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于永正教育思想有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于永正教育思想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于永正老師的書每一次翻閱都會有新的體會,《25條建議》、《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等是我遇到困難時最強的助手,下面是讀書后的一些感想。
經歷是一筆財富
回想剛上班,自己就如初生的牛犢,什么也不怕,卻在跌跌撞撞中迷失,體會到初為人師的痛楚,有過無助,甚至質疑自己的職業選擇。現在回憶起來,很感謝自己當時的積極向上,沒有傳播負能量。現在閑暇時會想想自己班級的長遠規劃,如果不是從焦頭爛額中走過,今天怎么會想著班級的進一步發展?有時候想想當時難捱的日子,走過后發現,如今他饋贈給你的是當初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所以我希望接下來的自己仍能勇敢面對一切,所經歷的每一次,都是成長。也許每天的日常工作中還會遇到讓你措手不及,甚至不想面對的事情,但是想想下次他出現在你的工作中你會應對自如,也就感謝上次的那段經歷所給你帶來的經驗。我希望在退休的時候,看著自己的文字,想著自己工作上的點點滴滴,能自豪的說:“看我的經歷多豐富!”
隨時觀察
老師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當你走進班的一剎那,你的眼睛應該已經掃過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甚至角落中有片紙屑,墻上的班級文化少了邊邊角角都能迅速進入雙眼。我但是我現在還得繼續修煉。下課和老師討論班上某個同學近況,猛的發現自己連他上節課的表現怎樣都說不出。還是自己觀察的不夠到位,所以這一點,我需要不斷練習。上課時,我腦子里老會出現,看看邊上的同學,然后眼睛立馬聽到使喚,掃向四邊。特別是講到一些重點,我覺得老教師的建議很好,先停下來,整頓一下,要確保把那些開小差的人給拉回來,不然就是白講,我現在上課有時會想,呀這道題會不會白講?然后不自覺的看看周圍的聽講秩序,如果不行,立馬停下。
讀好書
什么是好書?我不喜歡教育名著,就如同上學時我排斥四大名著一樣。上面高深的理論讓我非常抵觸。我認為好書就是你讀起來舒服對自己又有幫助的書,在教育上我比較喜歡于永正老師的書,在網上聽他的課,我覺得自己的感受就是:津津有味。于是買了好幾本他的書籍,讀起來很舒服,甚至覺得活靈活現,有血有肉,而不是干巴巴。還有薛瑞萍老師的書都讓我覺得自己是置身于他的班級,是一個我可以觸摸到的世界。
前輩的建議還有很多,我需要成長的也有很多,現在逐漸學會慢下來,不那么急躁,比如一周只給自己班上的孩子定下一個目標,完成就好。這一周,我希望班上的學生都能做到靜,無論上課,自習,還是做操做到靜,我希望我們一起努力!
【讀于永正教育思想有感】相關文章:
讀傷仲永心得11-20
讀《傷仲永》有感07-04
《于永正:我怎樣教語文》讀書心得04-18
讀《傷仲永》有感【熱】12-30
讀《傷仲永》有感【薦】12-30
【推薦】讀《傷仲永》有感12-30
讀《傷仲永》有感【熱門】12-30
【精】讀《傷仲永》有感01-01
【熱】讀《傷仲永》有感01-01
【熱門】讀《傷仲永》有感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