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最新養番鴨可行性分析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4最新養番鴨可行性分析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引言
番鴨又叫瘤頭鴨、洋鴨、麝鴨、騰鴨,學名Cairinamoschata,與一般家鴨同種不同屬。
我國番鴨主產于湖北陽新縣,福州市郊和龍海等地,分布于福清、莆田、晉江、長泰、龍巖、大田、浦城等市縣。閩北主產區在古田縣一帶,飼養黑色番鴨,公鴨運銷本省閩東、閩北各地,作生產“半番”之用。它的配種能力強,受精率高,所產“半番”體型大,長膘快。每逢新春繁殖季節,各地皆到古田選購公番鴨。古田縣湖濱、大橋、鶴塘、杉洋等公社飼養量較大。在大橋公社調查122戶,共養626只,每戶平均飼養5.2只。閩南主產區在福州以南沿海的莆田、晉江、龍溪等三個地區十余個市、縣,以及福州地區。龍溪地區和廈門市郊的番鴨為黑白雜花,其余地方皆為白色多惠安、泉州、南安的番鴨頂部有一撮黑毛,全身為白色。福州市郊的白番體型較大。
番鴨生長快,黑羽番鴨70日齡公母平均體重2千克,番鴨適應性強,耐粗飼、耗料少、飼料報酬高、料肉比一般為2.7—3∶1,白羽番鴨的生產性能更佳。番鴨瘦肉率高,尤其是黑羽番鴨其肉味鮮美,有特殊的香味,深受消費者之歡迎。
番鴨可水養、陸養、圈養、牧養,生產設備簡易,飼養管理方便。育雛期后,實行草地放牧或就地露宿,大多采用放牧結合舍飼補料飼養。
目錄
第一部分養番鴨項目總論
總論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首要部分,要綜合敘述研究報告中各部分的主要問題和研究結論,并對項目的可行與否提出最終建議,為可行性研究的審批提供方便。
一、養番鴨項目概況
(一)項目名稱
(二)項目承辦單位介紹
(三)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擔單位介紹
(四)項目主管部門介紹
(五)項目建設內容、規模、目標
(六)項目建設地點
二、項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結論
在可行性研究中,對項目的產品銷售、原料供應、政策保障、技術方案、資金總額及籌措、項目的財務效益和國民經濟、社會效益等重大問題,都應得出明確的結論,主要包括:
(一)項目產品市場前景
(二)項目原料供應問題
(三)項目政策保障問題
(四)項目資金保障問題
(五)項目組織保障問題
(六)項目技術保障問題
(七)項目人力保障問題
(八)項目風險控制問題
(九)項目財務效益結論
(十)項目社會效益結論
(十一)項目可行性綜合評價
三、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在總論部分中,可將研究報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匯總,列出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使審批和決策者對項目作全貌了解。
四、存在問題及建議
對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項目的主要問題進行說明并提出解決的建議。
第二部分養番鴨項目建設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這一部分主要應說明項目發起的背景、投資的必要性、投資理由及項目開展的支撐性條件等等。
一、養番鴨項目建設背景
(一)國家產業政策鼓勵養番鴨行業發展
(二)項目發起人發起緣由
(三)養番鴨市場需求強勁
二、養番鴨項目建設必要性
(一)進一步擴大我國養番鴨供應
(二)進一步提升我國養番鴨工業技術水平
(三)進一步優化我國養番鴨產品質量
三、養番鴨項目建設可行性
(一)經濟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術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組織和人力資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養番鴨項目產品市場分析
市場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個項目,其生產規模的確定、技術的選擇、投資估算甚至廠址的選擇,都必須在對市場需求情況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決定。而且市場分析的結果,還可以決定產品的價格、銷售收入,最終影響到項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要詳細研究當前市場現狀,以此作為后期決策的依據。
一、養番鴨項目產品市場調查
(一)養番鴨國際市場調查
(二)養番鴨國內市場調查
(三)養番鴨價格調查
(四)養番鴨上游原料市場調查
(五)養番鴨下游消費市場調查
(六)養番鴨市場競爭調查
二、養番鴨市場預測
市場預測是市場調查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延續,是利用市場調查所得到的信息資料,根據市場信息資料分析報告的結論,對本未來市場需求量及相關因素所進行的定量與定性的判斷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場預測的結論是制訂產品方案,確定項目建設規模所必須的依據。
(一)養番鴨國際市場預測
(二)養番鴨國內市場預測
(三)養番鴨價格預測
(四)養番鴨上游原料市場預測
(五)養番鴨下游消費市場預測
(六)養番鴨項目發展前景綜述
第四部分養番鴨項目產品規劃方案
一、養番鴨項目產品產能規劃方案
二、養番鴨項目產品工藝規劃方案
(一)工藝設備選型
(二)工藝說明
(三)工藝流程
三、養番鴨項目產品營銷規劃方案
(一)營銷戰略規劃
(二)營銷模式
在商品經濟環境中,企業要根據市場情況,制定合格的銷售模式,爭取擴大市場份額,穩定銷售價格,提高產品競爭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對市場營銷模式進行研究。
形態特征
番鴨體型與家鴨不同,體型前尖后窄,呈長橢圓形,頭大,頸短,嘴甲短而狹,嘴、爪發達;胸部寬闊豐滿,尾部瘦長,不似家鴨有肥大的臀部。嘴的基部和眼圈周圍有紅色或黑色
的肉瘤,雄者展延較寬。翼羽矯健,長及尾部,尾羽長,向上微微翹起。番鴨羽毛顏色為白色、黑色和黑白花色三種,少數呈銀灰色。羽色不同,體形外貌亦有一些差別。
白番鴨的羽毛為白色,嘴甲粉紅色,頭部肉瘤鮮紅肥厚,呈鏈狀排列,虹彩淺灰色,腳橙黃。若頭頂有一攝黑毛的,嘴甲、腳則帶有黑點。
黑番鴨的羽毛為黑色,帶有墨綠色光澤;僅主翼羽或復翼羽中,常有少數的白羽;肉瘤顏色黑里透紅,且較單薄;嘴角色紅,有黑斑;虹彩淺黃色,腳多黑色。
黑白花番鴨的羽毛黑白不等。常見的有背羽毛為黑色,頸下、翅羽和腹部帶有數量不一的白色羽毛;還有全身黑色,間有白羽。嘴甲多為紅色帶有黑斑點,腳呈暗黃色。
據不同毛色的61只公番鴨和200只母番鴨體重、體尺測定;不同毛色的公番鴨體重無顯著差異,平均為3.04公斤(3.01~3.05公斤);不同毛色的母番鴨體重差異顯著,以白色者體得最大(平均1.90公斤),黑色者次之(平均1.80公斤),黑白花的最小(平均1.72公斤),三者平均為1.87公斤。成年公番鴨體得約為母番鴨大一倍。公母番鴨的體斜長分別為29.23厘米、24.04厘米;龍骨長為19.07厘米、15.36厘米;胸深為9.81厘米、8.28厘米;胸寬為11.79厘米、9.57厘米。
生長繁殖
孵化
番鴨由于種蛋的蛋殼厚、光滑而堅硬、不易破碎、氣孔封得嚴、相對表面積小。直接影響了氣體交換、水分蒸發、熱能傳導和啄殼出雛,致使人工孵化率低。四川青神縣養殖技術研究所采用仿生孵禽溫箱有效地提高了番鴨及西洋鴨種蛋的孵化率和健雛率。實踐證明,用此法比常規孵化法提高出殼率10-15%。現將有關技術簡介于下:
仿主孵禽溫箱的組成
由立式孵化箱和平型出雛箱配套組成。在孵化前期番鴨蛋自溫低,將種鴨蛋于立式箱內孵化,利用立式箱底部和周邊貯存的熱源均勻供溫的特點,使番鴨蛋各部受溫均勻,孵至17天后,胚蛋自溫逐漸升高,此時應將番鴨蛋由立式箱轉至平型出雛箱孵化,通過向平型出雛箱減加冷熱水,可準確調節蛋溫在所需范圍內,使其處于仿自然孵化狀態。
種蛋的保存和放置
在環境溫度低于18℃以下保存時間在6天內,孵化率較高;反之孵化率較低。種蛋水平放置,有助于提高番鴨蛋的孵化率。
溫度和濕度的控制
在孵化過程中,要對孵至17-35天的胚蛋噴水。氣溫高時噴冷開水;氣溫低時用35℃-40℃的溫水噴灑。每天噴一次,將蛋噴至濕透,待晾干后繼續孵化。
翻蛋的次數
翻蛋可以促進胚胎活動,防止內容物粘連蛋殼,使其受熱均勻。孵化過程中宜每8小時用手工或滾動式翻蛋一次。
生長發育
在同樣飼養管理條件下,公母鴨生長速度相差很大。雛出殼后,飼養至10日齡,從體型、體重的大小即可區分出公與母。平均體重的絕對增長最大值是在70日齡之后。70日齡后公鴨體重增長大大超過母鴨。160日齡時,公鴨比母鴨約重1.10公斤。
在飼料中含有粗蛋白16~18%、代謝能2400~2600千卡/公斤的營養水平下測定,初生重為47.60克的雛鴨,公、母的體重1月齡時分別為0.79公斤、0.78公斤,2月齡進分別為1.74公斤、1.51公斤,3月齡時分別為2.59公斤、1.80公斤,4月齡分別為2.93公斤、1.90公斤,5月齡時分別為3.25公斤、2.10公斤。5月齡之后增重速度逐漸下降。
肥育性能
關于填肥時間,群從有“三月大,四月肥”的說法。即養至4月齡體重達2.5~3公斤手,開始填肥。飼料多用米糠和煮熟甘薯各半,用米湯或稀粥調勻,搓成圓條狀的“劑子”。逐只填飼。填飼量由150克逐漸增加至400~450克,填飼量是否合適,多以在下一次填食前用手摸食道膨大部,無積食為標準。經填飼2~3周,體重達3.5~4公斤,即可宰食。
據福建農學院1983年番鴨肥肝試驗。3月齡番鴨,用玉米粒料填飼2周,平均肝重299.64克,個體肝重最高達337.40克;填肥3周,平均肝重352.77克,最高491.80克。填肥2周和3周,在肝重增加的同時,體重分別增加1.44公斤(增重率為51.61%)、1.66公斤(增重率為68.90%),全凈膛屠宰率分別為70.58%、67.41%。公鴨肝重和體得的增長都高于母鴨。填肥2周和3周,瘦肉(胸、腿肌)占屠體比率公別24.96%、23.66%,而北京鴨分別為16.20%、14.80%。
填肥2周和3周,每產1公斤肥肝耗玉米分別為30.05公斤和32公斤,每增加1公斤活重的玉米消耗量分別為4.80公斤和5.84公斤。
總結
番鴨研究報告主要是通過對番鴨行業的主要內容和配套條件,如市場調查、資源供應、建設規模、工藝路線、設備選型、環境影響、資金籌措、盈利能力等,從技術、經濟、工程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比較,并對項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財務、經濟效益及社會影響進行預測,從而提出該番鴨項目是否值得投資和如何進行建設的咨詢意見,為項目決策提供依據的一種綜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預見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學性的特點。番鴨研究報告是確定建設項目前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工作,是在番鴨投資決策之前,對擬建項目進行全面技術經濟分析論證的科學方法,在投資管理中,番鴨行業研究報告是指對擬建項目有關的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等進行調研、分析比較以及預測建成后的社會經濟效益。
歷史
番鴨原產于中、南美洲熱帶地區,我國飼養歷史悠久。據1763年編纂的古港《泉州府志》記載:“番鴨狀似鴨而大似鵝,自抱其蛋而生,種自洋舶來。”又據1729年《福建通志》中“閩產錄異”云:“極大而紅鼻者為番鴨,雌雄配方抱卵,須留一卵壓巢母鴨方陸續再下,卵盡自咬項下筆為藏以伏之,一月出雛。伏而五日內聞礱磨之聲則卵孚矣。[半番]小于番鴨,[萊鴨]小于半番,皆不能抱卵,……”另外,在主產區古田、莆田、閩侯等縣的縣志,也都有記載。
番鴨素被群眾視為補壯身體的珍品。福建番鴨經長期馴化,以及“選早、選大、選快”等留種措施,早已成為適應福建省生態環境的良種肉用鴨。
【最新養番鴨可行性分析報告】相關文章:
可行性分析報告03-11
地塊可行性分析報告11-23
技術可行性分析報告02-21
可行性分析報告優秀05-18
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09-24
創業可行性分析報告02-21
開題報告可行性分析怎么寫10-20
創業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02-27
康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