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兵不厭詐的成語故事

時間:2021-01-05 09:08:05 成語 我要投稿

兵不厭詐的成語故事

  導語:關于兵不厭詐的成語故事,意思是作戰時盡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敵人以取得勝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兵不厭詐的成語故事

  (一)兵不厭詐的成語故事

  這個成語來源于《韓非子.難一》,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偽。君其詐之而已矣。

  公元前633年,楚國攻打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第二年春天,晉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國曹國和衛國,要他們與楚國絕交,才讓他們復國。楚國被激怒了,撤掉對宋國的包圍,來和晉國交戰。兩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對陣。

  晉文公重耳做公子時,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國,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問重耳以后如何報答,重耳說:“美女、綢緞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給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國執政,萬一遇到兩國發生戰爭,我就撤退三舍(舍為十里)。如果楚國還不能諒解,雙方再交手。”

  為了實現當年的諾言,晉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國大將子玉率領楚軍緊逼不舍。

  當時,楚國聯合了陳、蔡等國,兵力強;晉國聯合了齊、宋等國,兵力弱。應該怎樣作戰呢?晉文公的舅舅子犯說:“我聽到過這樣的說法:對于注意禮儀的君子,應當多講忠誠和信用,取得對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戰陣之間,不妨多用欺詐的手段迷惑對方。你可以采取欺騙敵軍的`辦法。”

  晉文公聽從了子犯的策略,首先擊潰由陳、蔡軍隊組成的楚軍右翼,然后主力假裝撤退,引誘楚軍左翼追趕,再以伏兵夾擊。楚軍左翼大敗,中軍也被迫撤退。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城濮之戰。晉國取勝后,與齊、魯、宋、鄭、蔡、莒、衛等國會盟,成為諸侯霸主。

  在這個故事中,還引申出另一個成語“退避三舍”,用來比喻退讓或回避,避免發生沖突。

  兵不厭詐”這則成語的厭是:滿足,詐:欺騙手段。用兵作戰可以盡可能多用欺詐的戰術迷惑對方,以獲取勝利。

  (二)歷史成語故事

  分道揚鑣

  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元齊為朝廷立下了大功,被封為河間公。他有一個兒子,名叫元志。元志精明能干,很有文才,被任命為洛陽令。

  有一年,北魏孝文帝采納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議,將都城由山西平城遷到河南洛陽。按照當時的封建禮節,官職低的元志應該給官職高的李彪讓路,但元志生性倔強,不肯避讓。他們兩人爭執不下,只好一起前往皇宮去請孝文帝裁決。李彪說:“御史中尉是皇上的重臣,作為官職比我低的洛陽令,元志不應該搶道。”元志說:“我是洛陽這個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凡是住在洛陽的人,不管是誰,統統編在我的戶籍本中,御史中尉也在我的管理范圍之內,我為什么要給李彪讓路呢?”

  孝文帝見自己手下的兩個大臣發生爭執,而且各有各的道理,便和稀泥說:“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道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意思是說,洛陽是我國的都城,你們雙方各有職責,那么就把路分開作為兩部分,你們各自驅車在一邊走。從今以后,誰也不要搶占誰的道路。

  元志和李彪從皇宮出來以后,馬上用標尺量路畫線,每人各走半邊,也就相安無事了。

  后來,人們用“分道揚鑣”作為成語,比喻志趣、目標各不相同,所以最好各走各的路,互相不干涉。鑣,馬的勒口;揚鑣,舉鞭驅馬前進的意思。

【兵不厭詐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兵不厭詐成語故事03-13

經典成語故事09-24

成語故事精選02-13

成語故事05-14

畢恭畢敬的成語故事03-04

愛屋及烏的成語故事03-04

美輪美奐成語故事03-22

壽陵失步成語故事03-23

卜晝卜夜的成語故事03-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嵩明县| 洪湖市| 财经| 永定县| 永康市| 大埔县| 西林县| 绥芬河市| 宁陵县| 修文县| 台江县| 衡水市| 和龙市| 安阳市| 桃源县| 沅江市| 奈曼旗| 沭阳县| 塔河县| 石嘴山市| 天长市| 肇庆市| 日照市| 连城县| 台中县| 镇安县| 平乐县| 武汉市| 玛纳斯县| 班玛县| 资阳市| 南康市| 永登县| 安康市| 龙岩市| 乐亭县| 马尔康县| 宕昌县| 河南省| 册亨县|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