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5》公開課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說
本課內容由五條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組成。諺語是在群眾中流傳的固定語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課的諺語通俗易懂,給人的啟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用來時時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二、教學目的要求
知識目標: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情感目標:有積累諺語的興趣。
三、重難點處理----
書寫中“絞絲”的書寫(線、繩)指導:關鍵在于寫好兩個“撇折”,撇,一定不能彎,要寫直;折,要寫成“提”;第二個撇折稍大;兩個撇要保持“平行”(不要給學生講平行的概念,可以通過示范、動作讓學生明白)。
四、教時:2教時。
五、教學媒體:幻燈片
六、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朗讀感悟
1?自己讀諺語,讀準字音。
2?選擇自己喜歡的諺語,讀給同伴聽,互相檢查是否讀準字音,并說說自己喜歡所讀諺語的原因。
3?教師示范朗讀諺語,學生模仿讀。
4?師生、生生對讀,體會每一句諺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間的`對應關系。
5?齊讀諺語,感悟諺語的含義。
6在小組里說說自己對每一句諺語的理解,可以從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讓每一個小組選擇一句諺語,說說本組同學對該諺語的理解。用實例說明諺語中蘊含的道理,或者說說諺語給我們生活和學習的啟示。
7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諺語讀一讀,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8?采用范讀、對讀、齊讀等方式反復朗讀諺語,鼓勵記誦自己喜歡的諺語。
二、識字
1?結合生活實際識字。如,移動電話(移),火柴(柴),姓易、容易(易),打折、折疊(折),搓手,搓繩(搓、繩),一斤重(斤)等。
2?在朗讀諺語的過程中認清字形(整體認識),讀準字音。注意“柴、折、繩”是翹舌音,“搓”是平舌音,“謀”的韻母是ou。
3?通過組詞鞏固認讀生字。
布置家作:從課外摘抄搜集自己喜歡的諺語。
第二教時
一、寫字指導。
(1)仔細觀察
同偏旁、同部件:折—挑線—繩斤—折
形相近:挑—桃根—跟錢—線
(2)寫正確。
“挑”字的筆順:扌
“折、根”二字不要多一點。“線”字不要少一點。
(3)寫美觀。
把“斤”字的寫法,引申到“折”字。斤:第一撇要平,第二撇要“豎”,橫要右伸,豎要垂直。
重點指導“絞絲”的書寫(線、繩):關鍵在于寫好兩個“撇折”,撇,一定不能彎,要寫直;折,要寫成“提”;第二個撇折稍大;兩個撇要保持“平行”(不要給學生講平行的概念,可以通過示范、動作讓學生明白)。
二、完成”看看寫寫”部分。
三、搜集諺語,在班上分類進行整理、交流,每個同學找自己的學習伙伴,互相摘抄搜集的諺語。
【《識字5》公開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識字二·日月明》教學設計03-02
《識字學詞學句》教學設計6篇03-04
識字教學開題報告總結03-25
《雪兒》教學設計5篇03-02
雷雨教學設計(通用5篇)08-22
《挑山工》教學設計(通用5篇)07-08
《白鵝》教學設計(通用5篇)06-26
《母雞》教學設計(精選5篇)05-21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5篇05-15
《琥珀》教學設計(精選5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