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比例公開課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行的,關鍵是讓學生學會怎樣把解比例轉化為解方程。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學情實際,在教學設計上有以下特點: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列舉比例、判斷所列舉的比例是否成立以及試做例題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得到激發,思維得到拓展。
2.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教學中以扶代講,巧妙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但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而且還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解題能力、合作能力及歸納能力得到提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鋪墊
1.復習回顧。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比例的有關知識,請你判斷一下,下面哪兩個比能組成比例?
(課件出示)
2∶3 0.5∶0.2 0.6∶0.8
∶ 3∶1.2 4∶6
預設
生1:2∶3和4∶6能組成比例。
生2:0.5∶0.2和3∶1.2能組成比例。
生3:0.6∶0.8和∶能組成比例。
2.討論交流。
師:什么叫做比例?上面幾位同學的判斷對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預設
生1: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生2:上面幾位同學的'判斷正確,因為每個式子中,等號左右兩邊兩個比的比值相等。
生3:在每個式子中,外項之積正好等于內項之積,這符合比例的基本性質。
3.活動激趣。
填空并說明理由。
(1)1∶3=( )∶( )
(2)3∶8=9∶( )
預設
生1:1∶3=(2)∶(6)
生2:1∶3=(10)∶(30)
生3:因為與1∶3比值相等的比有很多,所以這道題答案不唯一,只要比值為就可以。
生4:3∶8=9∶(24),因為3與9相比較,3擴大到原來的3倍,要想保持比值不變,8也應擴大到原來的3倍。
生5:3∶8=9∶(24),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內項之積是8×9=72,外項之積也應該是72。72÷3=24,所以括號里填24。
4.借題導入。
3∶8=9∶( )中的未知項也可以用x表示,寫作3∶8=9∶x,像這樣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板書:解比例)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判斷所寫的比能否組成比例等活動,激活學生對已有知識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為探究新知奠定基礎。
【小學數學比例公開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正比例》的教學設計05-11
比例尺教學設計04-12
正比例教學設計模板04-11
《比和比例復習》教學設計04-05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03-31
《正比例》的教學設計范文05-11
小數乘小數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3-20
數學教學設計12-27
關于《正比例》的教學設計范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