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昭君出塞》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昭君出塞》讀后感1
“困難象彈簧,你硬它就軟,你軟它就強。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馬克思”這句話是眾人皆知的。
曾經有一個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就像彈簧一樣,只要一軟,就會變得特別強:漢昭帝死了,整個皇宮頓時混亂不堪,可那時正是匈奴猖狂時期,互相攻打殺伐。其中有個單于叫呼韓邪。可是,呼韓邪打了敗仗,對當今皇帝說,要和好,漢宣帝別說有多高興了!不久,呼寒邪要求和漢朝結親,漢宣帝就派人到后宮去傳話。后宮的宮女都是民間選來的,她們好像關在籠子里的鳥兒,永遠沒有飛的份兒。但是有個宮女為了兩國的和好,她報名愿意到匈奴去,盡管不能見到父母,但是,她還是情愿的。這就是史上有名的——王嬙,又叫王昭君。
看了這個故事,是不是覺得王昭君勇敢過人呢!不光她自己,在生活中,還有一些我們沒有關注到的人,比如說,很多想當航天員的人,經過艱難的測試、困苦的考驗都沒有動搖他們的信心,因為,他們知道,為了國家能順利了解外星,讓國家掌握更多的信息,再苦也不怕!
王昭君就是這樣的人:堅強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驚人的事業。——馬爾頓
讓我們以勇敢為榮,以懦弱為恥,以下幾句名言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人的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的挑戰,以勇敢邁向意志那天。------福樓拜、朝著一定目標走去是“志”。一鼓作氣中途不停止是“氣”,兩者合起來就是志氣。一切事業的成敗都取決于此。-------戴爾?卡耐基
《昭君出塞》讀后感2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能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是許地山父親告誡我們的話。王昭君就是一個愿意付出自己,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西漢時期,兩年戰爭,百姓深受苦難,為了漢朝和匈奴的和平,漢朝答應與匈奴通婚。當宮女們都猶豫不決,要不要去遙遠的匈奴的時候,王昭君這個號稱“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姑娘,為了兩國的和平,自愿報名遠嫁匈奴。住在塞外,從此見不到父母、親人,心里不免難受。但百姓都尊敬她,打這之后,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六十多年沒有打仗。
為什么王昭君會受到百姓的愛戴呢?是因為她善良、友善,她教百姓使用先進的工具,種植適合當地的糧食,愿與百姓同甘共苦,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留在了塞外,為了國家和平,出塞又何妨呢!“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從中可以看出王昭君心中的思念之情,但她是堅強的,她為了漢朝,嫁給了從未見過的人,甚至連他叫什么都不知道,一路上翻山越嶺,千里迢迢到匈奴,她無怨無悔。她不僅有絕世美貌,還有一顆璞玉渾金的心。
看完這個故事,我驀然想起剛結束不久的'葫蘆絲比賽。我剛拿到譜子的時候,看到那密密麻麻的音符時,甚至懷疑自己能不能吹下來,心里感到就要崩塌了一般,但我沒有被嚇倒,想著要做一個對班級有用的人。我沒有放棄,每天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里,我一有空就拿出葫蘆絲來練習。一星期,兩星期,經過一個月的時間,我終于跟上了大部隊的節奏。后來我與其他六十多個同學一起代表學校走上了杭州市中小學生藝術節的舞臺。那天在現場,正是寒冷的大冬天,我和同伴們個個都穿著短袖表演服,站在后臺瑟瑟發抖,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彩排,我們堅持下來了并且做得很好,當走進舞臺的那一刻,看到觀眾眼里的期許,我們有重新精神煥發。最后,我們取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為學校增添了榮譽。
王昭君的故事也會一直激勵我,要努力打好基礎,練好本領,做一個有用的人。
【《昭君出塞》讀后感】相關文章:
昭君怨閱讀答案04-26
《昭君怨》古詩閱讀答案09-29
《出塞》教學設計(精選14篇)04-22
《IT治理》讀后感04-16
《態度》讀后感04-15
兄弟讀后感04-12
《魔戒》讀后感04-12
《早》讀后感04-12
《青春》讀后感04-09
上甘嶺讀后感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