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物理實驗報告

時間:2024-11-15 13:40:40 其他報告 我要投稿

物理實驗報告精選15篇

  隨著個人素質(zhì)的提升,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tài),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物理實驗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物理實驗報告精選15篇

物理實驗報告1

  注重實驗過程,提高實驗操作效率

  大學物理實驗大多是驗證實驗,要求學生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驗證物理定理的正確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往往更注重實驗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而忽略了實驗操作過程。然而,在驗證定理的基礎上,實驗過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有必要在注重實驗過程的基礎上提高實驗操作效率。

  (1)要深刻理解儀器原理,教師要下功夫

  大學物理實驗教師不僅要掌握需要驗證的物理定理和定律,還要深入了解所用儀器的結(jié)構(gòu)和測量原理,了解整個實驗,解決實驗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或障礙。這個過程要求教師花精力學習儀器的.使用說明和原理圖紙,熟悉儀器的安裝和調(diào)試,并能簡單地維護和維護儀器。以邁克爾遜干涉儀為例,設備調(diào)節(jié)螺釘較多,操作不當容易造成螺釘損壞。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實驗知識,還要維護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

  (二)講解多做設問,不照本宣科

  大多數(shù)高校都有實驗崗位,大學物理實驗教師一般負責幾個固定的實驗教學工作。由于多年從事同一實驗教學,在積累教學經(jīng)驗的同時,也容易產(chǎn)生保守的教學理念,不適合現(xiàn)代大學生的認知特點。就像理論教學不能按照本科宣傳一樣,實驗教學也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在講解實驗的過程中一步步提問,吸引人,摒棄直接向?qū)W生展示實驗過程,然后由學生記錄數(shù)據(jù)的機械教學,更不用說把學生培養(yǎng)成數(shù)據(jù)記錄者了。例如,在邁克爾遜干涉儀測量激光波長的實驗中,在光路調(diào)整、儀器零調(diào)整、干涉圖形形成等過程中,問學生為什么比教學生如何做更重要。

  (3)結(jié)合多種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

  在大學課程的教學中,理論課程往往更注重教學手段。事實上,實驗課程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節(jié)省教師板書時間。實驗教學不僅是實驗儀器的操作,還包括實驗原理和實驗過程的解釋。一門精彩的實驗課應該是理論與實驗的有機結(jié)合。但由于實驗場所的限制,高校實驗室很少設置多媒體等教學設備。近年來,隨著高校對實驗教學的重視,許多實驗室也配備了多媒體,多媒體不再是課堂教學的專有設備。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實驗原理、儀器使課程和教學、課件注意事項,視覺和聽覺效果,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不增加實驗時間的基礎上,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供學生實驗,在保證質(zhì)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實驗效率。特別是對于邁克爾遜干涉儀等光學實驗,可以在學生面前生動地展示光傳輸、干涉儀器原理等抽象的物理圖景,使學生在儀器操作中更有針對性。

物理實驗報告2

  【實驗目的】

  利用分光計測定玻璃三棱鏡的折射率;

  【實驗儀器】

  分光計,玻璃三棱鏡,鈉光燈。

  【實驗原理】

  最小偏向角法是測定三棱鏡折射率的基本方法之一,如圖10所示,三角形ABC表示玻璃三棱鏡的橫截面,AB和 AC是透光的光學表面,又稱折射面,其夾角a稱為三棱鏡的頂角;BC為毛玻璃面,稱為三棱鏡的底面。假設某一波長的光線LD入射到棱鏡的AB面上,經(jīng)過兩次折射后沿ER方向射出,則入射線LD與出射線ER的夾角 稱為偏向角。

  【實驗內(nèi)容與步驟】

  1.調(diào)節(jié)分光計

  按實驗24一1中的要求與步驟調(diào)整好分光計。

  2.調(diào)整平行光管

  (1)去掉雙面反射鏡,打開鈉光燈光源。

  (2)打開狹縫,松開狹縫鎖緊螺絲3。從望遠鏡中觀察,同時前后移動狹縫裝置2,直至狹縫成像清晰為止。然后調(diào)整狹縫寬度為1毫米左右(用狹縫寬度調(diào)節(jié)手輪1調(diào)節(jié))。

  (3)調(diào)節(jié)平行光管的傾斜度。將狹縫轉(zhuǎn)至水平,調(diào)節(jié)平行光管光軸仰角調(diào)節(jié)螺絲29,使狹縫像與望遠鏡分劃板的中心橫線重合。然后將狹縫轉(zhuǎn)至豎直方向,使之與分劃板十字刻度線的豎線重合,并無視差。最后鎖緊狹縫裝置鎖緊螺絲3。此時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并且平行光管光軸與望遠鏡光軸重合。至此分光計調(diào)整完畢。

  3.測三棱鏡的折射率

  (1)將三棱鏡置于載物臺上,并使玻璃三棱鏡折射面的法線與平行光管軸線夾角約為60度。

  (2)觀察偏向角的變化。用光源照亮狹縫,根據(jù)折射定律判斷折射光的出射方向。先用眼睛(不在望遠鏡內(nèi))在此方向觀察,可看到幾條平行的彩色譜線,然后慢慢轉(zhuǎn)動載物臺,同時注意譜線的移動情況,觀察偏向角的變化。順著偏向角減小的方向,緩慢轉(zhuǎn)動載物臺,使偏向角繼續(xù)減小,直至看到譜線移至某一位置后將反向移動。這說明偏向角存在一個最小值(逆轉(zhuǎn)點)。譜線移動方向發(fā)生逆轉(zhuǎn)時的偏向角就是最小偏向角。

  1 用望遠鏡觀察譜線。在細心轉(zhuǎn)動載物臺時,使望遠鏡一直跟蹤譜線,并注意觀察某一波長譜線的移動情況(各波長譜線的逆轉(zhuǎn)點不同)。在該譜線逆轉(zhuǎn)移動時,擰緊游標盤制動螺絲27,調(diào)節(jié)游標盤微調(diào)螺絲26,準確找到最小偏向角的位置。

  2 測量最小偏向角位置。轉(zhuǎn)動望遠鏡支架15,使譜線位于分劃板的`中央,旋緊望遠鏡支架制動螺絲21,調(diào)節(jié)望遠鏡微調(diào)螺絲18,使望遠鏡內(nèi)的分劃板十字刻度線的中央豎線對準該譜線中央,從游標1和游標2讀出該譜線折射光線的角度 和 。

  3 測定入射光方向。移去三棱鏡,松開望遠鏡制動螺絲21,移動望遠鏡支架15,將望遠鏡對準平行光管,微調(diào)望遠鏡,將狹縫像準確地位于分劃板的中央豎直刻度線上,從兩游標分別讀出入射光線的角度 和 。

  4 按 計算最小偏向角 (取絕對值)。

  5 重復步驟1~6,可分別測出汞燈光譜中各譜線的最小偏向角 。

  6 按式(9)計算出三棱鏡對各波長譜線的折射率。計算折射率n的數(shù)據(jù)表格3。

物理實驗報告3

  一、 比較不同物質(zhì)吸熱的情況 時間:年月日

  探究預備:

  1. 不一樣, 質(zhì)量大的水時間長

  2. 不相同, 物質(zhì)種類不同

  探究目的:探究不同物質(zhì)吸熱能力的不同. 培養(yǎng)實驗能力.

  提出問題:質(zhì)量相同的不同物質(zhì)升高相同溫度吸收的熱量相同嗎

  猜想與假設:不同

  探究方案與實驗設計:

  1. 相同質(zhì)量的水和食用油, 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 比較它們吸收熱量的多少.

  2. 設計表格, 多次實驗, 記錄數(shù)據(jù).

  3. 整理器材, 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實驗器材:相同規(guī)格的電加熱器、燒杯、溫度計、水、食用油

  資料或數(shù)據(jù)的收集

  分析和論證:質(zhì)量相同的不同物質(zhì), 升高相同的溫度, 吸收的熱量不同. 評估與交流:

  1. 水的比熱容較大, 降低相同的溫度, 放出較多的.熱量, 白天把水放出去, 土地吸收相同熱量, 比熱容小升高溫度較快.

  2. 新疆地區(qū)沙石比較多, 比熱容小, 吸收(放出)相同熱量, 升高(降低)的溫度較多, 溫差比較大.

  二、 連接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

  時間:年月日

  探究預備:

  1. 串聯(lián):用電器順次連接在電路中的電路

  并聯(lián):用電器并列連接在電路中的電路

  2. 串聯(lián):用電器順次連接

  并聯(lián):用電器并列連接

  探究目的:學生正確連接串、并聯(lián)電路, 明確開關(guān)作用.

  提出問題:在串、并聯(lián)電路中, 開關(guān)的作用相同嗎

  猜想與假設:開關(guān)的作用不同

  探究方案與實驗設計:

  1. 設計串、并聯(lián)電路圖, 按照電路圖連接實物圖

  2. 觀察開關(guān)控制兩燈泡亮暗程度

  3. 改變開關(guān)位置, 觀察控制情況.

  實驗器材:小燈泡、電源、開關(guān)、導線

  資料或數(shù)據(jù)收集:

  1. 串聯(lián)電路中, 開關(guān)無論放在哪一個位置, 都能控制小燈泡

  2. 并聯(lián)電路中, 干路開關(guān)控制整個電路, 支路開關(guān)只能控制所在支路的燈泡.

  分析和論證:串聯(lián)電路開關(guān)控制整個電路. 并聯(lián)電路干路開關(guān)控制整個電路,支路開關(guān)控制所在支路.

  評估與交流:

  1. 拆除法:觀察用電器是否相互影響;判斷電流路徑

  2.圖1:串聯(lián) 圖2:并聯(lián)

  四、練習使用電流表

  時間:年月日

  探究預備:

  1. 測量流過用電器的電流大小, 符號:

  2. 不允許把電流表直接接在電源兩端, 電流表串聯(lián)在電路中, 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

  探究目的:會正確使用電流表,會使用電流表測量電流

  提出問題:使用電流表應注意哪些問題

  猜想與假設: 不允許把電流表直接接在電源兩端, 電流表串聯(lián)在電路中, 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

  探究方案與實驗設計:

  1. 畫出電路圖, 標出電流表正、負接線柱

  2. 按圖連接實物

  3. 更換不同規(guī)格小燈泡多次測量

  4. 整理器材.

  實驗器材:電源、開關(guān)、小燈泡、電流表、導線

  資料或數(shù)據(jù)的收集:

  分析和論證:

  1. 連接方法:①串聯(lián)在電路中②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

  2. 電流表讀數(shù):認清量程、分度值.

  評估與交流

  :

  1. 明確量程,分度值

  2. 測量通過L2的電流

  3. 選擇0-3A量程, 讀數(shù)為1.6A

  五、探究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電流的關(guān)系

  時間:年月日

  探究預備:

  1. 用電流表測量

  2. 分別把電流表串聯(lián)在電路中

  探究目的:探究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電流的關(guān)系

  提出問題: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電流有什么關(guān)系呢

  猜想與假設:處處相等

  探究方案與實驗設計:

  1. 設計電路圖, 連接實物

  2. 設計表格, 記錄數(shù)據(jù)

  3. 換用不同規(guī)格小燈泡,重復以上操作

  實驗器材:電源、小燈泡、開關(guān)、導線

  資料或數(shù)據(jù)的收集

  分析和論證:在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

  評估與交流:

  1. 處處相等

  2. 注意電流表量程選擇, 正確連接, 多次實驗, 得到普遍規(guī)律.

  六、探究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與各支路電流的關(guān)系 時間:年月日

  探究預備:

  1. 用電流表測量

  2. 電流表分別串聯(lián)在干路、支路上

  探究目的:探究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與各支路電流的關(guān)系

  提出問題: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與各支路電流有何關(guān)系

  猜想與假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探究方案與實驗設計

  1. 設計實驗電路圖, 連接實物

  2. 閉合開關(guān), 進行測量

  3. 設計表格, 記錄數(shù)據(jù)

  4. 換用不同規(guī)格小燈泡,多次實驗

  5. 整理器材, 分析數(shù)據(jù)

  實驗器材:電源、小燈泡、導線、開關(guān)、電流表

  資料或數(shù)據(jù)的收集:

  分析和論證:在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評估與交流:

  1. A1測干路電流,A2測通過L2、L3的總電流,A3測通過L3電流

物理實驗報告4

  一、拉伸實驗報告標準答案

  實驗目的:見教材。實驗儀器見教材。

  實驗結(jié)果及數(shù)據(jù)處理:例:(一)低碳鋼試件

  強度指標:

  Ps=xx22.1xxxKN屈服應力ζs= Ps/A xx273.8xxxMPa P b =xx33.2xxxKN強度極限ζb= Pb /A xx411.3xxxMPa

  塑性指標:伸長率L1—LL100%AA1A33.24 %

  面積收縮率100%

  68.40 %

  低碳鋼拉伸圖:

  (二)鑄鐵試件

  強度指標:

  最大載荷Pb =xx14.4xxx KN

  強度極限ζb= Pb / A = x177.7xx M Pa

  問題討論:

  1、為何在拉伸試驗中必須采用標準試件或比例試件,材料相同而長短不同的試件延伸率是否相同?

  答:拉伸實驗中延伸率的'大小與材料有關(guān),同時與試件的標距長度有關(guān)。試件局部變形較大的斷口部分,在不同長度的標距中所占比例也不同。因此拉伸試驗中必須采用標準試件或比例試件,這樣其有關(guān)性質(zhì)才具可比性。

  材料相同而長短不同的試件通常情況下延伸率是不同的(橫截面面積與長度存在某種特殊比例關(guān)系除外)。

  2、分析比較兩種材料在拉伸時的力學性能及斷口特征。

  答:試件在拉伸時鑄鐵延伸率小表現(xiàn)為脆性,低碳鋼延伸率大表現(xiàn)為塑性;低碳鋼具有屈服現(xiàn)象,鑄鐵無。低碳鋼斷口為直徑縮小的杯錐狀,且有450的剪切唇,斷口組織為暗灰色纖維狀組織。鑄鐵斷口為橫斷面,為閃光的結(jié)晶狀組織。

  教師簽字:x xxxxxxx

  日期:xxx xxxxx

  二、壓縮實驗報告標準答案

  實驗目的:見教材。實驗原理:見教材。

  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及處理:例:(一)試驗記錄及計算結(jié)果

  問題討論:

  分析鑄鐵試件壓縮破壞的原因。

  答:鑄鐵試件壓縮破壞,其斷口與軸線成45°~50°夾角,在斷口位置剪應力已達到其抵抗的最大極限值,抗剪先于抗壓達到極限,因而發(fā)生斜面剪切破壞。

物理實驗報告5

  一、實驗目的

  1、掌握氫氘光譜各譜線系的規(guī)律,即計算氫氘里德伯常數(shù)RH,RD的方法。

  2、掌握獲得和測量氫氘光譜的實驗方法。

  3、學習光柵攝譜儀的運行機理,并學會正確使用。

  二、實驗儀器及其使用方法

  WPS-1自動控制箱,光源:鐵電極。電弧發(fā)生器,光源:氫氘放電管。中間光闌,哈德曼光闌,攝譜窗口。

  平面光柵攝譜儀是以平面衍射光柵作為色散元件的光譜儀器。它的光學系統(tǒng)用Ebert-Fastie裝置(垂直對稱式裝置),其光學系統(tǒng)如圖2所示。由光源B(鐵電極、氫氘放電管)發(fā)射的光,經(jīng)過消色差的三透鏡照明系統(tǒng)L均勻照明狹縫S,再經(jīng)反射鏡P折向球面反射鏡M下方的準光鏡O1上,經(jīng)O1反射,以平行光束射到光柵G上,經(jīng)光柵衍射后,不同方向的單色光束射到球面反射鏡的中央窗口暗箱物鏡O2處,最后按波長排列聚焦于感光板F上,旋轉(zhuǎn)光柵G,改變光柵的入射角,便可改變拍攝譜線的波段范圍和光譜級次。這種裝置的入射狹縫S和光譜感光板是垂直平面內(nèi)對稱于光柵G放置的,由于光路結(jié)構(gòu)的對稱性,彗差和像散可以矯正到理想的程度,使得在較長譜面范圍內(nèi),譜線清晰、均勻。同時由于使用球面鏡M同時作為準直物鏡和攝譜物鏡,因此不產(chǎn)生色差,且譜面平直。使用攝譜儀做光譜實驗時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1)攝譜儀為精密儀器,使用時要注意愛護。尤其是狹縫,非經(jīng)教師允許,不可以隨意調(diào)節(jié)各旋鈕,手柄均應輕調(diào)慢調(diào),旋到頭時不能再繼續(xù)用力,不要觸及儀器的各光學表面;

  (2)燃電弧時,注意操作安全。電弧利用高頻高壓,點燃后不要用手觸及儀器外殼;更換電極時要切斷高壓電,用絕緣性能好的鉗子或手套來更換;電弧有強紫外線輻射,使用時要戴防護眼鏡;

  (3)鐵弧電極上不能有氧化物,應經(jīng)常磨光,呈圓錐形;調(diào)節(jié)兩電極頭之間的距離,注意電極頭成像不要進入中間光闌。

  三、實驗原理

  巴爾末總結(jié)出來的可見光區(qū)氫光譜的規(guī)律為:

  (n=3,4,5……)

  式中的B=364、56nm。此規(guī)律可改寫為:

  式中的為波數(shù),為氫的里德伯常數(shù)(109678cm)。

  根據(jù)玻爾理論或量子力學中的相關(guān)理論,可得出對氫及類氫離子的光譜規(guī)律為:

  其中,和為整數(shù),z為該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相應元素的里德伯常數(shù)為:

  其中,m和e為電子的質(zhì)量和電荷,c是真空中的光速,h為普朗克常數(shù),M為原子核的質(zhì)量。顯然,隨元素的不同R應略有不同,但當認為M→∞時,便可得到里德伯常量為:

  這與玻爾原子理論(即電子繞不動的核運動)所推出的'R值完全一樣。現(xiàn)在公認的

  的值為:10973731m,這與理論值完全符合。有了這樣精密測定的里德伯常量,又可以反過來計算還沒有測定的某些元素的里德伯常數(shù)。即:比如應用到氫和氘為:

  可見,氫和氘的里德伯常數(shù)是有差別的,其結(jié)果就是氘的譜線相對于氫的譜線會有微小的位移,叫同位素位移。和是能夠直接精確測量的量,測出它們,也就可以計算出氫和氘的里德伯常數(shù)。同時還可以計算出氫和氘的原子核質(zhì)量比。

  式中是已知量。注意:波長應為真空中的波長,同一光波,在不同介質(zhì)中波長是不同的,唯有頻率及對應光子的能量是不變的,我們的測量往往是在空氣中進行的,所以為精確得到結(jié)果時應將空氣中的波長轉(zhuǎn)換為真空中的波長。

  四、測量內(nèi)容及數(shù)據(jù)處理

  測量內(nèi)容

  1、拍攝氫氘和鐵的光譜。按實驗要求,擬好攝譜程序表格,調(diào)好光路后,按程序用哈特曼光欄的相應光孔,分別拍下氫氘和鐵的光譜。

  2、顯示譜片。取下底片盒,到暗室進行顯影,定影、水洗等處理得到譜片。

  3、觀察和測量氫氘光譜線的波長。在光譜投影儀上觀察譜片上的光譜,區(qū)分鐵光譜和氫氘光譜,基于在很小的波長范圍內(nèi)可以認為線色散是個常數(shù)。如下圖所示、用線性內(nèi)插法就可以算出待測的譜線的波長。在映譜儀上用直尺進行粗測,在阿貝比長儀上進行精確測量計算出氫氘譜線的波長。

  4、數(shù)據(jù)處理。計算出氫氘的里德伯常數(shù),確定其不確定度,給出實驗結(jié)果表達式。

物理實驗報告6

  (一)實驗目的

  1.學會用打上點的紙帶研究物體的運動。

  2.掌握判斷物體是否做勻變速運動的方法。

  3.會利用紙帶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4.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

  (二)實驗原理

  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

  (1)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若加速度為a,在各個連續(xù)相等的時間T內(nèi)發(fā)生的位移依次為x1、x2、x3、?、xn,則有:x2-x1=x3-x2=?=xn-xn-1=aT2,即任意兩個連續(xù)相等的時間內(nèi)的.位移差相等。可以依據(jù)這個特點,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2)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該段時間內(nèi)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

  2.由紙帶求物體加速度的方法 (1)逐差法

  設相鄰相同時間T內(nèi)的位移分別為x1、x2、?、x6,則 x2-x1=x3-x2=x4-x3=?=x6-x5=aT2 x4-x1=3a1T2 x5-x2=3a2T2 x6-x3=3a3T2

  得加速度a=(a1+a2+a3)/3

  = (2)圖象法(421?522?623)???x4?x5?x6???x1?x2?x3??2?

  33T3T3T9T

  以打某計數(shù)點時為計時起點,然后利用vn=(xn+xn+1)/2T測出打各點時的速 度,描點得v-t圖象,v-t圖象的斜率即為加速度,如圖所示。

  (3)由紙帶求物體速度的方法 “平均速度法”求速度,即vn=(xn+xn+1)/2T, 如圖所示。

  (三)實驗器材

  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小車、紙帶、細繩、鉤碼、刻度尺、導線、電源、復寫紙片。

  (四)實驗步驟

  1.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放在實驗桌上,并使滑輪伸 出桌面;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上沒有滑輪的一端; 連接好電路,再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滑輪, 下邊掛上合適的鉤碼;將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并把它 的一端固定在小車的后面。

  2.把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接通電源后,放開小車,讓小車拖著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換上新紙帶,重復三次。

  3.從三條紙帶中選擇一條比較理想的紙帶,舍掉開頭比較密集的點,在后邊便于測量的地方找一個開始點,在選好的開始點下面記作0,0后面

  動的加速度。

  同學們還可先畫出v-t圖象,再求小車做勻變速運動的加速度。

  (五)注意事項

  1.要在鉤碼落地處放上軟墊或砂箱,防止撞壞鉤碼。

  2.要在小車到達滑輪前用手按住它或放置泡沫塑料擋板,防止撞壞小車。

  3.小車的加速度宜適當大些,可以減小長度的測量誤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約50 cm的紙帶上清楚地取出7~8個計數(shù)點為宜。

  4.紙帶運動時盡量不要讓紙帶與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摩擦。

  5.要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工作穩(wěn)定后,再放開小車;放開小車時,小車要靠近打點計時器,以充分利用紙帶的長度。

  6.不要分段測量各段位移,應盡可能地一次測量完畢(可先統(tǒng)一量出各計數(shù)點到計數(shù)起點0之間的距離),讀數(shù)時應估讀到毫米的下一位。

  (六)誤差分析

  本實驗參與計算的量有x和T,因此誤差來源于x和T。

  1.由于相鄰兩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x測量不夠精確而使a的測量結(jié)果產(chǎn)生誤差。

  2.市電的頻率不穩(wěn)定使T不穩(wěn)定而產(chǎn)生誤差。

物理實驗報告7

  【實驗目的】:

  1、通過觀察與思考雙錐體沿斜面軌道上滾的現(xiàn)象,使學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場中物體總是以降低重心,趨于穩(wěn)定的運動規(guī)律。

  2、說明物體具有從勢能高的位置向勢能低的位置運動的趨勢,同時說明物體勢能和動能的相互轉(zhuǎn)換。

  【實驗儀器】:

  錐體上滾演示儀

  【注意事項

  1、不要將椎體搬離軌道

  2、椎體啟動時位置要正,防止?jié)L動式摔下來造成損壞報告部分

  【實驗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體或系統(tǒng)的能 量總是自然趨向最低狀態(tài)。本實驗中在低端的'兩根導 軌間距小,錐體停在此處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 端兩根導軌較為分開,錐體在此處下陷,重心實際上 降低了。實驗現(xiàn)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實驗步驟】:

  1、將雙錐體置于導軌的高端,雙錐體并不下滾;

  2、將雙錐體置于導軌的低端,松手后雙錐體向高端滾去;

  3、重復第2步操作,仔細觀察雙錐體上滾的情況。

物理實驗報告8

  實驗裝置:

  實驗2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實驗目的:

  觀察沸騰現(xiàn)象,找出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

  實驗器材:

  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wǎng)、溫度計、燒杯(50ml),火柴,中心有孔的紙板、水、秒表。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1、按上圖組裝器材。在燒杯中加入30ml的水。

  2、點燃酒精燈給水加熱。當水沸騰,即水溫接近90℃時,每隔0.5min在表格中記錄溫度計的示數(shù)T,記錄10次數(shù)據(jù)。

  3、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

  4、冷卻后再整理器材。

  5、以溫度T為橫坐標,時間t為縱坐標,在下圖中的方格紙上描點,再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從而繪制成水沸騰時溫度與時間關(guān)系的圖像;

  6、整理、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及其圖像,歸納出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實驗3

  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

  實驗目的:

  觀察光的反射現(xiàn)象,找出光反射時所遵循的規(guī)律。

  實驗器材:平面鏡、一張白硬紙板、激光筆、量角器、幾支彩筆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1、把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紙板ENF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ON垂直于鏡面,如上圖所示;

  2、使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經(jīng)平面鏡反射,沿另一個方向射出,在紙板上用筆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徑跡;

  3、改變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幾次,換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每次光的徑跡;

  4、取下紙板,用量角器測量ON兩側(cè)的i和r,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

  5、把紙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紙板上還能看到反射光嗎?

  實驗4

  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guān)系

  實驗目的:觀察平面鏡成像的情況,找出成像的特點。

  實驗原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

  實驗器材:同樣大小的蠟燭一對、平板玻璃一塊、白紙一張、刻度尺一把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1、在桌面上鋪一張大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沿著玻璃板在紙上畫一條直線,代表平面鏡的位置;

  2、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個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蠟燭像的位置,在紙上記下這兩個位置;

  4、移動點燃的蠟燭,重做實驗;

  5、用直線把每次實驗中蠟燭和它的像在紙上的位置連起來,并用刻度尺分別測量它們到玻璃板的距離,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

  實驗5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實驗目的: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實驗原理:光的折射

  實驗器材: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光具座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1、按上圖組裝實驗裝置,將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和光屏中心調(diào)整到同一高度;

  2、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中間某刻度處,把蠟燭放在較遠處,使物距u>2f,調(diào)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觀察實像的大小和正倒。記錄物距u和像距v;

  3、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改變物距u,使f<u<2f,調(diào)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觀察實像的大小和正倒。記錄物距u和像距v;

  4、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改變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蠟燭的像,此時成虛像,應從光屏這側(cè)向透鏡里觀察蠟燭的像,觀察虛像的大小和正倒。

物理實驗報告9

  提出問題:

  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猜想與假設:

  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cè)。

  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

  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guī)律。

  所需器材:

  蠟燭(兩只),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實驗步驟:

  一、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二、在平面鏡的一側(cè)點燃蠟燭,從這一側(cè)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fā)現(xiàn)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并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三、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后放上一只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后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四、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小。發(fā)現(xiàn)是相等的。

  自我評估:

  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jié)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xiàn)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么誤差,關(guān)鍵在于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交流與應用:

  通過該實驗我們已經(jīng)得到的結(jié)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nèi)讼蚱矫骁R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物理實驗報告10

  一、實驗目的

  ①參與實驗操作過程,熟悉相關(guān)實驗儀器的使用,探究實驗操作和數(shù)據(jù)處理中的誤差問題,領會實驗中的設計思想,并對相關(guān)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②深入理解實驗原理,與高中物理知識相聯(lián)系,探討學生分組探究實驗的教學方法,提高師范技能。

  ③在與他人的交流討論中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實驗器材

  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測定:電壓表、電流表、電阻箱、1.5V干電池、開關(guān)、導線若干條。

  油膜法測分子直徑:油酸—水溶液、注射器、帶方格的塑料水盆、痱子粉。

  三、實驗原理

  (1)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測定1.安阻法

  如圖1所示連接好電路,改變電阻箱R的阻值,測出不同阻值時對應的電流表的示數(shù),并記錄數(shù)據(jù)。設被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分別為E、r,設電流表的內(nèi)阻RA可忽略,則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E=I(R+r)。處理數(shù)據(jù)時的方法有兩種:①計算法

  在實驗過程中測得一組電流的值Ii和接入的電阻箱的阻值Ri。設其中兩組分別為R1、I1和R2、I2。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

  E=I1(R1+r)(1)E=I2(R2+r)(2)聯(lián)立(1)、(2)可得EI1I2(R1R2)I1R1I2R2r,I2I1I2I1將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兩兩比較,取平均值。

  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E=I(R+r),將其轉(zhuǎn)化為1REr(3)I1根據(jù)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作出R曲線,如圖2所示,此直線的斜率為電源電動勢E,I對應縱軸截距的絕對值為電源的內(nèi)阻r。

  2.伏阻法

  如圖3所示連接好電路,改變電阻箱R的阻值,測出不同阻值時對應的電壓表的示數(shù),并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設被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分別為E、r,電壓表U

  的內(nèi)阻RV可忽略,則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E(Rr)R處理數(shù)據(jù)時的方法有兩種:①計算法在實驗過程中測得一組電壓的值Ui和接入的電阻箱的阻值Ri。設其中兩組分別為R1、U1和R2、U2。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可得:3

  (2)油膜法測分子直徑

  對于物質(zhì)分子大小的測量,利用現(xiàn)代技術(shù),像離子顯微鏡或掃描隧道顯微鏡已經(jīng)能觀察到物質(zhì)表面的分子。但是,這畢竟離中學物理太遠,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這一學生實驗,不僅可以讓學生形成一定的微觀物質(zhì)模型,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習一種方法,即用宏觀手段來研究微觀問題,因此指導學生做好這個實驗是十分有意義的。

  油酸分子式為C17H33COOH。是一種結(jié)構(gòu)較為復雜的高分子。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C17H33是不飽和烴具有憎水性。另一部分是COOH對水有很強的親和力。被酒精稀釋過的油酸滴在水面上時,油酸溶液會在水面上很快散開,其中酒精先溶于水,并很快揮發(fā),最后在水面上形成一塊純油酸薄膜。

  要做好油膜法測分子直徑這個實驗,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兩個個主要問題。一、粉的厚度

  粉的厚度實驗中痱子粉的作用是界定油膜大小的邊界,痱子粉過厚,油膜不易擴散,使水面的痱子粉開裂,痱子粉太少,油膜邊界不清。因此如何將痱子粉均勻地撒在水面上是關(guān)鍵,在實驗的過程中輕敲裝有痱子粉的塑料瓶,在水盆里撒上均勻的、很薄的一層痱子粉,具體撒多薄的痱子粉才能成功要經(jīng)過反復的試驗。

  二、點的滴法

  實驗時,拿到配好濃度的油酸溶液用注射器抽取一定的`體積,然后一滴一滴地滴回瓶子中,訓練準確、均勻地滴點,并記下滴完這部分油酸溶液的滴數(shù)。接下來把一滴油酸溶液滴入撒好痱子粉的水面中央,因張力作用油酸立即向四面八方散開,在水中形成一個近似圓形的薄膜油膜,邊緣與痱子粉形成一個分界線。首先,在滴的過程中手的力道要與之前數(shù)滴數(shù)時相同,另外油滴下落點不能離液面太近也不能太遠,下滴點距水面約2至3cm左右為宜。

  四、實驗過程

  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測定:

  1、選用一只電阻箱、一只電流表按照安阻法原理圖連接好電路,電流表的量程選擇0.6A。閉合開關(guān),改變電阻箱的阻值,記錄下不同阻值R對應的電流表的示數(shù)I。

  2、選用一只電阻箱、一只電壓表按照伏阻法原理圖連接好電路,電壓表的量程選擇3V。閉合開關(guān),改變電阻箱的阻值,記錄下不同阻值R對應的電壓表的示數(shù)U。

  3、選用一只滑動變阻器、一只電壓表、一只電流表按照伏安法,分別采用內(nèi)接法和外接法連接好電路,電流表的量程選擇0.6A,電壓表的量程選擇3V。閉合開關(guān),滑動滑動變阻器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的阻值,記錄下不同阻值對應的電壓表的示數(shù)U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I。

  油膜法測分子直徑:

  1、用注射器吸取0.5ml1:1000的油酸酒精溶液,隨后一滴滴地滴回瓶中。數(shù)出0.5ml約108滴左右。每滴含油酸體積V為0.5ml/108×1/1000≈4.63×10-6ml

  2、在塑料水盆中倒入適量的水,約為容器的1/3,水面完全穩(wěn)定后均勻的撒上痱子粉。

  3、等粉完全靜止后開始滴油酸溶液。下滴點距水面約2至3cm左右為宜。過幾分鐘后油酸薄膜的形狀趨于穩(wěn)定。

  4、把玻璃板蓋在塑料盆上。用彩筆把油酸薄膜的形狀勾勒在玻璃板上。

  5、以超過半格算一格,沒超過半格舍去的方法,數(shù)出油酸薄膜所占的格數(shù),根據(jù)每格面積為1cm2,進而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積S。

  6、根據(jù)每一滴油酸的體積V,和薄膜的面積S即可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d=V/S,即油酸分子直徑的大小。

  五、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及分析

  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測定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①安阻法

物理實驗報告11

  一、提出問題: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二、猜想與假設: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cè)。

  三、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guī)律。

  所需器材:蠟燭(兩只),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

  實驗步驟:

  1.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2.在平面鏡的一側(cè)點燃蠟燭,從這一側(cè)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fā)現(xiàn)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并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3.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后放上一只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后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4.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小。發(fā)現(xiàn)是相等的。

  四、自我評估: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jié)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xiàn)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么誤差,關(guān)鍵在于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五、交流與應用:通過該實驗我們已經(jīng)得到的結(jié)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nèi)讼蚱矫骁R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初中物理實驗報告3

  光學中研究光的本性以及光在媒質(zhì)中傳播時各種性質(zhì)的學科。物理光學過去也稱“波動光學”,從光是一種波動出發(fā),能說明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現(xiàn)象。而在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麥克斯韋關(guān)于光是電磁波的假說以后,物理光學也能在這個基礎上解釋光在傳播過程中與物質(zhì)發(fā)生相互作用時的部分現(xiàn)象,如吸收,散射和色散等,而且獲得一定成功。但光的電磁理論不能解釋光和物質(zhì)相互作用的另一些現(xiàn)象,如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及各種原子和分子發(fā)射的特征光譜的規(guī)律等;在這些現(xiàn)象中,光表現(xiàn)出它的粒子性。本世紀以來,這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物理光學的另一部門“量子光學”。

  【楊氏干涉實驗】楊格于1801年設法穩(wěn)定兩光源之相位差,首次做出可見光之干涉實驗,并由此求出可見光波之波長。其方法是,使太陽光通過一擋板上之小孔使成單一光源,再使此單一光源射到另一擋板上,此板上有兩相隔很近的小孔,且各與單光源等距離,則此兩同相位之兩光源在屏幕上形成干涉條紋。因為通過第二擋板上兩小孔之光因來自同一光源,故其波長相等,并且維持一定的相位關(guān)系(一般均維持同相),因而能在屏幕上形成固定不變的干涉條紋。若X為屏幕上某一明(或暗)條紋與中心點O的距離,D為雙孔所在面與屏幕之間的距離,2a為兩針孔S1,S2間之距離(通常小于1毫米),λ為S光源及副光源S1、S2所發(fā)出的光之波長。

  兩光源發(fā)出的`兩列光源必然在空間相迭加,在傳播中兩波各有各的波峰和波谷。當兩列波的波峰和波峰或波谷和波谷相重疊之點必為亮點。這些亮點至S1與S2的光程差必為波長λ的整數(shù)倍。在兩列波的波峰與波谷相重疊之點必為暗點,這些暗點至S1與S2的光程差必為波長λ/2的整數(shù)倍。實驗結(jié)果的干涉條紋,它是以P0點為對稱點而明暗相間的條紋。P0點處的中央條紋是明條紋。當用不同的單色光源作實驗時,各明暗條紋的間距并不相同。波長較短的單色光如紫光,條紋較密;波長較長的單色光如紅光,條紋較稀。另外,如果用白光作實驗,在屏幕上只有中央條紋是白色的。在中央白色條紋的兩側(cè),由于各單色光的明暗條紋的位置不同,形成由紫而紅的彩色條紋。

物理實驗報告12

  拉伸實驗是測定材料在常溫靜載下機械性能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實驗之一。這不僅因為拉伸實驗簡便易行,便于分析,且測試技術(shù)較為成熟。更重要的是,工程設計中所選用的材料的強度、塑形和彈性模量等機械指標,大多數(shù)是以拉伸實驗為主要依據(jù)。

  實驗目的(二級標題左起空兩格,四號黑體,題后為句號)

  1、驗證胡可定律,測定低碳鋼的E。

  2、測定低碳鋼拉伸時的強度性能指標:屈服應力Rel和抗拉強度Rm。

  3、測定低碳鋼拉伸時的塑性性能指標:伸長率A和斷面收縮率Z

  4、測定灰鑄鐵拉伸時的強度性能指標:抗拉強度Rm

  5、繪制低碳鋼和灰鑄鐵拉伸圖,比較低碳鋼與灰鑄鐵在拉伸樹的力學性能和破壞形式。

  實驗設備和儀器

  萬能試驗機、游標卡尺,引伸儀

  實驗試樣

  實驗原理

  按我國目前執(zhí)行的國家GB/T 228—20xx標準——《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的規(guī)定,在室溫10℃~35℃的范圍內(nèi)進行試驗。

  將試樣安裝在試驗機的夾頭中,固定引伸儀,然后開動試驗機,使試樣受到緩慢增加的拉力(應根據(jù)材料性能和試驗目的確定拉伸速度),直到拉斷為止,并利用試驗機的自動繪圖裝置繪出材料的拉伸圖(圖2-2所示)。

  應當指出,試驗機自動繪圖裝置繪出的拉伸變形ΔL主要是整個試樣(不只是標距部分)的伸長,還包括機器的彈性變形和試樣在夾頭中的滑動等因素。由于試樣開始受力時,頭部在夾頭內(nèi)的滑動較大,故繪出的拉伸圖最初一段是曲線。

  1.低碳鋼(典型的塑性材料)

  當拉力較小時,試樣伸長量與力成正比增加,保持直線關(guān)系,拉力超過FP

  后拉伸曲線將由直變曲。保持直線關(guān)系的最大拉力就是材料比例極限的力值FP。

  在FP的上方附近有一點是Fc,若拉力小于Fc而卸載時,卸載后試樣立刻恢復原狀,若拉力大于Fc后再卸載,則試件只能部分恢復,保留的殘余變形即為塑性變形,因而Fc是代表材料彈性極限的力值。

  當拉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時,試驗機的示力指針(主動針)開始擺動或停止不動,拉伸圖上出現(xiàn)鋸齒狀或平臺,這說明此時試樣所受的拉力幾乎不變但變形卻在繼續(xù),這種現(xiàn)象稱為材料的屈服。低碳鋼的屈服階段常呈鋸齒狀,其上屈服點B′受變形速度及試樣形式等因素的影響較大,而下屈服點B則比較穩(wěn)定(因此工程上常以其下屈服點B所對應的力值FeL作為材料屈服時的力值)。確定屈服力值時,必須注意觀察讀數(shù)表盤上測力指針的'轉(zhuǎn)動情況,讀取測力度盤指針首次回轉(zhuǎn)前指示的最大力FeH(上屈服荷載)和不計初瞬時效應時屈服階段中的最小力FeL(下屈服荷載)或首次停止轉(zhuǎn)動指示的恒定力FeL(下屈服荷載),將其分別除以試樣的原始橫截面積(S0)便可得到上屈服強度ReH和下屈服強度ReL。

  即ReH=FeH/S0 ReL=FeL/S0屈服階段過后,雖然變形仍繼續(xù)增大,但力值也隨之增加,拉伸曲線又繼續(xù)上升,這說明材料又恢復了抵抗變形的能力,這種現(xiàn)象稱為材料的強化。在強化階段內(nèi),試樣的變形主要是塑性變形,比彈性階段內(nèi)試樣的變形大得多,在達到最大力Fm之前,試樣標距范圍內(nèi)的變形是均勻的,拉伸曲線是一段平緩上升的曲線,這時可明顯地看到整個試樣的橫向尺寸在縮小。此最大力Fm為材料的抗拉強度力值,由公式Rm=Fm/S0即可得到材料的抗拉強度Rm。

  如果在材料的強化階段內(nèi)卸載后再加載,直到試樣拉斷,則所得到的曲線如圖2-3所示。卸載時曲線并不沿原拉伸曲線卸回,而是沿近乎平行于彈性階段的直線卸回,這說明卸載前試樣中除了有塑性變形外,還有一部分彈性變形;卸載后再繼續(xù)加載,曲線幾乎沿卸載路徑變化,然后繼續(xù)強化變形,就像沒有卸載一樣,這種現(xiàn)象稱為材料的冷作硬化。顯然,冷作硬化提高了材料的比例極限和屈服極限,但材料的塑性卻相應降低。

  當荷載達到最大力Fm后,示力指針由最大力Fm緩慢回轉(zhuǎn)時,試樣上某一部位開始產(chǎn)生局部伸長和頸縮,在頸縮發(fā)生部位,橫截面面積急劇縮小,繼續(xù)拉伸所需的力也迅速減小,拉伸曲線開始下降,直至試樣斷裂。此時通過測量試樣斷裂后的標距長度Lu和斷口處最小直徑du,計算斷后最小截面積(Su),由計算公式ALuL0SSu100%Z0100%L0S0、即可得到試樣的斷后伸長率A和斷面收縮率Z。

  2 鑄鐵(典型的脆性材料)

  脆性材料是指斷后伸長率A<5%的材料,其從開始承受拉力直至試樣被拉斷,變形都很小。而且,大多數(shù)脆性材料在拉伸時的應力-應變曲線上都沒有明顯的直線段,幾乎沒有塑性變形,也不會出現(xiàn)屈服和頸縮等現(xiàn)象(如圖2-2b所示),只有斷裂時的應力值——強度極限。

  鑄鐵試樣在承受拉力、變形極小時,就達到最大力Fm而突然發(fā)生斷裂,其抗拉強度也遠小于低碳鋼的抗拉強度。同樣,由公式Rm=Fm/S0即可得到其抗拉強度Rm,而由公式ALuL0 L0100%則可求得其斷后伸長率A。

  實驗結(jié)果與截圖

物理實驗報告13

  一、提出問題:

  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二、猜想與假設:

  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cè)。

  三、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

  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guī)律。

  所需器材:蠟燭(兩只),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

  實驗步驟:

  1.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2.在平面鏡的一側(cè)點燃蠟燭,從這一側(cè)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fā)現(xiàn)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并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3.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后放上一只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后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4.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小。發(fā)現(xiàn)是相等的。

  四、自我評估:

  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jié)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xiàn)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么誤差,關(guān)鍵在于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五、交流與應用:

  通過該實驗我們已經(jīng)得到的結(jié)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nèi)讼蚱矫骁R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物理實驗報告14

  探究課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一、提出問題:

  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二、猜想與假設:

  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cè).

  三、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

  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guī)律.

  所需器材:蠟燭(兩只),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

  實驗步驟:

  1.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2.在平面鏡的一側(cè)點燃蠟燭,從這一側(cè)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fā)現(xiàn)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并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3.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后放上一只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后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4.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小.發(fā)現(xiàn)是相等的.

  四、自我評估:

  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jié)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xiàn)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么誤差,關(guān)鍵在于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五、交流與應用:

  通過該實驗我們已經(jīng)得到的結(jié)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nèi)讼蚱矫骁R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物理實驗報告15

  一、將一飲料瓶底部扎幾個細孔,再往飲料瓶中到入適量的水,此時會發(fā)現(xiàn)瓶底處有水流出,可以印證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繼續(xù)迅速把飲料瓶中灌滿水,然后擰緊瓶蓋,這時可觀察到飲料瓶底部并沒有水流出。如果再擰松瓶蓋,又發(fā)現(xiàn)水流了出來。這說明是大氣壓作用形成的這一現(xiàn)象。

  二、另取一空飲料瓶灌滿水后擰緊平蓋,然后用酒精燈加熱一鋼針。輕輕的在飲料瓶下部側(cè)壁燙一細孔(注意燙孔時不要用力擠按飲料瓶)。當扎完小孔后會發(fā)現(xiàn)并沒有水流出,在第一個孔的相同高度處,任意位置再燙一個細孔后發(fā)現(xiàn)依然沒有水流出來。這是由于大氣壓的作用的結(jié)果,并且證明了大氣壓是各個方向都存在的,與液體壓強特點形成對比。之后在前兩個細孔的上方再燙一細孔后,發(fā)現(xiàn)下面的細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細孔不向外流水,并且有空氣從此處進入飲料瓶內(nèi)上方。如果擰開飲料瓶的瓶蓋會發(fā)現(xiàn)三孔都會流水。且小孔位置越靠近瓶底,水柱噴的越遠。

  三、再取一飲料瓶灌滿水并擰緊瓶蓋后,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夠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蓋擰下來,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發(fā)現(xiàn)瓶里的水并不落回水槽中。(可以換更高的飲料瓶做“對比實驗”,為托里拆利實驗的引入打好基礎。)還可以在此實驗的基礎上,在瓶底打孔,立刻發(fā)現(xiàn)瓶里的.水流回水槽中。原因是瓶子內(nèi)、外均有大氣壓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

  四、還可以選用易拉罐,拉蓋不要全部拉開,開口盡量小一些。倒凈飲料后用電吹風對罐體高溫加熱一段時間后,把拉口處用橡皮泥封好,確保不漏氣。再用冷水澆在易拉罐上,一會聽到易拉罐被壓變形的聲音,同時看到易拉罐上有的地方被壓癟。說明氣體熱脹冷縮、也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物理實驗報告】相關(guān)文章:

物理實驗報告10-12

物理實驗報告09-28

物理實驗報告[薦]12-07

物理實驗報告通用03-06

初中物理實驗報告02-23

物理實驗報告心得01-21

中學物理實驗報告04-18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05-13

[優(yōu)]初中物理實驗報告08-20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03-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丰县| 无棣县| 中宁县| 华安县| 益阳市| 团风县| 竹北市| 迭部县| 永年县| 武宣县| 察隅县| 阿城市| 肥城市| 桂东县| 安庆市| 商河县| 长岛县| 嘉祥县| 德惠市| 宜昌市| 焦作市| 上饶县| 扬中市| 广饶县| 吴江市| 巴林左旗| 綦江县| 呈贡县| 宾阳县| 长葛市| 南安市| 乌拉特后旗| 灌云县| 岗巴县| 梁平县| 安泽县| 台东市| 年辖:市辖区| 西丰县| 康乐县| 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