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忙著、連忙練習說話。
2、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知道下雨前會出現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這三種現象,并初步知道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三段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自然知識。
【教學難點】
了解一些動物下雨前活動現象產生的原因。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析題
1、談話、板書課題。
2、區別下雨了與要下雨了。
二、小聲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邊讀邊注意三點:
看清課文中加拼音的字,讀準讀音。想想課文中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 看看課文是分幾個自然段寫的
三、檢查提問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課文中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
(板書:燕子、魚、螞蟻)
3、課文是分幾個自然段寫的 在書上標出來。
四、講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 指名讀第一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段有幾句話 每句話說了什么
(師板繪山坡、樹、草等)
⑵ 提問:
① 這段有幾句話 讀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 小白兔是怎樣割草的
(用活動圖演示小白兔彎腰的動作)
② 這時小白兔感到天氣怎么樣 天氣很悶時會讓人感到怎樣呢
(師生共同通過兩次不同的呼吸來體驗)
③ 于是,小白兔便怎么樣
(用活動圖演示小白兔直起身子的動作)
④ 在小白兔剛才的動作中,有兩個是正好相反的;你看出來了嗎 在書上用 劃出來。
2、學習二、三自然段:
⑴ 當小白兔直起身子時,看到了什么
(師板繪小燕子圖)
⑵ 燕子和平時一樣不一樣 從哪兒看出飛得低
(板書:飛得很低。)
⑶ 小白兔是怎樣問燕子的
(指名讀、齊讀)
⑷ 燕子是怎樣說的
(引讀第三段)
⑸ 誰來當小燕子,邊飛邊說
(指名表演)
其他同學注意看燕子的話一共有幾句。
⑹ 燕子的話有幾句 誰來讀讀第二句和第三句
(指名讀)
⑺ 空氣很潮濕說明空氣中什么多了 什么時候空氣就很潮濕呢
⑻ 正忙著的正是什么意思 忙著又是什么意思
⑼ 小白兔現在知道燕子飛得低的原因了。你知道了嗎
⑽ 燕子說要下雨了,他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
(引導學生發現燕子的思考過程。)
⑾ 男女生分角色讀小白兔和燕子的對話。
3、學習四、五、六段:
⑴ 指名讀四、五、六段。
⑵ 聽了燕子的話,小白兔是怎么想的
(引讀。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嗎 )
這句話用了什么符號 說明小白兔對燕子的話是相信還是不相信
⑶ 這時候他又看到了誰 只有兩條小魚嗎 小魚怎么樣了
(板書:游到水面)
⑷ 小白兔是怎么問的
(引讀)
有空是什么意思
⑸ 小魚是怎么說的
(引讀)
透透氣又是什么意思
⑹ 誰能說說小魚游到水面的原因
師歸納:
平時小魚在水里呼吸,水中的空氣就夠用了,因此不需要游到水面上來,但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氣少了,小魚在水里覺得很悶,所以就游到水面上來透透氣。
⑺ 指名兩位學生分角色讀小白兔和小魚的對話:
引導學生體會小魚對小白兔的'關心。
4、學習第七段:
⑴ 學生輕聲讀第七段。
⑵ 小白兔聽了小魚的話相信要下雨了嗎 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
連忙是什么意思 小白兔趕快干什么 什么是挎
(師表演挎籃子)
⑶ 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了誰 是多少螞蟻 他們在干什么
(板書:往高處搬家)
為什么要往高處搬家
⑷ 指名學生讀第七段:
學生邊聽邊想,到底是小白兔告訴螞蟻要下雨了,還是螞蟻告訴小白兔要下雨了
⑸ 指導讀:
是要下雨了。
(指名讀、齊讀)
5、學習八、九自然段:
⑴ 聽了螞蟻的話,小白兔是怎么做的
(出示:加快步子)
他一邊跑還一邊喊什么
(引讀)
⑵ 正在這時候,一陣雷聲,嘩嘩嘩,雨就下起來了。
(師畫雨點)
這雨下得怎么樣
3、指導朗讀第九段(齊讀)。
五、總結課文
學了這課,你知道要下雨了會出現什么現象
(學生用自己的話回答)
除了這三種現象,在下雨之前,自然界里還有許多與平時不一樣的現象。你還知道哪些 (讓學生談)希望同學們要像小白兔那樣看到不明白的現象積極地問別人,還可以從書中尋找答案,這樣你們就會學到更多的知識,就會越來越聰明。
六、重點指導部分生字的字形
七、分角色朗讀全文
請四名同學分別當課文里的四種小動物,并戴上頭飾,其他同學讀旁白。
第二課時
一、朗讀全文
二、從課文中提出本課生字詞學習
三、指導書寫
四、學生在作業本上寫生字
【教案《要下雨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下雨》教學設計03-02
我們上路了教學設計03-05
初中地理教案教學設計01-20
有關《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精選6篇)06-30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教案12-15
清明節的由來 教案教學設計11-27
二年級教案教學設計08-03
《習作那一刻,我長大了》優秀的教學設計07-17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