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全區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進一步促進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加大食品安全執法力度,加快解決全區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突出問題,保障全區人民食品安全,區人大常委會年初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將《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工作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議題,于8月上旬成立了由常委會副主任任組長,部分區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市、區兩級人大代表為成員的執法檢查組,對全區貫徹執行《食品安全法》情況進行了檢查。檢查組根據近年來我區食品安全工作的實際,并在總結以往執法檢查工作的基礎上,圍繞完善程序與務實推進這兩個主題,制定詳細的檢查方案,明確了五個方面的檢查重點,一是建立健全監督管理工作機制以及評議和考核情況;二是全區各相關責任部門依法行使職權,加強監督和管理的情況;三是政府職能部門以及相關企業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情況;四是近年來轄區內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處置的情況;五是對違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場所及時查封或者給予相應處罰的情況。檢查歷時二個月,主要分為準備、自查自糾、調研、集中檢查、總結匯報和整改6個階段。檢查組設立了內勤組、城建組、教科組、財經組、人事組、司法組六個專業小組,深入到機關、企業、學校、社區,分頭分片地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調研、視察和集中檢查。區政府高度重視這次執法檢查,區長辦公會進行專題研究,成立了迎查領導小組,制定詳細迎查方案,事先進行全面檢查并及時進行整改。在整個檢查的過程中,執法檢查組始終堅持與區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協調,從制定方案到分組調查,從集中視察到問題整改,每一個環節都與政府詳細溝通磋商,共商對策,邊查邊改,共同推進,檢查組與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在這次檢查中,真正實現了無縫對接,形成了良性互動,為此次執法檢查的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基本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年6月1日實施以來,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以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為出發點,著力做好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全區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是抓基礎,加強監管組織建設。區政府不斷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加大安全監管經費投入,將食品安全納入“四個建設”工作目標進行考核,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建立食品安全工作領導機構,加強相關部門間的協作和配合,合理配置監管資源,形成統一、協調、權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加快建設并不斷發揮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網、群眾監督網和現代流通網的作用,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有效開展織密了網絡。
二是抓關鍵,加大監管工作力度。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不斷加大整治工作力度,利用聯合檢查、重點檢查、突擊檢查等多種方式,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大力推進食品安全示范創建活動,切實提高全區食品產業發展水平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區食品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在食品生產加工環節,加強對食品生產全過程的監管,嚴把食品生產準入關和生產質量關,嚴厲打擊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的不法行為;在市場流通環節,加強日常監測和監督,進一步規范食品經營秩序,健全食品安全質控體系、管理制度和控制水平;在餐飲消費環節,加強對廠礦學校集體食堂、飯店等重點區域和肉制品、豆制品等重點食品的監測,實行量化分級管理,全區食品衛生的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不斷加大對食品制假售假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增強法律的威懾力,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
三是抓重點,提高監管工作成效。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突出監管工作重點,緊緊圍繞群眾高度關注的“問題乳制品”、“地溝油”、“水產品”、“一次性碗筷”等熱點,先后開展了20多次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執法檢查達3500人次,沒收問題食品2600多公斤,取締無證經營戶52戶,并結合專項整治活動,重點監管采購索證制度、驗收登記制度、銷售登記制度、衛生信息公示制度、銷售餐具消毒制度等制度的落實,規范全區食品生產經營秩序,著力提升食品監管水平,全力保障本區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二、存在的問題
食品行業監管對象面廣量大,當前又正值食品監管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的過渡期,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
一是《食品安全法》宣傳普及工作有待于進一步加強。部分群眾對《食品安全法》重要性認識不夠,對當前食品安全現狀表示擔憂,對法律實施的效力持懷疑態度;對《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還不了解,運用《食品安全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法律意識不強。
二是食品安全監管盲區和職責交叉現象仍同時存在。當前,還存在著一定數量的現烤現賣糕點、鹵菜攤點等食品加工小作坊,對這類對象的監管,在各職能部門分段管理的現行體制下,相關部門很難劃定各自職責區域,就容易造成或相互推諉、或多頭執法的現象。
三是食品質量安全隱患在一些生產、流通環節上依然存在。一些養殖、種植戶為追逐非法利潤,違規使用高毒農藥、濫用添加劑;一些經營者為牟取暴利在流通環節中違法添加有害非食用物質,對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嚴重的隱患。
四是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力量相對薄弱。《食品安全法》的出臺,對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全區食品安全監管綜合協調部門的專職人員只有2人,生產環節執法人員只有6人,監管餐飲環節3000多個監管對象的衛生監督員只有15人,這種狀況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對食品安全進行監督的要求。
三、幾點建議
為認真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讓人民群眾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吃得舒心,針對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扎實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企業、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活動,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提高公民尤其是監管對象的法律素養和安全觀念,強化企業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有效引導和促進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個體經營者依法經營、誠信經營,正確引導食品安全社會輿論,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和監督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
二是建立健全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監管的有效機制及規章制度,出臺具體管理辦法,對《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進一步細化,消除監督盲點,增強可操作性,提高執行力。
三是繼續加大監管工作力度,充分發揮聯合執法、綜合執法的作用,努力消除在食品質量和安全衛生方面存在的隱患,深入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食品質量預警和安全事件應急機制建設,建立食品監管長效機制,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健康安全。
四是以食品監管機構改革為契機,著力調整、充實和加強一線監管力量。相關職能部門要采取業務學習、專家授課、崗位練兵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執法人員的培訓,著力提高執法人員業務素質,不斷提升執法水平。區政府要繼續加大技術投入,切實改善執法裝備,強化食品檢測能力建設,完善檢驗檢測方法和標準,提高食品監管的信息化程度,切實提升我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