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無煙成語
中文發音: qiān lǐ wú yān。
成語解釋:謂廣大地區糧盡炊斷。
成語出處:晉 - 陳壽《三國志 - 魏志 - 衛覬傳》:“當今千里無煙,遺民困苦。”
成語使用:作謂語、定語;指十分荒涼
褒貶解析:屬中性成語
近義詞:荒無人煙
字典查詢:
千里無煙
千里無煙成語接龍:
煙消云散 消:消失;散:散去。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也作“云消霧散”。
煙炎張天 煙火遮滿天空。炎:同焰。
煙斷火絕 指人煙滅絕。
煙消火滅 比喻事物消滅干凈。
煙花風月 指男女情愛之事。
煙視媚行 煙視:微視;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樣子。
【千里無煙成語】相關文章:
成語解釋04-27
成語偃革為軒解釋04-06
苦盡甜來成語解釋04-05
案無留牘成語解釋04-05
牢甲利兵成語解釋04-05
簡賢附勢成語解釋04-05
番窠倒臼成語解釋04-05
日異月更成語解釋04-05
暮翠朝紅成語解釋04-05
輕繇薄賦成語解釋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