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市場調查實習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市場調查實習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市場調查實習報告1
國內pda市場可謂是不成熟市場中的不成熟市場。從市場發展情況來看,在1999年之前,國內掌上電子市場主要是以低端辭典類產品為主,而以記事簿、電話簿功能為主的pda產品規模較小,而伴隨著“呼機、手機、商務通一個都不能少”的廣告效應,pda產品在掌上電子市場上一夜走紅,產品銷量在兩三年內成倍增長,XX年市場規模在銷售量上達到192萬臺,在銷售額上達到23.5億元。在市場規模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不可避免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包括國外pda企業、國內的it企業、通信企業、家電企業等)都紛紛涉足pda行業,而從XX年pda市場來看,pda市場在瘋狂了一陣子之后開始冷卻,而對于pda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pda產品真正的功能利益到底在哪里”、“pda到底賣什么”,而緊接著必然是層出不窮的概念、不同的技術進行比拼,而不同概念、不同技術的一個載體必然是新機型。
目前大部分pda企業主要還是以oem形式進行生產,技術上還是非常不成熟。而pda行業普遍被認為是it行業的附屬品,技術在一定時期內則是這個行業的一個焦點話題,如名人智能王mr—170的“首創草書輸入識別技術、一指操作、只用一顆7號電池等”,商務通先捷8823的“精顯視屏”,快譯通v68的'“首創兼容sim卡”,聯想a68、商務通短信王8836的“紅外互傳”,tcl的“開放式平臺”等等。
而對于pda產品來說,技術的模仿和跟進較快,為了在激烈競爭下爭奪更大的市場份額,所有的企業都希望在技術上尋找的賣點,一方面推出具有獨特技術賣點的機型,另一方面,對于其他品牌的成功技術賣點迅速跟進,推出機型,進行市場攔截。
對于pda企業而言,沒有創新能力,就沒有發展;沒有研發能力,企業就舉步維艱;沒有新產品,市場就裹足不前。然而,新產品開發的另一個嚴酷問題就在于新產品開發成功率極低,一個成功的新產品需要集天時、地利、人和于一身。因此,pda市場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技術競爭、營銷競爭或資金實力的競爭,而是各方面綜合實力的一個較量。
大學生市場調查實習報告2
近幾年,我國許多高等院校紛紛開設電子商務課程,學生反映強烈。北方交通大學是我國率先開展電子商務教學的高校之一,1992年就開設了《條碼技術與電子數據交換(EDI)》的選修課,1996年該課被列為物資管理和國際企業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在新制訂的九八級教學大綱中,《電子商務》被列為管理工程專業的必修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北方交大已經形成由教師的電子教案、學生的電子作業、交互式的遠程網絡教學系統以及電子商務網絡案例教學模擬試驗等構成的全方位多媒體教學體系。作為教育部遠程網絡教育試點,已經在因特網上實現了“電子商務”課程的遠程網絡教學。“電子商務”是北方交大學生們的熱門話題之一。
那么,在校大學生們是怎樣看待電子商務這個問題的呢?1999年底,由與北方交通大學電子商務協會共同對北方交大的在校學生做了有關電子商務的問卷調查。調查采用書面問卷形式,受訪大學生575人,研究生38人(其中MBA20人),這些學生分別來自各個年級,涵蓋了電信、經濟、管理、法律、運輸等多個專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調查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包括以下幾個問題:
1、你知道什么是電子商務嗎?
2、你能就電子商務對社會的影響談談自己的認識嗎?
3、你能說出電子商務的一般流程嗎?
4、你知道什么是EDI嗎?
5、你對電子貨幣了解嗎?第二部分是獲得電子商務的途徑,包括以下幾個問題:
1、除了上課外,平時你從哪些方面了解電子商務的知識(依次舉出三種途徑)。
2、請列出你閱讀電子商務論文的具體報刊名稱。
3、你參觀過電子商務的展覽會嗎?對電子商務的認知程度
在被調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對電子商務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數據顯示,大學生們對電子商務表現了較大的關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對此的認識也越深。在對電子商務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學生中,認為電子商務對社會有很大影響的占23%;認為有一定影響,但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的學生占46%;認為中國目前發展電子商務尚有難度,對老百姓影響力有限的占31%。這一方面說明在校大學生對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對社會的影響的認識還較為冷靜,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和在校教育與社會的需要還有一定的距離。
這不能不讓我們擔心,電子商務正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高速度發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適應市場的需要?在對電子商務的了解程度進行深入調查時發現,問題確實很多。
表示對電子商務流程有明確認識的同學中,本科生僅占32%,MBA占80%,大部分非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對電子商務具體貿易流程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初級階段。在對EDI的認識上,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過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這部分人全部是經濟管理類學生。可見,在深入系統的學習中,電子商務逐漸體現了它的學科性——以經濟管理為主。在這方面,經濟管理類的學生有其專業的優勢。但是所占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專業無人了解的現狀實在令人擔憂。
在對電子貨幣的調查中,僅有1人在網上使用過電子貨幣。本科生中僅有9人表示對此作過專門的研習,而且都集中在計算機專業和信息通信專業。研究生中也僅有4人表示自己曾鉆研過此類問題。另有10人表示對此很有興趣,這個數字是相當低的,僅占總人數的2%。電子商務是一個跨學科的領域,在涉及到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問題——金融電子化與貿易安全上,電子專業、法律專業的學生有獨特的優勢,但尚未引起經濟管理專業的重視。就目前而言,真正認識到電子貨幣與自己已經很近的學生并不多,對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學生更少。對電子商務的學習途徑
第二部分的調查主要是想了解學生學習電子商務知識的途徑,了解哪些報刊上刊載的文章學生引用次數較多。經分析,除去開設電子商務課程的專業,大部分本科生是通過計算機類的雜志(43%)和報紙(30%)來了解電子商務知識的,從專業書籍與廣播電視上學習相關知識的并不多。
調查數據顯示,被學生引用的電子商務方面的論文來自91種中英文報刊,一方面反映了學生的閱讀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體對電子商務的報道數量也在加大,同時也反映了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的專業報刊尚未面世,面向大眾的宣傳方式仍是以面為主的普及,較少涉及具體的實施細節,系統介紹電子商務知識的報刊并不多。
在普及電子商務方面受到學生們認可的媒介主要有《計算機世界》、《互聯網世界》、《信息與電腦》、《中國計算機用戶》、《市場與電腦》等幾家刊物。經過進一步調查了解到,這些排名靠前的報刊,在1999年都專門設立了電子商務普及類的專欄或專題講座。在人們迫切想了解電子商務知識的時候,選擇系列刊載的報刊無疑是讀者的首選。但是沒有一家刊物所占的比例超過15%。
較后,在沒有任何組織的前提下,大多數學生(本科生的65%和研究生的89%)都主動去過電子商務的展覽會,從中了解電子商務的較新發展動態和較新技術應用。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們對電子商務都十分感興趣,不少人通過閱讀課外資料或參加展覽了解電子商務,有目的地學習電子商務知識。但是,他們缺少系統全面的學習。在電子商務成為21世紀貿易主要手段的趨勢下,電子商務的普及與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層樓,將會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壯大。
大學生市場調查實習報告3
掌上電子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價格戰、概念戰、廣告戰、技術戰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撥開層層戰火硝煙,不難發現,掌上電子市場領域內的每一個動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圍繞著新產品展開的。
新機型銷售貢獻大
從賽諾市場研究公司35城市商場銷售監測情況來看,20xx年市面上共出現386款機型掌上電子產品,其中179款是20xx年新上市的,占到市面機型總數的46.4%。而其中以提供記事、電話簿等功能為主,一般支持手寫輸入、電腦同步功能,產品系統較為封閉的普通PDA類產品中,20xx年新上市的機型已經占到了市面機型總數的53.5%。
從監測數據看,20xx年11月份掌上電子市場零售額的66.3%來自20xx年新上市的機型,44.6%來自20xx年下半年新推出的機型。從目前掌上電子兩大主流市場(PDA類市場和辭典類市場)來看,PDA類市場新品貢獻率較大,其中20xx年11月份PDA類市場83.2%的零售額來自20xx年新上市機型,57%的零售額則來自于20xx年下半年上市的新品。
PDA競爭是速度戰
從PDA類主要機型在上市后各月的表現可以看出PDA類掌上電子產品市場生命周期普遍較短,尤其是產品導入期和產品成長期非常短。從20xx年上市的比較成功的機型的生命周期來看,大部分機型都是在上市后的第二個月或第三個月達到產品銷售頂峰,如20xx年影響最大的機型MR—170,從產品上市當月在PDA類市場就占銷售額的6.9%,但在第二個月銷售額占有率則迅速達到20.6%,在第三個月占有率達到最高點————27.0%。接下來市場占有率就開始下降,在上市第8個月時占有率已經下降為10.3%。而其他一些機型的產品周期在市場上則如同曇花一現。
各品牌差距在拉開
從普通PDA類掌上電子市場主要品牌的新品上市速度來看,不同品牌差異較大,其中商務通、名人20xx年新品推出速度較快,20xx年新上市機型個數占20xx年市面機型總個數的一半以上。而聯想、快譯通20xx年推出的新品相對較少。
主要PDA品牌的20xx年新品對20xx年11月的銷售額貢獻率普遍較高,但差異較大。商務通的新品貢獻率最高,其11月份銷售額的94.4%來自20xx年上市新品,銷售額的72.8%來自20xx年下半年上市的新機型。其次是名人,20xx年新產品對11月份銷售額的貢獻率達到86.4%,但只有43.8%來自20xx年下半年新上市機型。而聯想PDA產品的銷售額中僅一半左右來自新產品,而且主要還來自于第四季度新品。可見,無論從機型個數比重上,還是從銷售貢獻率上來看,20xx年新上市機型都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可見,PDA類競爭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新品競爭上。
制勝關鍵是創新力
國內PDA市場可謂是不成熟市場中的不成熟市場。從市場發展情況來看,在1999年之前,國內掌上電子市場主要是以低端辭典類產品為主,而以記事簿、電話簿功能為主的PDA產品規模較小,而伴隨著“呼機、手機、商務通一個都不能少”的'廣告效應,PDA產品在掌上電子市場上一夜走紅,產品銷量在兩三年內成倍增長,20xx年市場規模在銷售量上達到192萬臺,在銷售額上達到23.5億元。在市場規模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不可避免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包括國外PDA企業、國內的IT企業、通信企業、家電企業等)都紛紛涉足PDA行業,而從20xx年PDA市場來看,PDA市場在瘋狂了一陣子之后開始冷卻,而對于PDA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PDA產品真正的功能利益到底在哪里”、“PDA到底賣什么”,而緊接著必然是層出不窮的概念、不同的技術進行比拼,而不同概念、不同技術的一個載體必然是新機型。
目前大部分PDA企業主要還是以OEM形式進行生產,技術上還是非常不成熟。而PDA行業普遍被認為是IT行業的附屬品,技術在一定時期內則是這個行業的一個焦點話題,如名人智能王MR—170的“首創草書輸入識別技術、一指操作、只用一顆7號電池等”,商務通先捷8823的“精顯視屏”,快譯通V68的“首創兼容SIM卡”,聯想A68、商務通短信王8836的“紅外互傳”,TCL的“開放式平臺”等等。
而對于PDA產品來說,技術的模仿和跟進較快,為了在激烈競爭下爭奪更大的市場份額,所有的企業都希望在技術上尋找更多的賣點,一方面推出具有獨特技術賣點的機型,另一方面,對于其他品牌的成功技術賣點迅速跟進,推出機型,進行市場攔截。
對于PDA企業而言,沒有創新能力,就沒有發展;沒有研發能力,企業就舉步維艱;沒有新產品,市場就裹
足不前。然而,新產品開發的另一個嚴酷問題就在于新產品開發成功率極低,一個成功的新產品需要集天時、地利、人和于一身。因此,PDA市場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技術競爭、營銷競爭或資金實力的競爭,而是各方面綜合實力的一個較量。
【大學生市場調查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市場調查報告08-16
大學生市場調查報告04-26
大學生市場調查報告范文07-19
大學生電影市場調查報告03-07
大學生旅游市場調查報告04-29
大學生市場調查報告(精選15篇)03-28
大學生市場調查報告15篇01-31
大學生市場調查報告(15篇)03-27
大學生就業市場調查報告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