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文園地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會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識字,體會“張”字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含義,復習鞏固本單元字詞,積累詞語、佳句。
2.指導學生感受發現的快樂,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聽說能力。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背《鞋》這首詩,能根據所給內容進行口語交際,并使學生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發現識字方法;積累詞語;朗讀、背誦詩歌。
2.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知
教師:在漢字王國中,有許多漢字兄弟,它們長得很像。你們看它們來了。請你仔細觀察,看看能發現什么?
1.讓學生觀察一組象形字。
2.學生談觀察后的發現。
3.對學生的發現給予肯定,并與現在的漢字對照,指出學習識字時更需要積極地去探索和發現。
4.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發現、探究識字方法
1.字卡出示“漂、飄、完、園”4 個字,學生認讀后把字卡貼在黑板上。
2.觀察、比較這兩組生字,學生談發現。
3.小組內交流、匯報。(尊重學生獨特的見解,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4.學生匯報后,板書“票、元”兩個字。學生認讀、組詞、理解詞義。
5.出示“直”“扁”兩個生字,學生認讀后把字卡貼在黑板上。
6.指導加偏旁組成新字并組詞。教師板書。
7.觀察、比較這兩組生字,學生談發現。
8.閱讀“學習伙伴”的話,觀察四組生字,總結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
9.分別說出認識各組字分別用的哪種識字方法?
10.課件出示 6 個生字,學生認讀鞏固。
三、聯系生活,體會“張”字的不同含義
1.出示“張”字,學生認讀。
2.找出班內姓“張”的同學,說明:“張”可以表示人的姓氏。如:張爺爺。(板書)
3.出示其他帶“張”字詞語,學生自學,理解字義。
4.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詞義。
①“張貼”“東張西望”“張開嘴巴”,學生用動作演示詞義。
②“一張畫”利用實物理解詞義。
③“開張”配畫,并在句子中理解詞義。如:某某飯店今天開張了。
(此教學設計旨在運用多種方法,聯系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認知水平的發展。)
5.引導學生根據“張”字不同意思進行擴詞練習。
四、鞏固方法,課外延伸
1.課后,用“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
2.體會生活中“張”字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含義。
五、課后作業
1.讀詞語,鞏固認字。
2.在生活中找句子,體會“張”字的不同含義。
【關于語文園地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09-09
《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15篇03-03
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15篇04-17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15篇03-31
《語文園地三》教學設計(15篇)12-02
《貓》教學設計及反思10篇03-30
頭飾設計教學反思04-06
語文《莫高窟》教學設計10-09
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