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關于村情民情的情況調研報告

  一、村現狀

  村總人口2130人,512戶,村內總面積1215畝,其中耕地面積1600畝,人均耕地0.7畝,村內有10個村民小組,黨員56名,低保戶90戶90人,重殘2人,五保戶1戶,主要農作物小麥、玉米為主。

  二、產業結構

  村的產業主要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雜糧,小麥、玉米種植是全村的主要品種,占總面積的90%,特色種植有二花7畝,竹柳5畝,大棚2個。另有運輸業,成立了昊盛運輸公司,車輛有35輛,以貨運為主。企業有兩個小型鋁粉廠,主要產品為鋁粉,養殖有7個小中型養殖廠,雞場2個,5個豬廠。

  三、組織建設

  村兩委人員共有8人,支部3人,村委5人,黨員56人,群眾代表20人,村民小組長10人。

  四、民生問題

  1、充分體現群眾溫暖,保障弱勢群體,全村五保、低保對象,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全部納入社會救助范圍。基本生活保障金,按季度足額發放到困難人員手中,如今養老保險政策已落實,使他們的生活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2、由于村內經濟收入較低,資金短缺,致使目前農田水利設施不到位,出現農民澆地難的問題,現需要解決機井20眼,地埋線2500米,變壓器3臺,還有修路問題,主要是村南至大林路,需要硬化解決,夏季用電量大,變壓器少,致使村內經常停電。

  五、存在的問題

  1、經濟發展基礎十分薄弱。村內沒有主導經濟產業和支柱產業,簡單的農業生產,常規的農業生產占據農村的主導地位,小農意識較為深厚,特色農業規模農業形成不了優勢,產業缺乏,市場信息落后。造成農民收入低,經濟建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農業生產結構單一,缺乏支柱產業,沒有走上產業化道路。勞務經濟沒有特色,致富項目作用發揮不明顯,農民增收困難。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集體自身沒有經濟實體,還主要依賴政府過日子,不但拿不出資金引領經濟發展、用于社會事業的投入,有時連正常工作運轉也有很大的困難,產業發展和資源開發等受到資金制約。

  2、有用人才資源較為匱乏。農民思想還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只看腳下不看路。

  3、基層組織建設有待加強。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基層廣大黨員、干部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不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新意識不強,大部分都從事農業生產,村干部服務能力不能滿足村民需求;二是帶領群眾致富本領不高。黨員平均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多數農村黨員、干部沿襲于傳統工作思路,思想僵化、工作被動、疲于應付。沒有形成應有的梯次結構,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的不夠明顯;三是工作作風不扎實,服務意識不強。個別黨員干部大局觀念、奉獻意識不強,工作上有畏難情緒,遇事不夠積極主動,缺乏對農村工作的熱情和對農民群眾的感情。

  4、農村困難戶的貧困原因分。根據對所走訪困難戶所見的實際情況分,首先病、殘是導致大部分困難戶貧困的主要原因,在調查中發現,生病無錢醫治的困難戶在農村比較常見。雖然農民享受到了新農合等醫療保險待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看病治病的負擔,但是遇到病情稍重一點,由于醫療費用高昂,一般農民家庭無法承擔,貧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農民收入本來就很低,家庭成員中如果有人生了重病,就會令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另外家庭成員有殘疾人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經濟來源,也是導致家庭貧困的原因之一。其次貧困戶家庭以種養業為主,收入水平低、家底薄,非勞動力人數多等因素,制約了貧困戶開展多種經營和多渠道就業。在日常生活中,貧困家庭勞動力一方面要照顧其家庭成員中的老弱病殘,牽扯很大精力;另一方面由于其本人文化素質較低,限制了外出務工,要經營二、三產業也困難重重,因此,大多數勞動力只能在家從事傳統的種養業維持生計。

  5、村容村貌無完整規劃,環境意識薄弱。村內發展沒有遠景規劃,肆意發展,憑情而為。房屋橫七豎八看起來很亂。村民的環境意識、文明意識、衛生意識有待提高,臟亂差現象比較嚴重。

  6、農民素質整體偏低,農民致富意識淡薄,據初步調整,全村村民至少以上未找到一條真正符合自身情況的致富道路,對自身致富沒有長遠規劃和構想,并存在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思想,同時由于缺乏資金和技術特長,在發展道路上只能依存現狀,望富興嘆。有些頭腦靈活的村民也想在致富道路上謀取新的發展空間和思路,但是自身素質不過硬,實際能力差,致使想法和思路難以實現。

  六、建議和發展遠景

  擴大養殖業資金扶持,解決農民澆地難、用電難、出行難三大問題,教學樓也交付使用,餐廳有望年底交付使用。針對村內基礎設施建設較差的問題,主要是爭取上級職能部門幫助解決村內實際問題。

  針對農民增收和生活問題,一是引導幫助村民發展附加值較高的種養殖業;二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使更多人員成為技術型人才;三是力所能及幫助困難家庭。

本文已影響6827
上一篇:村情民情基本情況調研報告 下一篇:農村公路調研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义县| 漾濞| 阿巴嘎旗| 从化市| 遵义县| 菏泽市| 龙江县| 临汾市| 荥阳市| 永福县| 定西市| 北票市| 上犹县| 来凤县| 扶绥县| 泸西县| 宜兰市| 玉田县| 关岭| 白沙| 平乡县| 神池县| 翼城县| 正宁县| 县级市| 合山市| 莱西市| 措美县| 大关县| 四川省| 永善县| 南康市| 四平市| 拉孜县| 福清市| 句容市| 葫芦岛市| 西城区| 万荣县| 万盛区|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