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老齡工作科工作總結報告
今年,我們以貫徹老齡政策為主線,以社會養老為重點,以“敬老月”為載體,以新《老年法》為契機,努力實現“六個老有”,全面推動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細化目標任務,全面推進養老工作
年初,認真研究制定全年目標任務,在征求各成員單位意見的基礎上,及時下發《今年老齡工作要點》和工作任務分解。
一是利用工作要點,全面部署老齡工作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二是利用達標創建,確保今年全區各項剛性指標的順利完成。
三是利用日常督導,認真對照標準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今年申報的省以獎代補資金養老項目,省示范性居家養老服務站申報4家、省“老年關愛之家”3家,農村幸福院項目44家,均通過驗收,上爭資金302萬元。
二、精心謀劃安排,敬老活動效果明顯
敬老月期間,我們以“關愛老人·構建和諧”為宗旨,突出“貫徹老年法·造福老年人”主題,周密安排,精心組織,在全區廣泛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一是以老齡委牽頭組織活動。9月份,區老齡委向全區發出《關于在全區開展“敬老月”活動的通知》。區委區政府領導走訪慰問百歲老人、老年人書畫展覽、老年人文體匯演、“樂在金秋”首屆老年人才藝比賽及重陽專場晚會等全區由老齡委牽頭組織的政府部門系列敬老活動,在國慶節至重陽節期間緊鑼密鼓地舉行。“樂在金秋”老年人才藝評選活動共吸引600多名有各類才藝特長的老年人參加,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經過大半年的走訪撰寫,區政協與區民政局還在“敬老月”期間聯合出版發行《探尋長壽的秘訣》。
二是全社會共同參與掀起敬老高潮。在區老齡委組織開展“敬老月”活動的號召下,全區各界也分別組織不同形式的敬老活動。“羅塘人家”網站組織網友走進橋頭敬老院開展“網羅正能量、尊老村鎮行”等活動,團區委、“姜堰網”聯合物業公司走進興泰鎮敬老院,顧高鎮組織醫生到敬老院為老人免費體檢。XX市群眾工作團姜堰華港工作隊組織到華港鎮敬老院慰問。區老干部大學和老干部藝術團聯合舉辦了“同心共筑中國夢”專場文藝演出。區老年人體協成功舉辦了區第十屆老年人運動會。姜堰農村商業銀行送慰問品進福利院與老干部藝術團為福利院老人慰問演出,精神與物質相得益彰。公證“敬老”和法律援助“敬老”相關優待活動也相繼舉行。姜堰體彩中心走訪白米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姜堰電臺、電視臺和報社也集中報道老齡方面的先進典型和社會養老方面的經驗做法,營造敬老氛圍。
三是組織參加XX市敬老月活動。積極組織參加了XX市首屆老年節文藝匯演和老年人棋類比賽活動,特別是文藝匯演以晚會的形式,于重陽節當天晚上在泰州電視臺播出后,氛圍濃烈,效果顯著。XX市首屆“敬老文明號”也于敬老月期間命名,經過一年多的創建,共創建國家和省“敬老文明號”1家、XX市“敬老文明號”3家,在全社區掀起敬老服務新高潮。
三、做好日常工作,宣傳調研氛圍濃烈
一是做好尊老金發放和優待證辦理。今年全區共發放尊老金1803萬元,近三萬名高齡老人從中收益。
二是積極化解矛盾,解決贍養糾紛。華港鎮徐垛村二組王明春老人的贍養問題,多次協調,登門拜訪,化解糾紛。
三是加大老齡工作調研和宣傳力度。在全國、省、市和本區有關報刊上報道我區老齡工作的稿件累計近3萬字,很好地營造了開展老齡工作的輿論氛圍。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指導下,在各有關部門的密切支持和配合下,我局堅決貫徹落實“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決策部署,牢牢抓住人才、就業和社會保障三個重點,堅持城鄉統籌,堅持普惠共享,堅持協調發展,全面落實各項政策措施,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項工作全面推進,特色工作亮點突出,各項任務指標圓滿完成。現將我局2014年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一)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新成果。今年以來,全縣城鎮新增就業10533人,完成目標任務7000人的150%;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982人,完成目標任務1600人的186%;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337人,完成目標任務500人的467%;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6150人,完成目標任務6100人的101%;發放小額擔保貸款3012萬元,完成目標任務3000萬元的100%;發放個體小額擔保貸款2571萬元,完成目標任務1600萬元的161%; 開發公益性崗位392個,完成目標任務350個的112%;完成就業技能培訓3100人,完成目標任務3000人的103%;實現企業職工提升培訓2616人,完成目標任務2600人的101%;職業技能鑒定3819人,完成目標任務3800人的101%。
(二)社會保障事業實現新突破。今年以來,全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2.3萬人,完成目標任務2.3萬人的100%;新增參保2102人,完成目標任務2100人的100%;入庫基金12200萬元,完成目標任務12200萬元的'100%。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任務35.55萬人,其中,當年確保完成29.51萬人,實際完成35.18萬人,完成確保任務數的119%。失業保險參保1.26萬人,完成目標任務1.26萬人的100%;入庫基金1050萬元,完成目標任務1050萬元的100%。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27萬人,完成目標任務2.23萬人的102%;入庫基金5481萬元,完成目標任務6300萬元的87%。工傷保險參保1.8萬人,完成目標任務1.8萬人的100%;入庫基金368萬元,完成目標任務300萬元的123%。生育保險參保1.46萬人,完成目標任務1.46萬人的100%;入庫基金280萬元,完成目標任務280萬元的100%。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39.10萬人,完成目標任務32萬人的122%。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6萬人,完成目標任務6萬人的100%。
(三)人事人才工作呈現新氣象。深入推進職稱制度改革,扎實開展各類技能培訓,不斷加強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逐步健全社會力量辦學機構監督機制。繼續穩步推進 “三支一扶”行動,積極做好下派干部、大學生村官選派選聘和日常管理工作。在市局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度公務員招錄用工作已圓滿結束,2014教師招考順利完成,公益性崗位招考工作有序進行,崗位設置管理和聘用工作順利推進,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正常增資工作穩步實施,全縣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
(四)勞動維權工作再上新臺階。截至目前,無越級上訪到省市情況發生。全年共投訴受理案件12件,解決12件,辦結率100%;今年以來,共受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125件,已結案117件,追發拖欠工資4292萬元;受理并辦結仲裁案件23起(裁決10起,調解7起,不予受理6起),調解、裁決金額131.4萬元(不含社會保險費);勞動合同簽訂率達98.3%,有效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障了我縣勞動關系和諧穩定。進一步強化鄉鎮勞動保障監察中隊建設,加強專職監察員和村居兼職協理員培訓工作,勞動監察“兩網化”效果顯著。
二、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一)創新載體,全面推動就業再就業工作
1、精心搭建創業“舞臺”。大力實施孔雀計劃,以鄉鎮農民工創業園為依托,鼓勵外出務工有成者返鄉創業,積極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目前,全縣五個鄉鎮農民工創業園共吸引入駐企業25家,涉及食品、家具、服裝、太陽能等行業,帶動就業數千人,創業促就業的倍增效應日益凸顯。
2、積極創新技能培訓舉措。大力開展技能培訓工作,拓展“訂單式”、“委培式”培訓新領域,積極開展創業指導、創業培訓、小額擔保貸款等一系列創業服務,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就地就近創業,帶動就業。為提高技能培訓實效,我縣因地制宜,創新辦班模式,舉辦創業技能培訓“流動班”,專門購置了手提電腦,選調業務精、素質高、責任心強的專業技術人員深入鄉鎮開展電腦實用技術、家政服務等培訓,為參訓農民學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技能培訓服務,真正實現了技能培訓學校“哪里需要,哪里搬”。 截至目前,完成就業技能培訓3100人,實現企業職工提升培訓2616人。
3、全面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以下崗失業人員、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城鎮“零就業家庭”為重點,努力開發就業崗位,充分發揮扶持政策促進就業的作用。認真開展“就業援助月”、“兩節期間企業招聘會”、“春風行動”、“孔雀計劃”及“企業百日幫扶”等系列活動,積極為求職人員和用人單位牽線搭橋,努力打造優質就業服務平臺;累計發放宣傳資料12萬余份,接待咨詢萬余人次,接受免費各類培訓報名千余人,提供各類就業崗位4000余個。XX縣財政、稅務等有關部門,認真做好社會保險、培訓、技能鑒定等補貼落實工作,累計發放各項補貼1074萬元,其中社保補貼754萬元、公益性崗位補貼320萬元,有效幫助企業解決現實困難,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發展。
(二)立足民生,不斷提升社會保障水平。
1、努力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科學分解落實社會保險擴面指標,扎實開展幫扶企業用工,推進依法參保活動,將私營個體企業、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和下崗失業人員參保續繳作為擴面工作的重點,加大基金征繳稽核力度,確保應保盡保、應收盡收,不斷提升社會保障能力。
2、全面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按照“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原則,立足實際、多措并舉,通過縣鄉村三級的大力宣傳引導和嚴格落實參保進度日報制、死亡零報告制、目標管理責任制等,參(續)保率穩中有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任務35.55萬人,其中,當年確保完成29.51萬人,實際完成36.8萬人,完成確保任務數的125%,累計征收保費3316萬元。累計為79248名60周歲以上老人發放養老金4015萬元。
3、著力規范企業參保繳費行為。聯合財政、地稅、工商等部門,堅持基金稽核與企業申報繳費相結合,對全縣企業參保人數和繳費基數進行全面核查,督促新生企業參保登記,努力實現應保盡保、應收盡收。同時,將參保率作為企業申辦貸款、兌現補貼、評先評優的硬性要求,有效提高了企業對職工參保的重視程度,有力維護了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自開展社會保險基數申報以來,全縣共有517家參保單位完成了社會保險基數申報工作,占應申報數的100%;1-10月份共開展稽核100余次,實地稽核參保企業121家,占參保企業的36.5%,新增參保人數2100余人。
4、積極推進城鎮居民醫保參保工作。通過新聞媒體,發放宣傳資料,深入家庭、學校逐戶進行政策宣傳,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積極動員居民和在校學生參保,加強與有關部門協調聯動,充分利用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社區工作平臺,打一場參保擴面速決戰,確保轄區內居民應保盡保。5月份已全面開始辦理參保登記繳費手續,目前非在校學生已辦理參保繳費手續,學生參保繳費工作也已經結束。預計12月全面完成2014年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任務。
(三)圍繞發展,著力加強人才引進培養。
1、健全人才引進機制。嚴格按照相關政策要求,秉持“公平、公開、公正、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規范公開招聘程序和工作規程,結合我縣實際把好公開招聘入口關,堅持事業單位凡進必考的原則,在公開招聘過程中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圍繞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目標,在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和優勢企事業單位,大力推進人才高地建設,不斷吸納高層次人才,促使全縣高層次人才數量不斷增加,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升。
2、順利完成2013年度機關事業單位考核工作。堅持“客觀公正、注重實績”的原則,認真開展年度機關事業單位考核。順利完成2013年度機關事業單位考核工作。堅持“客觀公正、注重實績”的原則,認真開展年度機關事業單位考核。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共8464人參加了2013年年度考核。其中:機關單位1040人、教育系統4510人、衛生系統1139人、其他事業單位1775人。考核結果確定為優秀等次的1162人,稱職(合格)等次的7043人,基本稱職(基本合格)等次的9人,不稱職(不合格)等次的11人,未定等次207人,未參加考核32人。
3、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根據省、市人事部門的統一安排,結合我縣編制情況和人員需求狀況,2014年面向社會計劃招考34名公務員,其中縣直機關20名,鄉鎮機關14名。目前招聘流程已結束,新錄用公務員已上崗工作,進入一年試用期。
4、規范退休管理。認真貫徹執行職工退休制度,對近兩年內到齡的人員進行檔案審查,排出到齡名單。對到齡人員,及時辦理退休審批手續。對超齡人員,嚴格執行退休政策,工齡計算到法定退休時間。截至目前,共辦理退休審批 725人,其中:機關事業單位172人,企業553人。
今年以來,我科堅持 “培育發展與監督管理”并重的方針,強化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的支撐作用,嚴格年度檢查與日常監管制度,創新社區公益創投活動,推動社會組織評估體系建設。全區社會組織發展科學有序、健康穩定。具體工作簡述如下:
一、建好基地,激活職能促發展。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工作流程和內部管理制度,切實履行培育發展優質組織、規范整頓違規組織、培訓評估在冊組織三項服務職能,全年孵化優質組織36個(符合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的四類組織),整改各類違規組織54個(年檢和日常監管中查處的組織),培訓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針對兩周專項調研中發現的問題)、行業協會(政社未分的)等重點組織3次95人,目前評估工作已進入初評階段。
二、謀劃創投,激發活力促創新。今年我局在XX市率先出臺公益創投方案,將市場風險投資理念引入社區公益服務領域,工作服務關口下移至社區,有力推動了政府購買服務進程、加大了社會組織扶持力度、創新了“三社”聯動工作模式、擴大了福利彩票社會影響力。社區公益創投工作歷經一次初選、二次篩選、三次優化,最終結題評出20個服務社區的項目。所有項目均通過了省社工專家組的綜合評定,其中2個項目被市局選為優質項目,上爭資金8萬元,“夕陽紅·扶老上網”項目被樹立為全市唯一模范項目,泰州日報、電視臺進行了跟蹤報道。
三、加強監管,激勵組織促規范。一是強化年檢職能。年初對年檢報告書分類進行了大幅修改,力求簡潔適用,3月初及時下發年檢通知,經過業務主管單位初審——登記管理機關再審——培育發展中心整改——整理歸檔、總結上報,年檢率和年檢質量較往年有了較大提高。二是加強日常監管。充分發揮社會組織領導服務小組的協調指揮作用,注重聯合執法、分類執法、重點抽查,在實踐中整理制作出十三項工作流程。三是推進評估工作。下發今年度評估通知,嘗試把評估工作與公益創投工作有機結合,做到“以評促創,以創帶評”。在評估建設中,確立了“基礎條件、組織建設、業務活動、社會評價”四個一級指標,并衍生出58項二級指標、65項三級指標、155項四級指標,全面衡量社會組織的綜合能力,把社會組織建設納入標準化建設的軌道。
我國社會組織目前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公民社會發育不夠成熟,有限政府認識不夠深刻,公眾對npo、ngo組織認知普遍缺乏。組織的效能建設相對較弱、組織的宗旨使命頗有爭議、培育和監管能力亟待提高。
明年工作指導思想
隨著“五位一體”改革的逐步深入,社會組織培育和管理工作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的總體思路是:培大做強全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深入持久開展“姜堰福彩·助力社區”公益創投活動,毫不動搖推行社會組織評估體系建設,不斷強化部門聯動、聯合執法模式。
一是轉變理念。公益創投和公益招投是社會組織甚至是民政事業發展的方向,此舉能有效整合多方資源,把民政與人社、醫衛、公安、司法等政府部門的事務融為一體,服務于城鄉社區,提升社會組織的公信力。2014年我們將把公益創投和公益招投列為科室工作的重點,力爭在規模上擴大、在方法上創新、在效果上求實。
二是轉變方法。在現有編制不變的情況下,穩步推進現代社會組織管理工作,用足用好現行財稅政策,通過多方籌資,向中心購買服務,促進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另外,中心還將內引外聯,承擔起科室工作人員行政執法、財稅制度等方面的輔導,科室工作人員也要堅持自學與實踐相結合,切實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是轉變機制。社會組織外部的評估是社會組織提升績效與服務質量的重要動力來源。明年,我們力爭將所有在冊組織全部納入評估體系,并與未來的全面招創投掛鉤,最終把外部約束轉變為內部自律,提升社會組織的誠信與自律水平,增強社會組織的公信力和社會認知度。
四是轉變職能。不斷強化領導服務小組協調指揮功能,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加大執法的有效性和權威性。同時與相關部門一起深入調研,力爭在“四類組織” (行業協會商會、科技類社團、公益慈善、城鄉社區服務類)中出臺規范性文件,將人、財、物及職能厘清,解決政府越位、錯位、缺位的問題,最終實現政社分離、政社互動。
【民政局老齡工作科工作總結報告】相關文章:
急診科護師職位個人工作總結報告01-12
超聲科醫生的進修總結報告12-12
質檢工作總結報告04-12
班級工作總結報告01-05
工程工作總結報告12-16
工作轉正個人總結報告10-11
半年工作總結報告07-14
安全工作總結報告01-15
貫標工作總結報告01-15
品質工作總結報告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