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品德《果實和我們的生活》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果實和我們的生活》是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中的內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認識秋天的特征;第二部分是果實和我們的生活的關系;第三部分是通過解剖果實,進一步了解果實的結構,認識果實。本課通過眼的觀察、嘴的品嘗、鼻的聞嗅、手的觸摸,在品嘗秋天的果實時,引入秋天果實與我們生活的聯系。以“果實是怎么來的”發問,具體講述果實的成長過程,感悟果實來之不易。知道果實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激發熱愛大自然,珍惜勞動果實的情感。
【教學課時】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自覺地運用感官了解事物的特征,仔細觀察身邊事物的能力。
2、知道秋天成熟常見的果實,了解生活中很多物品都是用果實做成的。
3、通過對果實的認識和對果實來歷的了解,讓學生感悟果實來之不易,愿意用實際行動珍惜身邊的一切勞動果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生活中很多物品都是用果實做成的,知道果實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難點:感悟果實來之不易,愿意用實際行動珍惜身邊的一切勞動果實。
【課前準備】課件、學生評價卡(我的收獲卡)
【教學過程預設】
接受邀請
1、FLASH動畫《秋天的圖畫》導入,學生看后交流秋天成熟的果實。
2、閱讀果實城堡的邀請函,接受闖關挑戰。
(第一關)果實大擂臺
1、學生通過摸、看、聞等方式交流常見果實的'特征。
2、猜謎: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猜猜這是一種什么樣子的果實?說明理由。
3、欣賞圖片,拓寬果實的范圍,開拓學生視野。
4、小結:
(第二關)果實變魔術
1、(出示豆腐干、豆漿、千張等圖片)這是什么?什么時候吃到過?用什么做成的?
2、(出示衣服)用什么做成的?棉花除了可以做衣服,還可以做什么?
3、探究:學生發現并交流生活中一些制品中的果實成分。
4、小結:
(第三關)果實哪里來
1、學生根據以往經驗自由交流。
2、有一位果實朋友,天天和我們見面?它是誰呢?(選其中一種常見果實進行探究)
3、了解米飯的來歷。
4、體驗園:插秧,感悟果實的來之不易。
5、齊誦古詩《憫農》。
(第四關)火眼金睛辨對錯
1、出示圖片,由學生判斷對錯,并想對策。
2、齊念自編兒歌,生活中我們要珍惜果實。
3、最后總結:
頒獎 根據豐收卡數量的多少,評選出冠軍、亞軍、季軍。
課外延伸 繼續探究果實的旅行。
【二年級上冊品德《果實和我們的生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們的課余生活》教學設計03-02
我們的校園教學設計09-19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教學設計12-23
數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01-03
我們上路了教學設計03-05
《我們的畫》教學設計8篇03-05
《我們的錯誤》教學設計3篇03-01
二年級上冊《認識厘米》優秀的教學設計07-17
《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教學設計03-02
《祖國祖國我們愛你》教學設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