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是農業大市,是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解決“三農”問題是各級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發展農業物流業是發展農村經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環節。現代農業物流是指以農業生產為核心,為滿足用戶需求,運用現代化的物流手段,對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從供應源至需求源的產品全過程的供應鏈管理,使農產品實現其價值、使用價值和在物流過程中增值,降低農產品生產與流通成本,提高市場反應速度,提高客戶滿意水平,提高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益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發展農業物流對建設新農村具有重要意義:發展現代農業物流,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提升農產品價值,有利于農村環境保護,有利于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
一、松原市農業物流主體
根據農業物流的對象劃分,農業物流主要包括農業生產資料物流和農產品銷售物流。參與農產品物流的主體比較多,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市場系統。市場(這里指涉農市場)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包括農產品集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專業市場、產地市場和農資市場,它是農、林、畜、水等農產品的物流主體。經營主體主要是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或城市職工。92年建市以來,松原市多渠道、多層次地培育和發展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據統計,全市目前有已建成和正在改擴建的各類市場27個,其中,國營3個,集體10個,股份4個,個體、獨資及民營10個。有占地超過一萬平方米的市場20個,市場總投資4.8億元;總建筑面積24多萬平方米。批發的農副產品主要有雜糧雜豆、蔬菜、花生、馬鈴薯粉條、三辣、葵花、香菇等。據統計,2010—2011年度,全市農產品市場年總交易量近320萬噸,總交易額120多億元。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對搞活農副產品流通,活躍城鄉經濟,為增加農民收入,滿足城鄉居民生活需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供銷社系統。我市建有市、縣、鄉鎮供銷社為主體的三級農資購銷網絡,主要從事以化肥、農藥和農膜即小型農用器械為主的農業生產資料的購銷、以及包括農副土特產品在內的農產品的收購與銷售。縣、鄉供銷社系統是連接城鎮與農村的紐帶,在促進城鄉物流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3、糧食系統。糧食系統由縣糧局和直屬糧庫組成,擔負著糧食的收購、儲藏、運輸、加工、銷售以及國家的糧食戰略儲備任務,是糧食和食油物流的主體。
4、農業系統。農業系統涉足農業物流的主要是種子、植保、土肥、農機等部門或企業,主要參與農作物種子(種苗)、農藥、化肥、農機等農業生產資料的物流活動。
5、加工企業、農民經紀人及經濟組織。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民經紀人、和農村專業經濟組織是農民自己的組織,直接與農民溝通信息,參與農產品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對使農產品如何更合理地向有益方向流動最有發言權。目前,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680戶,其中省級重點龍頭企業39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23戶。年加工轉化糧食420萬噸;畜禽加工量達到3000萬頭(只);帶動農戶30萬戶;銷售收入達到150億元。農民組織化程度不斷完善。各地通過土地規模經營、訂單農業、牧業小區建設及建立農村合作經濟組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使龍頭企業與基地、與農民合作的范圍越來越大。全市各類合作經濟組織達到1200個,農村經紀人發展到4.3萬人,年組織銷售農產品240萬噸,銷售額達60億元。
6、其它農業物流主體。其它農業物流主體包括農資生產企業的運輸銷售部門、外貿進出口企業、有關公路、鐵路和物資運輸業、倉儲企業等。其物流對象既有農業生產資料,也有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其物流設施和設備大多專業化程度比較高,是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外銷和出口物流的主體。
二、松原市農產品物流發展現狀
1、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地理位置:松原市位于中國東北部,吉林省中西部,地處黑龍江、內蒙古、吉林三省結合部,東南與長春市、四平市為鄰,西部與白城市、內蒙古自治區接壤,北隔松花江、嫩江、拉林河與黑龍江相望。
第二、交通運輸:松原市鐵路四通八達,有大小火車站27個。北京—哈爾濱、長春—白城、通遼—讓湖路、北京—齊齊哈爾、大連—齊齊哈爾、松原—北京六條鐵路線在境內通過。松原市公路總里程11085公里。北京—哈爾濱、圖們—烏蘭浩特、白城—長春、沈陽—明水、開通—方正、長春——哈爾濱六條國省級公路在境內通過。市、縣、鄉、村級公路與國省級干線公路相通,形成巡回網路。南行185公里到達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北行207公里到哈爾濱機場。隨著國道203線特別是松原第一松花江大橋的建成通車和今年松原港的開工建設,松原必將成為聯結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松原市水運條件得天獨厚。沿松花江設大小碼頭8個,總泊位4000多噸,沿松花江可上溯吉林市,順流而下直達哈爾濱市,入黑龍江直通俄羅斯伯力港,沿嫩江西行可到齊齊哈爾。正在建設中的松原港是吉林省第一大內陸河港,年吞吐量可達80萬噸。近幾年來基本實現了公路鄉鎮通和村村通,大大改善了行車環境,減少了在途時間,對疏通農產品流通渠道、保持農產品的鮮活度、減少農產品運輸過程中的損耗,降低農業物流成本,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起到了較好的作用。為促進松原市農產品物流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地域平臺。
第三、網絡建設:現建有松原市農網,松原金農網、松原興農網等農業信息網站,初步形成了市、縣、鄉、村四級農業信息物流服務網絡。到目前全市建設農業動態網站25個,其中市級4個,縣級25個,鄉級3個。農業信息服務網絡開始向農產品與農資市場、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延伸。信息網絡為松原市農業提供了眾多有益的適用信息,對促進農業物流的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2、農產品物流發展現狀
2011年,全市玉米產量513.6萬噸,稻谷產量107.2萬噸,豆類產量23.1萬噸,薯類產量18.1萬噸,油料作物產量27萬噸,蔬菜類產量166萬噸,瓜果類34.8萬噸。各類農產品商品糧在80-85%以上,銷往全國各地。
其中:雜糧雜豆生產銷售情況
松原市是我省乃至全國重要的雜糧雜豆生產地區之一。全市雜糧雜豆總種植面積達186078公頃,產量達422305噸。其中:綠豆, 27646噸; 紅小豆,4906噸;花生121663噸;芝麻2115噸;葵花籽49789噸;谷子14769噸;高粱168853噸;蕎麥12噸。雜糧雜豆銷售到黑龍江、內蒙古、遼寧、北京、河北、天津等地,部分出口俄羅斯、新加坡等國。
3、農產品物流建設項目
農業物流項目建設是實現農業物流良性循環的基礎,對推動物流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松原市農產品物流項目建設已有了良好開端,其中今年超千萬元以上的建設項目3個,總投資在7000萬元以上。
扶余縣三井子雜糧雜豆市場是一個產地型專業批發市場,屬個體經營,是全國東北最大雜糧市場。扶余縣種植雜糧雜豆面積近1.2萬公頃,加之外源遼、黑、內蒙面積近30.5萬公頃,合計總產110.95萬噸,本縣還有花生5萬公頃,產量15萬噸。市場現有收購半徑已達500多公里,覆蓋了遼、吉、黑、內蒙古等地區,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各地,產品出口到俄羅斯、韓國、馬來西亞、日本、菲律賓等十幾個國家,形成了遠近知名的雜糧雜豆交易集散地。新建的雜糧市場一期工程占地69000平方米,總投資2104萬元。新市場建成后,全鎮收購業戶現在已達到1608戶,年購銷量92萬噸左右,年銷售額達到3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