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掛包幫”活動做實、做細、做深,推動新一輪“掛包幫”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我鎮圍繞“制定規劃、改善民生、發展產業、建強組織”四項重點工作,深入基層一線扎實開展調研,為有效開展新一輪“掛包幫”活動找準切入點提供參考,現在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鎮轄16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201個村民小組,6個居民小組。以種養殖業為主的農業鎮,盛產水稻、紅苕、玉米、油菜籽、紅糧、花生、大豆等糧食油作物,養殖業以生豬、山羊、肉牛、生態兔、雞、鴨、鵝和魚為主。鎮內建有成規模的香桂基地,九葉青花椒樹基地、天歌鵝業集團、七星生態園、優質核桃、仙桃、柚子,紙漿竹分布全鎮,形成了一村一品,一組一品農業產業化發展格局。
二、掛包幫活動開展情況
縣直部門藥監局、國稅局分別聯系幫扶我鎮七星村、曬金村。開展幫扶全鎮7名領導干部分別負責5個片區的幫扶工作,17名機關干部分別派駐16個村和1 個社區,鎮領導干部、機關干部分別聯系幫扶2戶。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村文書各落實幫帶戶5戶,兩委其他成員每人落實幫帶戶3戶,村民小組長落實幫帶戶 2戶。主要從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開展幫扶工作。
三、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農村產業發展比較分散、規模不大。急需加強發展思路引導,推動產業成片發展,加大政策、貸款扶持推動產業發展壯大。
(二)農村基層設施還需完善。加大對農村水利設施的扶持力度,積極幫助個別未建村道路和基層組織陣地的村爭取項目。
(三)農村環境治理力度需加大。隨著農村產業的發展特別是養殖業的發展,對農村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壞,直接影響著農村居民的生活生產。應加大對農村環境治理的設施設備投入。
(四)農村自主發展能力需加強。轉變幫扶方式,以輸血扶持為輔,造血扶持為主的方式,加強基層組織帶頭人的培養。
四、建議措施
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制定規定、改善民生、發展產業、建強組織”為重點,注重與黨委政府日常工作相結合,切實提升掛包幫工作的效應。
(一)與貫徹落實中八項、省市縣十項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各項規定相結合。以掛包幫工作為契機,檢驗機關干部作風和能力,增強機關干部的服務意識和自律意識。
(二)與實現鎮“12345”目標相結合。加快新場鎮建設和老場鎮改造,建成“一點一線”新老場鎮。推動pic豬場、青花椒、速生林三大產業發展,助推紅田魚、生態禽類等產業拉動發展。以七星村、下寺村、曬金村為重點建設農民文化娛樂場所。
(三)與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以“組織建設深化年”為契機,科學合理運用“三分類三升級”活動成果,不斷提升基層組織帶領發展的能力、化解基層矛盾的能力。
(四)與縣直部門幫扶工作相結合,縣藥監局、縣國稅局分別聯系幫扶我鎮的七星村和曬金村,我鎮主動加強對七星村和曬金村的幫扶力量,積極與縣直部門、七星村和曬金村溝通商量幫扶計劃,加大投入,努力打造幫扶典型。
(五)與各村發展實際相結合,在規劃幫扶工作時,充分聽取村兩委的意見和群眾的建議,堅持支部的核心地位,農民的主體地位。
(六)與其他日常工作相結合。開展“掛包幫”工作注重幫助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民生問題如道路建設、山坪塘整治、吃水井修建、村辦公室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幫助解決創業就業難的問題,注重協調解決所轄區域的矛盾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