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計算機硬件檢測與維修的幾點認識論文
1 計算機硬件故障
計算機硬件故障類型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硬件故障”與“非硬件故障”。"硬件故障"的代表有主板、內存、顯示卡還有一些外部設備出現故障,這屬于物理故障,主要是由于操作不當、硬件使用時間太長、硬件廠商制造的元件性能太差,板卡之間相互兼容性問題等原因造成的。還有就是機器通電狀態下插拔插板卡以及數據線,還有就是數據線插入時用力不當或插錯、插反而造成對接口(PCI 接口,AGP 接口,PCIE 接口)、數據線(硬盤數據線,軟驅數據線、光驅數據線,USB 接口線,面板連接線)、芯片(南橋芯片、北橋芯片、IO 芯片、電源管理芯片等)等的損害。靜電也是造成主板上的各種芯片被擊壞、芯片與其他器件質量不良(過壓、過熱)導致的損壞等。"非硬件故障"是指計算機主機部件和外設沒有壞,而是由于外界環境、硬件安裝、分區錯誤、驅動程序錯誤安裝、參數設置錯誤,病毒入侵或木馬破壞等原因造成的故障。常見的故障主要有:
1)硬件接觸不良
硬件接觸不良常見的有內存與主板插槽之間、顯卡與主板上的接口接觸不良。還有就是電源線,電源線分外部電源線接口和內部電源接口,內部電源接口又包含主板電源接口、硬盤電源接口、軟驅電源接口、光驅電源接口等。數據線包括(硬盤數據線,軟驅數據,光驅數據線)、音頻線等的連接故障。其中出現頻率最多的就是各種接口板卡、內存與主板接觸不良的現象,解決的方法就是更換另一個插槽位置或換一塊板卡基本上就可以排除故障了。
2)BIOS 參數沒有正確設置
BIOS 參數的設置包括有硬盤容量和類型,內存和集顯設置、計算機啟動順序、開機方式、CPU 緩存設置等等。如果相關參數沒有設置或錯誤的設置,計算機會出現不開機或開機時都會有錯誤提示。如病毒警告一般是不需要打開的,如果被打開,便有可能無法啟動系統或者安裝一些軟件等等。
3)各部件故障
板卡(主板、內存、顯卡)自身的故障,如主板、內存、顯卡上的芯片故障,一些小品牌的廠商生產的板卡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故障,,除了本身的質量問題外,還有可能是長時間負荷太大(比如硬盤長時間在讀寫狀態)、溫度過高引起的(比如不帶散熱片顯卡),如電源太差的達不到所需要的功率或CPU 超頻而沒有更換對應冷卻風扇等,都有可能引起計算機故障。
4)軟件故障
軟件故障常見的有使用了錯誤的驅動程序和使用盜版軟件攜帶的`病毒破壞引起的。還有其他的故障的原因:誤刪除而使文件丟失、內存不可寫、文件開的太多使內存耗盡,每一種故障具體的情況不同,還有就是運行了帶木馬的程序,把系統文件給替換了導致系統報錯。
病毒引起的故障我想大家都深有體會,輕一點只會影響計算機運算速度,嚴重一點破壞特定的文件或造成程序死循環導致系統死機。
為了正常使用電腦殺毒軟件和系統保護程序或防火墻等軟件是必不可少的,以應付系統感染病毒或硬盤不能啟動等情況。常用的免費的防護軟件有360 的安全衛士,騰訊的電腦管家等等。
2 故障診斷維修的基本原則
1)先軟后硬原則
電腦發生故障時,首先先確認一下是不是因軟件而引起的故障,在能正常打開機啟動界面但是又不能進入操作系統的情況下,可以先嘗試修復操作系統(系統安裝光盤帶有修復系統功能),如果修復無效的話就要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在重裝系統時,一定要注意備份原有系統相關數據)。操作系統能夠正常使用,應用軟件必要時最好也要重新安裝一下,如果故障沒有排除,那么就要考慮要從硬件部分著手檢查。比如更換內存或顯卡等部件。
2)先主后次原則
在察看和分析故障的時候,有可能會遇到多個故障的情況(比如:系統啟動時會自動重啟,重啟后能進系統,進入系統后會有死機現象,顯示器又出現波紋等情況)。這個時候應該先從主要的故障開始排查。當找到主要故障后并修復然后再查次要故障,。普遍情況下,主要故障問題解決后次要故障可能已經解決了。
3 計算機故障檢修的幾種方法
1)觀察法
即一看、二聞、三聽、四摸,"一看"查看計算機內部的各部件之間的連接處、連接線是不是到連接到位,還是就是看看主板上是否有異物,查看芯片或元器件表面是否明顯開裂、燒焦現象,還有電路或芯片燒壞也會出現冒煙現象。
"二聞"也就是計算機主機箱內部,各板卡因短路而燒焦會散發出的氣味(早期的內存如果插反就會有燒焦的氣味),便于發現故障和快速確定故障所在位置,還有電線短路也會有味道。
"三聽"也就是聽供電源上的風扇、CPU 散熱風扇,硬盤運行聲音等設備的工作聲音是否處于正常狀態。比如風扇長時間使用,導致風扇內的潤滑油干燥后發出的聲音很大,硬盤長時間運轉后也會發出“卡塔”“卡塔”聲,聽可以及時發現一些事故隱患可能幫助在出現故障前解決問題。
"四摸"當然是要用手去摸,比如芯片是否發燙,板卡是否松動或接觸不良。還有,當計算機工作過程中用手觸摸CPU 風扇或南橋芯片、CRT 顯示器、硬盤等設備的外殼,根據溫度可以判斷設備是否正常。
2)去除法
去除法就是把懷疑有問題的板卡去掉,還有軟件卸載的一種故障判斷方法。也可用來兩種硬件相互沖突的硬件、軟件分離開以檢測問題是否再次發生變化的一種方法。比如計算機上有兩條內存,去除其中一條。軟件常用方法就是把軟件徹底的關掉或者刪除,硬件屏蔽來說是操作系統硬件管理里面禁用,卸載其驅動,或者干脆將硬件從機箱中拆除。也可以正確的驅動程序或補丁程序來進行處理。
3)插拔檢測法
拔插硬件設備檢測法是一種硬件故障檢測的一種常用方法,假如電腦系統突然出現藍屏或不能使用,又搞不清楚什么原因造成的,。拔插硬件設備檢測法的是最常用的一種處理方式(必要條件是操作系統一定要正常)。比如故障是由外接設備(鍵盤、鼠標、顯示器)、板卡(如內存、顯示卡、網卡等)或可拔除部件引起的,就可以把計算機斷電,拔下懷疑的部件做適當的處理后(比如清理灰塵)再重新插上通電觀察。使用這樣的方法可以逐個部件地進行檢測。當拔去一個不影響操作系統啟動的部件后,操作系統能夠正常使用,這就說明這個部件有問題,也可先把不相關部件在關機后全部拔除,然后部件逐個連接并通電測試。當插上部件時出現故障,說明這個部件存在問題。
4)替換法
替換法就是使用功能相同的板卡或芯片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來以判斷故障是否消失的一種維修檢測方法。如果故障消失,說明就是換下來的板卡的故障,如果故障依然存在,再繼續更換其他故障。運用替換法時,要注意靜電造成故障,不可以帶電操作,則會造成二次故障。
5)綜合判斷法
當電腦出現的故障比較亂時,采取以上四種方法的其中一種方法在而不能夠查出故障時,可能采用混合判斷法(每種方法都用一下)。先使用簡單的檢查方法進行檢查,然后再使用相對復雜的檢測方法進行檢查,這樣就可以快速地找出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快速地排除故障,使計算機能夠恢復正常。
4 結束語
計算機硬件由各種的規格的集成電路為核心而構成,集成芯片的故障一般因設備、技術還有成本方面的原因沒法人為的維修。而隨著計算機快速發展和普遍應用,計算機出現的問題和情況不斷出現,遇到的計算機故障現象千變萬化,在故障檢查和維修中,要遵循由易到難、有簡單到復雜的基本原則,避免二次損壞的發生,只有不斷實踐、摸索和探討才能做好計算機維護的工作,同時在檢修過程中還需確保人員與維修設備的安全。
【淺談計算機硬件檢測與維修的幾點認識論文】相關文章: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個人求職簡歷04-27
汽車檢測與維修類專業簡歷表格05-15
淺談遼代文學的寫作與流傳論文05-02
汽車維修與檢測專業畢業生就業求職信12-30
語文教學論文寫作的幾點思考論文07-29
論文答辯工作的幾點體會12-04
淺談研究生論文寫作中的問題與對策10-24
淺談寫作的教學論文08-20
淺談教育論文的寫作12-15
讓學生樂于寫作的幾點做法論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