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關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通知》(金組部發〔2013〕20號)安排,我們組成調研組,深入部分機關單位就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方面的情況及如何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了深入細致的走訪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調研組利用四天時間,深入全縣26個機關單位,通過召開干部職工大會、座談會、個別訪談等形式扎實開展調研,共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其中普通群眾占發放調查表比例的45.8%,個別訪談125人次,比較全面的了解了機關黨員干部和普通群眾對當前黨員干部聯系群眾的好做法及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建議。
二、主要做法
(一)開展“三創一優”活動,做到服務群眾有目標、有抓手。通過在機關事業單位開展以“創新觀念、創新機制、創新服務、優化發展環境”為內容的“三創一優”活動,著力解決了一些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思想上不思進取、行動中固步自封、工作中態度漠然等問題,進一步攪活了廣大機關黨組織和黨員敢想敢干,敢于擔當的工作激情,著力建立和完善了一批管長遠、管大局、管規范的長效機制,為全縣經濟和社會各業發展營造了一個寬松、健康、優良、和諧的發展環境。
(二)實行“效能風暴”問責機制,加快服務群眾工作落實力度。堅持“開門評議”,拓寬社會監督渠道,設立局長信箱、舉報電話、網上郵箱,建立科級干部監督平臺、舉報信箱,健全電話、信訪、網絡“三位一體”的網絡監督平臺,擴大監督覆蓋面,引導黨員干部切實樹好“風向標”、劃好“警戒線”,在主動接受監督中及時改進工作作風、不斷提高工作效能。
(三)堅持“一線工作法”,提高服務群眾針對性。結合“一線建功”行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支部“心聯心”,黨員“手拉手”等活動,堅持重心下移,倡導干部認真踐行政策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形象在一線樹立、成效在一線檢驗、干部在一線成長的“一線工作法”,在實踐中增長才干、開闊思維、創新觀念。
(四)實施破解難題“百千萬”行動,集中力量解決群眾難題。在破解難題中創新機制,在破解難題中轉變作風。圍繞本單位、本行業影響和制約全縣經濟發展的難題,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分析討論、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確定具體有效、操作性強的措施辦法,分步驟加以解決,切實增強了廣大機關黨員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意識、為基層服務的意識和為群眾服務的意識,不斷創新機關黨員干部服務觀念,做到多服務、少干預,多幫忙、少添亂,多設路標、少設障礙,進一步優化適宜廣大客商建廠發展的外部環境。
(五)開展黨員干部“雙向”評議活動,督促服務群眾常態化。探索建立了黨員工作單位和所在社區定期交流通報制度,并將黨員“雙崗雙爭”評議地點由社區轉到了黨員所在單位,實行黨員在單位進行“雙崗雙爭”述職,所在社區簽注意見的雙向配合評議機制,完善優化了評議程序,確保了評議的全面性和準確性,有效發揮了黨員干部評議的約束力和促動效應。
三、機關黨員干部在黨的群眾路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機關單位黨員干部為民服務意識有待加強。一是部分黨員干部在平常工作中,憂患意識、發展意識、責任意識和理想信念淡薄,個別單位存在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話難聽的現象。二是一些機關黨員干部產生了自滿情緒,貪圖各種特殊享受,滋生了不愿與群眾同甘共苦的傾向。三是個別黨員干部受腐朽思想文化等影響,追求高檔豪華的生活享受,沉湎于美食宴請之中,公仆意識淡化了,為群眾服務的觀念淡薄了,與群眾的距離拉遠了。
(二)機關單位黨員干部為民服務機制仍需進一步完善。一是機關黨員干部多半忙于事務,很少深入基層一線走訪調查,同時,在單位內部也沒有對黨員干部下基層時間、任務、形式做出具體的安排部署,因而不能做到日常工作與下基層服務群眾有效銜接。二是監督渠道不夠暢通。由于在下情上達、受理督辦等方面存在制約因素,使群眾監督雖然倍受提倡卻難以有效實施;同時,群眾監督與法律監督、黨內監督等其它監督形式尚未形成有機結合的體系,群眾與黨員干部所在單位相互之間的溝通、聯系不夠,無法形成綜合效應,削弱了群眾監督的力度。
(三)機關單位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一是機關單位黨員干部對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掌握不實。由于機關單位黨員干部工作在機關,活動在城市,對于基層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不了解,進而對群眾缺什么、盼什么不清楚。二是部分機關單位黨員干部領悟政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幫扶群眾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服務群眾不對口。機關單位的一些幫扶活動,因幫扶方式和內容不能與基層實際及群眾急需相契合,使得幫扶效果打了折扣,未能對群眾起到實質性的幫助。
(四)群眾期待黨員干部作風更務實。一是“文山會海”提高了行政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機關單位上傳下達、安排部署工作主要通過文件和開會兩種形式,但由于開會、文件過多、過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成本,降低了工作運行效率。二是個別干部降低了對自身道德水準要求,助長了奢侈浪費風氣。部分黨員干部將自己混同于一般的社會人員,貪圖享受、講排場、比闊氣、言行不檢點,嚴重影響了黨員干部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疏遠了干群關系。
四、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建議
(一)教育實踐活動預期目標不要貪多求全,盡量做到實在具體、看得見、有抓手。一是目標要求要具體。貪多求全的目標容易被虛化,要緊扣影響黨群、干群關系的突出問題,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小步子、快節奏,最終達到逐個突破,全面解決的效果。二是目標定位要準確。需要解決的問題可能會很多,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有根本性的、也有關聯性的,教育實踐活動就要把那些主要的、根本性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解決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最終目標,這樣的目標實現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也就有實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