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站業務的工作總結報告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事們:
您們好!
下面,我就民豐縣尼雅鄉2011年重點工作情況總結如下,敬請批評指正。
一、民豐縣尼雅鄉基本情況
民豐縣尼雅鄉地處縣城,地理位置優越,農業基礎雄厚,交通十分便利,轄7個行政村,3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297人。群眾開展體育文化活動氣氛濃烈,為我鄉文化事業發展提供有利平臺。
二、民豐縣尼雅鄉文化建設的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鄉文化建設在上級各部門和鄉黨委政府領導的關心重視下,致力于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把加強農村基層文化建設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努力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六中全會的方針,文化建設進一步加強,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文化市場不斷繁榮,我鄉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和文化活動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一)高度重視,措施到位,文化建設環境良好 民豐縣尼雅鄉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工作,文化中心由黨委副書記直接分管,崗位職責、財務財產管理、檔案管理等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并一一落到實處。
我鄉文化崗位現有2人(大專學歷),工資和業務金費得到落實,列入財政預算。每年用于文化站業務金費1萬余元。文化中心活動正常。目前,有7個村委會建立了村級文化活動室,活動開展正常,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二)底蘊深厚,隊伍龐大,文化建設陣地廣泛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從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出發,依托民豐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切實加大了對文化陣地的建設,使文化陣地由平面的、單一的向立體式多樣化轉變。每年農村的文化活動主要是在各種節慶日、紀念日,由鄉文化站通過協辦等方式,組織開展民間文藝演出。上級宣傳、文化等部門組織開展 “我們的節日”、“百日廣場活動”,活動形式多為慰問演出、電影公映、送書下鄉等,基本解決了老百姓看電影、看戲、看書、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問題。目前,全鄉7個村委會共有文化室7個、文藝演出隊1支,文化愛好者隊伍也十分龐大,全鄉有群眾文化業余骨干20余人,文藝演出隊、文化室工作開展情況良好,并利用各種傳統節日為廣大群眾展示富有和田特色的社火表演。
(三)結合實際,創新載體,推進文化建設健康發展 結合民豐縣實際,創新工作載體,挖掘民間文化資源,突出民間特色,不斷提升節會文化品味。
一是加大民間文化的搜集整理力度和民間文化的保護力度。把挖掘我鄉原生態社火表演形式作為民間文化搜集的重點,使我鄉社火表演大放異彩。走出我鄉,走上大舞臺。
連續多年,我鄉文藝演出隊代表我鄉參與民豐縣各項重大文藝匯演,并得到了各級本門的高度認可。
二是推進廣場文化的發展,建設集文化、體育、休閑為一體的娛樂陣地,搭建展示我鄉文化風情的平臺,為全鄉人民提供文化活動場所,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三是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對我鄉所轄各村“農村書屋”的管理加大督查力度,使其走向規范化的軌跡,真正做到為提高村民的綜合素質,為村民提供農業科技,為村民提供休閑娛樂場地等目的。
四是加大對我鄉對未通無線電視網的轄區的普查力度,依照上級部門的要求,使每位村民能夠收看到3套電視節目。并杜絕村民私自架設衛星電視的現象,是我鄉電視網絡走向統一化、規范化、整體化的道路。
五是積極發掘、保護我鄉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好各種宣傳方式,帶動群眾發掘的積極性,協助發掘工作,并做好發掘我鄉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雖然我鄉文化建設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但由于受自身環境、經費緊缺等方面的因素制約,工作開展難度大,特別是以文補文方面,沒有固定資金收入,給今后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相差甚遠,農村文化建設仍然面臨著諸多
突出問題,具體情況是:
(一)專業人才緊缺
我鄉文化站專職工作人員2人,由于缺乏專業文化人員的指導,農村從事文化工作的人員年齡偏大,知識老化,專業化水平低,而且素質參差不齊,農村文藝后備人才相當缺乏,農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
(二)文化事業投入少,活動經費短缺
上級部門對文化事業的經費投入相當有限,文物事業經費沒有納入財政預算,由于缺乏資金,使得文化部門無法對一些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維修,也無法向民間征集文物。文化室、文化戶開展活動沒有固定經費來源,主要靠臨時籌集。經費的匱乏,造成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落后,現有資源難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三)文化建設觀念滯后
對于文化建設方面普遍存在認為文化是意識形態領域工作,在建設上打不開路子、邁不開步子,缺乏創新意識。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要積極借助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大發展文化事業的探索。
(四)文化保護及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薄弱 我鄉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不夠深入。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力度,拓展農村文化陣地的作用。引導農村文化進入千家萬戶,形成健康的精神食糧,逐步提高群眾的文化涵養素質。
(三)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和 “百日廣場”活動,完善文化陣地設施。多層次多渠道的開展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發展業余演出團隊,搞好各類文化藝術培訓,更好的滿足群眾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四)注重鼓勵和扶持群眾自辦文化產業,使之成為新時期農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辦文化的重要補充。
(五)扎扎實實做好文化工作,以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以完美的`精神面貌,以高素質的文化品牌推動壯鄉精神文明建設快速發展。
五、加快我鄉文化建設步伐的思考與建議
(一)加大投入力度,切實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廣大群眾物質生活基本得到滿足后,他們開始追求可以交流、參與的主動式文化活動,希望在休閑中獲得知識,在文化生活中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目前大多數群眾基層文化活動缺失。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加大對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度,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中央多次提出,要在各縣、鄉建立圖書館和文化站,不斷擴大廣播電視收視覆蓋率等要求。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僅僅依靠政府投入的單一渠道是難以完全奏效的,這就要求我們轉變觀念,拓寬思路,利用各種有利政策,申請專項資金,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文化建設投資體制,提升“農村書屋”、文化活動室的實質作用,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要抓好專業文化隊伍,充分發揮其骨干作用 要大力扶持發展農村文藝隊伍;進一步改善農村文藝隊伍的裝備、設備條件;定期或不定期抓好農村文藝隊的調演、匯演;加強對農村文藝隊的指導,要強化文化人才的培訓和培養,特別是基層文化帶頭人的培育,充分發揮農村藝人和農村文藝文化骨干隊伍的引領作用,給他們有用武之地,想方設法保護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此外,進一步強化新型年輕文藝文化骨干人才的培養造就,特別是要加大培養農村文化的后備隊伍,改變傳統特色文化的斷層現象。對從事農村基層文化工作的人員有關部門要有計劃地分類分批組織培訓。加大培育群眾自發建立的文化社團,積極扶植農村專業和業余文化隊伍,努力提高農村文化工作者素質,發揮其生力軍作用。
(四)努力實現經濟文化一體化
搞好統籌和結合,使文化與新農村建設,文化與農業緊密結合,充分利用我地理優勢的環境,大力做好文化宣傳活動,推動我鄉文化事業發展更進一步。
【文化站業務的工作總結報告】相關文章:
商超業務員工作總結報告04-29
小學教研工作的總結報告12-07
質檢工作總結報告04-12
班級工作總結報告01-05
工程工作總結報告12-16
工作轉正個人總結報告10-11
貫標工作總結報告01-15
品質工作總結報告01-14
教師工作總結報告12-29
教師工作總結報告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