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背包十年》有感2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背包十年》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背包十年》有感1
用背包做歸宿,踏遍世界,歷時十年。由菜鳥變專家,沒有別人,只有他——張小鵬,又一個去流浪的人。當上背包客,并將其成為職業。或許你會覺得這是多么不實際,但我卻認為,那是多么神圣的職業。
書中講述作者去了許許多多國家。在這個艱險的旅程中,身為菜鳥背包客的作者曾經山窮水盡,遭盡白眼,但他從未放棄過,即便是換了七、八份工作也不能令他信息,反倒使他越發希望繼續出走。他堅毅的決心,簡單而堅定,一次次的是我動容,其實想要出走,并不是那么困難,別多在乎吃喝住行,有時候一種想要素面朝天浪跡天涯的決定就可擊倒任何的一切。
作者在路上,乞討的生活令我真正認識到那些異國的街頭藝術和旅程上的乞討者,其實這是一種體驗生活的方式。不同的人生歷程令自己的眼界更開闊,閱歷更豐富,體會更深刻,意義更深遠。
當作者來到布魯日——比利時的一座老城。作者的文字里淡淡的描繪出一幅老城的風光,可以想象出那是一座多么閑適舒服的老城,但是它“老”的不是時光,而是老城里的老人。老人的開朗活潑,老人閑趣的娛樂使成熟的城市添了許多可愛,城市隨著一代代人逐漸老去,卻又隨著一代代老人越發可愛。我喜歡作者的描述,但更喜歡他筆下的布魯日,讓我看到了比利時不一樣的老成,感受到一座老城里的老人,老人身上的豁達、可愛。除了羨慕還能是什么?
回到亞洲。夜里作者悄悄抵達越南。我以前看過許多有關越南的游記或旅游攻略。我在就知道那是一個旅行者不可錯過的地方。書中作者是從越南的夜色開始說起的,這又令我大開眼界。以往認識越南是因為法國作家杜拉斯的《情人》。那時,越南化身成為熱情浪漫但又有些羞澀的少女。不由得使人想到那些穿著奧黛騎著自行車在集市穿越的少女,抑或是剛從那些輕霧淡靄中歸來戴著斗笠的農人,清新怡人。但作者字里行間的越南卻驚艷四射,夜里的燈火闌珊,繁華鬧市令胡志明市化身成“小夜上海”一般,更放射出她迷人妖嬈的一面。恍惚間,猶如從后臺步入舞臺中心,看這一切變得更真切更實在一般。正如作者所說,“如果你不相對座城市失望,一定要在黑夜中抵達”。
作者的旅程還繼續著,我也隨著作者的腳步徒如一個夢寐以求的境界。我享受這個過程并一直愛著。等他朝一天,待我完成學業,我也下定我堅毅的決心,收拾起行囊,趁著青春燦爛,年華依然,去遠方流浪。以不同的歷程感受不同的人生,尋味它的意義,使自己更感覺到生命的存在,只是不要忘了回家的路。
讀《背包十年》有感2
每個喜歡旅行的人,都應該都會有一兩本自助游攻略,我也不例外。不過這本《背包十年》不僅僅是一本旅游匯總,更像是作者在在旅行中的成長經歷,漸漸地他把旅行當成了一種職業,一件他愿意投入所有時間去成就的一件事。背包十年,十年的背包生涯,又有多少人能夠堅持獨自上路,又有多少人能夠堅持最初的理想呢?屈指可數。但是作者堅持了,所以最后他終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人生中,第一次被關于旅行的文章迷倒,是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依然清楚了記得當時的.情形,那本書中描寫的撒哈拉沙漠的異國情景,讓這個以前對于我來說只是地理課本中可能出現的名詞,變得鮮活起來。從此我一發不可收拾,把三毛的著作全部的讀過了幾次,最后還覺得了解她不夠,在圖書館里面到處找她的傳記和圖片,癡癡地閱讀。一度我覺得三毛是我最喜歡的作家,我希望可以像她那樣游歷各國,即使喝白開水吃面包,也要在自己的人生中添上各地繽紛的色彩。
上大學了之后,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去旅游了,而旅行對于我,最開始新鮮激動到處張望,現在更加能夠在旅行中去過濾自己的憂思,在旅行中放松調節自己。貌似去過的地方,細數起來,也不算少了,西安,上海,蘇州,武隆,成都,云南,都是趁著假期的時候跑出去。剛開始以自虐而自豪,50塊錢的火車票一路坐到了西安,忽略自己從來沒有單獨坐過火車,忽略了坐硬座的苦,第二天到達西安站的時候還是蹦蹦跳跳地開始一天的行程了,不得不感慨,那時候真是青春無敵。晚上10點開始爬華山,一直到5點到達北峰準備看日出,接著又把另外幾個峰爬了一次,直到下午1點多下山,整整連續走了15個小時,那時候從來沒有想到自己能做到這些。不過華山的壯麗景色也征服了我,讓我親眼目睹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一腔感情在胸膛里面激蕩,爬山時的苦和累也似乎免得可以忍受了。不過漸漸地,旅行變成了一種調節身心的過程。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可以無目的地走著,注意街邊的小吃、美女、建筑,忘記自己身處哪里、來自哪里,忘記本來要有什么工作要完成,這個時候我僅是一個放飛的靈魂,由自己的心引導著走向前方。這種轉變,當然是由于旅行經歷的增加所致,同時也由于閱歷的增加所致。在旅途中,直觀的感受是了解了各地不同的文化、風俗、景觀,但是學會了尊重和包容,是在旅途中最大的收獲。
不過跟作者作為職業旅行者對比,我的旅行經歷太少了,我也不知道因為三毛所激起的渴望旅行的欲望,什么時候會消失盡殆。但是,讀了這本書,我明白到,就像作者所說的“我們未必都要成為職業旅行者,但只要有夢想,肯為此堅持為此努力,就一定會在自己的天空中看到彩虹。”是的,我們未必都能成為職業旅行者,但是我們都應該選定自己的職業,屬于自己的平臺,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讀《背包十年》有感2篇】相關文章:
《背包十年》讀書筆記(11篇)03-31
《背包十年》讀書筆記11篇03-31
讀《自立》有感04-16
讀犧牲有感04-15
讀魔戒有感04-27
讀《基地》有感04-24
讀《一九八四》有感04-24
讀推敲有感04-23
讀《曹操》有感04-25
讀《美的歷程》有感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