腳下。
所以,我們不要怕困難,要戰勝自己,要記住,世界上沒有什么可怕的敵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你如果戰勝自己,就會戰勝任何困難,不管困難有多大。
所以,我們要頑強,有毅力。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發揚五位老戰士的愛國愛民,振興我們的中華.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5
在我的人生當中唯有《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使我熱淚盈眶、受益匪淺。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五壯士為了把窮追不舍的敵人甩掉,他們斬釘截鐵的做了一個非常驚人的決定,一邊是大部隊,一邊是手無寸鐵的民眾,他們為了不然百姓受傷,把敵人引向了三面懸崖的狼牙山,和敵人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大戰。最后他們為了不死在敵人的手里,毫不猶豫的跳下懸崖,其中有兩名壯士幸運的掛在樹上,沒有英年早逝。
想起五壯士為了人民不受傷害,自己犧牲的這種精神,我臉上不禁有些羞愧。星期五那天,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有個同學沒有帶傘,她問我:''李隨,我們一起回家吧!我沒帶傘。反正我們順路,可以嗎?“她用懇求的目光可憐的看著我,而我卻置之不理!因為我當時想:雨下那么大,我要是和她一起,我可能會淋濕的,而且也很不放便,于是我狠心的拒絕了她。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時間能倒流,我一定會同意的!如今的這個社會上,擁有狼牙山五壯士這樣精神的人,尋找起來,真是海底撈針啊!
我以后一定會認識自己的錯誤,會像五壯士學習,改掉這個自私的毛病,以幫助別人為快樂!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6
在讀過這篇文章之前,我以為這篇文章寫的是古代的事,還猜是以前這五個壯士在狼牙山建了一個山寨呢。今天一讀,才知道這是寫抗日戰爭時期的五位八路軍戰士在狼牙山掩護群眾和部隊轉移的一些事情。
當時,五位壯士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把敵人引上了絕路。他們彈盡糧絕,但是又不想被敵人俘虜,最后英勇地跳下了山崖。
可是如果五壯士當時沒有走那條絕路,走的是群眾和連隊主力轉移的那一條路,敵人很有可能會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到時候,日本鬼子就會把群眾和連隊主力全部消滅。而五壯士這種為救他人而奮不顧身的精神是多么可貴啊!
我覺得有些奇怪的地方是五壯士為什么和敵人奮戰多時卻沒有中彈身亡。就算是他們躲在石頭后面射擊,很幸運沒有被打中。但他們在子彈打完開始扔巨大的巖石的時候,他們全都站起來了,沒有任何掩體,為什么他們還是沒有一個被打死。
想到這里的時候,我又想起了我在國慶節里看過的一部電視劇——《亮劍》。那里面的男主角,是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的團長,解放戰爭中的師長,最后被封為少將軍銜的優秀指揮官李云龍。他很喜歡一種精神--“亮劍精神”。他所說的“亮劍精神”就是古時候的劍客與另一位劍客狹路相逢的時候,就要敢于亮出寶劍。哪怕知道對方是天下第一的劍客,只要敢于亮劍,就算倒在對手的劍下,也雖敗猶榮。
而他帶的士兵也是這樣的,他那個團的騎兵連長孫得勝在與敵人騎兵奮戰多時之后,全連只剩下他一個人了,而他也失去了一條手臂。但他還是向日本鬼子發起進攻,最后他倒在了敵人的刀下。而他的精神卻得到了所有人的贊賞。
而五壯士如果再沖上前去與敵人拼上一場,比起跳下山崖默默地死去不是死得更有價值嗎?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7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我深受感動。
這篇課文主要記敘1941年秋,七連的五位壯士為了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把敵人引上狼牙山,痛擊敵人,最后把子彈都打光了,五人壯烈跳崖。這篇課文把五位壯士對祖國的熱愛,對敵人的仇恨,為革命事業勇于犧牲的精神,描寫得淋漓盡致。
俗話說得好:死有重于泰山,輕于鴻毛。五位壯士在萬分緊急的關頭,腦海中就只有一種想法:只要能保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我們的犧牲就是值得的。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曾經看過的一個故事——荊軻刺秦王,送別燕太子丹最后吟了兩句詩:“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就告訴荊軻,此去九死一生,但他還是毅然前往。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難道不令人佩服嗎?
此外還有董存瑞、羅盛教……這些壯士在危機時刻,總是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而把死亡留給了自己。是他們從這片土地上趕走了死亡與戰爭,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幸福與和平。可見他們是多么地勇敢啊!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8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學完之后,老師又讓我們觀看了《狼牙山五壯士》的影片,英雄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印在我的腦海里,也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
文中這樣一個片斷最讓我感動:五壯士高呼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然后昂首挺胸,邁開大步,相繼從懸崖往下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喊出了億萬中國人的`肺腑之聲,多么偉大的五位壯士啊!他們毫不畏懼、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震撼著我的心靈,沖擊著我的思想。
學習了這篇課文以后,我感到非常慚愧,作為一名少先隊員,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我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兒困難就退縮,更不用說為他人奉獻、為國家奉獻了。五位壯士在生死之間抉擇時,毅然地選擇了犧牲,這種勇于為他人而犧牲、為國家而犧牲的品質深深地教育了我。五壯士是中華兒女的楷模,他們的英雄氣概將浩氣長存,他們的英勇事跡將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我將永遠記住1941年秋的這一天。記住狼牙山五壯士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記住這些民族的脊梁。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9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感人肺腑的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狼牙山五壯士》敘述了1941年秋,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位戰士為了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撤退,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痛擊敵人,最后彈盡糧絕,就要被敵人俘虜時,毅然跳崖,以身殉國,譜寫了一曲驚天動地的英雄樂章。
俗語說的好:死有重于泰山,輕如鴻毛。五壯士在萬分緊急的關頭,腦海里只有一種想法:只要敵人找不到群眾和連隊主力,我們的死也是值得的。這種“把希望留給大家,死亡留給自己”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看完了《狼牙山五壯士》,英雄們的感人事跡讓我感到慚愧不已。記得有一次在做數學作業時遇到一道難題,我想了半天仍想不出答案。就想:反正老師會評講的,這么傷腦筋想它干嗎,空著算了。就這樣,直到學習成績慢慢的下滑,我才定下心來想清楚,不論做什么事,如果怕辛苦,沒有恒心,缺乏毅力,只靠小聰明是不行的。
讀了這篇課文,我知道了狼牙山五壯士為了國家的解放事業,敢于赴湯蹈火,視死如歸。以后我要以狼牙山五壯士為榜樣,勤奮學習,刻苦鉆研,不怕困難,做事不只靠小聰明,要腳塌實地,不向困難屈服。只有這樣,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10
今天,我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后,我有了深深的感受。
這篇文章主要記述了在1941年秋,七年六班的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把敵人引上狼牙山的頂峰,痛擊敵人,最后子彈打光了,五壯士便英勇的跳下了懸崖。表現了五壯士熱愛人民、熱愛祖國、勇于犧牲的革命英雄精神。
讀了這篇課文后,有幾個自然段使我有了很深的感受和印象。第二自然段的“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斗,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戰士宋學義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膊掄一個圈,好使出渾身的力氣。胡德林和胡福才這兩個小戰士把臉繃得緊緊的,全神貫注地瞄準敵人射擊。敵人始終不能前進一步。在崎嶇的山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許多敵人的尸體。”我從“指揮”、“命令”、“吼”、“掄”、“瞄準”這些動詞體會到了五壯士他們雖然殲敵時動作不一,可我仍然感受到他們對敵人的無比仇恨是一樣的。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像狼牙山五壯士這樣的人。就比如警察。他們總在危險時刻挺身而出,舍己為人,只愿付出不要回報,維持著人們的安全。這不正是擁有了狼牙山五壯士舍己為人的精神嗎?
這些戰士們總是在危險時刻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讓死亡的恐懼威脅著自己,他們是多么的勇敢啊!他們將永遠是我心中的英雄!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11
每一個人都被感動過,比如看一場電影被感動,讀一本書甚至是一篇文章而被感動,被某個溫馨的場景感動。
我被一篇非常平凡的課文所感動,它就是《狼牙山五壯士》。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六班的五位戰士,他們為了掩護七連轉移,把那山崖上的一座橋炸掉,阻止敵人進攻。而五位戰士為了不暴露連隊和群眾,把敵人引上絕路。在狼牙山上他們和敵人周旋,敵人進攻了十多次都沒有攻上狼牙山上。最后,五位戰士沒有子彈了,他們不愿做敵人的俘虜,跳下了山崖。
讀了這篇文章,我思緒萬千。掩卷沉思:五位戰士,你們不是完成任務了嗎?為什么不趕上連隊?為了大家的安全,你們選擇了這條死路,寧愿犧牲自己。五位戰士,你們犧牲了,但你們的精神,活在人們心中,你們的形象,像一塊豐碑屹立在我們的心中。你們的這種精神,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被你們感染,我也懂得了助人為樂。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位小弟弟摔在了地上,于是,我連忙把那位小弟弟扶了起來,便送他回家。
我收回思緒的翅膀,心底在喊:五位壯士,我一定要學習你們那種先人后己,舍己為人的品質!用它來指導我的人生。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12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我為五壯士寧死不屈的精神所折服。
課文講述了五位壯士一邊痛擊敵人,一邊把大批敵人引上絕路。他們為了群眾和部隊主力的安全,選擇了與敵人同歸于盡,在狼牙山內與敵人巧妙周旋了一整天。一天下來,五位壯士彈盡糧絕,敵人也疲憊不堪,腿如灌鉛。到了狼牙山峰頂,五位愛國壯士不畏犧牲,縱身跳下數十丈高的懸崖,他們的口號聲氣壯山河。
讀完這篇課文后,我為侵略者的殘暴而憤怒,更為五壯士為國捐軀,勇于犧牲的精神感嘆不已。我不禁想起自己在運動會上重重的摔了一跤,手上的皮擦破了一大塊,膝蓋上長出了兩個包包,又紅又腫。到醫院里涂藥時,一陣陣劇烈的疼痛像一股強勁的電流扎遍我的全身,疼得我哇哇大叫,差點兒下起了狂風驟雨。出醫院時,我的聲音里還帶著哭腔。現在看到狼牙山五壯士勇于挑戰困難,不向命運低頭的一幕,我羞愧地低下了頭。
狼牙山五壯士雖然壯烈犧牲,但他們寧死不屈,為國捐軀的精神將永遠印在我的腦海里。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13
讀完了《狼牙山五壯士》,我感到了一陣陣悲傷。
班長馬寶玉,是一個戰斗多年的人;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吼一聲,似乎在發出對敵人的仇恨;戰士宋學義扔手榴彈時,總要把胳膊掄一個圈,好炸死更多的敵人;兩個小戰士胡德林和胡福才,他們全神貫注的描準敵人開槍。
戰士們完成了任務,為了不讓敵人發現部隊主力和群眾遠去的方向,班長
決定把敵人引上絕路。此時此刻班長馬寶玉負傷了,戰士們來到了山頂,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壯士們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悅。
最后,班長馬寶玉像每次發起沖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士們也相繼從懸崖往下跳。讀到這里,我心頭一震,讓我想起《梅花魂》文中,外祖父說過中國人就是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這五位壯士難道不是外祖父所說的那種帶有著梅花秉性的人嗎?五位壯士,為了民族的尊嚴,為了不在敵人槍中死去,他們選擇了跳崖。
如果,當時是我們現在生活在21世紀的人去選擇,他們一定會成為漢奸,因為現在的人們貪生怕死,因為現在人們沒有經歷過抗日戰爭,認為那已經是過去的事情,因為........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負有狼牙山五壯士這樣的秉性,那世界一定會更美好。狼牙山五壯士,他們那堅強不屈,有集體榮譽感,是我們所需要的,所缺的。
誰會去讀歷史,誰想了解歷史,那只有老年人,21世紀青年是不會看,更不想看的。在他們眼中,看歷史書只會浪費他們的青春,可他們不知道,歷史的文化是他們最需要的東西。
現在,我想說日本人說,請你們來侵略中國,現在的人不想看歷史,但歷史書上永久會記載著你們。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14
看了這篇《狼牙山五壯士》的文章,我深受感動。
這篇文章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這五位英雄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主力轉移,把敵人引上狼牙山絕壁,最后勝利英勇跳崖。五位壯士當時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只要能保護群眾和連隊主力轉移,自己雖然是犧牲了,但是很值得。
五位壯士為了別人的利益,自己卻英勇犧牲了。他們明知去了就是必死無疑,難道他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不令人欽佩如果沒有那些真實的鏡頭,詳盡的文字,殘破的遺跡,我們簡直難以相信過去中國的屈辱。歷史終究是歷史,雖然過去了,但不會消逝得無影無蹤,歷史留下的不僅是一堆資料,幾塊碑刻,數處遺址,記住歷史,可讓后人知恥而后勇,催人奮進。
從一八五幾年到解放前,沉重而痛苦的回憶,給予我們太多的憂傷和思索,我們不應該,不可以更不可能忘記,刻在中國近代的鏡頭,側面或片段,雖然斑斑點點卻瀝瀝在目:從鴉片戰爭,掠賣華工到火燒圓明園……我們在此刻必須反思,為什么那么多的災難降臨在我們的國家,為什么我們的國家受盡外國列強的欺凌,歸根結底,就是我們的國家太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這是永遠不變的道理。
要是我們能像五位壯士那樣擁有臨危不懼,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們的國家會更強大。
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那就是學好本領,鍛煉好身體,長大后為祖國貢獻出一份微薄的力量,那就是對祖國最好的回報!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15
讀完《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敘述了1941的秋天,八路軍七連六班五位抗日英雄勝利地完成了阻擊敵人,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轉移的光榮任務,在彈盡糧絕,就要被敵人俘虜時,毅然跳崖,以身殉國的故事,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
每當回想起五壯士驚人的壯舉,想想自己,我就感到非常慚愧。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在學習上一遇到難題就想退卻,有時甚至就放棄了,。而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赴湯蹈火,為國捐軀。我遇到的一點困難就退卻,想想真不應該。再說,正是這些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就放棄,那我們怎么能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去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切呢?又怎么能對得起先烈們的英靈呢?我羞愧萬分,不斷地責備自己。
不過,五壯士,請放心,作為祖國的一名少先隊員,我一定會肩負起振興中華的神圣使命,以你們大無畏的革命精神為動力,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爭取為建設祖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相關文章: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04-09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04-13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06-02
【薦】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03-21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熱門】03-21
【熱】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07-16
【薦】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07-09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熱門】07-17
【熱門】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07-18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熱】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