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跳遠教學設計
跳遠是田徑運動跳躍項目。又稱急行跳遠。由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等動作組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跳遠教學設計,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本課貫徹“以學生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圍繞健康三維觀的新理念,力爭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結合集體相互評價,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練中悟,教師在學生的練時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會成功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蹲踞式跳遠是跳遠中最基礎的技術方式,它的技術要求不高,簡便易學且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趣味性,是頗受學生喜愛的田徑項目,它的完整技術包括: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部分本次課的難點是助跑和起跳的'銜接,助跑和起跳良好的結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完整技術,進而提高跳遠的成績,因此,助跑和起跳又是本節課的重點。
三、學情分析:
初中二年級的學生由于生理及現在獨生子女的特點,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普遍較差;在體育課中比較易興奮,好表現,精神不易集中;對于說教過多、技術要求較強的教學興趣并不高;相反,對于直觀的、易于模仿的體育項目比較喜歡,興趣也較高。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本次課,使學生們進一步懂得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概念與技術形成;
2、技能目標: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協調性、靈敏性,提高他們的下肢力量,使70%以上的學生能夠基本掌握起跳、空中蹲踞和緩沖落地的技術動作;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鍛煉他們吃苦耐勞和勇于進取的精神,促進他們友愛互助的情感養成。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快速助跑,有力起跳 難點:助跑與起跳的銜接
六、教法:
(一)導入法:通過慢跑熱身、徒手操引導學生的身心進入練習狀態,同時又幫助學生對身體進行了鍛煉;
(二)游戲法:采用快速跑接力,進一步活動學生的身體,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從而有效地鍛煉體能,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團體意識; (三):指導、糾正錯誤法:在學生的練習過程中,通過個別指導與集體糾正錯誤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不斷學習和規范自身動作。
七、學法指導:
(一)對比練習法:練習中相互觀察,提高對技術的認識;
(二)目標評價法:練習中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從而不斷進取、不斷超越。
八、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集合整隊,考勤,師生問好;
2、檢查課堂常規,宣布課的內容,并提出課的目標與基本要求; 3、安排見習學生隨堂聽課。 (二)準備部分:
1、繞操場慢跑兩圈(400米);
2徒手操:充分活動
開各關節、肌肉,通過原地縱跳、高抬腿、加速跑練習進一步熱
身和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教育學生:認真對待熱身活動,認識準備活動的意義,預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3、課堂游戲:30米接力跑。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活動學生的身體,同時利用游戲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使學生在歡樂中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并在合作中提高團體意識;
(三)基本部分:
1、動作誘導練習,組織成徒手操隊形,口令:“1、2、3、4—跳”進行四步起跳的動作練習,要求每生完成8次練習,這一目的是:加深學生對助跑與起跳良好結合的印象,使他們在接下來的練習中更具有目的性;
2、復習蹲踞式跳遠:
(1)男女生分組,充分利用班干部的協助作用; (2)組織每位同學依次完成6~8次的完整練習,并通過班干部把每次的練習成績登記; (3)教師巡回指導,檢查練習情況,并及時排除安全隱患;
(4)請優秀的學生做示范性表演,引導其他學生認真比較、模仿。 (四)結束部分:
1、通過肢體抖動及拍打肌肉,達到放松的目的。 2、小結本課的情況:
(1)提問蹲踞式跳遠的完整技術構成; (2)本節課學生練習情況與目標達成情況。 3、布置課后練習,并給出科學的練習建議。 4、組織學生整理收還器材。 5、宣布下課,師生再見。
九、課堂效果預計:
1、掌握知識:85%以上的學生能知道蹲踞式跳遠完整技術的構成;70%左右的學生能基
本掌握蹲踞式跳遠的助跑、起跳和緩沖落地。
2、運動量密度:全課練習密度40%左右;平均心率100次/分左右。
3、對學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質培養情況:培養學生組織紀律性,鍛煉吃苦耐勞和勇于
進取的精神,提高團結協作和友愛互助的意識,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十、場地器材準備:
田徑場、沙坑2個、接力棒4把、皮尺2把、沙耙2把。
【小學跳遠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水平二立定跳遠教學設計02-17
《畢業贈言》小學教學設計04-06
小學語文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3-29
小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03-07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小學安全教育教學設計02-16
小學主題班會教學設計10-02
小學體育教學設計(通用6篇)09-09
小學口語交際的教學設計范文07-12
小學《正比例》的教學設計05-11