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主要事跡
張××是牡丹江師范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的一名大三學生。這位1990年出生的大學生與別的學生有所不同:在租住的棚戶房里長大,14歲時,母親離開貧困的家;即將邁入大學校門之時,父親又因腦梗徹底喪失勞動能力。面對種種不幸,張××一邊打工給爸爸治病,一邊努力圓自己的大學夢……
堅強的雨中薔薇
8日傍晚,在牡丹江師范學院內,三三兩兩的學生們行走在美麗的校園里。張××,步履匆匆,她要趕回離校不遠的家中,為病癱在床的父親做飯,喂飯吃藥。自己然后簡單“扒拉”一口飯,就得趕到做家教的孩子家中。晚上十點多鐘才能回來,安頓爸爸睡覺后,還要溫習大學的課程,大約十一二點才能休息。
三年來,張××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節奏。她就像雨中的薔薇,頑強地生長著。
為了接受記者的采訪,張××臨時串了家教課的時間。
去年,張××和爸爸在當地媒體的幫助下,住進愛民區詩苑新城小區一室一廳的廉租房里。爸爸住的臥室里,一張雙人床占據了屋子的大部分,加上兩個舊衣柜,屋里十分狹窄。桌上放了五六種張爸爸吃的藥,張××則住在房廳里。
張××的爸爸蓋著厚厚的棉被躺在床上,臉色黯然,不時表情痛苦地說,自己的腿疼。這時,張××趕緊給爸爸按摩。
因為結束供暖,屋子里有些陰冷。張××看著窗臺上養的花,笑呵呵地說,這已經非常好了。
所有的苦難都是成長
在上大學之前,張××和爸爸租住在“偏廈子”里,冬天四處漏風,夏天悶熱難耐。這也是她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家里總斷糧,四處借錢。因為沒有借到學費,還晚上了一年學。曾經的記憶即使這樣艱苦,張××還是說“那時有爸爸媽媽,還是個溫暖的家。”
為了生存,父母四處打零工,沒有時間接送張××上學。每當下雨天,學校門口擠滿了送傘的家長,這讓張××很羨慕。“我沒有傘,所以我必須比別人跑得快。”
14歲時,張××的媽媽因不堪貧困,離開了家。媽媽走后,爸爸外出打工。從此,張××不僅要學會洗衣做飯生火,還要照顧80多歲的奶奶。
張××說,不知為什么,生活總像在考驗自己。2011年6月,張××結束高考,走出考場卻得到爸爸突發疾病住院的消息。
張××的高考成績高出分數線40多分,原本能上更好一些的大學。可是為了照顧病中的爸爸,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張××唯一的志愿是牡丹江師范學院。
拿到大學入取通知書,面對十分窘迫的家庭條件,張××一直猶豫報不報到。當她硬著頭皮到學校的時候,令張××沒想到的是,學校為她辦理了“綠色通道”,讓身無分文的她如愿地邁進了大學。“ 那天,我一輩子都不會忘。”
成為大學生的張××不想再四處借錢維持生活了,她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爸爸的醫藥費、生活費和自己學費。為了能賺錢,張××最多時做了3份家教,連著上四五個小時的課。有時累得在公交車上睡著了。在大學三年,張××沒有休過寒暑假。
學會微笑命運就不會差
記者在對張××采訪時,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燦爛微笑。
張××說,這些年來,學校的老師,教職工還有社會各界一直沒有間斷地給予這個家的幫助。牡丹江師范學院知道張××不離不棄照顧爸爸、苦苦求學的事情之后,從普通教職員工到學校領導都伸出援助之手。張××成了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梁中賢的幫扶對象,梁書記不僅在生活上給予資助,而且逢年過節還去家里探望張××的爸爸。
學院職工曹軍每個月從微薄工資中拿出一百元錢,資助張××。社會上許多愛心人士給張××爸爸送藥、送錢。張××在日記本里記錄著不少好心人的名字和聯系方式。她說,現在沒有能力回報好心人,等有能力了,一定要加倍回報他們。
無論面對怎樣的生活艱辛,張××都堅強面對。2011年她被評為2011年度黑龍江省大學生道德模范人物,今年又榮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的稱號。
明年張××就要畢業了,她很想當一名教師。
“不管走到哪里,我都要帶著爸爸,有爸爸在,才有家。”
http://m.shddsc.com/【“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主要事跡】相關文章:
優秀家長主要事跡06-02
優秀實習生主要事跡06-08
優秀少先隊員主要事跡05-15
幼兒園優秀家長主要事跡06-02
小學優秀學生干部主要事跡05-15
先進教師主要事跡06-27
教壇新秀主要事跡06-14
護士評優主要事跡05-08
2017美德少年主要事跡04-03
教壇新秀主要事跡材料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