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之若鶩成語解釋
發音:qū zhī ru wù
簡拼:qzrw
類型:貶義成語
結構:主謂式成語
正音:之,不能讀作“zī”。
辨形:鶩,不能寫作“物”。
辨析:~和“如蠅逐臭”有別:~所“趨”的不一定是不好的事物;而且總是多數人;“如蠅逐臭”所“逐”的全是不好的事物;可以是多數人;也可以是一個人。
用法:用作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員,哪個不趨之若鶩呢!”
解釋:趨:奔赴;舊附快走。鶩:鴨子。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急著趕去。
示例:16世紀美洲發現金礦的消息一傳出,歐洲人便趨之若鶩,來到美洲以圓發財之夢。
文宗皇帝笑道:‘難道這女子倒是老狐轉世!’當時就把老佛爺發到圓明園桐蔭深處承值去了。老佛爺生長南邊,會唱各種小調,恰遇文宗游園時聽見了,立時召見,命在廊欄上唱了一曲。次日,就把老佛爺調充壓帳宮娥。不久因深夜進茶得幸,生了同治皇上,封了懿貴妃了。這些話都是內監們私下互相傳說,還加上許多無稽的議論,有的'說老佛爺是來給文宗報恩;有的說是來報一箭之仇,要擾亂江山;有的說是特為討了人身,來享世間福樂,補償他千年的苦修。話多著呢。”清帝冷笑道:“哪兒是報恩!簡直說是擾亂江山,報仇享福,就得了!”寶妃道:“老佛爺倒也罷了,最可惡的是連總管仗著老佛爺的勢,膽大妄為,什么事都敢干!白云觀就是他納賄的機關,高道士就是他作惡的心腹,京外的官員哪個不趨之若鶩呢?近來更上一層了!他把妹子引進宮來,老佛爺寵得了不得,稱呼她做大姑娘。現在和老佛爺并吃并坐的,只有女畫師繆太太和大姑娘兩個人。前天萬歲爺的圣母賢親王福晉進來,忽然賜坐,福晉因為是非常恩寵,惶悚不敢就坐。老佛爺道:‘這個恩典并不為的是你,只為大姑娘腳小站不動,你不坐,她如何好坐。’這幾句話,把圣母幾乎氣死。照這樣兒做下去,魏忠賢和奉圣夫人的舊戲,很容易的重演。這一層,倒要請萬歲爺預防的!”清帝皺著眉道:“我有什么法子防呢?”寶妃道:“這全在乎平時召見臣子時,識拔幾個公忠體國的大臣,遇事密商,補苴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