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環保調查報告模板匯總七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環保調查報告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環保調查報告 篇1
以前的龍山河非常清澈,可是現在卻污水滿河而且河里都是垃圾。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和付某去河邊進行了調查報告。
調查
我們到了河邊,進行了近距離的觀察。我們發現有兩個污水排放管道,而且有一些像魚蟲的不明生物。我們又觀察了周圍的環境,植物生長得很茂密,可水中的死魚非常多,垃圾也不少。
分析
1.這條河常年清澈見底,魚死的也很少,又沒有那么臭,而且垃圾也不多。因此按一般情況,應該不會那么臭,而且死那么多。而實際上卻糟得很!
2.我從調查中發現,小河的.一段在公路下面,公路上有很多車輛來往。小河附近有許多做買賣的,這條河離著這他們非常近。
結論
小河非正常受到污染的原因有:
1.有的人隨便往河里扔垃圾、吐痰、抖煙抹。小河里的水被弄臟,所以就被污染了。
2.有些工廠因用過的污水沒地方排放,就引了一條管道,通到河里。因廢水排放,小河就被污染了。
3.由于河里有污水,有的魚是直接喝了污水被毒死,還有的是吃了被污染的紅色不明生物致死。死魚身上發出的臭氣污染了河水。
4.有的小孩在河邊玩的時候,想尿尿了,就隨地大小便,尿到河里。河水因尿液變得非常臭。
種種跡象表明,小河被污染,大多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并且與污水排放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人們吃了被毒死的魚,后果可想而知。
環保調查報告 篇2
隨著科學技術的速度發展,我國的經濟文化水平不斷提高,每家每戶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汽車、摩托車、助動車日益增多。同時,這些機動車也給環境造成了不良的危害,尤其是對我們正處在學齡階段的孩子來說,這可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危機”。可是,許多同學對衛生環境似乎毫不關心,甚至沒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我校同學的環境保護意識又是怎么樣的呢?請看下面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1、了解在校同學的衛生環保意識怎樣。
2、改善教室衛生,活動場所干凈情況。
3、保持校園干凈整潔。
4、通過總結與調查結果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
二、時間與地點:
1、時間:20xx年05月22日
2、地點:xxxx小學三年級教室
3、調查人:xxx
4、調查對象:本班學生
三、調查經過
1、5月22日上午,我來到三年級教室內,準備調查三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我事先準備好的.調查問卷發了全班36位同學,采用“問卷調查”順利成章地完成了任務。任務完成得不是很好,但收獲也不少。
四、調查題目:
簡答題1: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扔紙屑你該怎么辦?
簡答題2:看到地上有垃圾你該怎么辦?
簡答題3:如果你身邊有張紙,四周又沒有垃圾箱你該如何處理?
簡答題4:在沒人看見的情況下你會亂扔垃圾嗎?
五、調查結果:
1、通過被調查人在不同情況下做出反應,來調查他們的應變能力與意識。
2、通過被調查人對事物的認識與作出的判斷,來判斷他們的衛生環保意識。
結果:經過我一節課的努力了解到20位同學衛生環保意識一般,14名有較強的衛生環保意識,還有2名同學的衛生環保意識十分差。
六、調查分析:
這個出人意料的結果令我觸目驚心,在這36位同學中,只有少部分的同學在心中能夠樹立起一定的衛生環保意識,而多半完全不注意自己的衛生環保,通過調查得知,在我們在校同學中有一半缺乏衛生環保意識。
七、結論:
1、我校同學的衛生環保意識比較差,遇事所作出的判斷十分草率、馬虎。
2、我校同學對自我環保毫無認識,一旦碰到該自己解決的細節問題都十分不注意。
3、我校同學缺少應對衛生環保的措施,比如亂扔垃圾等,竟還有同學會把垃圾扔到綠化帶上。
八、建議:
1、學校應多開展一些提高同學衛生環保意識的活動,讓同學們多參與實習體會。
2、家長也應該多培養教育孩子們這方面的知識能力。
3、給同學們開展一次綠化環保宣傳教育。
4、每班配備一只環保箱,要求學生投稿記錄環保衛生情況報告。
環保調查報告 篇3
一、課題提出:
這也許是一個老掉牙的課題,可是這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課題。曾經優美的環境已不復存在,曾經的調查結果也已不符和現在居民的想法,況且目前龍灣區確實面臨著環境質量普遍下降的問題。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居民的環境意識到底如何,還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舊思想占上風嗎?因此,作為地理調查組組員的我們針對龍灣區的河流污染、生活垃圾等的處理做了一次全面的調查與分析。
二、研究內容:
1、了解永強一帶的環境質量,垃圾筒及清潔工人的狀況;
2、根據存在的問題,列表調查(附后)
三、研究的目的意義:
1、敲醒環境意識正處于“朦朧”狀態的居民,從而提高他們的警覺性:
2、讓居民了解有關單位的工作情況,從而更好的配合好政府工作,同時也讓單位人員掌握居民的看法意見,進一步改進工作制度、措施;
對提高龍灣區的環境質量和居民素質有一定的幫助。
四、研究過程:
(一)調查步驟:
1、走訪附近街道并取景拍照
2、設計問卷,發放填寫
3、訪問環保局職能部門
4、分析并總結調查結果
(二)調查方法與調查對象:
1、調查方法
設計問卷(共15題)發放204張并全部收回
具體方法:在龍灣區踩點永中、狀元、永昌、瑤溪五個街道的部分居民采用現場答題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由調查對象當面填寫并收回。
2、調查對象
我們調查的對象為龍灣部分居民的沿街的經商者,另外還有學生、農民、工人、醫生等。
(三)問卷調查及分析:
我們的調查內容主要有居民對周圍環境的滿意程度,對當前環境問題的一些看法,日常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對政府環保部門的工作建議等等。
本次我們調查的居民為204人,從被調查者的態度來看大部分居民還是對環保問題感興趣的,而且在調查過程中也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填寫了問卷。但仍有少部分人對環保問題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對當前的環境狀況視若無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從問卷的調查結果來看,有49%的人對亂扔垃圾的行為感到氣憤,而且69.6%人對自己亂扔垃圾感到慚愧,如此看來,環境問題已經日益喚起了廣大居民的重視。
現如今的白色污染已成為重要的污染源。為什么白色污染如此嚴重呢?從調查結果中不難得出答案。問卷上有這么一道問題:你上街買菜是否會帶上籃子?有86.8%的.人回答沒有,且直接使用塑料袋。而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人也占很大一部分比例。針對這一現象,有人就提出應該在菜市場口擺放籃子,以減輕白色污染。
對于生活污染的處理方法,有80.6%的人表示會將垃圾丟于垃圾箱,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結果。然而在令一個問題的回答上又不禁引起我們的思考,其中有54.9%的居民反映在周圍找不到垃圾筒;他們提出要增加沿街垃圾筒的數目。據我們組成員的走訪調查,確實發現這一問題,如永興的下洋街,衙城街,永昌的紀興路等均無垃圾筒,而有些所謂的垃圾筒也早已經面目全非。所以,我們覺得環保部門應該多深入了解群眾的生活,對居民提出的好建議要采納并付諸行動。
清潔工是我們城市的美容師,僅龍灣區人數就有1000多人,很多人對清潔工都抱感謝的態度,但也有大約半數的人對政府的環保工作不太滿意,認為太過于形式化。
問卷的最后一道民意題“您對政府、環保職能部門今后的環保工作有何意見和建議。”很多人都建議政府加強宣傳力度,將口號落到實處!
但是把環境污染的原因全都歸咎于政府也是不合理的,因為政府畢竟只是一個以行政為職能的機關單位,居民的實際行動才是主題,提高居民自身的素質和環保意識才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比如問及對自家門口的河道被污染后的反映,雖然有38.2%的居民表示會自覺監督,組織附近居民進行保護,但持“與我無關、愛理不理”的態度竟占19%,據前述情況來看進一步提高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迫在眉睫。
總體的居民調查結果顯示,龍灣區居民已初步形成環保意識。但這只是單方面的結論。為更好的對此次課題進行深入了解,我們小組成員一同走訪了龍灣環境衛生局,與那里的負責人婁長貴婁主任交流了近一個小時。
環保調查報告 篇4
我的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就如同魚和水一樣,不可分離,我們瑞安是美麗的,但美麗里有污點,那就是白色污染,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
我來到繁華的大街虹橋路這兒的人都有扔垃圾的習慣,我來到后街,仔細觀察地地面,人很多,垃圾也多有大部分屬于垃圾袋。我也作了報告。
大部分垃圾屬于白色垃圾,品種有垃圾袋,儀器垃圾袋,假如這些被燒了的.話將會造成很大的環境危機。
紙張回收,這里95%的人把他和不可回收合起來,導致收垃圾員錯誤回收。如果大家能把它們分類,我相信,白色污染一定能被減少。
紙杯:一次性的紙杯使用很方便,但是不能忽略。看我們的居民們,他們為了方便,幾乎每個人都使用一次性紙杯。他們說:“它們又便宜又方便,一舉兩得。可是,大家想過么,如果大家一次次的用了就扔,這對環境的危機有多大呀,我想說,住手吧。
水污染,我們的新華書店旁那條河流,被我們折磨成那樣,河水混濁,死魚沉水,還有垃圾,還有人隨便往河里撒尿,如果,再這樣下去,就算是再清澈的水也會被糟蹋。
最后的我結論是:垃圾袋20%,紙張回收35%,紙杯15%,水污染30%,假如人人獻出一片愛心,那我們的環境就更美好。
己的完美地樂章,鄉村的一天,這就么平凡。
啊,可愛的鄉村,啊!可愛歌聲,我愛你!
環保調查報告 篇5
引言
寧波市慈溪三北鎮是個人口密集,祥和而又熱鬧的小鎮。這里河流眾多,滋養著三北人民。公路橫河、門前河、快河港、橋頭河等河流在小鎮中流淌。隨著科學技術的速度發展,三北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家每戶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生活的改變也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這次我們三北鎮希望小學五(3)中隊綠色環保小隊的幾個隊員對我鎮的幾條河流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實地調查和問卷調查,發現了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一、調查人員及分工:
寧波市慈溪三北鎮希望小學五(3)中隊綠色環保小隊
隊長:
隊員:
二、調查的對象、時間和方式:
20xx年10月1——7日,我們環保小隊的余丹丹等六位隊員對家邊的河流進行了實地調查,其中包括公路橫河、門前河、快河港、橋頭河等數條河流。同時,我們也針對河流的相關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向長輩們進行了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幾個隊員增長了不少見識,同時也發現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調查的內容概況:
三北鎮雖地域較小,但其河流眾多,其中村中河特別多。這些小河離居民區較近,也有些小河旁有工廠。最近幾年來,三北經濟發展迅猛,工業的發展帶來了廢水,嚴重影響了小河的水質。河兩岸附近的居民也經常在水中洗衣服、淘米、捕魚等,這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對小河的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
四、問卷調查:
1、調查問題:
①小河以前是怎樣的?什么時候發生了變化?
②是什么原因使小河成為今天這樣?
③你會往河里丟垃圾嗎?
④如果你看到別人往河里丟垃圾,你會怎么做?
2、調查分析
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多數長輩都說,以前的小河都非常清澈,河中還有些小魚、小蝦,河邊是小時他們的兒童樂園。值得一提的是,黃宏業家門前還有條“門前河”,那是條又窄又長的小河,河沿由石板鋪成。他父親回憶說,河水清澈見底,站在岸上還可以看到有些小魚兒自由自在地游動。人們的生活用水也是從這里取的。自從90年代有了自來水,人們才漸漸淡忘這里曾養育了一代人。
問卷調查中也發現,如今,大人們對于保護小河的意識也越來越差,經常往河里丟垃圾,更不用說去勸阻他人了。
五、實地調查發現:
我們隊員在課余時間,也對小河的現狀進行了實地調查。然后,我們幾個隊員經過激烈討論后將問題分成以下幾個方面:
(一)、三北鎮近幾年來經濟發展比較快,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私有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這些工廠大多建于河邊,對水質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紡織廠和橡膠廠,不僅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還排放出大量有毒的工業廢水。如快船港開鑿后,承擔著由西向東的運輸重擔,而河邊的建了一座橡膠廠,排除的污水,使河水越來越臟,平時還散發出陣陣惡臭,河里時常還能發現漂浮著的魚的尸體。本來供人們洗衣、淘米的.快船港再也派不上它的用場了。不知不覺中,它的作用似乎被人們遺忘了。
(二)、由于人們環保意識薄弱,經常往河里傾倒垃圾。所以河面上各種生活垃圾隨處可見。門前河是我們調查中發現的最臟的小河,平時你可以看見被丟棄的快餐盒、塑料袋、酒瓶、泡沫……甚至是一些家禽家畜的尸體漂浮在水面上,那里成了天然的生活垃圾回收站。河沿旁的石板上那沉淀著的爛泥,痛斥著人們的惡行。原先美麗整潔的河道變得慘不忍睹。人們在清潔了自身的同時,卻把所有的污垢留給了門前河。
六、調查后的建議:
通過調查,我們隊員發現了許多的問題,經過小組的交流討論,我們想提出以下的幾個建議:
(一)、我們希望鎮政府有關部門能對河流加強管理、清除工作,通過定期安排清潔工清理雜草,治理污水,還小河一個清澈整潔的環境。我們鎮正在進行新農村建設,我們相信環境優美的三北鎮會更加富饒。
(二)、“和諧”是新世紀的主題,人與自然的和諧就是其中重要的內容。經濟要發展,但是不能以犧牲大自然的環境作為代價。針對沿河廠家排放污水、廢渣等問題,我們認為鎮政府應該采取有關措施,制訂一些規章制度,強制每個單位一定執行,違反應進行相應處罰。最好是能進行“環保單位”的評比,評出環保工作做得最好的幾個廠家。環保做得不好的幾個廠家,可以在廣播中點名批評或者在鎮政府宣傳欄中張貼出來,罰款等方法作為處罰。
(三)、發動群眾,教育群眾,依靠群眾。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分發傳單到農戶、墻報宣傳、環保知識講座等方法來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教育大家不要再往河中亂扔垃圾,傾倒廢水、廢渣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治理好我鎮的河流污染問題。我們相信,只要大家以身作則,都來爭做環保小公民,就一定能使小河重新找回清澈,找回美麗。
環保調查報告 篇6
【導言】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生活垃圾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然而人們對于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環境保護”也就成為當今社會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此次,我們小組就以“環境保護”主題,自制了一份簡單的調查問卷,針對校區學生以及周邊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作了一番調查。調查時間為7月11日至15日,調查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4份。
【摘要】本次調查我們通過多方面了解到校區學生及周邊市民雖有一定的環保知識,但為了改善我們的生活家園,這些還遠遠不夠,仍需要進一步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
【關鍵詞】環境污染;文化教育;環保意識;宣傳
人類的發展是伴隨著適應環境,改造環境而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國強調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其對我國的經濟健康發展有著深遠意義。然而調查顯示,有83.3%的人表示目前的環境污染問題很嚴重;有16.7%的人表示還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仍需不斷改進。
一、環保意識調查結果的部分展示與分析
意識十分薄弱,這對我們環境的改善有阻礙作用。
通過對這題的分析,只有25%的人知道世界環境保護日,說明在廣大人民對環保知識有欠缺,需要進一步的增強。
通過對第二題的分析,有79.16%的人選擇不理會亂扔垃圾的現象,這說明公民的環保學習。
數據顯示大多數人在環保的小細節上做得還是不錯的,給予肯定的態度,值得大家共同結果表明調查人群中很少有人參與環保活動,這一方面說明政府及相關單位對這方面的要求不高,不夠重視;另一方面說明學生及周邊市民的環保意識薄弱,有待提高。
二、公民環保意識的特點
1.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對環境的滿意度成負相關,從調查中可發現,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對環境判斷有重要影響,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越高,對生活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認識得就越清醒,從而造成對環境狀況滿意度的下降。在我們的調查對象中有45%的人群是大學或以上的文化程度,雖然他們在環保意識上仍有欠缺,但是他們在一些環保的政策和措施上都給予肯定的、積極地態度。
2.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環保意識成正相關,因為他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程度更清晰,而且在相當多的情況下會對環保采取行動。例如:自備環保袋,分類丟棄垃圾,循環利用垃圾袋??
3.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他們所處的環境緊密聯系。所處的環境越好,居民的環保意識越強,反之亦然。在平湖市,因為離上海、杭州近,是一個經濟發展較迅速的地區,所以工業的發展是必然的。正是由于一些高污染的工廠在此處落地生根,對平湖的大氣和水資源造成了不堪入目的負面影響。在這一方面,平湖市民強烈希望政府和相關機關能改善該地區的環境問題。
4.居民的年齡也是影響環保意識的一個因素。從調查中發現,老年人環保行為強于年輕人,他們通常會自備環保袋或竹籃購物,他們的環保意識較強。這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有利途徑,我們的宣傳行動可以從老年人帶頭做起。
三、調查后的看法和建議
(一)針對市民
1.從居民自身著手,這是改善平湖市環保現狀的前提條件。
第一,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新風氣,增強居民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環保事業是集文化素質與公共道德于一體的事業,是人們對國家集體關注的表現。
只有素質上去了,居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同時,居民還要關心并支持政府的環保工作,留意關于環保的各種宣傳,通過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宣傳媒體進一步了解和豐富自身環保知識,牢固自己的環保觀念。
第二,應從行動上切實支持政府的環保工作,響應政府號召,使自己良好的環保意愿能付諸行動,起到良好的環保效果,為平湖市的環保工作盡一份力。另外,市民還應盡力用自己良好的環保行為去影響和帶動周邊的人,對于那些污染環境的行為應加以批評并即使制止,用積極的實際行動去帶動更多人加入環保隊伍。
2.加強政府的環保工作,這是改善各鄉鎮環保現狀的重要條件。
第一,廣泛深入的開展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各級決策者和廣大居民的環保意識。要提高居民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建立新的環境觀和價值觀,使居民自覺的按照環保要求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使環境保護意識成為一種心理,并轉化為一種環境責任,盡力使其實際行動與環保意識配套。
第二,堅決貫徹和執行各項環保法律和法規,繼續作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加大監管力度,對對不保護環境的個人或企業要依法處理,從嚴處理。嚴格執行環保責任制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排污單位有章可循,執法人員有法可依。
3.加強社區服務與社區管理
定期舉行大型關于城市社區環境建設宣傳工作,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讓宣傳進入家家戶戶,大到老人小到兒童,人人皆知。讓人們了解到自己環境的重要,從而自覺保護環境。當人們的意識健全時,才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見,環保意識對環境保護的重要,而加緊宣傳是迫在眉睫的。
(二)針對在校學生
1.生活、學習等方面處處節約資源。
我們有一部分學生在浪費水電資源和破壞花草樹木。我們知道森林是地球之肺,有利于凈化空氣,在校學生要做到節約從零星點滴做起,節約用水、用電,積極參與植樹活動,這對美化校園環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廢紙、廢塑料、廢舊金屬等所有可回收利用的物資分類回收
調查中我們了解到我校學生過度使用一次性筷子、飯盒和塑料袋打包。導致我校學生過度使用塑料袋打包主要原因是我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還是不夠深。用塑料袋打包是我們學習很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使用過度,制造很多塑料垃圾,這些垃圾都對我們健康有害。塑料袋是很難分解的,對我們的`校園環境造成破壞。所以,學生們應該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并且要有收集廢舊電池的習慣,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等。
3.努力學習,掌握先進文化理念和現代科學技術
我們提倡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它需要文化教育的大力支持。當代大學生,努力學習,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才能更好改善環境問題。在校學生應該提高環保的意識, 要認識到“世界上只有一個地球家園,所有人也只有一個身體,節約循環使用好各種東西。”
以上是我們調查小組對平湖市環保工作的一些建議和看法,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完善。
四、調查總結
通過這次的社會調查可以明確地反應出校區學生及周邊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們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天更藍,水更碧,花更紅,草更青的生活環境。當然,在我們憧憬美好的環境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比如我們校區的環境還算好,但如果我們不注意環保、衛生,到處制造垃圾,那我們校的環境就越來越差了!我們就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了!所以,我們要從自己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為了改善我們學校以及廣大人民生活的環境問題,希望,大家的環保意識有所增強,有所行動,來保護我們的生活家園。還有我們要多開展一些環保事業的宣傳活動,來喚醒公民及在校大學生的環保意識。
環保調查報告 篇7
【摘要】本次調查我們通過多方面了解到校區學生及周邊市民雖有一定的環保知識,但為了改善我們的生活家園,這些還遠遠不夠,仍需要進一步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
【關鍵詞】環境污染;文化教育;環保意識;宣傳
人類的發展是伴隨著適應環境,改造環境而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國強調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其對我國的經濟健康發展有著深遠意義。然而調查顯示,有83.3%的人表示目前的環境污染問題很嚴重;有16.7%的人表示還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仍需不斷改進。
一、環保意識調查結果的部分展示與分析
意識欠缺,需要進一步的增強。意識十分薄弱,這對我們環境的改善有阻礙作用。通過對這題的分析,只有25%的人知道世界環境保護日,說明在廣大人民對環保知識有通過對第二題的分析,有79.16%的人選擇不理會亂扔垃圾的現象,這說明公民的環保學習。
數據顯示大多數人在環保的小細節上做得還是不錯的,給予肯定的態度,值得大家共同結果表明調查人群中很少有人參與環保活動,這一方面說明政府及相關單位對這方面的要求不高,不夠重視;另一方面說明學生及周邊市民的環保意識薄弱,有待提高。
二、公民環保意識的特點
1.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對環境的滿意度成負相關,從調查中可發現,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對環境判斷有重要影響,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越高,對生活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認識得就越清醒,從而造成對環境狀況滿意度的下降。在我們的調查對象中有45%的人群是大學或以上的文化程度,雖然他們在環保意識上仍有欠缺,但是他們在一些環保的政策和措施上都給予肯定的、積極地態度。
2.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環保意識成正相關,因為他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程度更清晰,而且在相當多的情況下會對環保采取行動。例如:自備環保袋,分類丟棄垃圾,循環利用垃圾袋
3.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他們所處的環境緊密聯系。所處的環境越好,居民的環保意識越強,反之亦然。在平湖市,因為離上海、杭州近,是一個經濟發展較迅速的地區,所以工業的發展是必然的。正是由于一些高污染的工廠在此處落地生根,對平湖的大氣和水資源造成了不堪入目的負面影響。在這一方面,平湖市民強烈希望政府和相關機關能改善該地區的環境問題。
4.居民的年齡也是影響環保意識的一個因素。從調查中發現,老年人環保行為強于年輕人,他們通常會自備環保袋或竹籃購物,他們的環保意識較強。這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有利途徑,我們的宣傳行動可以從老年人帶頭做起。
三、調查后的看法和建議
(一)針對市民
1.從居民自身著手,這是改善平湖市環保現狀的前提條件。
第一,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新風氣,增強居民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環保事業是集文化素質與公共道德于一體的事業,是人們對國家集體關注的表現。
只有素質上去了,居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同時,居民還要關心并支持政府的環保工作,留意關于環保的各種宣傳,通過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宣傳媒體進一步了解和豐富自身環保知識,牢固自己的環保觀念。
第二,應從行動上切實支持政府的環保工作,響應政府號召,使自己良好的環保意愿能付諸行動,起到良好的環保效果,為平湖市的環保工作盡一份力。另外,市民還應盡力用自己良好的環保行為去影響和帶動周邊的人,對于那些污染環境的行為應加以批評并即使制止,用積極的實際行動去帶動更多人加入環保隊伍。
2.加強政府的環保工作,這是改善各鄉鎮環保現狀的重要條件。
第一,廣泛深入的開展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各級決策者和廣大居民的環保意識。要提高居民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建立新的環境觀和價值觀,使居民自覺的按照環保要求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使環境保護意識成為一種心理,并轉化為一種環境責任,盡力使其實際行動與環保意識配套。
第二,堅決貫徹和執行各項環保法律和法規,繼續作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加大監管力度,對對不保護環境的`個人或企業要依法處理,從嚴處理。嚴格執行環保責任制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排污單位有章可循,執法人員有法可依。
3.加強社區服務與社區管理
定期舉行大型關于城市社區環境建設宣傳工作,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讓宣傳進入家家戶戶,大到老人小到兒童,人人皆知。讓人們了解到自己環境的重要,從而自覺保護環境。當人們的意識健全時,才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見,環保意識對環境保護的重要,而加緊宣傳是迫在眉睫的。
(二)針對在校學生
1.生活、學習等方面處處節約資源。
我們有一部分學生在浪費水電資源和破壞花草樹木。我們知道森林是地球之肺,有利于凈化空氣,在校學生要做到節約從零星點滴做起,節約用水、用電,積極參與植樹活動,這對美化校園環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廢紙、廢塑料、廢舊金屬等所有可回收利用的物資分類回收
調查中我們了解到我校學生過度使用一次性筷子、飯盒和塑料袋打包。導致我校學生過度使用塑料袋打包主要原因是我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還是不夠深。用塑料袋打包是我們學習很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使用過度,制造很多塑料垃圾,這些垃圾都對我們健康有害。塑料袋是很難分解的,對我們的校園環境造成破壞。所以,學生們應該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并且要有收集廢舊電池的習慣,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等。
3.努力學習,掌握先進文化理念和現代科學技術
我們提倡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它需要文化教育的大力支持。當代大學生,努力學習,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才能更好改善環境問題。在校學生應該提高環保的意識, 要認識到“世界上只有一個地球家園,所有人也只有一個身體,節約循環使用好各種東西。”
以上是我們調查小組對平湖市環保工作的一些建議和看法,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完善。
四、調查總結
通過這次的社會調查可以明確地反應出校區學生及周邊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們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天更藍,水更碧,花更紅,草更青的生活環境。當然,在我們憧憬美好的環境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比如我們校區的環境還算好,但如果我們不注意環保、衛生,到處制造垃圾,那我們校的環境就越來越差了!我們就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了!所以,我們要從自己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為了改善我們學校以及廣大人民生活的環境問題,希望,大家的環保意識有所增強,有所行動,來保護我們的生活家園。還有我們要多開展一些環保事業的宣傳活動,來喚醒公民及在校大學生的環保意識。
【環保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環保的調查報告12-13
環保調查報告06-22
環保調查報告06-09
小區環保調查報告04-07
關于環保的調查報告06-29
校園環保調查報告06-30
關于環保調查報告(精選)07-06
環保調查報告范文03-31
環保調查報告【推薦】03-26
環保調查報告【薦】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